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2326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12852.2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号:

CN102361851A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253/30申请日:20100312|||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53/30; C07C255/31; C07C255/41; C07B61/00

主分类号:

C07C253/30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下纯; 上川彻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3.23 JP 2009-06954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孙秀武;高旭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与2-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式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式中,R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权利要求书

1: 式 (II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 其中, 使式 (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与 2- 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式中, R 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具 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 苯基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碳原子数为 3 ~ 10 的环式烃 基或氢原子, 式中, R 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碱为伯胺或仲胺。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碱为仲胺。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R 是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或具有可具 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5: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R 为甲基或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

说明书


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公开第 2003/0195119 号公报中, 作为式 (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 酯的代表性化合物 ——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4- 甲氧基甲 基 -2,3,5,6- 四氟苄基酯) 的制造方法, 公开了使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4- 甲 氧基甲基 -2,3,5,6- 四氟苄基酯) 与二乙基 (1- 氰基乙基) 膦酸酯反应的方法,(式中, R 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具 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 苯基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碳原子数为 3 ~ 10 的环式烃 基或氢原子) 。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等 : < 1 >式 (II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 其中, 使式 (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 与 2- 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式中, R 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具 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 苯基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碳原子数为 3 ~ 10 的环式烃 基或氢原子) ,(式中, R 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 < 2 > <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碱为伯胺或仲胺 ; < 3 > <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碱为仲胺 ; < 4 > < 1 >、 < 2 >或< 3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R 是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 式烃基或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 < 5 > < 1 >、 < 2 >或< 3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 R 为甲基或 2,3,5,6- 四 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式 (II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 (以下简称为酯 (III) ) 的制造方法, 其中, 使式 (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 (以下简称为酯 (I) ) 与 2- 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
     。上述式 (I) 中, R 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和可具 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碳原子数为 3 ~ 10 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
     卤素原子可以列举氯原子和氟原子, 优选氯原子。
     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以列举苯甲酰甲基等的碳原子 数为 2 ~ 7 的未取代酰基和对溴苯甲酰甲基等的具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可以列举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 基等碳原子数为 1 ~ 7 的未取代烷氧基、 甲氧基甲氧基等具有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和苄氧基等具有苯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可以列举甲硫基。
     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可以列举 4- 溴苯基等、 4- 甲氧基苯基、 2,3- 二氟苯基、 2,3,5- 三氟苯基、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苯基、 2,3,5,6- 四氟 -4- 甲基苯基、 2- 硝 基苯基、 4- 硝基苯基和 2-(9,10- 二氧代) 蒽基等的、 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碳原 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基、 可具有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的 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硝基和邻苯二甲酰基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苯基。
     作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 可具有取 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中的 1 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可以列举 甲基、 乙基、 丙基、 烯丙基、 炔丙基等的、 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未取代的链式烃基 ; 2- 氯乙基、 2,2,2- 三氯乙基等、 具有 1 个以上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 基; 苯甲酰甲基、 对溴苯甲酰甲基等、 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2 ~ 7 的酰基的碳原 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 甲氧基甲基、 甲氧基甲氧基甲基、 苄氧基甲基等的、 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7 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 甲硫基甲基、 2-( 甲硫基 ) 乙基等的、 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3 的烷基硫 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 和 苄基、 苯乙基、 4- 溴苄基、 4- 甲氧基苄基、 2,3- 二氟苄基、 2,3,5- 三氟苄基、 2,3,5,6- 四 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 2,3,5,6- 四氟 -4- 甲基苄基、 2- 硝基苄基、 4- 硝基苄基、 双 (邻硝基 苯基) 甲基、 2-(9,10- 二氧代) 蒽基甲基等的、 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作为碳原子数为 3 ~ 10 的环式烃基, 可以列举环丙基、 环戊基和环己基。
     其中, R 优选是碳原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或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 子数为 1 ~ 10 的链式烃基, 更优选是甲基或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
