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61693.9 (22)申请日 2015.07.3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129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1.04 (73)专利权人 厦门美真香佛具艺品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2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 曾林村东里159号 (72)发明人 彭作物 吴晓立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4 代理人 张文 (51)Int.Cl. A61L 9/013(2006.01) A61L 9/0。
2、2(2006.01) A01N 65/30(2009.01) A01N 25/20(2006.01) A01N 25/34(2006.01) A01P 1/00(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17/00(2006.01) A61L 101/56(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119949 A,1996.04.10, CN 104689359 A,2015.06.10, CN 101502273 A,2009.08.12, US 2003/0161755 A1,2003.08.28, 审查员 尹光斌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3、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领域, 公开了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高 速破碎中药药材得粒料, 使用改性植物粘粉提高 了中药香的力学强度, 减少了燃烧后剩余灰分, 解决了目前中药香生产行业中存在的使用炭粉、 化学粘合剂等潜在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生 产过程中加入了八角茴香、 艾草、 七里香等具有 特殊香气的药材, 在达到祛风散寒的效果同时, 可以达到趋避虫蚁、 消毒抑菌的功效, 拓展了产 品的使用途径, 使产品性能更为丰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5012984 B 2017.05.17 CN 105012984 B 1.一种中药香的。
4、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桂枝10-15 甘松20-25 木香5-15 大黄15-20 白芷10-20 干艾草1-5 八角茴香1-5 七里香1-5 改性植物粘粉10-25; 所述的大黄为酒炙大黄, 并 且自然发酵5-15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改性植物粘粉为表面氧 化交联处理的印尼楠木粘粉。 3.一种中药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配方制备, 工 艺过程如下: A、 备料: 按重量份分别取桂枝、 甘松、 木香、 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 七里香和改 性植物粘粉, 备。
5、用; B、 破碎: 将备用的桂枝、 甘松、 木香、 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和七里香高速破碎, 得到破碎粒料, 备用; C、 粒料搅拌: 将步骤B得到的破碎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30-45, 低 速60-240转/分钟, 搅拌20-30分钟, 得到预混粒料, 备用; D、 粒料粘结: 将步骤A称取得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 匀的预混粒料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45-60, 低速60-240转/分钟, 搅拌20-30分钟, 得到混 合物料, 备用; E、 压制成型: 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粒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 压力为2-5MPa, 保压时间1- 10秒,。
6、 温度为45-60, 脱模, 得到中药香初品; F、 低温烘干: 将步骤E得到中药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 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 烘 制4-6小时, 得到中药香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B高速破碎后 的粒料, 筛选大小为80-200目的粒料备用, 得到的筛选粒料再进行步骤C。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B高速破碎后 的粒料, 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 发酵罐温度设置为25-30, 罐压为0 .02- 0.05MPa, 氧浓度为1*10-3-4*10-3mmol/L, 发酵时间为1-2月, 。
7、发酵完的粒料再进行步骤C。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012984 B 2 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领域, 特别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是中华文明传承中重要的文化瑰宝, 对中医、 中药的使用广泛的存在于我们 的生活之中。 0003 用中草药解毒和杀菌由来已久,本草纲目 等中医中药典籍都有关于用中草药烧 烟熏治以避瘟气的方法, 烧苍术以避邪气;民间端午节也有悬挂苍术、 艾叶以驱瘴、 除秽的 习俗。 其中以中草药蒸汽熏蒸、“中药香” 燃烧烟熏的方法最为常见。 0004 但是在 “中药香。
