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6602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76261.0

申请日:

20180716

公开号:

CN108653537A

公开日:

2018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A61K36/90,A61K9/48,A61P19/06,A61P19/02,A61K33/04

主分类号:

A61K36/896,A61K36/90,A61K9/48,A61P19/06,A61P19/02,A61K33/04

申请人:

赵文萃

发明人:

赵文萃,赵庆兰,王艳萍,崔海峰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西安大路4799号

优先权:

CN201810776261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痛风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30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地丁、20重量份苍术、15重量份黄柏、50重量份土茯苓、2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大黄、10重量份芒硝、30重量份茵陈、15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该中药组合物,由1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泄浊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证见关节(以足趾多见)红肿剧痛,痛不可触,行走受限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成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物为0.5g,用量为一次6-8粒,一日3次。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组成及重量份,分别取除杂、洗净、干燥后的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步骤二、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加入芒硝,混合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照射灭菌后,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混合药材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背景技术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一种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变、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代谢疾病。第十二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报告显示:一项对5个省市40197名成人的调查显示,痛风的患病率为0.15%到1.3%,近20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在上海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65320名上海人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11.7%,男性更是高达17.2%,且发病趋于年轻化。

治疗痛风药物根据痛风发生的病理学机理,主要分为: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抑制炎症反应等类型。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但是该药物的疗效有限、副作用大。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痛风治疗药物。

中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素体脾虚且形体多肥胖,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调,反酿湿浊,外注皮肉、关节而发病。如果能够从中医病理出发,发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选用中药清化湿浊、湿热之邪,尤以泄毒清瘀,不仅可消坚消肿,调整血液酸碱度,阻止湿浊瘀毒,而且最终可使热毒湿瘀得以中止,避免对肾脏的损害,防止痛风石形成,具有药学上的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痛风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制剂。

优选的,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物为0.5g,用量为一次6-8粒,一日3次。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组成及重量份,分别取除杂、洗净、干燥后的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二、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加入芒硝,混合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60照射灭菌后,即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混合药材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1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泄浊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证见关节(以足趾多见)红肿剧痛,痛不可触,行走受限等;经试验验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尿酸盐结晶的产生,经临床试验,对人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且剂量内,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以黄柏、苍术为君药(即二妙散)以清热燥湿;大黄、芒硝、车前子为臣药以泄浊解毒、清利湿热;佐以蒲公英、地丁、赤芍、土茯苓、萆薢、茵陈以增强清热燥湿、泄浊解毒之功,同时土茯苓、萆薢及茵陈还用通利关节之功;使以葛根能生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调和诸药以防伤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泄浊解毒之功。适用于清热浊毒,流浊关节之证。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各种剂型,均能保留其药效,如粉剂、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溶液剂、分散片等,优选剂型为胶囊制剂,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物为0.5g,用量为一次6-8粒,一日3次。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12味中药皆为中药领域常用药材,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方式获得,其中:

蒲公英,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地丁,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土茯苓,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切片晒干。功能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车前子,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芒硝,来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功能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葛根,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为好。挖取根茎后,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赤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赤芍药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茵陈,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

萆薢,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均除杂、洗净、干燥;

步骤二、根据组成及重量份,分别取上述除杂、洗净、干燥后的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三、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加入芒硝,混合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60照射灭菌后,即得,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30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地丁、20重量份苍术、15重量份黄柏、50重量份土茯苓、2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大黄、10重量份芒硝、30重量份茵陈、15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分别取除杂、洗净、干燥后的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二、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加入芒硝,混合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60照射灭菌后,即得,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比例1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30重量份地丁、20重量份苍术、15重量份黄柏、50重量份土茯苓、2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大黄、30重量份茵陈、15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取除杂、洗净、干燥后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二、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60照射灭菌后,即得,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比例2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20重量份蒲公英、25重量份地丁、20重量份苍术、15重量份黄柏、35重量份土茯苓、3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大黄、10重量份芒硝、30重量份茵陈、20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取除杂、洗净、干燥后的蒲公英、地丁、苍术、黄柏、土茯苓、赤芍、大黄、茵陈、车前子、葛根和萆薢,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二、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2h、1h,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膏状,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加入芒硝,混合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经Co60照射灭菌后,即得,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为考察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和毒性,对实施例1、对比例1-2及别嘌醇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301)和秋水碱片进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

