《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11588.7 (22)申请日 2015.12.07 A61M 25/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43005 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发展大道 28 号 (72)发明人 曹轲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胡红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 管, 包括管体、 穿刺针和空心刚性支撑管, 所述管 体的前端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结构, 管体的后端 设有流量控制阀 ; 所述管体。
2、开有内腔, 所述空心 刚性支撑管从内腔中插进, 将管体前端弹性的螺 旋状结构撑直, 穿刺针从空心刚性支撑管内穿出。 本实用新型管体的螺旋状结构被撑直后便于穿刺 针穿过, 取出穿刺针后复位恢复至螺旋状结构, 能 够很好的攀附在各内脏组织之间防止导管的位 移, 在腔道内管体自然形成的张力可以很好的支 撑在腔道壁上而不损伤组织。管体通过腔道引流 时螺旋形管体能够在腔道外形成比腔道更大的截 面, 在自然情况下管体无法脱出。 本实用新型特别 适用于腹腔、 胸腔术后引流以及甲乳术后引流。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
3、页 CN 205287211 U 2016.06.08 CN 205287211 U 1.一种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包括管体和穿刺针,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心刚性支撑 管; 所述管体的前端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结构, 管体的后端设有流量控制阀; 所述管体开有 内腔, 所述空心刚性支撑管从内腔中插进, 将管体前端弹性的螺旋状结构撑直, 穿刺针从空 心刚性支撑管内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上还设有正压接 头, 所述正压接头连接有无针注射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87211 U 2 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技术领域 000。
4、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用的引流装置, 具体地指一种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 各类引流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 引流导管, 但是目前大多数使用的导管基本以直型、 小绊环型为代表 0003 引流物本身是身体分泌残留的物质它可以是病变或术后残留的分泌物, 在体内留 置时间过久会引起引流物周围的组织发生感染, 严重的危极生命, 所以使用引流管引流成 了最有效的防止感染的方法。 例如, 目前普遍使用的引流方法是将胶管放置在病变及手术 后需要引流的部位, 另一端做切口从腹壁穿出, 引出腹腔内积液。 0004 但目前使用的引流管大多有以下的弊端: 。
5、一般的直型引流管在人体内没有固定 点, 因此在人体移动的时候导管容易发生位移, 不仅影响引流的效果, 还容易造成对体内组 织的损坏; 小绊环型的导管也只限于在通过腔道后进行的固定, 在腹腔的大空间及较大腔 道内基本没有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螺旋形多腔多功能引 流导管, 该引流导管结构简单, 具有较好的伸展性, 能够很好的支撑在腔道壁上而不损伤组 织。 0006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包括管体和 穿刺针, 该引流导管还包括空心刚性支撑管; 所述管体的前端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结构, 管 体的后端设有流。
6、量控制阀; 所述管体设有内腔, 所述空心刚性支撑管从内腔中插进, 将管体 前端弹性的螺旋状结构撑直, 穿刺针从空心刚性支撑管内穿出。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管体上还设有正压接头, 所述正压接头可连接无针注射 器或其他各类通用的输液装置。 000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将流量阀打开, 然后将空心刚性支撑管插进管体使管体前端 的螺旋形结构变直, 然后穿刺针从空心刚性支撑管插进直至穿刺针尖从管体前端稍有露 出, 穿刺针未端与管体接头旋纽紧固后进行穿刺, 正压接头处连接注射器, 在穿刺过程中如 果抽吸出引流物即到达穿刺部位, 此时取下注射器, 在取下瞬间, 正压阀产生的正压将多余 的引流物。
7、压回主引流通道, 此时取出穿刺针和支撑管, 管体前端复位恢复成螺旋状结构, 关 闭流量阀, 以防止引流物溢出, 待连接引流袋后再打开流量阀。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 管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 引流时, 管体的螺旋状结构在体内能够很好的 攀附在各内脏组织之间, 以防止管体发生位移。 0011 2、 螺旋状的结构在腔道内管体自然形成的张力可以很好的支撑在腔道壁上而不 损伤体内组织。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287211 U 3 0012 3、 管体通过腔道引流时螺旋状管体能够在腔道外形成比腔道更大的截面, 在自然 情况下管体无法脱出。 0013 。
8、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腹腔、 胸腔术后引流以及甲乳术后引流。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螺旋形多功能引流导管, 包括管体1, 管体1的为具有弹性 的螺旋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 管体1的前端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结构, 也可以在管体1的前端 直接连通一段弹性的螺旋管3, 管体1前端的螺旋状结构处或者螺旋管3上开有引流孔6; 管 体1的后端设有流量控制阀4。 管体1上还设有正压接头5, 正压接头5连接有无针注射器。 0017 管体1开有内腔, 。
9、空心刚性支撑管2从内腔中插进, 将弹性的螺旋管3撑直, 穿刺针 从空心刚性支撑管2内穿出。 0018 使用时, 将流量阀4打开, 然后将空心刚性支撑管2插进管体1使管体前端的螺旋管 3变直, 然后穿刺针从空心刚性支撑管2插进直至穿刺针尖从变直的螺旋管3的前端稍有露 出, 穿刺针未端与管体接头旋纽紧固后进行穿刺, 正压接头5处连接注射器, 在穿刺过程中 如果抽吸出引流物即到达穿刺部位, 此时取下无针注射器, 在取下瞬间, 正压阀产生的正压 将多余的引流物压回主引流通道管体1, 此时取出穿刺针和空心刚性支撑管2, 管体前端的 螺旋管3复位恢复成螺旋状结构, 便于攀附在体内各内脏组织之间。 最后, 关闭流量阀4, 以 防止引流物溢出, 待连接引流袋后再打开流量阀4进行引流。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28721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287211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