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8391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1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7927.8

申请日:

2003.06.27

公开号:

CN1524767A

公开日:

2004.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于奉民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审)|||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于奉民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B61/02; B65D65/40; B32B3/24

主分类号:

B65B61/02; B65D65/40; B32B3/24

申请人:

于奉民;

发明人:

于奉民; 冷少林; 曹义国; 曹艳华

地址:

264000山东省烟台市粮油储运公司(烟台市建设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包装防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包装容器的防伪包装膜,容器本体具有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位于包装容器的外部,具有使用方便、难仿造、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主要包括包装物本体和 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包装物本体包括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 料薄膜(4),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是由包装物本体的塑料薄膜(4)上的 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物是包装容器,所述的 包装物本体是包装容器本体(1、2),包装容器本体(1、2)是由具有核径迹微 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或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 (4)与其它材料(6、7、8、9、13、14)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核径迹 微孔防伪标记(3)位于包装容器本体(1、2)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 其特征在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是由多层塑料薄 膜复合而成的复合塑料薄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是包装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其特 征在于:防伪标记(3)位于包装袋袋体(1)的接合带(10)的外边缘的外侧, 所述的接合带(10)包括封口接合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其特 征在于:包装袋袋体(1)是由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 与其它薄膜材料(6、7、8)复合而成的,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位于其它 薄膜材料(6、7、8)的边缘之外,或者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 薄膜(4)与表面直接与其粘合的薄膜材料(6、7)之间在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 (3)所在的部位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所在的一侧的袋体(1)的接合带 (10)的外边缘向外是分离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其特 征在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位于包装袋袋体(1)的接合带(10)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是包装箱或包装盒,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 塑料薄膜(4)是包装箱本体或包装盒本体(2)上的覆膜层。
8: 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用于制造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核径迹 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的防伪包装膜,主要包括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 记(3)的塑料薄膜(4),其特征在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位于塑料薄 膜(4)的边缘部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膜,其特征 在于:这种防伪包装膜是由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与 其它薄膜材料(6、7、8)复合而成的复合薄膜,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位 于其它薄膜材料(6、7、8)的边缘之外,或者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 的塑料薄膜(4)与表面直接与其粘合的薄膜材料(6、7)之间在核径迹微孔防 伪标记(3)所在的一侧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所在的部位向外是分离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膜,其 特征在于:这种防伪包装膜是卷材,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位于卷材的一侧 或两侧的边缘部位,而且这种防伪包装膜卷材上每间隔一定的长度就具有至少 一个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

说明书


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包装容器之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膜。

    (二)背景技术

    防伪包装容器可以用于一些不便粘贴防伪标签的商品的防伪,而且由于无须粘贴,比防伪标签使用更简便,也可以避免真防伪标签被完好揭下粘贴到假货上的问题,因而其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已有的防伪包装容器有的鉴别真伪比较麻烦,有的比较易于被仿造,还有的既存在鉴别麻烦的不足、又易于被仿造。

    申请号为001356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纹理防伪包装物,主要是在包装物上粘附了一些随机分布的有色杂物组成防伪标记,这种防伪包装物也可以是防伪包装容器,其优点是不易仿造,但鉴别真伪时需要打电话或上网查询,比较麻烦。

    申请号为982001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伪塑料包装袋,主要是具有一些通过专用设备在塑料袋上或制造塑料袋的塑料薄膜上直接设置的、基于塑料原料的、与塑料薄膜融为一体的异色防伪条组成的防伪标记,由于塑料薄膜的厚度都很小,防伪条很难与加压加热融合到塑料袋表面的塑料薄膜条区别开来,因而比较易于被仿造。

    申请号为002284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码上网防伪包装盒或袋,主要是包装盒或包装袋上直接设置有需查询鉴别真伪的遮盖编码防伪标记,这种防伪包装盒或袋不但鉴别真伪比较麻烦,而且由于有效的防伪码很容易被抄录、拷贝和复制,也比较易于被仿造。

    利用核径迹微孔防伪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防伪方法,由于核径迹微孔的制造需要符合要求的核辐射源或重离子加速器,而核辐射源是国家严格管制地、而且很危险,高能加速器国内也只有一台、全世界的数量也不多,制造核径迹微孔也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假者很难掌握这些材料、设备、技术和人才,所以基于这种防伪方法的防伪标记和带有这种防伪标记的防伪产品很难仿造。

