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薰盒.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73579.0 (22)申请日 2018.08.02 (71)申请人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道民治大道展滔科技大厦C座17层 1707号 (72)发明人 林德利 潘龙 余健顺 黄宗艳 (51)Int.Cl. A61L 9/12(2006.01) B60H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香薰盒 (57)摘要 本发明香薰盒, 包括壳体和上盖, 壳体包括 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连接的底板, 第一侧壁和 底板形成。
2、用于容置香薰的容纳腔, 壳体在容纳腔 的顶部设有开口; 上盖包括第二侧壁和与第二侧 壁连接的顶板, 上盖可转动地设置在开口处; 第 一侧壁朝向上盖凸设有第一凸块, 第二侧壁朝向 壳体凸设有第二凸块; 上盖相对于壳体可在闭合 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当上盖处于闭合位置 时, 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错位, 上盖盖合于壳体 并封闭所述开口; 当转动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第 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抵接, 上盖和壳体之间形成间 隙, 壳体内的香薰的香气通过开口和间隙散发至 外部。 该香薰盒结构简单, 能有效控制香薰的散 香速度, 从而延长了香薰的使用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8635。
3、615 A 2018.10.12 CN 108635615 A 1.一种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和上盖,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 壁连接的底板, 所述第一侧壁和底板形成用于容置香薰的容纳腔, 所述壳体在所述容纳腔 的顶部设有开口; 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顶板, 所述上盖可转动 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上盖凸设有第一凸块, 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 述壳体凸设有第二凸块; 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错位, 所述上盖盖合于所 述壳体并封闭所述开口; 当转动所述上盖。
4、至打开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抵 接, 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壳体内的香薰的香气通过所述间隙散发至外 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上盖凹设有第一凹 槽, 所述第二侧壁朝向壳体凹设有第二凹槽, 当所述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恰 好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 第二凸块恰好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 所述第三侧壁 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且在所述开口处冒出于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第三侧壁在靠近 所述第一凹槽处开设有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第一凸块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 一凹槽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两个第一凸块和所述两个第一凹槽分别相对设置; 所述第 二凸块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二凹槽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两个第二凸块和所述两 个第二凹槽分别相对设置; 当转动所述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在所述间隙处露出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中心朝向所述上盖设 有第一柱体, 所述顶板的中心朝向所述壳体设有第二柱体,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 均为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柱 体和第二柱体磁性抵接; 当转动所。
6、述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形 成磁吸间隔。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中心朝向所述上盖设 有第一柱体, 所述顶板的中心朝向所述壳体设有第二柱体, 所述香薰盒还包括一弹性件, 所 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柱体设有收容孔, 所述第二柱体 穿过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进入所述收容孔, 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弹性件 为弹簧, 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收容孔的底部和止挡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柱体设有收容孔,。