一、动物实验

试验对象:试验动物Wistar大白鼠,体重180-200g,雄性,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验方法及结果:以无菌操作方法,用5号针头将MSU(尿酸钠结晶)溶液(100mg/mL)0.1mL一次性注入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腔内,制备大鼠痛风模型。

取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180±20.0g,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不给)、别嘌醇组(给别嘌醇片60mg/kg)、三个实验组(给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剂量分别为0.5g/kg、1.5g/kg、4.5g/kg),在造模前、造模后24h、造模后48h、造模后72h分别观察大鼠受试足跖的肿胀度、肢体活动情况等。并于造模4d后开始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d后,观察大鼠后右肢踝关节外观,肢体情况,通过测量左右足跖周径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0.5h、1h、2h、4h、6h左右后足跖周径的变化,以致炎前后足跖周径之差作为肿胀度,判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并计算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各用药组抑制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1不同小组的给药剂量和MSU致炎后足跖肿胀度

表2不同小组的给药剂量和不同时间段药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率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足肿胀造模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与别嘌醇相近。

二、临床试验

试验对象: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标准,其受试者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的器质性疾病,患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中女性74例,男性131例,采用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为56例,对照组1为47例,对照组2为53例,对照组3为49例。

用药方法:治疗组采用实施例1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每日3次,7天为1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对照组1采用对比例1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每日3次,7天为1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对照组2采用对比例2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每日3次,7天为1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对照组3采用秋水仙碱片,按说明书服用。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结果:经服实施例1的胶囊3个疗程后,痛风症治愈者34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92.3%。服用对比例1的胶囊3个疗程后,痛风症治愈者1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6%。服用对比例2的胶囊3个疗程后,痛风症治愈者20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83.0%。服用秋水仙碱片治愈者28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有效率83.6%。

经实验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具备治疗痛风的效果,其组成和配比固定,改变会大幅度影响治疗效果。

三、毒性检测

受试药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浓缩至每1g浸膏含生药3.0g,冷藏备用,试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各组灌胃所需的浓度使用。

试验对象:Wistar种大鼠,体重140±10g,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验温度:19-23℃。

试验方法及结果:取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只,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三个剂量组分别为:7.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35倍),3.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17.5倍),1.7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8.75倍),每天灌胃一次,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90天,以每周动物的平均体重调整给药剂量。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征、摄食量、饮水及粪便性状。每周称体重,根据平均体重调整给药剂量,每15天记录称取的各鼠体重,了解本品对动物体重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查血常规:血色素(HbB)、血小板(PLT)、红细胞记数(RBC)、白细胞记数(WBC)、白细胞分类(DC)及网织红细胞(T-CHO)、总蛋白(TP)、白蛋白(ACB)、总胆红素(T-BL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CP);血红生化检查所用试剂批号为GLH(南京建成081021)、CRE(南京建成081021)、BUN(南京建成081021)、T-CHO(南京建成081021)、TP(南京建成081021)、ACB(南京建成081021)、T-BIL(南京建成081021)、ALT(南京建成081021)、AST(南京建成081021)、ACP(南京建成081021),结果如表4-7所示。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分别处死动物,取脑、心、肝、脾、肺、肾称重,脑、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附睾、卵巢、子宫等脏器,取重要脏器称取重量,结果如表8和表9所示。

表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

从表3可以看出,各实验组重要脏器重量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表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给药45天对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X±SD)

表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给药90天对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X±SD)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给药45天和给药90天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色素与空白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白细胞分类与空白组差异虽有显著性,但并没有超出正常范围。

