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8367016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6580.4

申请日:

20140530

公开号:

CN105267072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97,A61K8/92,A61Q19/02,A61P17/10

主分类号:

A61K8/97,A61K8/92,A61Q19/02,A61P17/10

申请人:

谈许婷

发明人:

徐健

地址:

21119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盛安大道739号

优先权:

CN20141023658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刺露,以重量份数计,其成分为: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本发明能防治粉刺,预防多种斑疵的产生,并能使面部皮肤白嫩、润滑有光泽,对有感染和大面疙的粉刺有显著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粉刺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分数计,其成分为: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刺露,其特征在于,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刺露,其特征在于,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刺露,其特征在于,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5.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刺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虽然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是可能会留下难看的色斑或疤痕,因此很不雅观。

粉刺主要是由于毛囊皮脂系统产生紊乱造成的,过多的皮脂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阻塞毛囊,造成角蛋白堵塞物的堆积,诱发黑头粉刺。

现有方法主要是灭菌法,采用硫磺,间苯二甲酚灭菌,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是其不能使脂肪及黑头松弛,所以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粉刺露,以重量份数计,其成分为: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优选地,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优选地,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优选地,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制备上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

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

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防治粉刺,预防多种斑疵的产生,并能使面部皮肤白嫩、润滑有光泽,对有感染和大面疙的粉刺有显著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粉刺露,以重量份数计,其成分为: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制备上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

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

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实施例2

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制备上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

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

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实施例3

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制备上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

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

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实施例4

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

制备上述的粉刺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油脂成分混合,加热是60-75℃,

步骤2:将水溶成分混合,加热至80℃,搅拌

步骤3:降低温度值50℃时,加入香精。

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粉刺露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刺露,以重量份数计,其成分为:甘油三硬脂酸酸酯4-5;精地蜡0.5-1.5;甘油1-2;石蜡0.2-0.5;乙醇2-5;三乙醇胺0.3-0.8;羊毛脂1.0-3.5;甲二磺酸锌5-10;硼酸0.1-0.5;乳化蜡4-8;香精0.2-0.8;水貂油6-10;三七提取物1-5;薄荷脑:12.5;天冬提取物5-8。本发明能防治粉刺,预防多种斑疵的产生,并能使面部皮肤白嫩、润滑有光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