7、 所述第一柱体 穿过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进入所述收容孔, 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弹性件 为弹簧, 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收容孔的底部和止挡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薰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 底板与第一侧壁可拆卸地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35615 A 2 香薰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香薰盒。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上升。 但是, 社会的 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的恶化, 日益剧增的汽车数量, 直接导致大量。
8、的汽车尾气排 放到空气中。 同时, 经济的高速发展, 也促使很多工厂不断壮大规模与提高生产速度, 生产 过程产生的污染气体也不断增加。 汽车作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已成为人们 移动的家园。 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狭小的车内空间, 没有绿色植物进 行净化; 车上大量的塑料、 橡胶、 复合材料, 高温下的车内空气质量与异味令人担忧。 0003 车载香薰盒很好的改善了车内空气质量, 香薰盒内置的挥发性芳香剂, 净化车内 空气, 还可以让车内的空气带有芳香、 使人心旷神怡。 现有的香薰盒包括上盖和用于容置香 薰的壳体, 上盖的顶部开设有通孔, 上盖盖设在壳体上, 香薰盒无。
9、打开和闭合的调节结构, 在车内无人的情况下香薰也一直挥发, 不能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 香薰的使用时间也大大 缩短。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薰盒, 结构简单, 具有打开和闭合的调节结构, 能有 效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 从而延长了香薰的使用时间。 0005 本发明香薰盒, 包括壳体和上盖,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的底板, 所述第一侧壁和底板形成用于容置香薰的容纳腔, 所述壳体在所述容纳腔的顶部 设有开口; 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顶板, 所述上盖可转动地设置 在所述开口处; 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上盖凸设有第一凸块, 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
10、述壳体 凸设有第二凸块; 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上 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错位, 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壳体并封闭 所述开口; 当转动所述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抵接, 所述上盖和 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壳体内的香薰的香气通过所述间隙散发至外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上盖凹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侧壁朝向壳体 凹设有第二凹槽, 当所述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凸块恰好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 第 二凸块恰好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 所述第三侧。
11、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 面且在所述开口处冒出于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第三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一凹槽处开设有通 孔。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凸块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 述两个第一凸块和所述两个第一凹槽分别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凸块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 述第二凹槽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两个第二凸块和所述两个第二凹槽分别相对设置; 当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635615 A 3 转动所述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在所述间隙处露出所述通孔。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底板的中心朝向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柱体, 所述顶板的中心朝向所 述壳体设有第二柱体, 所。
12、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为磁体。 0010 进一步地, 当所述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磁性抵接; 当转 动所述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形成磁吸间隔。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底板的中心朝向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柱体, 所述顶板的中心朝向所 述壳体设有第二柱体, 所述香薰盒还包括一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 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抵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柱体设有收容孔, 所述第二柱体穿过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进 入所述收容孔, 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 分别抵接于收容孔的底部和止挡部。 。
