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 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具有该保护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以及太 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 2009 年 3 月 30 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 2009-082018 号申请要求优 先权, 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不排放二氧化碳就可 以发电的系统而备受瞩目。 对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 除了要求具有高发电效率之外, 同时还 要求具有在户外使用时能够耐受长期使用的耐久性。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结构包括 : 作为光发电元件的太阳能电池单元、 在密闭状 态下内包该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封装材料、 以及保护片。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面侧 ( 前 面侧 ) 和其背面侧, 分别粘接有前面保护片和背面保护片, 以防止水蒸气浸入到太阳能电 池组件内。 对于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而言, 要求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阻隔性、 耐候 性, 并且要求其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的粘接性优异。
作为用来改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水蒸气阻隔性、 耐候性、 与封装材料的 粘合性的现有技术, 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 1 ~ 3 中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 1 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层, 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层具 有由紫外线遮蔽性膜和叠层在其内表面的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80℃以上的非晶性环状烯 烃共聚物形成的膜构成的叠层体结构, 所述紫外线遮蔽性膜由透明性耐候性树脂形成。专 利文献 2 公开了使用环状烯烃共聚物的表面保护片、 以及隔着粘接剂层在环状烯烃共聚物 膜的内表面上叠层 PET 膜等树脂膜而得到的表面保护片。
专利文献 3 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其在由环状烯烃共聚物形成的 层的两面具有由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的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8-306948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6-165434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6-198922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 就专利文献 1 ~ 3 公开的传统保护片而言, 存在以下问题 : 在通过层压使保 护片和封装材料密合的工序中, 由于周围空气的卷入, 在封装材料和保护片之间会残留有 气泡。 在残留有该空气的情况下, 封装材料和保护片会缓慢地剥离, 有时会损害太阳能电池
组件整体的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 片, 该保护片可抑制气泡的残留, 从而能够耐受长期使用。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其具有 : 基体材料 片、 和叠层在该基体材料片的一侧表面上的热熔接性 ( 熟融着性 ) 片, 所述热熔接性片由热 熔接性树脂构成, 该热熔接性树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法 ) 测定的熔点为 80℃以上且 低于 130℃, 其中, 在所述热熔接性片的表面具有空气流通性通路。
就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而言, 优选所述热熔接性片含有乙烯 - 乙酸 乙烯酯共聚物 (EVA), 并且, 该热熔接性片中乙酸乙烯酯 (VA) 的含量为 20 质量%以下。
就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而言, 可以在所述基体材料片的与叠层有热 熔接性片的一面相反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叠层含氟树脂层。
就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而言, 所述基体材料片可以为树脂片。
此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面侧和背面 侧中的一侧、 或前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粘接本发明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而构成 的。 另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 : 使用真空热压法, 将 本发明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叠层在内包有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封装材料的表面 上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具有基体材料片、 和叠层在该基体材料片 的一侧表面上的热熔接性片, 所述热熔接性片由热熔接性树脂构成, 该热熔接性树脂通过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法 ) 测定的熔点为 80℃以上且低于 130℃, 并且在所述热熔接性片的 表面具有空气流通性通路, 由此, 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封装材料与保护片之间的气泡残 留、 从而能够耐受长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附图说明
