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人力车.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2916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0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43212.X

申请日:

2008.09.14

公开号:

CN101670873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M 1/04申请公布日:201003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M 1/04申请日:20080914|||公开

IPC分类号:

B62M1/04; B62M11/04; B62M9/06

主分类号:

B62M1/04

申请人:

曾鸿凌

发明人:

曾鸿凌

地址:

418000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湖天南路60号怀化市实验学校(初中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人工动力来实现高速轻松奔跑的交通工具。其功能构造是:在车内角架大梁上有一前座骑及后双座椅,双脚套踩在二边竖拉杆下一踏板上、前后拉动,竖拉杆顶端套于定位活动套中,为受力点,上段一推拉杆(此段决定省力比例)套接于后大齿轮一侧的曲杆上拉动大齿轮旋转,构成了杠杆力学以小搏大的动力结构。大齿轮旋转带动了下面各旋转系统,产生了二次加速,使该发明能高速奔跑和在外包壳的封闭车身内驾驶。该发明解决了自行车速度太慢、爬坡吃力、难跑长途和日晒雨淋不便使用的局限性。适合于家庭、旅游、健身及各行业户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人工动力来实现高速轻松奔跑的交通工具其特征是:竖拉杆(9)顶端套于活动套(11)中与竖拉杆(9)上段的推拉杆(12)(此段决定省力比例)配合,在竖拉杆(9)下的踏板(33)上用力拉动,构成了杠杆力学以小搏大的动力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动力结构其特征是:在车内大梁角架(36)上有一前座骑(34),双踩套在两边竖拉杆(9)下的踏板(33)上,双脚用力前后拉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动力结构其特征是:大齿轮(15)的拉动旋转带动了下面一活动轴杆(17)二边的凹口边齿轮(18)快速旋转,形成了第一次数倍的加速。固定在活动轴杆(17)中间的中链条轮(16)同时被带动旋转,中链条轮(16)又经链条(19)的动力传送带动了下方双链条轮(31)又经链条(19)往后带动了后轮轴杆(26)中段的小链条轮(25),高速旋转,形成第二次翻倍加速。