13、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柱体设有收容孔, 所述第一柱体穿过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进 入所述收容孔, 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 分别抵接于收容孔的底部和止挡部。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与第一侧壁可拆卸地连 接。 0015 本发明香薰盒, 包括壳体和上盖, 壳体的第一侧壁朝向上盖凸设有第一凸块, 上盖 的第二侧壁朝向壳体凸设有第二凸块; 上盖相对于壳体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 动; 当上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错位, 上盖盖合于壳体并封闭所述开口; 当转动上盖至打开位置时, 第一凸块和第二凸。
14、块抵接, 上盖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 壳体内的 香薰的香气通过开口和间隙散发至外部。 该香薰盒结构简单, 能有效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 从而延长了香薰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香薰盒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香薰盒打开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香薰盒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香薰盒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1所示的香薰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2所示的香薰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香薰盒关闭状态的剖视结。
15、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香薰盒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5 第一实施例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发明香薰盒, 包括壳体10和上盖20, 壳体10包括第一侧壁12和 与第一侧壁12连接的底板11, 第一侧壁12和底板11形成用于容置香薰的容纳腔102, 壳体10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635615 A 4 在容纳腔102的顶部设有开口; 上盖20包括第二侧壁22和与第二侧壁22连接的顶板, 上盖20 可转动地设置在开口处。
16、; 第一侧壁12朝向上盖20凸设有第一凸块121, 第二侧壁22朝向壳体 10凸设有第二凸块221; 上盖20相对于壳体10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当上盖20 处于闭合位置时, 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221错位, 上盖20盖合于壳体10并封闭所述开口; 当转动上盖20至打开位置时, 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221抵接, 上盖20和壳体10之间形成 间隙, 壳体10内的香薰的香气通过开口和间隙散发至外部。 0027 如图3和图4所示, 壳体10和上盖20共同形成圆柱形的香薰盒。 壳体10包括第一侧 壁12和与第一侧壁12连接的底板11, 优选地, 第一侧壁12由底板11的边缘垂直延伸。
17、形成, 第 一侧壁12和底板11共同形成用于容置香薰的容纳腔102, 壳体10在容纳腔102的顶部设有开 口。 第一侧壁12朝向上盖20凸设有第一凸块121及凹设有第一凹槽120, 在第一侧壁12的周 向方向上第一凹槽120设在第一凸块121的一侧。 底板11为圆形, 底板11的中心垂直设有第 一柱体14。 0028 如图3和图4所示, 上盖20包括第二侧壁22和与第二侧壁22连接的顶板21, 优选地, 第二侧壁22由顶板21的边缘垂直延伸形成。 第二侧壁22朝向壳体10凸设有第二凸块221及 凹设有第一凹槽220, 在第二侧壁22的周向方向上第一凹槽220设在第二凸块221的一侧, 当 上盖。
18、20处于闭合位置时, 第一凸块121恰好收容于第一凹槽220内, 第二凸块221恰好收容于 第一凹槽120内, 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2之间没有间隙, 因此壳体10内的香薰不会挥发到 外部。 顶板21为圆形, 顶板21的中心设有第二柱体24, 用于与第一柱体14抵接。 在本实施例 中, 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优选为磁体, 例如在第一柱体14内装设有第一磁铁15, 第二柱 体24内装设有第二磁铁25, 第一磁铁15和第二磁铁25彼此互相吸引,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 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也可为经磁化的铁柱, 同样可使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之间具有磁 性吸引力。 0029 如图2至图4所示。
19、, 壳体10上还设有第三侧壁13, 第三侧壁13固定连接于第一侧壁 12的内表面, 第三侧壁13在开口处冒出于第一侧壁12, 即在壳体10的轴线方向上第三侧壁 13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12的高度。 第三侧壁13上开设有通孔130, 通孔130靠近第一凹槽120 而设置, 通过通孔130可将容纳腔102与外界相连通, 即香薰可通过通孔130进行散香。 0030 如图2至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凸块12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第一凹槽120设 置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第一凸块121相对设置, 且两个第一凹槽120相对设置。 即两个第一凸 块121和两个第一凹槽120为间隔设置, 两个第一凸块12。
20、1之间设有第一凹槽120, 两个第一 凹槽120之间设有第一凸块121。 同时, 第二凸块22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第一凹槽220设置的 数量为两个, 两个第二凸块221相对设置, 且两个第一凹槽220相对设置。 即两个第二凸块 221和两个第一凹槽220为间隔设置, 两个第二凸块221之间设有第一凹槽220, 两个第一凹 槽220之间设有第二凸块221。 优选地, 第一凸块121和第一凹槽120之间通过第一斜面123过 渡连接, 第二凸块221和第一凹槽220之间通过第二斜面223过渡连接。 当转动上盖20至打开 位置时, 上盖20和壳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处可露出第三侧壁13上的通孔130,。