表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45天血液生化检查(X±SD)

表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90天血液生化检查(X±SD)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之间血糖(GLH)、肌肝(CRE)、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CR)、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中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但未超出正常范围。

表8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45天脏器重量的影响(X±SD)

表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90天脏器重量的影响(X±SD)

从表8和表9可以看出,各实验组重要脏器重量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另外,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处死的动物,取脑、心、肝、脾、肺、肾称重,脑、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附睾、卵巢、子宫等脏器进行肉眼观察,并作组织切片,镜下检查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重要脏器经肉眼观察无异常,45天处死大鼠的空白组有一只,大剂量组有三只肝脏有点状坏死,范围局限,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充血、变性、炎症、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脑无充血,N、C细胞变性、水肿等病变,与空白组之间亦无差异,90天处死大鼠,大剂量组有1只肝脏有点状坏死,范围局限,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充血、变性、炎症、瘀血等病理变化。心脏未发现充血、变性、炎症、坏死等病变。脾脏的PC区和BC区均无病变。肺脏未发现充血、出血、炎症、水肿等病变。肾脏大剂量组发现2例有灶性炎症,未发现充血、出血、管型和小管上皮的病变。脑无充血、N、C细胞变性水肿等病变。各组动物的胸腺、甲状腺、肾上腺和生殖器官无病变,与空白组之间亦无差异。实验结束后15天处死全部大鼠,进行血液常规、血液生化、组织病理检查,未见异常。

综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肝、肾功能生化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影响,可认为本胶囊毒性甚小,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76261.0 (22)申请日 2018.07.16 (71)申请人 赵文萃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西安大 路4799号 (72)发明人 赵文萃 赵庆兰 王艳萍 崔海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王莹 (51)Int.Cl. A61K 36/896(2006.01) A61K 36/90(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19/06(2006.01) A61P 19/。

2、02(2006.01) A61K 3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治疗痛风的药物疗效有限、 副作用大的技术 问题。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30重量份蒲公英、 30重量份地丁、 20重量份苍术、 15重量份黄柏、 50重量份土茯苓、 20重量份赤芍、 10重量份大黄、 10重量份芒硝、 30重量份茵陈、 15 重量份车前子、 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该中药组合物, 由12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燥湿、 泄浊解毒之功效。

3、,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 证见关节(以足趾多见)红肿剧痛, 痛不可触, 行走受限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CN 108653537 A 2018.10.16 CN 108653537 A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组成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 为胶囊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 物为0.5g, 用量为一次6-8粒, 一日3次。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步骤一、 根据组成。

4、及重量份, 分别取除杂、 洗净、 干燥后的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柏、 土 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步骤二、 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多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按配比加入 芒硝, 混合后制颗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 中, 混合药材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 别为2h、 2h、 1h。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53537 。

5、A 2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是一种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 升高的疾病。 临床特点是: 高尿酸血症、 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结石、 慢性关节炎和关节 畸变、 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0003 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代谢疾病。 第十二次 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报告显示: 一项对5个省市40197名成人的调查显示, 痛风的患病率 为0.15到1.3, 近。

6、20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 在上海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 65320名上海 人中,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11.7, 男性更是高达17.2, 且发病趋于年轻化。 0004 治疗痛风药物根据痛风发生的病理学机理, 主要分为: 抑制尿酸合成、 促进尿酸排 泄、 抑制炎症反应等类型。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 但是该药物的疗效有 限、 副作用大。 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痛风治疗药物。 0005 中医认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素体脾虚且形体多肥胖, 加之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 厚味, 损伤脾胃, 运化失调, 反酿湿浊, 外注皮肉、 关节而发病。 如果能够从中医病理出发, 发 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

7、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选用中药清化湿浊、 湿热之邪, 尤 以泄毒清瘀, 不仅可消坚消肿, 调整血液酸碱度, 阻止湿浊瘀毒, 而且最终可使热毒湿瘀得 以中止, 避免对肾脏的损害, 防止痛风石形成, 具有药学上的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痛风的药物疗效有限、 副作用大的技术问题, 本 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0009 0010 优选的,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制剂。 0011 优选的, 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物为0.5g, 用量为一次6。

