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37563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46547.6

申请日:

20120218

公开号:

CN102552570B

公开日:

2013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6/88,A61P19/08

申请人:

孙步伟

发明人:

孙步伟,贾古友,王月秋

地址:

272049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红星东路30号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任城区)

优先权:

CN20121004654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四叶参20克?首乌藤20克?龙眼肉30克?牛膝12克?桂枝12克?苍术12克?红花6克?蒲黄18克?白芍15克?三七10克?海藻45克?茯苓15克;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内服每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外用,用30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糊状,敷在患处,一日一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散剂:四叶参20克 首乌藤20克 龙眼肉30克 牛膝12克 桂枝12克 苍术12克 红花6克 蒲黄18克 白芍15克 三七10克 海藻45克 茯苓15克;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具体的说 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临床上单纯的手指、脚趾遭创伤后的骨折在骨科专业医生的治疗下很容易恢 复,但是对于创伤同时造成的手指、脚趾的软组织因肢端静脉阻塞或破损而出现血液循环障 碍,使局部出现瘀血肿胀、疼痛,继而出现皮肤青紫、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感觉麻木,如果 此时不及时清除瘀血,肢端将变为紫黑僵硬、失去光泽和弹性,从而出现肢端坏死。目前西 医大多使用消炎、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活血药物。祖国医学认为该病是骨创伤后、由于血 液凝涩不通导致患处血瘀水肿、寒凝筋脉,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温里祛湿、利水消肿在治疗 该病方面具用优势,因此发明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来治疗该病。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 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祖国医学传统医学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 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从中筛选出活血化瘀、温里祛湿、利水消肿的天然中草药,按中 医理论组方,使其发挥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四叶参20克  首乌藤20克  龙眼肉30克  牛膝12克  桂枝12克  苍术12克  红花6克 蒲黄18克  白芍15克  三七10克  海藻45克  茯苓15克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内服每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外 用,用30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糊状,敷在患处,一日一换。

本发明药物是中药制剂,根据中医配方理论,选药合理、活血化瘀、温里祛湿、利水消 肿、标本兼治。本发明药物可内服及外用,经多年临床观察病人,疗效显著,对各种原因引 起的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病人都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药物临床服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本发明选用天然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骨 创伤后肢端坏死,无化学制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本发明为散剂,有 效成分散失少,疗效高,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无任何不适症。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560例骨创伤后肢端坏死 患者系统的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相当的骨创伤后肢端坏死 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5-59岁,病程1-10天;试验组:使用本发明药物;对照组: 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期为1个月,3月后复查。疗效评定标准采用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皮肤色泽正常, 肢体活动功能正常,肢端无残缺。有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皮肤色泽正常,肢体活动功能 正常,在肢体末端有直径为5毫米的瘀血点状残缺。无效:肢端瘀血不消成干性坏死,肢端 严重残缺。

使用方法:内服每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外用,用30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 糊状,敷在患处,一日一换。临床对比结果见表1。

表1:使用本发明药物与用传统药物疗法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表1二组疗效比较(例,%)

注:疗效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二组有效率比较P<0.01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40.6%,实验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显著性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选取原料:

四叶参20克  首乌藤20克  龙眼肉30克  牛膝12克  桂枝12克  苍术12克  红花6克 蒲黄18克  白芍15克  三七10克  海藻45克  茯苓15克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内服每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外 用,用30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糊状,敷在患处,一日一换。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5257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7 CN 102552570 B *CN102552570B* (21)申请号 201210046547.6 (22)申请日 2012.02.18 A61K 36/88(2006.01) A61P 19/08(2006.01) (73)专利权人 孙步伟 地址 272049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红星东路 30 号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 ( 任 城区 ) (72)发明人 孙步伟 贾古友 王月秋 CN 101390985 A,2009.03.25, 全文 . 白岩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糖尿病足肢端坏 死 39 例。

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第 04 期 ),83. 刘更等 . 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伴肢端坏死病 案 .中医杂志 .2007,( 第 09 期 ),829-830.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 药物,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 四叶参 20克 首乌藤20克 龙眼肉30克 牛膝12克 桂枝 12克 苍术12克 红花6克 蒲黄18克 白芍15克 三七 10 克 海藻 45 克 茯苓 15 克 ; 将上述各组分 混合均匀粉碎成 180 目细粉, 内服每日两次, 每次 10克, 温开水送服 ; 外用, 用3。

