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613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2 CN 101961362 A *CN101961362A* (21)申请号 200910094756.6 (22)申请日 2009.07.23 A61K 36/25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39/06(2006.01) A61P 39/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9/12(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25/20(2006.01) A61P 。
2、37/04(2006.01) A61P 17/00(2006.01) A23L 3/44(2006.01) A23L 1/29(2006.01) A23P 1/02(2006.01) A61K 125/00(2006.01) (71)申请人 云南特安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63000 云南省文山县三七药物产业园 区 (72)发明人 唐修文 谭兆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代理人 张怡 (54) 发明名称 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特定植物的干燥工艺方法。本 发明由以下步骤组成 : 一、 前处理 : 采挖后的新鲜 三七, 经分选挑拣, 将。
3、鲜三七根所附的剪口、 须根、 绒根分离剔除后, 得到三七主根, 清洗除去表面附 着物, 沥干表面水分, 用绞碎机绞碎制成 10-20 目 颗粒状物 ; 二、 预冷冻 : 将上述颗粒状物直接放入 温度设定在 -15 -20的预冷冻室内, 预冷冻 4 5 小时 ; 三、 升华干燥 : 将预冷冻好的颗粒状 物, 铺平放置于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台盘上, 铺料厚 度控制在 5cm 以下, 移至真空干燥室内 ; 密闭后, 开始抽真空, 保持内部真空压力 30 70 帕, 并将 台盘温度设定为 40, 给台盘持续供热, 真空升 华干燥 5 7 小时, 直至台盘温度升至 40 ; 四、 解析 : 保持台盘温度为 。
4、40, 继续给台盘供热和 抽真空, 持续 4 6 小时, 直至物料温度上升至 40, 物料水分控制在 3以下 ; 五、 出料包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CN 101961363 A1/1 页 2 1. 一种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 一、 前处理 : 采挖后的新鲜三七, 经分选挑拣, 将鲜三七根所附的剪口、 须根、 绒根分离 剔除后, 得到三七主根, 清洗除去表面附着物, 沥干表面水分, 用绞碎机绞碎制成 10-20 目 颗粒状物 ; 二、 预冷冻 : 将上述颗粒状物直。
5、接放入温度设定在 -15 -20的预冷冻室内, 预冷 冻 4 5 小时 ; 三、 升华干燥 : 将预冷冻好的颗粒状物, 铺平放置于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台盘上, 铺料厚 度控制在 5cm 以下, 移至真空干燥室内 ; 密闭后, 开始抽真空, 保持内部真空压力 30 70 帕, 并将台盘温度设定为40, 给台盘持续供热, 真空升华干燥57小时, 直至台盘温度升 至 40 ; 四、 解析 : 保持台盘温度为 40, 继续给台盘供热和抽真空, 持续 4 6 小时, 直至物料 温度上升至 40, 物料水分控制在 3以下 ; 五、 出料包装 : 解析结束, 停止加热和抽真空, 排放真空后出料, 整理、 密封包。
6、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61362 A CN 101961363 A1/2 页 3 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特定植物的干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三七, 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除具有活血化瘀、 止血消肿等药用功效之外, 现 代研究表明三七还具有抗衰老、 抗疲劳、 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肿瘤、 降血压、 降血糖、 镇 静安神、 增强免疫及美容等广泛的生理保健功能, 是一种非常有开发价值的保健食品资源。 然而, 由于传统加工方式 ( 采挖后的鲜三七经自然晾晒或烤房烘烤干燥 ) 所加工得到的 三七太硬, 难于粉碎, 致使家庭、 个人自用不方便, 。
7、且口感太苦, 制约了其保健功能的推广应 用。再就是传统加工方式, 会导致三七中的活性成分破坏损失, 造成资源浪费, 成品质量下 降。而鲜三七, 则由于保存困难, 而无法直接使用。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 00102563.5 公开了一种 “活性三七” , 系采用低温冷冻干燥生产 工艺, 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 ( 零下 30-50 ) 和真空状态下获得的一种三七加工制品。 0004 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310125440.1 公开了一种 “活性三七及其制剂” , 由鲜 三七经低温冷冻干燥而成, 即将整个或切片后的鲜三七经低温冷冻干燥而成, 即在零下 20 -60条件下冷冻 15-55 个小时,。
