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3005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1419.1

申请日:

2009.08.24

公开号:

CN101670866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2K 3/00申请公布日:201003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3/00申请日:20090824|||公开

IPC分类号:

B62K3/00; B62M1/18

主分类号:

B62K3/00

申请人:

宋来学

发明人:

宋来学

地址:

100076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4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其结构在原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将人体重量加以利用,通过力的方向转换使骑车人省力,其结构除原自行车所用零件外,将车座支撑件改为可上下滑动,当车座受压后使1号件作用在2号件上(力臂),通过支点3使4号(力臂)件下端向前拉动5号件,使车架受力向前,替骑车人做功,达到省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本案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以原自行车结构,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利用人体重量及杠杆原理通过1号件受压后,使其向下位移作用在2号(力臂)件上,通过支点(3)使4号件(力臂)下端向前位移拉动5号件,(5号件连接于车架)使车架受力向前替骑车人做功,达到省力的目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变原车座立管由原固定形式为可上下滑动形式,当车座受压后,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支点(3)利用1号件向下位移的作用力作用在力臂2、4号件上,(2、4号件为弯曲一体件),拉动5号件(5号件前端连接于4号件,后端连接于车架)使骑车人省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为使1号件上下活动自如,其下端装有位移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本结构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人力三轮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利用各电动车的电瓶重量作用在2号件上效果会更好。(9号件是电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衣物架的支撑杆(6)由原车垂直支撑变为倾斜支撑,当衣物架负重后也可起到助力作用。

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除原自行车另件外,新增另件均不得随意生产,都在保护范围之内,合案提出为专利产品。

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利用人、物重量及杠杆原理加大力的方向转换力度,使骑车人达到省力的目的是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可以有许多变形与变化,但不脱离本案例的精神,其变形与变化均在本案例保护范围之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将力臂4或5号件可设计为弹性体,致使钢性车架为柔性车架,骑车舒适减缓阻力。

说明书

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结构不科学,由于习惯势力的束缚,人们一直延续使用着,目前自行车虽有多种样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受力方式不合理,不科学,使人们长时间骑行后感到十分的疲劳,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骑着舒适省力的自行车给人们享用,其主要结构利用人和物体重量,使车座下面的1号件负重后,作用在杠杆支点3的力臂上(2、4号件),由于2、4号件为整体弯曲件,当2号件(力臂)受压后,通过支点3使4号件下端向前位移拉动5号件,且5号件后端连接于车架,因此向前受拉的车架得到一辅助动力,且原车中轴位置适量向后移,致使受力结构更合理减轻骑车人的运动强度达到省力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结构自行车,它是在原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并加以改进利用车架上的人和物体重量,车座负重后使1号件向下位移,并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支点3加大力臂4号件的受力力度,当2号件(力臂)受压后,通过支点3使4号件(力臂)下端向前位移拉动5号件,且5号件后端连接于车架,致使车架得到向前的一辅助动力,减轻骑车人的运动强度,达到省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主车体改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主车体结构示意图所示,展示了本发明的结构,它除了原车所有另件外,又增添了新的另件和变位另件。本案例结构也适用部分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和人力三轮等。
所述新增另件为7、8号件,其用途是支撑1号件的外管下端,用以保证1号件活动自如,当车座负重后1号件下移作用在2号力臂上,通过支点3使4号力臂下端向前位移拉动5号件,且5号件后端连接于车架使车架前移,替骑车人做功,减轻骑车人的运动强度,此举乃是本案例的最终目的。当本案例为女车时8号件也可以不设,其支点3可就近设在车架的某位置上。
所述变位另件6由原车垂直支撑为倾斜支撑,当衣物架负重后,其重力通过6号件下端传递给车架,使车架产生一种向前的力,电瓶9通过2号力臂与杠杆机构连接,这样自行车车体上的重量都加以利用产生辅助动力,本结构才是最合理的,使骑车人长时间骑行都不会十分疲劳。
本案例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4号力臂或5号件可以设计为弹性件,这样可将钢性车体为柔性车体,骑行舒适,减缓阻力。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是利用人体和所载物体重量为辅助动力源,其结构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有许多变形和变化,不能一一例举,其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案例的精神,故本发明的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自行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行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行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行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其结构在原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将人体重量加以利用,通过力的方向转换使骑车人省力,其结构除原自行车所用零件外,将车座支撑件改为可上下滑动,当车座受压后使1号件作用在2号件上(力臂),通过支点3使4号(力臂)件下端向前拉动5号件,使车架受力向前,替骑车人做功,达到省力的目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