[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简略剖视图。
[ 图 2] 是示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片的方格形状的空气流通性通路的俯视图。
[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片的斜方格形状的空气流通性通路的俯视图。
[ 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片的空气流通性通路的剖视图。
[ 图 5] 是示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简略剖视图。
[ 图 6] 是示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个实例的简略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A、 10B、 10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前面保护片 )
20A、 20B、 20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背面保护片 )
22 热熔接性片
22a 空气流通性通路
23 粘接层24 基体材料片 25 含氟树脂层 50 太阳能电池组件 30 封装材料 40 太阳能电池单元 a、 b、 e、 f、 j 空气流通性通路的槽与槽之间的间隙 c、 d、 g、 h、 k 空气流通性通路的槽的宽度 i 空气流通性通路的槽的深度具体实施方式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以下, 针对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发明主旨而作出的具体说明, 如 果没有特别指出, 不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定。
(1) 第一实施方式
图 1 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A、 20A 具有 : 基体材料片 24、 以及叠层在基体材料片 24 的一侧表面上的热熔接性片 22。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A、 20A 中, 热熔接性片 22 由热熔接性树脂 构成, 该热熔接性树脂通过 DSC 法测定的熔点为 80℃以上且低于 130℃, 并且, 热熔接性片 22 在表面上具有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在热压时, 采用 DSC 法测定的熔点为 80℃以上且低 于 130℃的热熔接性片 22 熔化, 这样一来, 在热压后, 形成在热熔接性片 22 表面的空气流通 性通路 22a 消失, 从而可以良好地减少气泡, 从而提高粘接性。
作为所述热熔接性树脂, 优选含有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聚乙烯、 乙 烯 -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EMMA)、 乙烯 - 丙烯酸共聚物 (EMAA)、 乙烯 -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酯共聚物 (EGMA) 等的树脂, 更优选含有 EVA 的树脂。一般来说, 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 装材料 30 大多是由 EVA 形成的树脂, 在该情况下, 通过由含有 EVA 的树脂构成热熔接性片 22, 可以提高封装材料 30 和热熔接性片 22 之间的匹配性及粘接性。
当热熔接性片 22 含有 EVA 时, 优选热熔接性片 22 中乙酸乙烯酯 (VA) 的含量为 20 质量%以下, 更优选为 10 质量%以下。
在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 30 中, 主要使用了由 EVA 构成的封装树脂, 但 封装材料中 VA 的含量通常为 25 ~ 40 质量%, 通过 DSC 法测定的熔点为 40 ~ 75℃的情况 较多。就含 EVA 的树脂而言, 该树脂中 VA 的含量越多, 耐热性越差。
因此, 对于本发明的热熔接性片 22 而言, 通过使其 VA 含量低于通常的封装材料 30 的 VA 含量, 可以设定该热熔接性片 22 的熔点高于通常的封装材料 30 的熔点。这样一来, 使用层压体进行缓慢升温, 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叠层在封装材料 30 上时, 封装材 料 30 先熔化, 进一步升温后, 热熔接性片 22 熔化, 由此, 将封装材料 30 与热熔接性片 22 粘 接。在本发明中, 热熔接性片 22 的熔点高于封装材料 30 的熔点, 在熔化时间较晚的热熔接 性片 22 上设置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气泡。 从热熔接性的观点来看, 优 选通过 DSC 法测定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的熔点低于 130℃, 更优选低于 120℃。此外, 从气泡减少的效率性方面考虑, 优选通过 DSC 法测定的熔点在 80℃以上, 更优选在 90℃以上。
热熔接性片 22 的厚度可以根据构成热熔接性片 22 的热熔接性树脂的种类来适当 调整, 通常优选该片 22 的厚度为 1 ~ 200μm 的范围。更具体来说, 在所述热熔接性片 22 为含有 EVA 的片的情况下, 从轻质性及电绝缘性等观点来看, 优选该 EVA 片的厚度为 10 ~ 200μ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50 ~ 150μm 的范围, 进一步优选为 80 ~ 120μm 的范围。