8、 再经真空度 70-20Pa 及需升华潜热温度 120条件下 干燥而制成。该专利申请中, 其鲜三七在加工制得活性三七中的整个过程中所需加工时间 较长, 解析温度高达 120, 此温度下制备的 “活性三七” 很难保持鲜三七的基本活性, 而且 会导致三七的焦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留新鲜三七所含有活性成分和外观色泽的活 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 0006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三七颗粒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 0007 一、 前处理 : 采挖后的新鲜三七, 经分选挑拣, 将鲜三七根所附的剪口、 须根、 绒根 分离剔除后, 得到三七主根, 清洗除去表面附着物, 沥干表面水分,。
9、 用绞碎机绞碎制成 10-20 目颗粒状物 ; 0008 二、 预冷冻 : 将上述颗粒状物直接放入温度设定在 -15 -20的预冷冻室内, 预冷冻 4 5 小时 ; 0009 三、 升华干燥 : 将预冷冻好的颗粒状物, 铺平放置于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台盘上, 铺 料厚度控制在 5cm 以下, 移至真空干燥室内 ; 密闭后, 开始抽真空, 保持内部真空压力 30 70 帕, 并将台盘温度设定为 40, 给台盘持续供热, 真空升华干燥 5 7 小时, 直至台盘温 度升至 40 ; 0010 四、 解析 : 保持台盘温度为 40, 继续给台盘供热和抽真空, 持续 4 6 小时, 直至 物料温度上升至 4。
10、0, 物料水分控制在 3以下 ; 0011 五、 出料包装 : 解析结束, 停止加热和抽真空, 排放真空后出料, 整理、 密封包装。 说 明 书 CN 101961362 A CN 101961363 A2/2 页 4 0012 本发明以鲜三七为原料, 经挑选、 清洗、 绞碎制成颗粒后, 采用现代化的真空冷冻 干燥技术, 对鲜三七颗粒进行冷冻, 将鲜三七颗粒冷冻至 -15的共晶点以下, 将鲜三七颗 粒中的水分冻结成冰晶 ( 固态 ) 后, 再在低温条件下抽真空, 让冰晶直接升华成气态抽走, 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使得三七中的热敏物质不会变性, 其物理、 化学、 生物学特性等能够 最大限度的得以保。
11、留, 因此具有了其他干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本发明得到的三七颗粒, 具有高活性成分含量和低含水量、 易保存、 易粉碎的特性, 而被冠之以 “活性三七” 的称谓。 0013 本申请是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探索, 明确的提出了一种鲜三七的冷冻干燥加工制 备活性三七颗粒的方法。方法中准确的测定了各个步骤的具体科学参数, 大大缩短了冻干 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生产能源, 因此为三七这种传统名贵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的生 产, 实现推广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科学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 : 对优质无公害的文山三七采挖后, 进行分选挑拣, 剔除剪口、 须根、 绒根后 得到三七主根, 用流。
12、动水清洗, 除尽泥沙等杂质后, 沥干表面水分, 用绞碎机绞碎制成 10 目 左右的颗粒 ; 常压下放入温度设定在-15-20的预冷冻室内, 预冷冻4.5小时, 将三七 颗粒冷冻至 -15以下 ( 内插感温探头测定 ) ; 将预冷冻好的三七颗粒, 铺平放置于由导热 材料制成的台盘上, 铺料厚度控制在 5cm 以下, 移至真空干燥室内, 密闭后, 开始抽真空, 保 持内部真空压力 30 70 帕, 并将台盘温度设定为 40, 持续给台盘供热 ; 真空升华干燥 6 小时, 直至台盘温度升至 40。保持台盘温度为 40, 继续给台盘供热和抽真空, 持续 5 小 时, 直至物料温度上升至 40 ( 内插。
13、感温探头测定 ), 物料水分控制在 3以下 ; 停止加热 和抽真空, 释放真空后出料, 整理、 密封包装。 0015 经检测, 鲜三七的皂苷成分 Rg1、 Rb1、 R1含量分别为 3.55、 3.28、 1.12, 本实施 例的活性三七颗粒的皂苷成分 Rg1、 Rb1、 R1含量分别为 3.40、 3.01、 0.95, 而传统干燥 的干三七的皂苷成分 Rg1、 Rb1、 R1含量分别为 2.64、 2.16、 0.69。通过比较得出 : 皂苷 成分 Rg1、 Rb1、 R1含量高低为鲜三七活性三七干三七。 0016 活性三七具有以下特点 : 活性成分基本不变 ( 活性成分损失少 ), 外观色泽基本不 变, 组织疏松易粉碎, 复水性好易浸泡, 口感适宜 ( 甘苦回甜 ) 易接受, 含水率低易保藏。因 此, 活性三七颗粒可代替鲜品三七使用。 说 明 书 CN 10196136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