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敷袋.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8349799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54773.3

申请日:

20170518

公开号:

CN207768597U

公开日:

2018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7/10

主分类号:

A61F7/10

申请人:

浙江省中医院

发明人:

陈英,杜甜甜,孟习惠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邮电路54号

优先权:

CN201720554773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君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敷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所述冰敷层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或所述冰敷腔由所述支撑框围合构成,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料,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并使所述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所述冰敷层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或所述冰敷腔由所述支撑框围合构成,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料,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并使所述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位于所述让位腔内,所述袋体的两端与固定部位接触,所述袋体内壁与人体四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保温层和冰敷层的径向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袋体呈拱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相对位于所述冰敷层外侧,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端和保温层支撑框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和冰敷层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保温层横部,所述冰敷层位于所述保温层横部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右端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所述积水部形成有积水槽,所述积水部由吸水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敷腔为密封的腔室,所述袋体形成有使所述冰敷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塞或螺纹塞子,所述密封塞与袋体支架连接有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下侧壁形成有若干贯穿孔以使所述下侧壁呈网状,所述冰敷用材料放置于水袋内,所述冰敷腔内设有若干水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设有若干隔板以使所述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每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若干水袋,所述隔板左右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帘。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冰敷层可拆卸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敷袋。

背景技术

冰敷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护理手段。为防止冻伤,冰袋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在临床上传统的做法是在冰袋与患者皮肤之间垫有毛巾,但由于冰袋吸热降温会使毛巾上积有大量水分,毛巾与患者皮肤是直接接触的,患者仍有冻伤风险。冰袋大且硬,无法围绕四肢,肢体的冰敷有效面积小,冰敷效果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的冰敷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敷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所述冰敷层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或所述冰敷腔由所述支撑框围合构成,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料,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并使所述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位于所述让位腔内,所述袋体的两端与固定部位接触,所述袋体内壁与人体四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形成有间隙。

由于支撑框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形状受限制,冰敷袋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会发生形变,可直接在冰敷腔内灌水等冰敷用材料(蓄冷剂),或在冰敷腔内放置未冷冻处理的水袋等物品,随后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置于冰箱内冷冻,以塑造冰敷用材料的形状,以使冷冻后的冰敷用材料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弧形,以便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置于人体四肢上时,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用材料能围绕患者的肢体,以使患者肢体除底面外各面均能感受到冷敷效果,以增加患者肢体冰敷有效面积;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用材料能被塑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冰敷袋冰敷用材料吸热融化后形状不会发生改变,本实用新型袋体与人体四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的间隙能得到保持,本实用新型冰敷袋不会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不存在患者冻伤的风险。其中,保温层的存在能提高冰敷层内冰敷用材料的冰敷时间,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其中。固定部位为病床床单或桌面或椅子扶手等患者躺坐时上肢或下肢的支撑物。其中,根据需要设置间隙的大小,以避免本实用新型冰敷袋与患者肢体皮肤距离过远;由于间隙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冰敷袋不是直接接触患者肢体皮肤的,在冷气的作用下,患者的待冰敷处仍能受到冰敷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保温层和冰敷层的径向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袋体呈拱形设置。上述设置以在保证保温层保温效果的同时,缩小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体积,降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相对位于所述冰敷层外侧,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端和保温层支撑框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和冰敷层延伸部。上述设置以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延伸部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保温层横部,所述冰敷层延伸部位于所述保温层横部上侧。上述设置以避免冰敷层直接与固定部位接触,以使固定部位处凝结有水珠,避免固定部位的擦拭或清洗,并避免固定部位处的潮湿,以提高患者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右端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所述积水部形成有积水槽,所述积水部由吸水材料制成。上述设置以避免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珠的聚集,且由于支撑框下侧壁呈弧形,水珠会顺着下侧壁滑落至积水槽内并被积水部吸收,以避免患者皮肤冻伤;同时可避免冰敷完后移开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时水的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冰敷腔为密封的腔室,所述袋体形成有使所述冰敷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塞或螺纹塞子,所述密封塞与袋体支架连接有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的下侧壁形成有若干贯穿孔以使所述下侧壁呈网状,所述冰敷用材料放置于水袋内,所述冰敷腔内设有若干水袋。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设有若干隔板以使所述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每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若干水袋,所述隔板左右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帘。遮帘能将让位腔内的冷气得到保持,避免冷气流失,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冰敷层可拆卸固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厚度的冰敷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并便于冰敷层能单体拿到冰箱内冷冻,以避免保温层或积水部内吸收水汽。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能提高冰敷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敷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1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2,冰敷层2包括支撑框3,保温层1与冰敷层的支撑框3可拆卸固定,支撑框3形成有冰敷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料4,支撑框3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以使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并使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11,袋体的保温层1和冰敷层2的径向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以使袋体呈拱形设置。

