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40693.8 (22)申请日 2016.06.06 (73)专利权人 王棋 地址 1515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新民 社区正阳街生产资料家属楼三单元 402室 (72)发明人 王棋 刘婧怡 周诗昊 何丽颖 李鑫 (51)Int.Cl. A61G 1/02(2006.01) A61G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 架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担架主体、 车架、 传送。
2、装 置、 蓄电池, 所述车架上设有担架主体, 所述担架 主体的一侧设有凸出担架, 所述担架主体和凸出 担架上设有传送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 带、 主动轮、 皮带轮轴、 转轴, 所述担架主体的两 侧分别设有皮带轮轴, 凸出担架远离担架主体的 一侧设有皮带轮轴, 所述传送带安装在主动轮和 皮带轮轴上, 并张紧, 所述主动轮通过减速装置 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机通过顺逆开关与 蓄电池相连, 所述传送带的中间设有导板。 其有 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 只需要一人即可操作, 解放 人力, 传输过程几乎无震动, 无移位, 保证病人不 受二次伤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
3、6120584 U 2017.04.26 CN 206120584 U 1.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担架主体、 车架、 传送装置、 蓄电 池, 所述车架上设有担架主体, 所述担架主体的一侧设有凸出担架, 所述担架主体和凸出担 架上设有传送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 主动轮、 皮带轮轴、 转轴, 所述担架主体的两 侧分别设有皮带轮轴, 凸出担架远离担架主体的一侧设有皮带轮轴, 所述传送带安装在主 动轮和皮带轮轴上, 并张紧, 所述主动轮通过减速装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机通过 顺逆开关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传送带的中间设有导板, 导板的一端设有导轮, 传送带安装。
4、在 导轮上, 导板另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主动轮上, 所述担架主体与凸出担架相邻的一侧位于 传送带的下侧设有转轴,所述担架主体的两端设有防护栏, 所述防护栏的一端与担架主体 通过铰接的方式可旋转相连, 防护栏的另一端与担架主体可拆卸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担架与 担架主体通过可旋转连接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设为 橡胶传输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下设有 车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2058。
5、4 U 2 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背景技术 0002 普通担架车, 将病人从担架上搬动到病床上或者拍片设备上时, 需要多个人员同 时搬动。 坏处是: 1、 需要多人合力, 人少很难完成; 2、 人工搬动过程中, 容易造成病人身体较 大的震动, 但是, 病人往往经不起震动或者移位, 容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结构简单, 只需要一 人即可操作, 解放人力, 传输过程几乎无震动, 无移位, 保证病人不受二次伤害。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
6、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 车, 包括担架主体、 车架、 传送装置、 蓄电池, 所述车架上设有担架主体, 所述担架主体的一 侧设有凸出担架, 所述担架主体和凸出担架上设有传送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 主 动轮、 皮带轮轴、 转轴, 所述担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轮轴, 凸出担架远离担架主体的 一侧设有皮带轮轴, 所述传送带安装在主动轮和皮带轮轴上, 并张紧, 所述主动轮通过减速 装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机通过顺逆开关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传送带的中间设有 导板, 导板的一端设有导轮, 传送带安装在导轮上, 导板另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主动轮上, 导板和导轮主要。
7、起拉紧传送带的作用, 所述担架主体与凸出担架相邻的一侧位于传送带的 下侧设有转轴, 用于支撑传送带。 0005 进一步, 所述担架主体的两端设有防护栏, 所述防护栏的一端与担架主体通过铰 接的方式可旋转相连, 防护栏的另一端与担架主体可拆卸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凸出担架与担架主体通过可旋转连接件相连, 可以手动调节凸出担 架与担架主体的角度, 以搭附在病床或者拍片设备之上。 0007 进一步, 所述传送带设为橡胶传输带。 0008 进一步, 所述车架下设有车轮。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 只需要一人即可操作, 解放人力, 传输 过程几乎无震动, 无移位, 保。
8、证病人不受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担架主体, 11防护栏, 2车架, 21车轮, 3凸出担架, 31可旋转连接件, 4蓄电 池, 5顺逆开关, 6传送装置, 61传送带, 62主动轮, 63皮带轮轴, 64导板, 65导轮, 66扭簧, 67轮 轴, 8减速装置, 7电机。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20584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 根据图1、 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动传送救护担架车, 包括担架主体1、 。
9、车架2、 传送 装置6、 蓄电池4, 所述车架2上设有担架主体1, 所述担架主体1的一侧设有凸出担架3, 所述 担架主体1和凸出担架3上设有传送装置6, 所述传送装置6包括传送带61、 主动轮66、 皮带轮 轴63、 转轴67, 所述担架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轮轴63, 凸出担架3远离担架主体1的一 侧设有皮带轮轴63, 所述传送带61安装在主动轮62和皮带轮轴63上, 并张紧, 所述主动轮62 通过减速装置8与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机7通过顺逆开关5与蓄电池4相连, 所述传送 带61的中间设有导板64, 导板64的一端设有导轮65, 传送带61安装在导轮65上, 导板64另一 端通过。
10、扭簧66安装在主动轮62上, 导板64和导轮65主要起拉紧传送带61的作用, 所述担架 主体1与凸出担架3相邻的一侧位于传送带61的下侧设有转轴67, 用于支撑传送带61。 0015 进一步, 所述担架主体1的两端设有防护栏11, 所述防护栏11的一端与担架主体1 通过铰接的方式可旋转相连, 防护栏11的另一端与担架主体1可拆卸相连。 0016 进一步, 所述凸出担架3与担架主体1通过可旋转连接件31相连, 可以手动调节凸 出担架3与担架主体1的角度, 以搭附在病床或者拍片设备之上。 0017 进一步, 所述传送带61设为橡胶传输带。 0018 进一步, 所述车架2下设有车轮21。 0019 。
11、使用过程: 当病人躺在担架本体1上, 需要移动到病床上时, 首先将凸出担架3拉 起, 搭附在病床一侧, 然后按动顺逆开关5, 使电机7顺向转动, 带动传送带61顺向传动, 病人 跟随传送带61被输送到病床上, 结束后, 按动顺逆开关5, 使电机7停止运转, 将担架主体1拉 离病床, 自然放下凸出担架3即可; 逆向传送, 操作相仿, 只是需要反向按动顺逆开关5, 使电 机7逆向转动, 带动传送带61逆向传动, 将患者从病床上输送到担架主体1上即可。 002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 结构变化, 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0021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 形状、 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2058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2058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