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涡旋压缩机.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3586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7347.8

申请日:

1995.06.08

公开号:

CN1117119A

公开日:

1996.02.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3.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04C29/02

主分类号:

F04C29/02

申请人: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渡边和英; 水野尚夫; 武田公温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1994.06.09 JP 127394/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礼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密闭的机壳内,有压缩机构及电动机通过水平延伸的旋转轴来连接,上述密闭机壳底部贮留有润滑油,此润滑油被供给到支承上述压缩机构的支撑架的推力面,在这种卧式涡旋压缩机中,上述静止支撑架的中央凹部处存有润滑油,设有将润滑油导入支撑架的推力面上方以及将推力面下方的剩余油排出的通路。这样,本发明可以充分向推力面供油,防止推力面烧伤及咬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密闭的机壳内,装配的压缩机构及 电动机通过水平延伸的旋转轴联动连接,上述密闭机壳底部存有 润滑油,此润滑油被供给到支承压缩机构的支撑架的推力面,其特 征在于:上述静止支撑架的中央凹部存有润滑油,设有将此润滑 油导入支撑架推力面上方以及此推力面下方的使其剩余润滑油排 出的通路。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是:在其 推力面上设计有环状油沟,从支撑架中央凹部将润滑油导入同油 沟的上部处,同沟的下部与排出通路连通。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是设有从 支撑架中央凹部的润滑油槽向设在推力面上的环状给油沟供油的 向上油路。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是设有从 支撑架中央凹部的润滑油槽向设在推力面上的环状给油沟供油的 一对斜向上给油通路沟。
5: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是在支撑 架内,设有从支撑架中央凹部润滑油槽至环状给油沟的向上给油 通路孔。

说明书


卧式涡旋压缩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图4是历来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的纵断面图,在此图中,密闭机壳1内压缩机构部3通过水平伸出的旋转轴和电机M相连。压缩机构部3有固定涡旋件5及旋转涡旋件6。固定涡旋件5是和支撑架2相连结,旋转涡旋件6和固定涡旋件5是呈配合状态下,可自由滑动地支承于上述支撑架2中。

    电动机M有一转子Ma及一定子Mb,转子Ma是和旋转轴4固定连结的,而定子Mb是和密闭机壳1固定连结的。旋转轴4的一端是由设计在静止支撑架内的轴承7支撑,而另一端由静止的轴承8支撑。上述密闭机壳的底部贮留有润滑油9,这一端还连接有通过吸油管10吸取润滑油的油泵11。

    本压缩机是由电动机M驱动,就是由旋转轴4驱动旋转涡旋件6。这样密闭机壳底部的贮留的润滑油9由油泵11通过吸入管进入旋转轴4内油通路4a,润滑旋转轴偏心部份4b,驱动套筒13等,而后进入静止支撑架推力面进行给油润滑。剩余的油由上述静止支撑架上设计的排油通路12排至密闭机壳的底部相通的储油池,这样各部件的烧焦咬合可被防止,同时0C%的增大、压缩机内部油的上扬可被防止。

    图5是上述压缩机的静止支撑架推力面的正视图,图上有支撑架2,其推力面21,此推力面上设计有环状给油通路沟22,23是连通支撑架中央至环状油沟的左右一对地水平油沟。

    旋转轴内油通路4a供给的润滑油,经水平给油通路沟23,再经过环状给油通路沟22至推力面21进行润滑。

    上述历来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图4所示,设有排油通路12,排油通路12设在由旋转轴4通过给油通道将润滑油送至支撑面的油路上,以排出剩余的润滑油。而图5所示,设置2个水平的向支撑架推力面上给油的给油沟,这样润滑油9很容易通过排油通路12流回存油池,而在支撑架2内润滑油不能存下来,推力面的润滑很不充分,支撑架2和旋转涡流6之间推力面上的烧焦咬合问题依然存在。

    本发明要解决历来技术上的缺点,润滑油在推力面上要求润滑十分充分,用可阻止推力面上的烧焦、咬合问题。

    本发明是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密闭的机壳内,装置有压缩机机构及电动机,它们由水平伸出的旋转轴联动连结,上述密闭机壳内底部贮留有润滑油,将上述润滑油供油到支承上述压缩机构的支撑架的推力面,其特征在于:

    (1)上述支撑架中央凹部处贮有润滑油,并设置将此润滑油导入支撑架推力面上方的通路,上述推力面下方设置排油通道使剩余的润滑油排出。

    (2)上述(1)项的卧式涡旋压缩机中,推力面上设置环状给油沟,同沟的上部和支撑架中央凹部处的油槽相通使润滑油能流进,同沟的下部和排油通路相连通。

    (3)上述(2)项的卧式涡旋压缩机中,设有从支撑架中央凹部的润滑油槽到推力面上设置的环状给油沟的向上的给油通路油沟或一对斜向上的给油通路油槽,此外,代替给油通路沟可在支撑架内设置向上的给油孔。

    推力面上方流入润滑油,推力面下方排出润滑油,这样油流动的过程使推力面上得到普遍的润滑。

    在推力面上环状给油沟的设计,同沟上部导入润滑油,从下方排出,这使前项的作用更为显著。

    下面结合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图的简要说明

    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关于支撑架的图(a)纵断面图,(b)推力面正视图。

    图2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关于支撑架推力面的正视图。

    图3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关于支撑架的图(a)纵断面图,(b)推力面正视图。

    图4历来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的纵断面图。

    图5图4所示压缩机的支撑架的推力面正视图。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关于支撑架的图。

    (a)纵断面图,(b)同一支撑架的推力面正视图。在图中,2是支撑架,21是推力面,22是环状给油通路沟,23A是中心部分向上方通至上述环状给油通路沟的给油通路沟,是代替历来的技术中从中心部位来的左右两边的水平方向给油通路沟23。12A是上述连接环状通油沟最低处的排油通路,这和历来技术中排油通路的位置有很大变化。上述变化从外部看来和历来的技术是一样的。

    本装置中,从旋转轴4中的油通路4a供给到支撑架2的润滑油9,一旦贮存在支撑架中央凹部20然后,随油液面上升,经上方给油通路沟23A,流至环状给油通路沟22,在此通路油沟上,油再从上部流至沟下部,整个流动过程中推力面上给了油同时也得到了润滑,然后由排油通路12a将油排至密闭机壳的底部储油池中。这样本装置推力面处,油是从上部流至下部,同一面上可以充分给油,可防止磨擦滑动面烧焦咬合,也可防止0C%增大、压缩机内部油的上扬问题。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这是关于支撑架推力面的正视图。本例是将第一实施例中上方给油通路沟23A用一对上斜的给油通路沟23B代替,设计了一对排油通路孔12B,它和环状给油通路沟22的下部相连。这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型。它同第一实施例有同样的效果。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这是关于支撑架的图。

    (a)纵断面图,(b)同一支撑架的推力面正视图。本实施例也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型,第一实施例中上方给油通路沟23a用支撑架2内部上方一个给油通路孔23c代替,这从设计上讲是不同的。但本实施例也和第一实施例有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台卧式涡旋压缩机,这里它的静止支撑架中央凹部贮有润滑油,并设有将润滑油导入此支撑架上有推力的滑动接触面上方的通路以及在此有推力的滑动接触面下方则设置通道使剩余的润滑油排出,所以润滑油进入处的推力面运行十分好,可防止止推面烧焦咬合。还有此有推力面上设计有环状油沟,支撑架中央凹部的润滑油导入环状油沟的上部,此油沟的下部和一排出通道相连,这样上述的效果更能确实地达到了。

卧式涡旋压缩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卧式涡旋压缩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卧式涡旋压缩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式涡旋压缩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涡旋压缩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密闭的机壳内,有压缩机构及电动机通过水平延伸的旋转轴来连接,上述密闭机壳底部贮留有润滑油,此润滑油被供给到支承上述压缩机构的支撑架的推力面,在这种卧式涡旋压缩机中,上述静止支撑架的中央凹部处存有润滑油,设有将润滑油导入支撑架的推力面上方以及将推力面下方的剩余油排出的通路。这样,本发明可以充分向推力面供油,防止推力面烧伤及咬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