3、0克加麻子仁油调和 成糊状, 敷在患处, 一日一换。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婵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52570 B CN 102552570 B *CN102552570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散 剂 : 四叶参 20 克 首乌藤 20 克 龙眼肉 30 克 牛膝 12 克 桂枝 12 克 苍术 12 克 红花 6 克 蒲黄 18 克 白芍 15 克 三七 。

4、10 克 海藻 45 克 茯苓 15 克 ;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 180 目细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2570 B 2 1/2 页 3 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 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0002 背景技术 临床上单纯的手指、 脚趾遭创伤后的骨折在骨科专业医生的治疗下 很容易恢复, 但是对于创伤同时造成的手指、 脚趾的软组织因肢端静脉阻塞或破损而出现 血液循环障碍, 使局部出现瘀血肿胀、 疼痛, 继而出现皮肤青紫、 皮肤表面温度下降、 感觉麻 木, 如果此时不及时清。

5、除瘀血, 肢端将变为紫黑僵硬、 失去光泽和弹性, 从而出现肢端坏死。 目前西医大多使用消炎、 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活血药物。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是骨创伤后、 由于血液凝涩不通导致患处血瘀水肿、 寒凝筋脉, 中医药的活血化瘀、 温里祛湿、 利水消肿 在治疗该病方面具用优势, 因此发明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来治疗该病。 0003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药物, 以克服现有技 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祖国医学传统医学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及其治疗原则, 参考现代药理研究, 从中筛选出活血化瘀、 温里祛湿、 利水消肿的天然中草 药, 按中。

6、医理论组方, 使其发挥作用。 0005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 0006 四叶参 20 克 首乌藤 20 克 龙眼肉 30 克 牛膝 12 克 桂枝 12 克 苍术 12 克 红花 6 克蒲黄 18 克 白芍 15 克 三七 10 克 海藻 45 克 茯苓 15 克 0007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 180 目细粉, 内服每日两次, 每次 10 克, 温开水送 服 ; 外用, 用 30 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糊状, 敷在患处, 一日一换。 0008 本发明药物是中药制剂, 根据中医配方理论, 选药合理、 活血化瘀、 温里祛湿、 利水 消肿、 标本兼治。 本发明药物可内服及外用, 经多。

7、年临床观察病人, 疗效显著, 对各种原因引 起的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病人都有显著效果。 0009 本发明药物临床服用结果表明, 有下述优点 : 0010 本发明选用天然植物药为原料, 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 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 治疗骨创伤后肢端坏死, 无化学制剂, 对人体无毒无害, 无副作用, 安全可靠。本发明为散 剂, 有效成分散失少, 疗效高, 价格低廉, 服用方便, 无任何不适症。 0011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经 560 例骨创伤后肢 端坏死患者系统的临床观察, 并选择病史、 病情、 年龄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相当的骨创伤后肢 端坏死患者 300 例作为对照组。

8、, 年龄 15-59 岁, 病程 1-10 天 ; 试验组 : 使用本发明药物 ; 对 照组 : 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期为 1 个月, 3 月后复查。疗效评定标准采用 2005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 : 局部肿胀疼痛消失, 皮肤 色泽正常, 肢体活动功能正常, 肢端无残缺。有效 : 局部肿胀疼痛消失, 皮肤色泽正常, 肢体 活动功能正常, 在肢体末端有直径为5毫米的瘀血点状残缺。 无效 : 肢端瘀血不消成干性坏 死, 肢端严重残缺。 0012 使用方法 : 内服每日两次, 每次 10 克, 温开水送服 ; 外用, 用 30 克加麻子仁油调和 成糊状。

9、, 敷在患处, 一日一换。临床对比结果见表 1。 说 明 书 CN 102552570 B 3 2/2 页 4 0013 表 1 : 使用本发明药物与用传统药物疗法对骨创伤后肢端坏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0014 表 1 二组疗效比较 ( 例, ) 0015 0016 注 : 疗效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 二组有效率比较 P 0.01 0017 从表 1 可以看出, 两组有效率比较 :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6.3, 对照组为 40.6,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 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显著性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按下述配比选取原料 : 0019 四叶参 20 克 首乌藤 20 克 龙眼肉 30 克 牛膝 12 克 桂枝 12 克 苍术 12 克 红花 6 克蒲黄 18 克 白芍 15 克 三七 10 克 海藻 45 克 茯苓 15 克 002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 180 目细粉, 内服每日两次, 每次 10 克, 温开水送 服 ; 外用, 用 30 克加麻子仁油调和成糊状, 敷在患处, 一日一换。 说 明 书 CN 102552570 B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