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49318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51451.8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号:

CN102924029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4B 28/12申请公布日:20130213|||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8/12; C04B16/08(2006.01)N; C04B18/08(2006.01)N

主分类号:

C04B28/12

申请人:

大连富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华

地址:

116419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庄河市大郑镇大郑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代理人:

龙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10-20∶1-5∶3-7混合,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1-3倍。本发明保温防水板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粉煤灰掺量大等优点,施工简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屋面保温防水为一体的屋面材料。该材料在生产中消耗大量粉煤灰、废旧聚苯乙烯颗粒,使废弃物得到再生利用,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10‑20∶1‑5∶3‑7混合,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1‑3 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加入经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泡沫剂、防裂剂,搅拌成泡沫料浆,进行浇注,湿养1~3 d。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方法还包括运用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所述脂肪酸盐防水剂的加入比例为0.1%‑0.8%。

说明书

说明书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保温防水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水与保温屋面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之间互补性较差,分两次施工,屋面工程造价较高。屋面保温防水板以其优良的绝热性、防水性及施工简便,在屋面保温防水系统中渐显优势,提供了一种集隔热保温与防水功能为一体的、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低造价的新型建筑材料。粉煤灰屋面保温防水板是以电厂粉煤灰、废旧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生石灰为胶凝材料,添加多种外加剂,在常温、常压下养护而成,具有质轻、隔热保温、防水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防水保温两步走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10‑20∶1‑5∶3‑7混合,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1‑3 倍。
所述方法还加入经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泡沫剂、防裂剂,搅拌成泡沫料浆,进行浇注,湿养1~3 d。
所述方法还包括运用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所述脂肪酸盐防水剂的加入比例为0.1%‑0.8%。
本发明保温防水板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粉煤灰掺量大等优点,施工简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屋面保温防水为一体的屋面材料。该材料在生产中消耗大量粉煤灰、废旧聚苯乙烯颗粒,使废弃物得到再生利用,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10‑20∶1‑5∶3‑7混合,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1‑3 倍,还加入经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泡沫剂、防裂剂,搅拌成泡沫料浆,进行浇注,湿养1~3 d,还包括运用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脂肪酸盐防水剂的加入比例为0.1%‑0.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40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4029 A *CN102924029A* (21)申请号 201210451451.8 (22)申请日 2012.11.13 C04B 28/12(2006.01) C04B 16/08(2006.01) C04B 18/08(2006.01) (71)申请人 大连富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116419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庄河市大郑 镇大郑村 (72)发明人 石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119 代理人 龙锋 (54) 发明名称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

2、工方法 (57) 摘要 本 发 明 公 开 了 一 种 室 内 保 温 防 水 板 的 加 工 方 法, 将 粉 煤 灰 石 灰 水 以 比 例 10-20 1-5 3-7 混合, 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 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 其加入体积是 胶凝材料的 1-3 倍。本发明保温防水板具有密度 低, 强度高, 保温隔热性能好, 粉煤灰掺量大等优 点, 施工简单, 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是一种较理想 的屋面保温防水为一体的屋面材料。该材料在生 产中消耗大量粉煤灰、 废旧聚苯乙烯颗粒, 使废弃 物得到再生利用, 保护了耕地, 又保护了环境, 具 有显著社会效益。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1 页 2 1.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 10-20 1-5 3-7 混合, 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 其加入 体积是胶凝材料的 1-3 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加入经 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 泡沫剂、 防裂剂, 搅拌成泡沫料浆, 进行浇注, 湿养 1 3 d。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所述方法还。

4、包括运用 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所述脂肪酸盐防水剂 的加入比例为 0.1%-0.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4029 A 2 1/1 页 3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板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保温防水板。 。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防水与保温屋面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之间互补性较差, 分两次施工, 屋面 工程造价较高。 屋面保温防水板以其优良的绝热性、 防水性及施工简便, 在屋面保温防水系 统中渐显优势, 提供了一种集隔热保温与防水功能为一体的、 充分利用工业。

5、废料、 低造价的 新型建筑材料。 粉煤灰屋面保温防水板是以电厂粉煤灰、 废旧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 普通硅 酸盐水泥、 生石灰为胶凝材料, 添加多种外加剂, 在常温、 常压下养护而成, 具有质轻、 隔热 保温、 防水等特点。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传统防水保温两步走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 方法,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 10-20 1-5 3-7 混 合, 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 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 1-3 倍。 0004 所述方法还加入经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 泡沫剂、 防裂剂, 搅拌成泡沫料浆, 进 行浇。

6、注, 湿养 1 3 d。 0005 所述方法还包括运用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0006 所述脂肪酸盐防水剂的加入比例为 0.1%-0.8%。 0007 本发明保温防水板具有密度低, 强度高, 保温隔热性能好, 粉煤灰掺量大等优点, 施工简单, 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是一种较理想的屋面保温防水为一体的屋面材料。 该材料在 生产中消耗大量粉煤灰、 废旧聚苯乙烯颗粒, 使废弃物得到再生利用, 保护了耕地, 又保护 了环境, 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室内保温防水板的加工方法, 为将粉煤灰石灰水以比例 10-20 1-5 3-7 混合, 加入表面经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处理的废旧泡沫塑料颗粒, 其加入体积是胶凝材料的 1-3 倍, 还加入经稀释的脂肪酸盐防水剂、 泡沫剂、 防裂剂, 搅拌成泡沫料浆, 进行浇注, 湿 养 1 3 d, 还包括运用有机硅憎水剂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脂肪酸盐防水剂的加入比例为 0.1%-0.8%。 000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24029 A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