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331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05 CN 103133134 A *CN103133134A* (21)申请号 201110390994.9 (22)申请日 2011.11.30 F02B 61/06(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型工业 园西部大道 109 号 (72)发明人 綦开隆 张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刘崇义 (54) 发明名称 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包 括小弹性。
2、盘、 垫块、 花键盘、 外定位盘和大弹性盘, 大弹性盘、 小弹性盘和垫块相互平行设置, 大弹性 盘的中心开设孔一, 小弹性盘的中心开设与孔一 同心布设的孔二, 垫块的中心开设与孔一同心布 设的孔三, 大弹性盘的一端面与发动机连接, 大弹 性盘的另一端面与垫块的一端面连接, 垫块的另 一端面与小弹性盘的一端面连接, 小弹性盘的另 一端面与花键盘连接, 花键盘安装在所述孔二内, 外定位盘位于花键盘远离小弹性盘的一侧, 外定 位盘的中心开设有中心轴与发动机飞轮壳的中心 轴相重合的孔四。该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结构简 单、 使用可靠、 能够有效调整发动机取力口与发动 机飞轮壳定位子口不同心的问题。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33134 A CN 103133134 A *CN103133134A* 1/1 页 2 1. 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小弹性盘 (4)、 垫块 (5)、 花键盘 (6)、 安装 在发动机飞轮壳 (3) 上的外定位盘 (7) 和安装在发动机取力口 (2) 的大弹性盘 (9), 所述 大弹性盘 (9)、 小弹性盘 (4) 和垫块 (5) 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大弹性盘 (9) 的中。
4、心开设有孔 一, 所述小弹性盘(4)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孔一同心布设的孔二, 所述垫块(5)的中心开设 有与所述孔一同心布设的孔三, 所述大弹性盘(9)的一端面与发动机(1)连接, 所述大弹性 盘 (9) 的另一端面与垫块 (5) 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垫块 (5) 的另一端面与小弹性盘 (4) 的 一端面连接, 所述小弹性盘 (4) 的另一端面与花键盘 (6) 连接, 所述花键盘 (6) 安装在所述 孔二内, 所述外定位盘 (7) 位于花键盘 (6) 远离小弹性盘 (4) 的一侧, 所述外定位盘 (7) 的 中心开设有中心轴与发动机飞轮壳 (3) 的中心轴相重合的孔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
5、所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大弹性盘 (9) 与发 动机取力口 (2) 之间安装有垫板 (8)。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大弹性盘 (9) 通过 多个螺栓一 (10) 连接在发动机 (1)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小弹性盘(4)通 过多个螺栓二 (11) 与大弹性盘 (9)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花键盘 (6) 通 过多个螺栓三 (12) 与小弹性盘 (4)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33134。
6、 A 2 1/3 页 3 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作为一种将化学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的设备, 在实际生活中 已广泛应用。而在现实应用中, 发动机的取力大多通过中间过渡单元将转矩传递到从动件 上, 而从动件在轴向是靠飞轮壳的子口来定位的, 由于发动机在供货时取力口与飞轮壳定 位子口存在一定的不同心问题, 因而中间过渡单元广泛的采用了调心联轴器、 弹性盘等弹 性机构用以调整该不同心量。弹性联轴器因其对不同心度的调节能力强, 使用寿命高等优 点被广泛采用, 但弹性联轴器相对于弹性盘来说也存在着在价格上比较昂贵, 。
7、在空间要求 上比弹性盘要高等缺点。单一弹性盘的缺点是调节能力有限, 在长时间高转速的情况下容 易出现疲劳变形等缺点, 在应用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该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价格低廉、 结构简单、 使用可靠、 应用性强, 能够有效调整发动机取 力口与发动机飞轮壳定位子口不同心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小弹性盘、 垫块、 花键盘、 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外定位盘和安装在发动机取力口的 大弹性盘, 所述大弹性盘、 小弹性盘和垫块相。
