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70980.6 (22)申请日 2016.05.23 (73)专利权人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塘区明秀西路63号 (72)发明人 黄丽华 蒙汝萍 方芳 潘耀宏 王晓磊 雷英 李芳莲 凌春琼 石保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代理人 巢雄辉 汪治兴 (51)Int.Cl. A61G 1/0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57)摘要。
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 置, 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主体、 固定带和活动带;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设置有多条固定带; 所述活动 带穿过所述固定带, 绕过所需固定的上肢关节, 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 起到固定肢体关节的作 用。 主要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 亦可用于输液时 无法配合的患者的肢体固定。 其优点是: 1、 担架 材料市场普遍且宜购买, 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性 价比高; 2、 极大程度地方便了病毒消杀和污染物 的清洗; 3、 活动式的活动带, 需要时安装使用, 方 便快捷。 4、 转运脑卒中患者时固定偏瘫侧肢体, 健侧肢体可以自由活动, 可以避免偏瘫侧肢体受 损伤, 预防肩手综合征发。
3、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26552 U 2017.03.22 CN 206026552 U 1.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主体、 固定带和活动 带;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设置有多条固定带; 所述活动带穿过所述固定带, 绕过所需固定的上 肢关节, 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是软担架 或过床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是缝合 在主体正面的两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4、所述主体正面两侧 分别设置有三条固定带, 固定带的位置分别与人躺在主体上时其手臂肩关节、 肘关节和腕 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 分别设置有两条固定带, 固定带的位置分别与人躺在主体上时其手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位 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是用布 料或弹性材料制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带的两端 对应设置有粘扣, 所述粘扣相互粘连起到固定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活动带选用布 料或弹性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26552 U 2 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一般的医疗护理活动中 , 往往需要转移病人, 而常规搬动病人的方法主 要包括多人抬、 单人抱及借助担架、 轮椅、 平车等。 但部分特殊状况下, 此类方法均无法实现 病人的有效转移,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对病人造成无意的伤害, 尤其是对脑卒中或者 骨折重症病人。 0003 在临床实践中, 往往需要应用软担架来对患者进行运送, 以往多应用帆。
6、布抬担架, 将患者移动时都要先将其抬起或抱起, 难以保障患者舒适度, 而且如果无相应的安全防护 措施, 在运送严重意识障碍、 躁动、 体弱者时往往易出现坠落等事故, 因此须强化看管护送,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运送人员心理压力, 浪费了医学资源。 0004 医用过床易也叫医用转移板、 医用过床器, 是用于将患者在手术台、 推车、 病床、 CT 台之间换床、 移位、 护理的工具。 使用时, 首先操作者站在患者拟翻向的一侧, 两手各扶持患 者的肩部和臀部, 轻将患者向对侧翻30度左右后, 左手扶持住患者, 右手将过床易滑入身体 背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 松开左手使患者平卧, 操作者以两手用力将过床。
7、易慢慢向患 者身体下方推, 使患者平卧于过床易上, 操作者再到患者另一侧, 从患者身体下方伸入双手 拉住过床易边缘, 先向操作者方向轻拉过床易使患者移向操作者方向, 再向上用力, 使患者 翻身侧卧, 顺势抽出过床易, 动作应连贯, 用力要适当, 翻身后保持舒适体位。 0005 目前, 在用软担架或过床易转移脑卒中偏瘫患者时, 偏瘫患者由于肢体无力、 感觉 障碍等原因, 偏瘫上肢容易下垂或受压, 导致偏瘫侧肢体肩关节、 腕关节受伤, 导致肩手综 合征发生, 影响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 增加患者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造成家 庭及国家费用支出增加。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为解。
8、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设计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 置, 预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 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0007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0008 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主体、 固定带和活 动带;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设置有多条固定带; 所述活动带穿过所述固定带, 绕过所需固定的 上肢关节, 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主体是软担架或过床易。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带是缝合在主体正面的两侧上。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三条固定带, 固定带的位置 分别与人躺在主。
9、体上时其手臂肩关节、 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主体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固定带, 固定带的位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26552 U 3 分别与人躺在主体上时其手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00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带是用布料或弹性材料制成的。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活动带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粘扣, 所述粘扣相互粘连起 到固定作用。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活动带选用布料或弹性材料制成。 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1、 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普及, 价格合理, 设计理念实。
10、用性强, 简单实用安全, 且患 者舒适性好、 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 0018 2、 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清洗和消毒, 而且便于管理 ; 柔性材料制成担架主体可以随 意的折叠, 折叠后放置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0019 3、 本实用新型在适用范围上, 病人短途转移均适用软担架, 譬如病人自床上移至 平车, 自平车移至床上, 自平车移至检查台。 同时, 病人术前术后转移亦适用, 在陡峭山坡、 狭窄楼道等特殊场合, 更显示其独特优势实现病人的安全转移; 0020 4、 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 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均能全方位解决问题, 可安全平稳实 现病人换床或者转移, 并且避免给病人因转移而带来的痛苦和无意。
11、的伤害。 0021 5、 本实用新型活动带为活动式, 需要时安装使用, 方便快捷。 0022 6、 使用本实用新型转运脑卒中患者时固定偏瘫侧肢体, 健侧肢体可以自由活动, 可以避免偏瘫侧肢体受损伤, 预防肩手综合征发生。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 其中 : 002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 1为主体, 2为肩关。
12、节固定带, 3为肘关节固定带, 4为腕关节固定带, 5为活动 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 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所示, 一种带有上肢固定带的装置, 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主体1和三组用于 固定肢体关节的肩关节固定带2、 肘关节固定带3、 腕关节固定带4和活动带5。 0028 本实例主体1为承重能力较强、 易。
13、于折叠且重量较轻的常见软担架或过床易, 展开 尺寸为180cm70cm, 抗撕裂能力强, 韧性好, 使用寿命长, 易于获得且价格便宜。 根据需 要, 本实例设置三组固定带和活动带, 分别起到固定肩关节、 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作用。 固定 带和活动带均可采用布料或弹性材料制成, 增强韧性, 易于固定。 优选的, 活动带5的两端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26552 U 4 应设置有粘扣, 使用时将粘扣相互粘连在一起就可以将固定带和活动带紧密地连接在一 起, 两者相互配合, 起到固定肢体关节的作用。 制作时, 在软担架或过床易正面两侧各缝制 三条固定带, 分别是肩关节固定带2、 肘关。
14、节固定带3和腕关节固定带4, 固定带的位置分别 与人躺在主体上时其手臂肩关节、 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实际的需要, 也可以 仅各缝制两条固定带, 分别是肘关节固定带3和腕关节固定带4, 固定带的位置分别与人躺 在主体上时其手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使用时, 让患者平躺在主体1上, 根据不 同情况的患者, 选用相应的固定带和活动带, 如果需要固定患者的肩关节, 可将活动带5穿 过对应的肩关节固定带2, 绕过所需固定的肩关节, 灵活调整活动带5的长度, 然后将活动带 5两端绑紧或紧密粘连在一起。 如果需要固定的是腕关节, 就选用相应的腕关节固定带4和 活动带5, 其他方法与上述。
15、的肩关节相同。 由于活动带5是活动式且可通用的, 需要时再安装 使用, 不需要时可以拆除, 方便快捷, 主要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 亦可用于输液时无法配合 的患者的肢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 方便, 结构牢固、 轻便 。 在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 型时, 将活动带5收集好, 然后将主体折叠即可, 折叠完毕的装置所占体积较小, 质量较轻, 便于携带。 002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2655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2655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