保温层1相对位于冰敷层2外侧,保温层1的左右两端和保温层2支撑框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12和冰敷层延伸部21,保温层延伸部12的下端向内侧延伸以形成有保温层横部13,冰敷层延伸部21位于保温层横部13上侧。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右端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5,积水部5形成有积水槽51,积水部5由吸水材料制成,积水部5可与支撑框3可拆卸固定,积水部5也可与保温层1可拆卸固定。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帘7,遮帘7与保温层相固定。

支撑框3的下侧壁形成有若干贯穿孔以使下侧壁呈网状,支撑框3设有若干隔板31以使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每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一个水袋6,若干隔板31左右间隔设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冰敷袋前,将含有冰敷用材料(水或其它比热容高的液体)的水袋放置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支撑框的冰敷腔内,随后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层放置于冰箱内冷冻,待冰敷用材料降温后将冰敷层拿出并进行冰敷层与保温层的组装。最后患者卧躺在病床上或将手臂搁置在桌面等固定部位上,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置于患者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上侧,使患者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位于让位腔内,此时遮帘封闭本实用新型冰敷袋与患者皮肤之间的间隙,待一段时间冰敷后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移开,将冰敷层与保温层拆卸并进行冰敷层的冷冻,以待下次冰敷。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能提高冰敷效果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

一种冰敷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冰敷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冰敷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冰敷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冰敷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54773.3 (22)申请日 2017.05.18 (73)专利权人 浙江省中医院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邮电路54号 (72)发明人 陈英 杜甜甜 孟习惠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33241 代理人 林君勇 (51)Int.Cl. A61F 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冰敷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敷袋, 包括袋体, 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 的冰敷层, 所述冰敷层包。

2、括支撑框, 所述支撑框 与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 或所述冰敷腔由所 述支撑框围合构成, 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 料, 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 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 中部 下缘位置高的结构, 并使所述袋体具有对人体四 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768597 U 2018.08.28 CN 207768597 U 1.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 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 的冰敷层, 所述冰敷层包括支撑框, 所述支撑框与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 或所述冰敷腔 由所述支撑框围合构成, 且冰敷腔。

3、内设有冰敷用材料, 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 形设置, 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 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 并使所述袋体 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 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位于所述让位腔内, 所述袋体的两端与固定部位接触, 所述袋体内 壁与人体四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保温层和冰敷层的径向 截面均呈弧形设置, 以使所述袋体呈拱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相对位于所述冰敷层 外侧, 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端和保温层支撑框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 和冰敷层延。

4、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保 温层横部, 所述冰敷层位于所述保温层横部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 右端 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 所述积水部形成有积水槽, 所述积水部由吸水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敷腔为密封的腔室, 所述 袋体形成有使所述冰敷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 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塞; 所述密封塞 为橡胶塞或螺纹塞子, 所述密封塞与袋体支架连接有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下侧壁形成。

5、有若干 贯穿孔以使所述下侧壁呈网状, 所述冰敷用材料放置于水袋内, 所述冰敷腔内设有若干水 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设有若干隔板以使所述 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 每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若干水袋, 所述隔板左右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 帘。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敷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冰敷层可拆 卸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68597 U 2 一种冰敷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敷袋。 背景技术 0002 冰敷是临。

6、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护理手段。 为防止冻伤, 冰袋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接 触, 在临床上传统的做法是在冰袋与患者皮肤之间垫有毛巾, 但由于冰袋吸热降温会使毛 巾上积有大量水分, 毛巾与患者皮肤是直接接触的, 患者仍有冻伤风险。 冰袋大且硬, 无法 围绕四肢, 肢体的冰敷有效面积小, 冰敷效果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 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的 冰敷袋。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敷袋, 包括袋体, 所述袋 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 所述冰敷层包括支撑框, 所述支撑框与 保温层配合形成有冰敷腔, 。

7、或所述冰敷腔由所述支撑框围合构成, 且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 材料, 所述支撑框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 以使所述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 低、 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 并使所述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 人体四 肢待冰敷处位于所述让位腔内, 所述袋体的两端与固定部位接触, 所述袋体内壁与人体四 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形成有间隙。 0005 由于支撑框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形状受限制, 冰敷袋与患者皮肤接触的 部分不会发生形变, 可直接在冰敷腔内灌水等冰敷用材料 (蓄冷剂) , 或在冰敷腔内放置未 冷冻处理的水袋等物品, 随后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置于冰箱内冷冻, 以塑造冰敷用。

8、材料 的形状, 以使冷冻后的冰敷用材料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弧形, 以便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 置于人体四肢上时, 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用材料能围绕患者的肢体, 以使患者肢体除 底面外各面均能感受到冷敷效果, 以增加患者肢体冰敷有效面积; 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冰敷 袋的冰敷用材料能被塑性, 使得本实用新型冰敷袋冰敷用材料吸热融化后形状不会发生改 变, 本实用新型袋体与人体四肢待冰敷处皮肤之间的间隙能得到保持, 本实用新型冰敷袋 不会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 不存在患者冻伤的风险。 其中, 保温层的存在能提高冰敷层内冰 敷用材料的冰敷时间, 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其中。 固定部位为病床 。