8、-8粒, 一日3次。 0012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13 步骤一、 根据组成及重量份, 分别取除杂、 洗净、 干燥后的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 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08653537 A 3 0014 步骤二、 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多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按配比 加入芒硝, 混合后制颗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0015 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中, 混合药材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

9、合药草总重 量的5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 2h、 1h。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由12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燥湿、 泄浊解毒之功 效,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证见关节(以足趾多见)红肿剧痛, 痛不可触, 行走受 限等; 经试验验证,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 而抑制尿酸盐结晶的产生, 经临床试验, 对人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且剂量内, 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 述, 但是。

10、应当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 要求的限制。 0019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0020 0021 0022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以黄柏、 苍术为君药(即二妙散)以清热燥湿; 大 黄、 芒硝、 车前子为臣药以泄浊解毒、 清利湿热; 佐以蒲公英、 地丁、 赤芍、 土茯苓、 萆薢、 茵陈 以增强清热燥湿、 泄浊解毒之功, 同时土茯苓、 萆薢及茵陈还用通利关节之功; 使以葛根能 生发清阳, 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 调和诸药以防伤正。 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燥湿, 泄浊解毒 之功。 适用于清热浊毒, 流浊关节之证。 0023 本发明的中。

11、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各种剂型, 均能保留其药效, 如粉剂、 颗粒剂、 混 悬剂、 口服溶液剂、 分散片等, 优选剂型为胶囊制剂, 每粒胶囊内的中药组合物为0.5g, 用量 为一次6-8粒, 一日3次。 002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 12味中药皆为中药领域常用药材, 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 人员常用方式获得, 其中: 0025 蒲公英, 来源: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 春、 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 除净泥土, 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 淋巴腺炎, 瘰疬, 疔毒疮肿, 急性结膜炎, 感冒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胃炎, 肝炎, 胆囊炎, 尿。

12、路感染。 0026 黄柏,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 皮。 功能主治: 清热, 燥湿, 泻火, 解毒; 治热痢, 泄泻, 消渴, 黄疸, 痿躄, 梦遗, 淋浊, 痔疮, 便 血, 亦白带下, 骨蒸劳热, 目赤肿痛, 口舌生疮, 疮疡肿毒。 0027 大黄, 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 功能主治: 泻热 毒, 破积滞, 行瘀血; 治实热便秘, 谵语发托, 食积痞满, 痢疾初起, 里急后重, 瘀停经闭, 症瘕 说 明 书 2/10 页 4 CN 108653537 A 4 积聚, 时行热疫, 暴。

13、眼赤痛, 吐血, 衄血, 阳黄, 水肿, 淋浊, 溲亦, 痈疡肿毒, 疔疮, 汤火伤。 0028 地丁, 来源: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 犁头草; 豆科植物米口袋、 小米口袋或龙胆科 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 治疔疮, 痈肿, 瘰疬, 黄疸, 痢疾, 腹泻, 目赤, 喉痹, 毒蛇咬伤。 0029 土茯苓,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秋末冬初采挖, 除去芦头及须根, 洗净 泥沙, 晒干, 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 解毒, 除湿, 利关节。 治梅毒, 淋浊, 筋骨挛痛, 脚气, 疔 疮, 痈肿, 瘰疬。 0030 车前子, 来源: 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

14、平车前的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 割取果穗, 晒干后搓出种子, 簸去果壳杂质。 功能主治: 利水, 清热, 明日, 祛痰。 治小便不通, 淋浊, 带 下, 尿血, 暑湿泻痢, 咳嗽多痰, 湿痹, 目赤障翳。 0031 芒硝, 来源: 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功能主治: 泻热, 润燥, 软坚。 治实 热积滞, 腹胀便秘, 停痰积聚, 口赤障翳, 丹毒, 痈肿。 0032 葛根, 来源: 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 功能主治: 升阳解肌, 透疹止泻, 除烦止温。 治伤 寒、 温热头痛项强, 烦热消渴, 泄泻, 痢疾, 癍疹不透, 高血压, 心绞痛, 耳聋。 0033 苍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