8、” 的生产过程中, 其制备工艺繁琐, 制备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市场化 的需求,“工业香” 、“再生香” 等劣质香产品鱼目混珠, 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而且影响了用者 的身体健康。 在 “工业香” 的生产过程中, 使用了市面上价格较为低廉的无烟炭粉作为原料, 通过混入化学合成香精等进行调香, 加入碳酸钙、 硝酸镁等辅料增加产品重量, 降低燃香烟 气, 混合成的制香原料加入工业粘合剂如: 聚丙烯酰胺、 纤维素醚等制作成型, 所制成燃香 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成分复杂, 其中含有常见的甲醛、 苯系物及多环芳烃等多种空气污染物, 具有潜在的生理毒性, 不利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
9、药香的配方, 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6 桂枝 10-15 甘松 20-25 木香 5-15 大黄 15-20 白芷 10-20 0007 干艾草 1-5 八角茴香 1-5 七里香 1-5 改性植物粘粉 10-25。 0008 其中, 大黄为酒炙大黄, 并且自然发酵5-15天。 0009 其中, 改性植物粘粉为表面氧化交联处理的印尼楠木粘粉。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药香的制备方法, 采用上述配方制备, 工艺过程如下: 0011 A、 备料: 按重量份分别取桂枝、 甘松、 木香、 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 七里香 和改性植物粘粉, 备用; 0012 B、 破碎:。
10、 将备用的桂枝、 甘松、 木香、 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和七里香高速破 碎, 得到破碎粒料, 备用; 0013 C、 粒料搅拌: 将步骤B得到的破碎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30-45 , 低速60-240转/分钟, 搅拌20-30分钟, 得到预混粒料, 备用; 0014 D、 粒料粘结: 将步骤A称取得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5%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 均匀的预混粒料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45-60, 低速60-240转/分钟, 搅拌20-30分钟, 得到 混合物料, 备用; 0015 E、 压制成型: 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粒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 压力为2-5MPa, 保压。
11、时 间1-10秒, 温度为45-60, 脱模, 得到中药香初品;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012984 B 3 0016 F、 低温烘干: 将步骤E得到中药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 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 , 烘制4-6小时, 得到中药香成品。 0017 优选的, 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 筛选大小为80-200目的粒料备用, 得到的筛选 粒料再进行步骤C。 0018 优选的, 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 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 发酵罐温度 设置为25-30, 罐压为0.02-0.05MPa, 氧浓度为1*10-3-4*10-3 mmol/L, 发酵时间为1-2月, 发酵。
12、完的粒料再进行步骤C。 0019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通过将中药原料高速破碎, 筛选80-200目大小的粒料制香备用, 通过高 速破碎破坏中药药材的纤维结构, 有益于加工时粘结成型, 同时可以加快燃烧时香气、 药化 因子的散发, 减少燃烧剩余灰分。 0021 2.经过恒温低氧发酵的药材粉末, 其中中药材中广泛含有的苯甲醛、 不饱和吡咯 里西啶类生物碱等, 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有效消除, 使中药有效减毒。 0022 3.通过中药药材的合理配伍, 选用常用的桂枝、 甘松、 白芷、 木香等作为散寒除湿 的主要成分, 辅以八角茴香、 艾草、 七里香等具有特殊香气的药材。
13、, 在达到祛风散寒的效果 同时, 可以达到趋避虫蚁、 消毒抑菌的功效。 0023 4.生产过程中使用改性植物粘粉, 改性植物粘粉表面带过更多的羟基和羧基基团 提供更多的粘性末端, 可以减少粘粉的用量, 同时提供更强的粘性, 使产品更为耐碎耐碰 撞, 有利于产品的生产运输。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0025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棒形中药香成品图。 0026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环形中药香成品图。 0027 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锥形中药香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4、。 0029 实施例一 0030 一种棒形中药香是按照以下制备方法, 其流程如图1所示, 成品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31 A、 备料: 按重量份称取桂枝10、 甘松20、 木香5、 酒炙大黄15、 白芷10、 干艾草1、 八角 茴香1、 七里香1和改性植物粘粉10, 备用; 0032 B、 破碎: 将备用的桂枝、 甘松、 木香、 酒炙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和七里香高 速破碎, 得到破碎粒料, 筛选目数为80-200目大小的粒料, 备用; 0033 C、 粒料发酵: 将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 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 发酵 罐温度设置为30, 罐压为0.05MPa, 氧浓度。