在热熔接性片 22 的表面 ( 与叠层有基体材料片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 上形成槽, 从 而构成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对于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 利用使 用了压花辊的压花加工等直接形成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方法, 或者在表面上赋予了凹凸 形状的工艺片上通过流延法等进行制膜的方法等。
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槽的形状 ( 凹部 ) 只要是有利于气泡减少的形状即可, 没 有特别限定, 在俯视时, 可以是方格形状、 斜方格形状、 蜂窝形状、 设定为多个并列的直线状 或曲线状的带状或方格形状的形状、 不定形的形状。图 2 为以方格形状的空气流通性通路 作为压花图案实施的本申请热熔接性片 22 的俯视图、 图 3 为以斜方格形状的空气流通性通 路作为压花图案实施的本申请热熔接性片 22 的俯视图。 对于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槽的大小而言, 可以根据形成槽的形状等来适当调 整, 在形成如图 2、 图 3 及图 4 所示的方格状的槽的情况下, 由 c、 d、 g、 h 及 k 表示的方格状 的槽的宽度优选为 10 ~ 1000μ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50 ~ 600μm 的范围。
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槽的截面形状只要是有利于减少气泡的形状即可, 没有特 别限定, 除了图 4 所示的倒梯形之外, 还可以举出四边形、 三角形、 V 字型、 U 字型等。
对于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槽的深度而言, 可以根据形成槽的所述热熔接性片 22 的厚度等来适当调整, 由 i 表示的槽的深度优选为 1 ~ 100μ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10 ~ 60μm 的范围。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槽与槽之间的间隙 ( 凸部 ) 可以根据形成的槽的形状、 大 小等适当调整, 在形成如图 2、 图 3 及图 4 所示的方格状的槽时, 由 a、 b、 e、 f 及 j 表示的槽 与槽之间的间隙优选为 10 ~ 10000μ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2000 ~ 6000μm 的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A、 20A 中的基体材料片 24, 可以为树脂 片, 也可以不是树脂片, 但从柔软性、 轻质性等方面考虑, 优选树脂片。
但是, 在使用不具有光透过性的片作为基体材料片 24 的情况下, 该太阳能电池组 件用保护片 10A、 20A 不用作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前面侧的前面保护片 10A, 而是作为对太 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侧进行保护的背面保护片 20A 使用。
作为所述树脂片, 可选择通常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中的树脂片使用的树 脂片。 作为树脂片, 可以举出例如 : 由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四氟 乙烯、 聚酰胺 ( 尼龙 6、 尼龙 66)、 聚丙烯腈、 聚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聚甲醛、 聚碳酸酯、 聚苯醚、 聚酯聚 氨酯、 聚 ( 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 )、 聚 ( 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 ) 等聚合物形成的片。其 中, 从电绝缘性、 耐热性、 耐药品性、 尺寸稳定性及成型性良好的观点来看, 优选由 PET、 PBT、 PEN 等聚酯形成的片, 更优选 PET 片。
所述树脂片的厚度可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要求的电绝缘性而适当设定。例如, 优选其厚度为 10μm ~ 300μm 的范围。 更具体而言, 树脂片为 PET 片时, 从轻质性和电绝缘
性的观点来看, 优选其厚度为 10μm ~ 300μ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30μm ~ 200μm 的范围。
此外,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条件下, 可以对所述树脂片实施用于提高耐候性、 耐 湿性等的表面改性处理。例如, 通过在所述 PET 片上蒸镀二氧化硅 (SiO2) 和 / 或氧化铝 (Al2O3), 可以提高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耐候性、 耐湿性等。需要说明的是, 该二氧 化硅和 / 或氧化铝的蒸镀处理可以在所述树脂片的两面进行, 也可以仅在任何一侧的面上 进行。
作为在热熔接性片 22 的与形成有空气流通性通路 22a 的面相反侧的面 ( 背面 ) 上叠层基体材料片 24 的方法,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在基体 材料片 24 和热熔接性片 22 之间进一步设置粘接层 23, 隔着该粘接层 23, 将基体材料片 24 和热熔接性片 22 叠层。
作为粘接层 23, 优选含有相对于基体材料片 24、 热熔接性片 22 具有粘接性的粘接 剂的粘接层。
作为所述粘接剂,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列举 : 丙烯酸类粘接剂、 聚氨酯类粘接剂、 环 氧类粘接剂、 聚酯类粘接剂等。 此外, 为了提高粘接性, 还可以对热熔接性片 22、 及基体材料 片 24 的该粘接层侧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和 / 或化学药品处理。 (2) 第二实施方式