15、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 春、 秋均可采挖, 以秋季为好。 挖取根茎后, 除去残茎、 须根及泥土, 晒干。 功能主治: 健脾, 燥湿, 解郁, 辟秽。 治湿盛困脾, 倦怠嗜卧, 脘痞腹胀, 食欲不振, 呕吐, 泄泻, 痢疾, 疟疾, 痰饮, 水肿, 时气感冒, 风寒湿痹, 足 痿, 夜盲。 0034 赤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赤芍药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用于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目赤 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经, 症瘕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疮疡。 0035 茵陈,。

16、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春季幼苗 高6-10cm时采收, 除去老茎及杂质, 晒干。 功能主治: 清湿热, 退黄疸。 0036 萆薢,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 叉蕊薯蓣、 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春、 秋均可采挖。 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 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 祛风, 利湿; 治风湿顽痹, 腰膝疼 痛, 小便不利, 淋浊, 遗精, 湿热疮毒。 0037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38 步骤一、 将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 薢均。

17、除杂、 洗净、 干燥; 0039 步骤二、 根据组成及重量份, 分别取上述除杂、 洗净、 干燥后的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0040 步骤三、 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 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 2h、 1h, 提取后,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按配 比加入芒硝, 混合后制颗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密封, 置阴凉干 燥处保存。 0041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42 实施例1 00。

18、43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30重量份蒲公英、 30重量份地丁、 20重量份苍术、 15重量份黄柏、 50重量份土茯苓、 20重量份赤芍、 10重量份大黄、 10重量份芒硝、 30重量份茵 说 明 书 3/10 页 5 CN 108653537 A 5 陈、 15重量份车前子、 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0044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45 步骤一、 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 分别取除杂、 洗净、 干燥后的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0046 步骤二、 。

19、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 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 2h、 1h, 提取后,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按配 比加入芒硝, 混合后制颗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密封, 置阴凉干 燥处保存。 0047 对比例1 0048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30重量份地丁、 20重量份苍术、 15重量份黄柏、 50 重量份土茯苓、 20重量份赤芍、 10重量份大黄、 30重量份茵陈、 15重量份车前子、 20重量份葛 根和20重量份萆薢。 0049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20、: 0050 步骤一、 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 取除杂、 洗净、 干燥后地丁、 苍术、 黄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0051 步骤二、 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 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 2h、 1h, 提取后,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制颗 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密封, 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0052 对比例2 0053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组成为: 20重量份蒲公英、 25重量份地丁、 20重量份苍术、 15重量份。

21、黄柏、 35重量份土茯苓、 30重量份赤芍、 10重量份大黄、 10重量份芒硝、 30重量份茵 陈、 20重量份车前子、 20重量份葛根和20重量份萆薢。 0054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55 步骤一、 根据上述组成及重量份, 取除杂、 洗净、 干燥后的蒲公英、 地丁、 苍术、 黄 柏、 土茯苓、 赤芍、 大黄、 茵陈、 车前子、 葛根和萆薢, 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药材; 0056 步骤二、 取混合药材加水提取三次, 三次的加水的重量皆为混合药草总重量的5 倍, 三次的提取时间分别为2h、 2h、 1h, 提取后,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膏状, 烘干后粉碎, 按配。

22、 比加入芒硝, 混合后制颗粒, 干燥, 整粒, 装入胶囊, 经Co60照射灭菌后, 即得, 密封, 置阴凉干 燥处保存。 0057 为考察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和毒性, 对实施例1、 对比例1-2及别嘌醇片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090301)和秋水碱片进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 0058 一、 动物实验 0059 试验对象: 试验动物Wistar大白鼠, 体重180-200g, 雄性, 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 心提供。 0060 试验方法及结果: 以无菌操作方法, 用5号针头将MSU(尿酸钠结晶)溶液(100mg/ mL)0.1mL一次性注入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腔内, 制备大鼠痛风模。

