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350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4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6008.7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号:

CN104074782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5/12; F04D29/00

主分类号:

F04D25/12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国网山东临沭县供电公司

发明人:

朱礼桦; 曹现民; 李珊; 郑元伟; 邹兴龙; 杭中军; 葛路东; 李厚强; 解荣坤; 刘际铎; 胡学敏

地址:

10076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电缆沟设置专用的换气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特征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

说明书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沟道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
背景技术  在对电缆井地下施工作业时,由于长时间封闭,井内空气质量状况无法判断,有可能缺氧、有可能产生甲烷等有害气体,为了工人的安全健康,在下井前要对井内进行通风换气。目前,采用换气机进行换气,由于电缆井垂直于地面,而换气机风扇垂直于地面,所以必须将换气机放倒使用,这种用法不符合规定,而且由于震动容易产生位移,需要有人进行扶着或固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电缆沟设置专用的换气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插头  2、换气扇  3、圆筒  4、井口边圈  5、连接筋  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1的换气扇2;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2设置在圆筒3的下端,所述圆筒3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4,所述井口边圈4通过4-6根连接筋5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4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6。
使用时,将电缆井盖打开,由两人抓着提手,将本发明带换气扇的圆筒下端放进电缆井内,井口边圈的外径与电缆井盖外径相同,所以井口边圈正好覆盖在井盖支座上,不会掉进井内也不会发生位移变化,此时,接通电源即可进行换气。
根据电缆井口的周长,利用直径14毫米的圆钢做一个直径650毫米的井口边圈4,井口边圈4和电缆井口圆槽大小相同,截5根长150毫米、宽50毫米、厚5毫米的钢板条焊接在圆筒的上端并与井口边圈4焊接,圆筒的下端用5个不锈钢螺丝分别将换气扇固定在圆筒的的内壁上,最后在井口边圈4上焊接2个把手即可。
1、经济效益:根据以往电缆沟道含氧量检测结果和作业人员等待时间计算,利用新研制的换气扇后,能够使作业人员提前30分钟进入沟道作业,缩短了进入电缆沟道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安全效益:使用本发明后,避免了因送风质量差导致电缆沟内人员窒息事故的发生。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478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4782A21申请号201410326008722申请日20140710F04D25/12200601F04D29/00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76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临沭县供电公司72发明人朱礼桦曹现民李珊郑元伟邹兴龙杭中军葛路东李厚强解荣坤刘际铎胡学敏54发明名称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

2、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电缆沟设置专用的换气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4782ACN104074782A1/1页21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特征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权利要求书CN104074782A1/1页3一种电缆沟道换。

3、气扇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电缆沟道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0002背景技术在对电缆井地下施工作业时,由于长时间封闭,井内空气质量状况无法判断,有可能缺氧、有可能产生甲烷等有害气体,为了工人的安全健康,在下井前要对井内进行通风换气。目前,采用换气机进行换气,由于电缆井垂直于地面,而换气机风扇垂直于地面,所以必须将换气机放倒使用,这种用法不符合规定,而且由于震动容易产生位移,需要有人进行扶着或固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

4、,包括带导线插头的换气扇;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设置在圆筒的下端,所述圆筒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所述井口边圈通过46根连接筋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井口边圈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0005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电缆沟设置专用的换气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0006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07图中1、导线插头2、换气扇3、圆筒4、井口边圈5、连接筋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发明一种电缆沟道换气扇,包括带导线插头1的换气扇2;其要点是所述换气扇2设置在圆筒3的下端,所述圆筒3的上端设有井口边圈4,所述井口边圈4通过46根连接筋5与圆筒的上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

5、井口边圈4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6。0008使用时,将电缆井盖打开,由两人抓着提手,将本发明带换气扇的圆筒下端放进电缆井内,井口边圈的外径与电缆井盖外径相同,所以井口边圈正好覆盖在井盖支座上,不会掉进井内也不会发生位移变化,此时,接通电源即可进行换气。0009根据电缆井口的周长,利用直径14毫米的圆钢做一个直径650毫米的井口边圈4,井口边圈4和电缆井口圆槽大小相同,截5根长150毫米、宽50毫米、厚5毫米的钢板条焊接在圆筒的上端并与井口边圈4焊接,圆筒的下端用5个不锈钢螺丝分别将换气扇固定在圆筒的的内壁上,最后在井口边圈4上焊接2个把手即可。00101、经济效益根据以往电缆沟道含氧量检测结果和作业人员等待时间计算,利用新研制的换气扇后,能够使作业人员提前30分钟进入沟道作业,缩短了进入电缆沟道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00112、安全效益使用本发明后,避免了因送风质量差导致电缆沟内人员窒息事故的发生。说明书CN104074782A1/1页4说明书附图CN10407478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