15、为1*10-3 mmol/L, 发酵时间为1月; 0034 D、 粒料搅拌: 将将步骤C得到的发酵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30, 低速120转/分钟, 搅拌20分钟, 得到预混粒料, 备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012984 B 4 0035 D、 粒料粘结: 将步骤A称取的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 匀的预混粒料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45, 低速150转/分钟, 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物料, 备 用; 0036 E、 压制成型: 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粒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 压力为2-5MPa, 保压时 间1-10秒, 温度为45, 脱模, 得。
16、到中药香初品; 0037 F、 低温烘干: 将得到中药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 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 烘制 4-6小时后, 取出, 自然风干。 0038 实施例二 0039 一种环形中药香是按照以下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 成品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40 A、 备料: 按重量份称取桂枝15、 甘松25、 木香15、 酒炙大黄20、 白芷20、 干艾草5、 八 角茴香5、 七里香5和改性植物粘粉25, 备用; 0041 B、 破碎: 将备用的桂枝、 甘松、 木香、 酒炙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和七里香高 速破碎, 得到破碎粒料, 筛选目数为80-200目大小的粒料, 备用; 0042。
17、 C、 粒料发酵: 将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 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 发酵 罐温度设置为25, 罐压为0.02MPa, 氧浓度为4*10-3 mmol/L, 发酵时间为1-2月; 0043 D、 粒料搅拌: 将将步骤C得到的发酵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30, 低速120转/分钟, 搅拌30分钟, 得到预混粒料, 备用; 0044 D、 粒料粘结: 将步骤A称取的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 匀的预混粒料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60, 低速240转/分钟, 搅拌30分钟, 得到混合物料, 备 用; 0045 E、 压制成型: 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粒料加入到模压机。
18、器中, 压力为2-5MPa, 保压时 间1-10秒, 温度为50, 脱模, 得到中药香初品; 0046 F、 低温烘干: 将得到中药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 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 烘制 4-6小时, 得到环形中药香成品。 0047 实施例三 0048 一种锥形中药香是按照以下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 成品示意图如图4所示: 0049 A、 备料: 按重量份称取桂枝10、 甘松25、 木香5、 酒炙大黄18、 白芷10、 干艾草5、 八角 茴香3、 七里香2和改性植物粘粉25, 备用; 0050 B、 破碎: 将备用的桂枝、 甘松、 木香、 酒炙大黄、 白芷、 干艾草、 八角茴香和七里香高 速破。
19、碎, 得到破碎粒料, 筛选目数为80-200目大小的粒料, 备用; 0051 C、 粒料发酵: 将步骤B高速破碎后的粒料, 送入发酵罐中恒温低氧自然发酵, 发酵 罐温度设置为30, 罐压为0.03MPa, 氧浓度为2*10-3 mmol/L, 发酵时间为1月; 0052 D、 粒料搅拌: 将将步骤C得到的发酵粒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30, 低速120转/分钟, 搅拌30分钟, 得到预混粒料, 备用; 0053 D、 粒料粘结: 将步骤A称取的改性植物粘粉和总重量份3%的超纯水加入到搅拌均 匀的预混粒料中, 搅拌温度设置为45, 低速200转/分钟, 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物料, 。
20、备 用; 0054 E、 压制成型: 将步骤D得到的混合粒料加入到模压机器中, 压力为2-5MPa, 保压时 间1-10秒, 温度为45, 脱模, 得到中药香初品;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012984 B 5 0055 F、 低温烘干: 将得到中药香初品送入烘箱室中, 烘箱室温度设置为60-80, 烘制 4-6小时后, 锥形中药香成品。 0056 实施例四 0057 1、 试验目的及方法 0058 目的: 初步评价本发明对空气自然菌的杀灭情况。 方法: 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版) 中2.1.3.5项, 选体积20m3无人房间进行现场消毒试验。 密闭房间后进行消毒前空 。
21、气自然菌采样5分钟, 作为消毒前对照。 在室内点燃3支棒形中药香, 与消毒2小时后与室内 空气自然菌采样5分钟。 将采样平皿置于37培养48小时, 观察菌落数, 实验重复3次, 计算 自然菌消亡率。 0059 2、 试验结果 0060 在20m3无人、 密闭房间点燃3支棒形中药香, 2小时后, 空气自然菌平均消亡率为 83.53%。 0061 表1 对空气自然菌消毒试验结果 0062 试验次数消毒前菌落数 (cfu/m3)2小时消亡率% 19.12*10279.07% 21.17*10387.95% 39.26*10283.57% 平均1.00*10383.53% 006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012984 B 6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5012984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