图 5 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B、 20B 具有 : 基体材料片 24、 和叠层在基体材料片 24 的一侧的面上的热熔接性片 22, 并且在基体材料片 24 的与叠层 有热熔接性片 22 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叠层含氟树脂层 25。通过设置含氟树脂层 25, 可以提 高耐候性及耐药品性。 因此,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耐候性及耐药品性, 优选 将含氟树脂层 25 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基体材料片 24 一侧的表面上。
图 5 中, 对于与图 1 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A、 20A 相同的构成要素, 赋 予相同符号, 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B、 20B 中, 含氟树脂层 25 可以如下形成 : 在基体材料片 24 的与叠层有热熔接性片 22 的面相反侧的面上涂布包含含氟树脂的涂料, 形成期望厚度的涂膜, 然后, 通过干燥固化而形成含氟树脂层 25。
作为所述包含含氟树脂的涂料, 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 并且在干燥固化后 形成含氟树脂层 25 的涂料即可,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是溶解在溶剂中或分散在水中且能够 涂布在基体材料片 24 的一侧表面上的涂料。
作为所述涂料中所含的含氟树脂, 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 且含有氟的树脂 即可, 没有特别限定, 但优选可以溶解在所述涂料的溶剂 ( 有机溶剂或水 ) 中、 且能够交联 的树脂。
作为所述含氟树脂优选的例子, 可以列举 : 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的 LUMIFLON( 商 品 名 )、 Central 硝 子 株 式 会 社 制 造 的 CEFRAL COAT( 商 品 名 )、 DIC 株 式 会 社 制 造 的 FLUONATE( 商品名 ) 等以三氟氯乙烯 (CTFE) 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类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的 ZEFFLE( 商品名 ) 等以四氟乙烯 (TFE) 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类 ; 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制造的 Zonyl( 商品名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 Unidyne( 商品名 ) 等具有 氟代烷基的聚合物 ; 以及以氟代烷基单元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类。 其中, 从耐候性及颜料分散 性等观点来看, 更优选以 CTFE 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及以 TFE 为主成分的聚合物, 其中, 最优选
所述 LUMIFLON( 商品名 ) 及所述 ZEFFLE( 商品名 )。
作为所述涂料, 除了所述含氟树脂以外, 还可以含有交联剂 ( 固化剂 )、 催化剂 ( 交 联促进剂 )、 及溶剂, 另外, 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颜料、 染料及填充剂等无机 / 有机化合物。
作为所述涂料的组成,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 作为 以所述 LUMIFLON( 商品名 ) 为基础物质的涂料组合物, 可以列举混合了所述 LUMIFLON( 商 品名 )、 颜料、 交联剂、 溶剂及催化剂而形成的涂料组合物。作为该组成比, 当将该涂料总量 作为 100 质量%时, LUMIFLON( 商品名 ) 优选为 3 ~ 80 质量%, 更优选为 25 ~ 50 质量% ; 颜料优选为 5 ~ 60 质量%, 更优选为 10 ~ 30 质量%; 有机溶剂优选为 20 ~ 80 质量%, 更 优选为 30 ~ 70 质量%。
[ 太阳能电池组件 ]
如图 6 的简图所示,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50 通过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用保护片 10、 20 叠层在内包有太阳能电池单元 40 的封装材料 30 的表面, 在保护该太阳能 电池组件 50 内的太阳能电池单元 40 及封装材料 30 不受风雨、 湿气、 砂尘、 机械冲击等影响 的同时, 还能够使太阳能电池组件 50 的内部保持在与外部气体隔离的密闭状态。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优选作为前面保护片 10 及背面保护片 20 使 用, 但从光透过性的观点来看, 更优选作为背面保护片 20 使用。 [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 使用真空热压法, 将本发明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 20 叠层在内包有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封装材料 30 的表面上。
在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 20 叠层在封装材料 30 的表面上时, 将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 20 的热熔接性片一面叠层在封装材料 30 的表面上。
进行真空热压法时的温度, 优选以 120℃~ 150℃作为最高温度, 并缓慢地进行升 温。
实施例
以下, 结合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 述实施例。
实施例 1