说明书

高速人力车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人工动力来实现高速轻松奔跑的交通工具。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力自行车作为以车代步的交通工具早已被全世界广泛使用,它既经济实用又节能环保,还可以进行户外的健康运动,但不足的是在刮风、下雨、下雪、烈日的天气中使用困难,特别是速度太慢、不易跑长途,而且爬坡吃力、这些都是制约自行车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些能高速奔跑的汽车、摩托车、又因为要排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增加、全球气温升高等使人类难以承受的后果,而能源危机也敲响了人类的警钟。本发明的“高速人力车”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
该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少使用燃油车,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让“高速人力车”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实现新一代人力车的大跨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车内外框架各个支撑点中,以角架大梁为总支撑,角架大梁上有一前坐骑,坐上双脚踩套在左、右二边竖拉杆下的踏板上,踏板内侧配有一个小滑轮,活动于脚架大梁二侧的道槽上,双手抓握龙头把,双脚用力前后拉动。竖拉杆顶端套于定位活动套中,上段约四分之一处有一推拉杆连接于后大齿轮一侧的曲杆上、拉动大齿轮旋转,此环节构成了杠杆力学以小搏大的动力结构,由于推拉杆位于竖拉杆的最上端,使竖拉杆的顶端成为重要受力点,拉动时倍增了人工动力,减轻了人工强度。大齿轮的拉动旋转带动了结合在下面固定在活动轴杆二边的凹口小齿轮快速旋转(凹口小齿轮小于大齿轮十三倍以上)产生了第一次加速。凹口小齿轮的快速转动又带动了固定在活动轴杆中间的中链条轮等速旋转,中链条轮又通过链条的动力传送至下方角架大梁底层的凹口撑板一短轴杆中双链条轮的右链条轮上(双链条轮小于中链条轮三倍以上)、形成了第二次加速。双链条轮上的左链条轮也同时高速旋转、再经一短链条将动力传送到后面的后轮轴杆中间的小链条轮上进行等速旋转,从而带动后轮飞速旋转。通过以上二次加速,当大齿轮转一圈时,后双轮在地面上滚动可达39圈,后双轮圆直径按50厘米计算,双轮转一圈可跑1.57米、39圈可跑61.23米,按正常的2秒钟大齿轮转一圈算,那么该发明的人力车在一个小时内可轻松跑完110公里的路程。在后双轮的内侧各配有一个刹车钢片和液压制动装置,用油道挤压管连接到龙头把下的制动拉杆上,形成灵活有效的刹车制动系统,可保证行驶的安全。在前轮、后双轮与角架大梁结合的活动支撑点上都配有弹簧圈,具备了很好的防震性,提高了舒适感。车内的后部配有人货两用箱,有二个坐骑及扶手、可装卸,整个车身外包以坚固的外壳、配有门和窗,车内各个转动环节均已内包壳护身,车前中有一个大灯,2个左、右转向灯和一个雨刮可保证下雨和夜间也能行驶。
该发明的“高速人力车”通过以上新的动力构造原理,解决了过去自行车速度太慢、爬坡吃力、难跑长途和日晒雨淋不便使用的局限性,由于造价成本低于燃油车,又无需燃油费用,非常节能环保,特别适合于家庭、各行业的户外出行和出租车行业的客运经营,可大众普及全球推广,因此可减少大批燃油车的使用,对于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根据附图实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高速人力车”的内外框架13各个支撑点中、以角架大梁36为总支撑,角架大梁36上有一前坐骑34、可根据个人情况调节高低,双脚踩套在左、右两边的竖拉杆9下的踏板33上(见图一),踏板33的内侧配有一个小滑轮37活动于角架大梁36二侧的道槽35上,可增强竖拉杆9在拉动中的稳定性于活动力,双手抓住龙头把7双脚用力前后拉动(见图三所示)。竖拉杆9的顶端套于定位的活动套11中,上段约四分之一处有一推拉杆12配合于后面大齿轮15一侧的曲杆14上,拉动大齿轮15旋转。此环节构成了杠杆力学以小搏大的动力结构(见图二),大齿轮15的拉动旋转带动了配合在下面、固定在一活动轴杆17二边的凹口小齿轮18快速旋转,产生了数倍旋转的第一次加速。凹口小齿轮18快速旋转又使固定在活动轴杆17中间的中链条轮16等速旋转,中链条轮16的转动又经过链条19的动力传送带动了下方角架大梁36底层凹口撑板里一短轴杆32中双链条轮31的右链条轮上(双链条轮小于中链条轮三倍以上),形成第二次加速,双链条轮31中的左链条轮也同时高速旋转、再经链条19将动力传送到了后轮轴杆26中段同样大小的小链条轮25上等速旋转(见图二、图四所示),最后带动了后双轮28飞速转动,在公路上高速奔跑。在后双轮28的内侧各配有一个刹车钢片27和液压制动装置30,用油道挤压管连接到龙头把7下的制动拉杆6上,形成有效而灵活的刹车制动系统,可保证行驶的安全。在前轮1、后双轮28与角架大梁36结合的活动支撑点上都配有弹簧29、38,具有很好的防震性和舒适感(见图1)。在车内的后部份配有人货两用箱(见图五),上有二个座骑22及扶手20,座椅22下由凹型座架23做支撑,二头套挂于边撑架24上的二个槽口中,座椅22根据需要可装卸。整个车身外包以坚固的外壳2,并配有门、窗10和后门40,车内各转动环节均以内包壳39护身,车前中装有一个大灯3、二个左、右转向灯4和一个雨刮8、可保障下雨天和夜间也能行驶。(见图一、图四)
具体实施例
附图1:整体组合结构图;
附图2:杠杆动力结构图;
附图3:踏板俯视拉动图;
附图4:背视图;
附图5:人货二用箱立体图;
图中:1前轮、2外壳、3前大灯、4转向灯、5油道挤压管、6制动拉杆、7龙头把、8雨刮、9竖拉杆、10前门窗、11活动套、12推拉杆、13内外框架、14曲杆、15大齿轮、16中链条轮、17活动轴杆、18凹口边齿轮、19链条、20扶手、21人货二用箱、22双座椅、23座架、24边撑架、25小链条轮、26后轮轴杆、27刹车钢片、28后双轮、29后双轮弹簧、30液压制动装置、31双层小链条轮、32短轴杆、33踏板、34前座骑、35道槽、36角架大梁、37小滑轮、38前轮弹簧、39内包壳、40后门。

高速人力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速人力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速人力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人力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人力车.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用人工动力来实现高速轻松奔跑的交通工具。其功能构造是:在车内角架大梁上有一前座骑及后双座椅,双脚套踩在二边竖拉杆下一踏板上、前后拉动,竖拉杆顶端套于定位活动套中,为受力点,上段一推拉杆(此段决定省力比例)套接于后大齿轮一侧的曲杆上拉动大齿轮旋转,构成了杠杆力学以小搏大的动力结构。大齿轮旋转带动了下面各旋转系统,产生了二次加速,使该发明能高速奔跑和在外包壳的封闭车身内驾驶。该发明解决了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