21、 以便壳体10内 的香薰通过通孔130散香。 0031 如图1、 图3、 图4及图5所示, 组装时, 将一体成型在底板11上的第一柱体14内装设 第一磁铁15, 第一磁铁15靠近第一柱体14的端部而设置, 同时将一体成型在顶板21上的第 二柱体24内装设第二磁铁25, 第二磁铁25也靠近第二柱体24的端部而设置, 第二磁铁25与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635615 A 5 第一磁铁15磁性相吸。 然后将底板11通过卡扣或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侧壁12的底 部, 底板11和侧壁形成容置香薰的容纳腔102, 第一柱体14具有对香薰进行定位的作用。 最 后将上盖20由上而下盖设在。
22、壳体10上, 通过第二磁铁25和第一磁铁15的彼此吸引的作用下 第二柱体24和第一柱体14抵接, 且上盖20的第二侧壁22上的第二凸块221和壳体10的第一 侧壁12上的第一凸块121错位, 即第一凸块121恰好收容在第一凹槽220内, 且第二凸块221 恰好收容在第一凹槽120内, 上盖20的第二侧壁22遮挡壳体10的第三侧壁13上的通孔130, 进而上盖20盖合在壳体10上并封闭容纳腔102顶部的开口, 完成香薰盒的组装过程。 0032 如图1、 图2、 图5及图6所示, 使用时, 先通过粘胶剂将底板11粘贴在汽车中控台或 扶手台上, 固定香薰盒, 再旋转上盖20, 使上盖20上的第二凸块。
23、221沿着第一斜面123从第一 凹槽120移动到第一凸块121, 上盖20此时是相对于壳体10在竖直方向上远离壳体10进行了 移动, 第二凸块221和第一凸块121相抵接, 而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之间形成磁吸间隔 (彼此之间存在间隔但在二者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 此时, 第一凹槽120和第一凹槽220之 间形成间隙, 即上盖20和壳体10之间形成间隙, 壳体10的第三侧壁13上的通孔130从该间隙 处显露出来, 壳体10的容纳腔102内的香薰通过间隙处的通孔130散发至外部。 当不需要使 用香薰时, 例如当车内无人情况下, 只需再次转动上盖20, 使上盖20的第二凸块221沿着第 一斜面。
24、123从第一凸块121移动至第一凹槽120, 上盖20此时相对于壳体10在竖直方向上靠 近壳体10进行了移动, 使得第二凸块221恰好收容于第一凹槽120, 且第一凸块121也恰好收 容于第一凹槽220内, 第一斜面123和第二斜面223彼此贴合, 上盖20的第二侧壁22和壳体10 的第一侧壁12之间没有间隙, 则上盖20盖合于壳体10上并封闭容纳腔102顶部的开口和壳 体10的第三侧壁13上的通孔130, 使容纳腔102内的香薰的散香通道被阻断, 不再对外部挥 发。 具有磁性吸引力的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 可使上盖20在整个转动过程中跟稳固, 不 会发生歪斜。 此香薰盒通过简单结构, 。
25、可有效控制香薰的散香的散香速度, 进而延长了香薰 的使用时间。 0033 第二实施例 0034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之间通过 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来提供二者之间的保持力。 0035 如图7和图8所示, 具体地, 在壳体10的底板11中心朝向上盖20设有第一柱体14, 第 一柱体14在轴线方向上设有收容孔104, 收容孔104自底板11的下表面沿第一柱体14的轴线 延伸形成。 在第一柱体14朝向上盖20的一端还设有穿孔, 穿孔使收容孔104与容纳腔102相 连通。 第二柱体24的直径小于第一柱体14, 第二柱体24穿过穿孔并进入收容孔104。 在收容。
26、 孔104内, 第二柱体24外还套设有弹簧16或别的具有双向抵持力的弹性件, 第二柱体24在朝 向底板11的一端设有销钉28, 销钉28在第二柱体24的一端水平延伸有止挡部27, 弹簧16的 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收容孔104的底部和止挡部27, 无论转动上盖20至打开位置或闭合位 置, 均能使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之间始终有一个弹性力来让二者之间具有弹性拉力, 同样具有与磁吸力的第一柱体14和第二柱体24相同的保持力, 从而使上盖20的转动过程更 稳固。 转动上盖20使在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之间显露出通孔130, 使上盖20处于打开 位置进行散香; 及再次转动上盖20, 使第一凸块。
27、121恰好收容在第二凹槽220内, 且第二凸块 221恰好收容在第一凹槽120内, 上盖处于闭合位置而不进行散香, 具体的使用操作和第一 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635615 A 6 0036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在第二柱体24设有收容孔104, 第一柱体14的直径小于第二 柱体24的直径, 第一柱体14穿过第二柱体24的一端进入收容孔104, 第一柱体14的一端设有 止挡部27, 弹性件为弹簧16, 弹簧16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收容孔104的底部和止挡部27, 同样可使上盖20稳固转动不发生歪斜的效果。 0037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
28、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 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635615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8 CN 108635615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9 CN 108635615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0 CN 108635615 A 10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1 CN 108635615 A 11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2 CN 108635615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