23、型。 0061 取Wistar大鼠50只, 雄性, 体重18020.0g, 随机分成5组, 即模型组(不给)、 别嘌 醇组(给别嘌醇片60mg/kg)、 三个实验组(给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 剂量分别为0.5g/kg、 1.5g/kg、 4.5g/kg), 在造模前、 造模后24h、 造模后48h、 造模后72h分别观察大鼠受试足跖的 说 明 书 4/10 页 6 CN 108653537 A 6 肿胀度、 肢体活动情况等。 并于造模4d后开始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 每日1次, 连续10d后, 观 察大鼠后右肢踝关节外观, 肢体情况, 通过测量左右足跖周径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0.5h、 1h、 2h。

24、、 4h、 6h左右后足跖周径的变化, 以致炎前后足跖周径之差作为肿胀度, 判断本发明的 中药组合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结果如表1所示, 并计算各组大鼠足跖肿胀 度及各用药组抑制率, 结果如表2所示。 0062 表1不同小组的给药剂量和MSU致炎后足跖肿胀度 0063 0064 表2不同小组的给药剂量和不同时间段药物对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率 0065 0066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足肿胀造模后, 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其抗炎作用与别嘌醇相近。 0067 二、 临床试验 0068 试验对象: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标准, 其受试者。

25、排除严重的心、 肝、 肾的器质性疾病, 患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其中女性74例, 男性131例, 采用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 治疗组为56例, 对照组1为47例, 对照组2为53例, 对照组3为49例。 0069 用药方法: 治疗组采用实施例1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 每日3次, 7天为1疗 程, 连续应用3个疗程。 对照组1采用对比例1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 每日3次, 7天为1 疗程, 连续应用3个疗程。 对照组2采用对比例2的胶囊每次6-8粒(0.5g/粒), 每日3次, 7天为 1疗程, 连续应用3个疗程。 对照组3采用秋水仙碱片, 按说明书服用。 说 明 书。

26、 5/10 页 7 CN 108653537 A 7 0070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 症状 完全消失,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 主要症状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 恢复, 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 标有所改善; 无效: 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0071 结果: 经服实施例1的胶囊3个疗程后, 痛风症治愈者34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 效4例, 有效率92.3。 服用对比例1的胶囊3个疗程后, 痛风症治愈者16例, 显效11例, 有效 10例, 。

27、无效10例, 有效率76.6。 服用对比例2的胶囊3个疗程后, 痛风症治愈者20例, 显效13 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有效率83.0。 服用秋水仙碱片治愈者28例, 显效9例, 有效4例, 无 效8例, 有效率83.6。 0072 经实验检测,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备治疗痛风的效果, 其组成和配比固定, 改变会大 幅度影响治疗效果。 0073 三、 毒性检测 0074 受试药物: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浓缩至每1g浸膏含生药3.0g, 冷藏备用, 试验前 用蒸馏水配制成各组灌胃所需的浓度使用。 0075 试验对象: Wistar种大鼠, 体重14010g, 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28、试验温 度: 19-23。 0076 试验方法及结果: 取大鼠100只, 随机分为4组, 空白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只, 低剂 量组和中剂量组每组20只, 雌雄各半, 三个剂量组分别为: 7.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35 倍), 3.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17.5倍), 1.7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8.75倍), 每天 灌胃一次, 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 连续给药90天, 以每周动物的平均体重调整给药剂量。 0077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 体征、 摄食量、 饮水及粪便性状。 每周称体重, 根 据平均体重调整给药剂量, 每15天记录称取的各鼠体重, 了解本品对动物体重。