8、互平行设置, 所述大弹性盘的中心开设有孔 一, 所述小弹性盘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孔一同心布设的孔二, 所述垫块的中心开设有与所 述孔一同心布设的孔三, 所述大弹性盘的一端面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大弹性盘的另一端面 与垫块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垫块的另一端面与小弹性盘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小弹性盘的另 一端面与花键盘连接, 所述花键盘安装在所述孔二内, 所述外定位盘位于花键盘远离小弹 性盘的一侧, 所述外定位盘的中心开设有中心轴与发动机飞轮壳的中心轴相重合的孔四。 0005 上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大弹性盘与发动机取力口之间安 装有垫板。 0006 上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
9、特征在于 : 所述大弹性盘通过多个螺栓一连接在 发动机上。 0007 上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小弹性盘通过多个螺栓二与大弹 性盘连接。 0008 上述的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花键盘通过多个螺栓三与小弹性 盘连接。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0010 1、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合理, 易于安装。 0011 2、 本发明通过设置大弹性盘、 小弹性盘、 花键盘和外定位盘, 当发动机取力口与发 说 明 书 CN 103133134 A 3 2/3 页 4 动机飞轮壳有不同轴误差时, 固定在外定位盘的小子口上的从动件在轴伸端产生轴。
10、向载 荷, 此时大、 小弹性盘在轴向载荷的作用下做小量的变形, 用以减小从动件轴伸端所承受的 轴向力, 提高轴伸的安全性。两个弹性盘的同时变形, 也使得单一弹性盘的实际变形量更 小, 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且使用寿命长。 0012 3、 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 使用效果好, 便于推广使用。 0013 综上所述, 本发明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合理, 工作可靠性高, 使用寿命长, 价格低 廉, 应用性强, 能够有效调整发动机取力口与发动机飞轮壳定位子口不同心的问题。 0014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
11、明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为本发明大弹性盘和小弹性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 : 0018 1- 发动机 ; 2- 发动机取力口 ; 3- 发动机飞轮壳 ; 0019 4- 小弹性盘 5- 垫块 ; 6- 花键盘 ; 0020 7- 外定位盘 ; 8- 垫板 ; 9- 大弹性盘 ; 0021 10- 螺栓一 ; 11- 螺栓二 ; 12- 螺栓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直连取力机构, 包括小弹性盘4、 垫块5、 花键盘6、 安装在 发动机飞轮壳 3 上的外定位盘 7 和安装在发动机取力口 2 的大弹性盘 9, 所述大弹性盘 9。
12、、 小弹性盘 4 和垫块 5 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大弹性盘 9 的中心开设有孔一, 所述小弹性盘 4 的 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孔一同心布设的孔二, 所述垫块 5 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孔一同心布设的 孔三, 所述大弹性盘 9 的一端面与发动机 1 连接, 所述大弹性盘 9 的另一端面与垫块 5 的一 端面连接, 所述垫块 5 的另一端面与小弹性盘 4 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小弹性盘 4 的另一端面 与花键盘 6 连接, 所述花键盘 6 安装在所述孔二内, 所述外定位盘 7 位于花键盘 6 远离小弹 性盘 4 的一侧, 所述外定位盘 7 的中心开设有中心轴与发动机飞轮壳 3 的中心轴相重合的 孔四。 00。
13、23 如图 2 所示, 所述大弹性盘 9 与发动机取力口 2 之间安装有垫板 8。所述大弹性盘 9 通过多个螺栓一 10 连接在发动机 1 上。所述小弹性盘 4 通过多个螺栓二 11 与大弹性盘 9 连接。所述花键盘 6 通过多个螺栓三 12 与小弹性盘 4 连接。 0024 使用时, 发动机 1 转动时发动机取力口 2 的扭转力矩通过螺栓一 10 传递到大弹性 盘 9 上, 大弹性盘 9 再通过垫块 5 上的螺栓二 11 传递到小弹性盘 4 上, 再由小弹性盘 4 传 递到花键盘 6 上 ; 花键盘 6 可以作为从动设备的直接取力口, 用于和从动件的轴伸端相连。 当发动机取力口 2 与发动机。
14、飞轮壳 3 有不同轴误差时, 固定在外定位盘 7 的小子口上的从 动件在轴伸端产生轴向载荷, 此时大弹性盘 9 和小弹性盘 4 在轴向载荷的作用做小量的变 形, 用以减小从动件轴伸端所承受的轴向力, 提高轴伸的安全性。两个弹性盘的同时变形, 也使得单一弹性盘的实际变形量更小, 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002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3133134 A 4 3/3 页 5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133134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33134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33134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