通过 T 模头挤出制膜机, 将 EVA( 三井 - 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 Evaflex V5961, 乙烯 / 乙酸乙烯酯= 91 ∶ 9( 质量比 ), 由 DSC 法测定的熔点为 97℃ ) 熔融挤出, 制成 厚度为 100μm 的膜。使用金属辊对制成的 EVA 膜进行压花, 使得凹凸部形成如图 2 所示的 形成特定形状的方格形状而得到的空气流通性通路。其中, a、 b 为 3000μm, c、 d 为 500μm, 槽的深度为 50μm, 槽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利用麦勒棒 (meyer bar) 在厚度 125μm 的耐 水解聚酯膜 ( 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造 : Melinex 238) 上涂布聚氨酯类粘接剂 ( 以 9 ∶ 1 的比例混合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 A-515 和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 A-3), 在 80℃干燥 1 分钟, 从而形成厚度 10μm 的粘接剂层。 将该形成的粘接剂面与制成的 EVA 膜的非压花面 叠层, 制作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实施例 2
使用金属辊对与实施例 1 同样制成的 EVA 膜进行压花, 使得凹凸部形成图 3 所示 的特定形状的斜方格形状而得到的空气流通性通路, 除此之外, 与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
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其中, e、 f 为 5000μm, g、 h 为 100μm, 槽的深度为 40μm, 槽 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实施例 3
混合 LUMIFLON LF-200( 商品名, 旭硝子公司制造 )100 质量份、 SUMIDUR N3300( 商 品名, 住化拜尔聚氨脂株式会社制造 )10 质量份、 以及 Ti-Pure R105( 商品名, 杜邦公司制 造 )30 质量份, 制备混合物作为具有含氟树脂的涂料。利用刮棒涂布机, 在退火处理聚酯膜 ( 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作 : Melinex SA, 厚度 125μm) 的一侧表面涂布具有上述含氟树 脂的涂料, 在 130℃干燥 1 分钟, 使其固化, 形成厚度 15μm 的含氟树脂层。
然后, 在退火处理聚酯膜的与形成有含氟树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上, 与实施例 1 同样地形成粘接剂层。将该形成的粘接剂面、 和与实施例 1 同样制成的形成有空气流通性 通路的 EVA 膜的非压花面进行层压, 制作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比较例 1
除了使用未形成空气流通性通路的 EVA 膜之外, 与上述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了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气泡残留评价 >
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100mm×100mm) 和封装材料用 EVA(Sunvic 公司制 造: Ultra Pearl, 由 DSC 法测定的熔点为 72℃, 400μm×100mm×100mm) 叠层, 进一步在封 装材料用 EVA 侧叠层经过剥离处理的玻璃板 (1mm×125mm×125mm)。将该太阳能电池组 件用保护片 / 封装材料用 EVA/ 玻璃板叠层体放入 23℃的烘箱中, 进一步在玻璃板上放置 100g 的砝码, 升温至 140℃, 并保持该状态进行 20 分钟加热处理。 加热处理后, 在 23℃、 50% RH 条件下放置 24 小时, 冷却至常温。然后, 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封装材料用 EVA/ 玻璃板叠层体上剥离玻璃板, 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封装材料用 EVA。 使用 50 倍放 大倍率的显微镜 ( 株式会社 HIROX 制作 ; KH-7700), 将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 / 封 装材料用 EVA 的封装材料用 EVA 一侧表面图像化。利用图像处理软件 Image Pro-plus( 商 品名 ; Media Cybernetics 公司制作 ), 对已图像化的文件进行双值化并解析, 由此计算出 进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和封装材料用 EVA 之间的气泡的面积。结果如表 1 所示。
[ 表 1]
气泡面积 (% )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实施例 4
0.1 0.2 0.1 2.7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确认 : 本发明的实施例 1 ~ 3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的槽 消失, 可以抑制气泡的残留。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通过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具有基体材料片、 和叠层在该基体材料片 的一侧表面上的热熔接性片, 所述热熔接性片由热熔接性树脂构成, 该热熔接性树脂通过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法 ) 测定的熔点为 80℃以上且低于 130℃, 并且在所述热熔接性片的 表面具有空气流通性通路, 由此, 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封装材料与保护片之间的气泡残 留、 从而能够耐受长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保护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