29、的影响, 结果 如表3所示。 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查血常规: 血色素(HbB)、 血小板(PLT)、 红细胞记数 (RBC)、 白细胞记数(WBC)、 白细胞分类(DC)及网织红细胞(T-CHO)、 总蛋白(TP)、 白蛋白 (ACB)、 总胆红素(T-BLL)、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CP); 血红生 化检查所用试剂批号为GLH(南京建成081021)、 CRE(南京建成081021)、 BUN(南京建成 081021)、 T-CHO(南京建成081021)、 TP(南京建成081021)、 ACB(南京建成081021)、 T-BIL(南 京建成08。

30、1021)、 ALT(南京建成081021)、 AST(南京建成081021)、 ACP(南京建成081021), 结 果如表4-7所示。 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分别处死动物, 取脑、 心、 肝、 脾、 肺、 肾称重, 脑、 心、 肝、 脾、 肺、 肾、 肾上腺、 睾丸、 附睾、 卵巢、 子宫等脏器, 取重要脏器称取重量, 结果如表8和表 9所示。 0078 表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 说 明 书 6/10 页 8 CN 108653537 A 8 0079 0080 从表3可以看出, 各实验组重要脏器重量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0081 表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给药4。

31、5天对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XSD) 0082 0083 表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给药90天对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XSD) 说 明 书 7/10 页 9 CN 108653537 A 9 0084 0085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 给药45天和给药90天的高、 中、 低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色素与空白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白细胞分类与空白组差异虽有显著性, 但并没有超出正常范围。 0086 表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45天血液生化检查(XSD) 0087 说 明 书 8/10 页 10 CN 108653537 A 10 0088 表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90天血液生化检。

32、查(XSD) 0089 0090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 中、 低剂量组与空白组之间血糖 (GLH)、 肌肝(CRE)、 尿素氮(BUN)、 总胆固醇(T-BIL)、 总蛋白(TP)、 白蛋白(ACR)、 总胆红素 (T-BIL)、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中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 性, 但未超出正常范围。 0091 表8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45天脏器重量的影响(XSD) 0092 0093 表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90天脏器重量的影响(XSD) 说 明 书 9/10 页 11 CN 108653537 A 11 0094 。

33、0095 从表8和表9可以看出, 各实验组重要脏器重量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0096 另外, 给药45天和试验结束时处死的动物, 取脑、 心、 肝、 脾、 肺、 肾称重, 脑、 心、 肝、 脾、 肺、 肾、 肾上腺、 睾丸、 附睾、 卵巢、 子宫等脏器进行肉眼观察, 并作组织切片, 镜下检查病 理学变化。 结果表明, 各实验组重要脏器经肉眼观察无异常, 45天处死大鼠的空白组有一 只, 大剂量组有三只肝脏有点状坏死, 范围局限, 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未发现充 血、 变性、 炎症、 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 脑无充血, N、 C细胞变性、 水肿等病变, 与空白 组之间亦无差异,。

34、 90天处死大鼠, 大剂量组有1只肝脏有点状坏死, 范围局限, 并经统计学处 理差异无显著性, 未发现充血、 变性、 炎症、 瘀血等病理变化。 心脏未发现充血、 变性、 炎症、 坏死等病变。 脾脏的PC区和BC区均无病变。 肺脏未发现充血、 出血、 炎症、 水肿等病变。 肾脏 大剂量组发现2例有灶性炎症, 未发现充血、 出血、 管型和小管上皮的病变。 脑无充血、 N、 C细 胞变性水肿等病变。 各组动物的胸腺、 甲状腺、 肾上腺和生殖器官无病变, 与空白组之间亦 无差异。 实验结束后15天处死全部大鼠, 进行血液常规、 血液生化、 组织病理检查, 未见异 常。 0097 综上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体重、 摄食量、 活动、 外周血象、 肝、 肾 功能生化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影响, 可认为本胶囊毒性甚小, 在规定剂量下服 用是安全可靠的。 0098 显然,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10/10 页 12 CN 108653537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