9、床单或桌面或椅子扶手等患者躺坐时上肢或下肢的支撑物。 其中, 根据需要设置间隙的大 小, 以避免本实用新型冰敷袋与患者肢体皮肤距离过远; 由于间隙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冰敷 袋不是直接接触患者肢体皮肤的, 在冷气的作用下, 患者的待冰敷处仍能受到冰敷效果。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袋体的保温层和冰敷层的径向截面均呈弧形设置, 以使所述袋体 呈拱形设置。 上述设置以在保证保温层保温效果的同时, 缩小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体积, 降 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生产成本。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保温层相对位于所述冰敷层外侧, 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端和保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68597。

10、 U 3 层支撑框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和冰敷层延伸部。 上述设置以增加肢 体冰敷有效面积。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保温层延伸部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保温层横部, 所述冰敷层延 伸部位于所述保温层横部上侧。 上述设置以避免冰敷层直接与固定部位接触, 以使固定部 位处凝结有水珠, 避免固定部位的擦拭或清洗, 并避免固定部位处的潮湿, 以提高患者舒适 性。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 右端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 所述积水部 形成有积水槽, 所述积水部由吸水材料制成。 上述设置以避免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珠的聚 集, 且由于支撑框下侧壁呈弧形, 水珠会顺着下侧壁滑。

11、落至积水槽内并被积水部吸收, 以避 免患者皮肤冻伤; 同时可避免冰敷完后移开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时水的流出。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冰敷腔为密封的腔室, 所述袋体形成有使所述冰敷腔与外界相通 的开口, 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塞; 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塞或螺纹塞子, 所述密封塞与袋 体支架连接有连接件。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框的下侧壁形成有若干贯穿孔以使所述下侧壁呈网状, 所述 冰敷用材料放置于水袋内, 所述冰敷腔内设有若干水袋。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框设有若干隔板以使所述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 每 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若干水袋, 所述隔板左右间隔设置。 0013 作为优选。

12、, 所述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帘。 遮帘能将让位腔内的冷气得到保持, 避免冷气流失, 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效果。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冰敷层可拆卸固定。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厚度的冰 敷层, 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并便于冰敷层能单体拿到冰箱内冷冻, 以避免保温层或积水 部内吸收水汽。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 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 能提高冰敷效 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 由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敷袋, 包括袋。

13、体, 袋体包括有位于上层的保温层1 及位于下层的冰敷层2, 冰敷层2包括支撑框3, 保温层1与冰敷层的支撑框3可拆卸固定, 支 撑框3形成有冰敷腔, 冰敷腔内设有冰敷用材料4, 支撑框3下侧壁的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 以使袋体呈左右两端下缘高度位置低、 中部下缘位置高的结构, 并使袋体具有对人体四肢 待冰敷处让位的让位腔11, 袋体的保温层1和冰敷层2的径向截面均呈弧形设置, 以使袋体 呈拱形设置。 0019 保温层1相对位于冰敷层2外侧, 保温层1的左右两端和保温层2支撑框左右两端分 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温层延伸部12和冰敷层延伸部21, 保温层延伸部12的下端向内侧延伸 以形成有保温层横部13。

14、, 冰敷层延伸部21位于保温层横部13上侧。 袋体的左端向右延伸、 右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68597 U 4 端向左延伸均形成有积水部5, 积水部5形成有积水槽51, 积水部5由吸水材料制成, 积水部5 可与支撑框3可拆卸固定, 积水部5也可与保温层1可拆卸固定。 袋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帘 7, 遮帘7与保温层相固定。 0020 支撑框3的下侧壁形成有若干贯穿孔以使下侧壁呈网状, 支撑框3设有若干隔板31 以使冰敷腔由若干冰敷腔单体构成, 每个冰敷腔单体内设有一个水袋6, 若干隔板31左右间 隔设置。 0021 使用本实用新型冰敷袋前, 将含有冰敷用材料 (水或其它比热。

15、容高的液体) 的水袋 放置于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支撑框的冰敷腔内, 随后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的冰敷层放 置于冰箱内冷冻, 待冰敷用材料降温后将冰敷层拿出并进行冰敷层与保温层的组装。 最后 患者卧躺在病床上或将手臂搁置在桌面等固定部位上, 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放置于患者人 体四肢待冰敷处上侧, 使患者人体四肢待冰敷处位于让位腔内, 此时遮帘封闭本实用新型 冰敷袋与患者皮肤之间的间隙, 待一段时间冰敷后将本实用新型冰敷袋移开, 将冰敷层与 保温层拆卸并进行冰敷层的冷冻, 以待下次冰敷。 0022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防止患者皮肤冻伤、 能增加肢体冰敷有效面积、 能提高冰敷效 果的优点, 且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 生产成本低、 使用方便。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6859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76859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