    已有的利用核径迹微孔防伪的方法几乎都是先制造出以塑料薄膜为基材、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标签(也有将防伪标签称为标识的),再将这种防伪标签粘贴在防伪对象上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所以与核径迹微孔防伪有关的专利几乎都是关于核径迹微孔薄膜和核径迹微孔防伪标签(标识)及其制造方法的,例如申请号为01120136、00114274、00204731、99119551、98102547、98101032、97201106、97125868、97125899、96109535、94104555、93106945的中国专利。

    申请号为972011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烟酒、音像制品和电脑软件包装的高能微孔防伪拉线,申请号为992490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物品包装盒的复合核微孔膜孔防伪拉线,二者主要都是在塑料膜包装拉线上制造出由核径迹微孔组成的防伪标记,这种防伪拉线虽然不属于防伪包装容器,确可以用于塑料袋之类的包装容器,也算是与本发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了。这种防伪拉线的优点是鉴别真伪简便而且难以仿造,但只适用于具有塑料膜拉线的包装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包装容器之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膜,这种防伪包装容器不但鉴别真伪简便、难以仿造,而且适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的思路主要是将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包装容器和其它包装材料结合起来。

    本发明的防伪包装容器的方案是: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主要包括包装容器本体和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包装容器本体是由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或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其它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位于包装容器本体的外部,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是由包装容器本体的塑料薄膜上的一些核径迹微孔组成的。

    由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鉴别只需涂抹口红、蜡笔、墨水或水等,不需要打电话查询或登陆互联网查询,所以鉴别真伪很简便;由于制造核径迹微孔的核辐射源是国家严格管制的、而且很危险,高能加速器国内也只有一台、全世界的数量也不多,制造核径迹微孔的也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假者很难掌握这些材料、设备、技术和人才,所以这种防伪包装容器不易被仿造;由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位于包装容器本体上而不是一些具有拉线的外包薄膜的拉线上,所以适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有六个:第一个是鉴别真伪简便;第二个是不易被仿造;第三个是适用范围广泛;第四是使用时与使用一般包装容器一样方便;第五个是不存在象防伪标签那样被完好揭下粘贴到假货上的问题;第六个是防伪标记位于包装容器本体的外部,无须打开包装容器即可验证真伪。

    为了满足不同的被包装物的不同需要,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也可以是由多层塑料薄膜复合而成的复合塑料薄膜。

    所述的包装容器可以是包装袋。

    为了采用涂抹墨水等鉴别方法鉴别真伪时不污染包装袋内的物品,防伪标记最好位于包装袋本体的接合带的外边缘的外侧,所述的接合带包括封口接合带。

    为了满足不同的被包装物的不同需要,包装袋本体可以是由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其它薄膜材料复合而成的,所述的其它薄膜材料可以是塑料薄膜、铝箔、纸张、非织造布、丝网或复合薄膜材料,为了避免出现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无法鉴别的可能情况,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最好位于所述的其它薄膜材料的边缘之外,或者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表面直接与其粘合的薄膜材料之间在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所在的部位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所在的一侧的接合带外边缘向外是分离的。

    为了不改变一些被包装物原来就采用的塑料薄膜包装袋的大小和结构特点,同时在采用涂抹墨水等鉴别方法鉴别真伪时又不污染袋内物品,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可以位于包装袋本体的接合带上。

    所述的包装容器也可以是包装箱或包装盒,所述的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是包装箱本体或包装盒本体上的覆膜层,包装箱或包装盒可以是纸箱或纸盒。

    本发明的防伪包装膜的方案是: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用于制造本发明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袋的防伪包装膜,主要包括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位于塑料薄膜的边缘部位。

    为了满足不同包装袋的不同需要,这种防伪包装膜可以是由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其它薄膜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薄膜,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最好位于其它薄膜材料的边缘之外,或者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与表面直接与其粘合的薄膜材料之间在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所在的一侧从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所在的部位向外是分离的。

    为了便于自动化生产,这种防伪包装膜可以是卷材,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可以位于卷材的一侧或两侧的边缘部位,而且这种防伪包装膜卷材上每间隔一定的长度就具有至少一个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

    (四)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防伪包装袋热合封口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一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C向放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7防伪包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7防伪包装箱的展开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8防伪包装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8防伪包装盒的展开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9防伪包装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0防伪包装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11防伪包装膜卷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图24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12防伪包装膜卷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防伪包装袋本体,2.防伪包装箱本体或防伪包装盒本体,3.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4.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5.核径迹微孔,6.表面直接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的一面粘合的其它薄膜材料层,7.表面直接与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的另一面粘合的其它薄膜材料层,8.其它薄膜材料层,9.纸板,10.包装袋的接合带,11.袋内所包物品,12.纸板,13.瓦楞纸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包装袋的袋本体1是由带有防伪标记3的单层塑料薄膜4对折后热合而成的,附图1中袋本体1在虚线外侧的部分是接合带10,防伪标记3位于接合带10的内侧,防伪标记3是由单层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真”字,附图2中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

    实施例2: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是由两片复合塑料薄膜4热合而成的,这种复合塑料薄膜4是由一层聚丙烯薄膜与一层聚乙烯薄膜复合而成的,附图3中袋本体1在虚线外侧的部分是接合带10,防伪标记3位于袋本体1的接合带10上,防伪标记3是由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商标图案,附图4中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这种包装袋是先制造出袋本体1,然后再在袋本体1的接合带10上制造出由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防伪标记3。

    实施例3:

    如附图5、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与实施例1一样是由带有防伪标记3的单层塑料薄膜4对折后热合而成的,但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防伪标记3位于袋本体1的接合带10的外侧,防伪标记3是由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生产商的名称,对折后的塑料薄膜4在防伪标记3所在的一侧的接合带的外侧是分离的,附图6中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

    实施例4:

    如附图7、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袋本体1是由复合薄膜对折后热合而成的,该复合薄膜是由带有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与不带有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6、8和铝箔7复合而成的,防伪标记3位于袋本体1的接合带10的外侧,防伪标记3是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商标图案,塑料薄膜4与塑料薄膜6和铝箔7之间从防伪标记3所在的一侧的接合带10的外边缘向外是分离的,附图8中的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

    实施例5:

    如附图9、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袋本体1是由一片复合薄膜对折后热合而成的,该复合薄膜是由带有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与不带有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8和纸张7复合而成的,防伪标记3位于袋本体1的接合带10的外侧,防伪标记3是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商标图案,塑料薄膜4与塑料薄膜8和纸张7之间在防伪标记3所在的一侧是错开的,防伪标记3位于塑料薄膜8和纸张7的边缘之外的,附图10中的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

    实施例6:

    如附图11、附图12、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袋本体1是由一片复合薄膜热合而成的,该复合薄膜是由带有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与不带有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8和纸张7复合而成的,防伪标记3位于袋本体1的接合带10的外侧,防伪标记3是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商标图案,塑料薄膜4带有防伪标记3的部位是伸出到塑料薄膜8和纸张7的边缘之外的,附图12中的11为袋内所包装的物品。

    实施例7:

    如附图14、附图15、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个瓦楞纸箱,纸箱本体2包括一层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覆膜4、两层纸板9和12、以及一层瓦楞纸板13,瓦楞纸板13夹在两层纸板9和12之间、通过胶粘剂粘结在一起,塑料薄膜4复合在纸板9的外表面,防伪标记3是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组成的一个三角形图案,图15中的虚线是压痕折线。

    实施例8:

    如附图17、附图18、附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是一个纸盒,纸盒本体2包括一层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覆膜4和一层与塑料薄膜4复合在一起的纸板9,塑料薄膜4位于纸盒本体的外表面,防伪标记3是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组成的一个商标图案,图18中的虚线是压痕折线。

    实施例9:

    如附图20、附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包装膜是一张长方形的塑料薄膜4,在塑料薄膜4的一边的边缘中部具有一个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核径迹微孔组成的防伪标记3。

    实施例10:

    如附图22、附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包装膜是一张长方形的复合塑料薄膜4,该复合塑料薄膜4是由一层聚乙烯薄膜和一层聚酯薄膜复合而成的,在复合塑料薄膜4的两个边的边缘上各具有一个由复合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防伪标记3。

    实施例11:

    如附图24、附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包装膜是一种复合薄膜卷材,该复合薄膜是由一层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两层塑料薄膜6和8、以及一层非织造布7复合而成的,卷材的幅宽是80cm,塑料薄膜4每间隔60cm就在两侧的边缘部位各有一个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防伪标记3,塑料薄膜4与塑料薄膜6和非织造布7之间在两侧从防伪标记3所在的部位向外是分离的。

    实施例12:

    如附图26、附图27所示,本实施例防伪包装膜也是一种复合薄膜卷材,该复合薄膜是由一层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3的塑料薄膜4、一层塑料薄膜8和一层铝箔6复合而成的,铝箔层夹在中间,复合薄膜卷材15的幅宽是60cm,在塑料薄膜4的一侧的边缘上分布着一些由塑料薄膜4本身所具有的核径迹微孔5组成的防伪标记3,这些防伪标记3都位于塑料薄膜8和铝箔6的边缘之外。

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伪包装容器及一种防伪包装膜.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包装防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防伪包装容器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包装容器的防伪包装膜,容器本体具有带有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记位于包装容器的外部,具有使用方便、难仿造、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