     作为酯 (I) , 可以列举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 3- 甲酰基 -2,2- 二 甲基环丙烷甲酸乙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丙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 丙烷甲酸烯丙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炔丙基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 丙烷甲酸 (2- 氯乙基酯) 、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2,2- 三氯乙基酯) 、 3- 甲酰 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苯甲酰甲基甲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氧基甲 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硫基甲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苄 酯、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 二氟苄基酯) 、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 甲酸 (2,3,5- 三氟苄基酯) 、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氧基 甲基苄基酯) 和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基苄基酯) 。
     酯 (I) 可以利用在日本特开 2006-89427 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方法来得到。酯 (I) 可以是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甲酰基与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以 -COOR 表示的基团位于环 丙烷环平面的相同侧的顺式体, 也可以是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甲酰基与键合在环丙烷环上 的以 -COOR 表示的基团位于环丙烷环平面的相反侧的反式体。 优选反式体, 更优选 (1R, 3R) 体。
     可以使用市售的 2- 氰基丙酸, 也可以使用利用在 Tetrahedron, 50, 4439(1994)等记载的公知方法制造的 2- 氰基丙酸。
     2- 氰基丙酸的使用量相对于酯 (I) 1 摩尔, 通常为 0.8 ~ 5 摩尔, 优选为 1 ~ 2 摩 尔。
     碱可以列举甲醇钠、 叔丁醇钾等的碱金属醇盐、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等的碱金属氢 氧化物、 吡咯烷、 哌啶、 吗啉、 二甲胺、 二乙胺等的仲胺和丁胺、 己胺、 苯胺等的伯胺。 其中, 优 选伯胺或仲胺, 更优选仲胺, 特别优选吡咯烷和哌啶。
     碱的使用量相对于酯 (I) 1 摩尔, 通常为 0.01 ~ 5 摩尔, 优选 0.1 ~ 0.5 摩尔。
     酯 (I) 与 2- 氰基丙酸的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实施。溶剂可以列举甲苯、 二甲 苯、 1,3,5- 三甲基苯、 氯苯等的芳香族烃溶剂,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环己烷等的脂肪族烃 溶剂, 乙酸乙酯、 碳酸二甲酯等的酯溶剂, 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等的卤代烃溶剂, 乙腈、 苄氰等的腈溶剂, 二乙醚、 四氢呋喃、 叔丁基甲基醚等的醚溶剂, 甲醇、 乙醇、 异丙醇等 的醇溶剂, N, N- 二甲基甲酰胺、 N, N- 二甲基乙酰胺等的酰胺溶剂, 嘧啶、 二甲基亚砜、 水以 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 优选酰胺溶剂, 更优选 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使用量没有 限定, 相对于酯 (I) 1 重量份, 通常为 0.01 ~ 50 重量份, 优选为 0.01 ~ 10 重量份。
     反应温度通常为 -20 ~ 120℃, 优选 50 ~ 120℃。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而有所不同, 通常为 5 分钟~ 72 小时。
     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通常的方法来确认。
     反应通过将酯 (I) 、 2- 氰基丙酸和碱混合来实施, 其混合顺序没有限定。
     反应结束后, 可得到含有酯 (III) 的反应混合物, 例如将该反应混合物、 水和根 据需要的不溶于水的溶剂混合, 并浓缩所得的有机层, 由此可以获取酯 (III) 。获取的酯 (III) 可以通过色谱法、 蒸馏等通常的生成方法进一步纯化。
     作为这样得到的酯 (III) , 可以列举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 烷甲酸甲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乙酯、 3-(2- 氰基 -1- 丙 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丙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烯 丙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炔丙基酯、 3-(2- 氰基 -1- 丙烯 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 氯乙基酯) 、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 甲酸 (2,2,2- 三氯乙基酯) 、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苯甲酰甲基 甲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氧基甲酯、 3-(2- 氰基 -1- 丙烯 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硫基甲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 酸苄酯、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 二氟苄基酯) 、 3-(2- 氰 基 -1- 丙 烯 基) -2,2- 二 甲 基 环 丙 烷 甲 酸 (2,3,5- 三 氟 苄 基 酯) 、 3-(2- 氰 基 -1- 丙 烯 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酯) 和 3(2- 氰基 -1- 丙 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基苄基酯) 。
     在上述反应中, 保持环丙烷环的 1 位和 3 位的立体构型。例如, 当使用 -COOR 表示 的基团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 1 位的绝对构型为 R 构型、 且甲酰基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 3 位 的绝对构型为 R 构型的酯 (I) 的 (1R, 3R) 体时, 通常可以得到 -COOR 表示的基团所键合的环 丙烷环的 1 位的绝对构型为 R 构型、 且 2- 氰基 -1- 丙烯基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 3 位的绝对 构型为 R 构型的酯 (III) 的 (1R, 3R) 体。
     此外, 酯 (III) 通常是环丙烷环的 3 位的 2- 氰基 -1- 丙烯基的双键的立体构型为
     E 构型的酯 (III) 和 Z 构型的酯 (III) 的混合物。 实施例 以下, 通过实施例进而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分析可以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来进行。
     实施例 1 在氮气氛下, 将 (1R, 3R)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 20.0g、 甲苯 100g 和 哌啶 5.56g 的混合物调节至 100℃。在该混合物中, 用 45 分钟滴加 2- 氰基丙酸 19.0g。将 得到的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 8 小时。 在所得混合物中进而加入哌啶 1.11g, 在该温度下搅 拌 1.5 小时。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 10 重量 % 硫酸水溶液 100g, 分离成有 机层和水层。将所得水层用甲苯 100g 萃取, 并将得到的甲苯层与先前得到的有机层混合。 用 3.0 重量 % 碳酸氢钠水溶液 100g 洗涤得到的溶液, 进一步用水 100g 洗涤。 将所得溶液在 减压条件下浓缩, 得到含有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 酯的粗产物 24.5g。将该粗产物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进行分析, 结果是 (1R, 3R) -3-(2- 氰 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含量为 72%, E 型与 Z 型的比例 (以下简称为 E/Z 比) 为 2/1。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收率 (E 型和 Z 型的总计) 为 72%。
     实施例 2 在氮气氛下, 将 (1R, 3R)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 0.50g、 甲苯 2.5g、 N, N- 二甲基甲酰胺 0.50g、 2- 氰基丙酸 0.50g 和哌啶 0.14g 的混合物在内部温度 (内温) 100 ℃的条件下搅拌 5.5 小时, 得到含有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 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反应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进行分析, 结果是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 E/Z 比为 1.4/1,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收率 (E 型和 Z 型的总计) 为 89%。
     实施例 3 ~ 5 在实施例 2 中, 使用表 1 中所述的溶剂来代替甲苯 2.5g 和 N, N- 二甲基甲酰胺 0.50g、 使用表 1 中所述的碱来代替哌啶 0.14g, 并以表 1 中所述的内部温度和时间搅拌混合物, 除 此以外, 与实施例 2 同样地实施反应, 得到含有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 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反应混合物。结果示于表 1。应予说明, 表 1 中, “DMF” 是指 N, N- 二 甲基甲酰胺。
     [ 表 1]
     实施例 6 在氮气氛下, 将 (1R, 3R) -3- 甲酰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 氧基甲基苄基酯) 1.0g、 甲苯 5.0g、 N, N- 二甲基甲酰胺 1.0g、 2- 氰基丙酸 0.41g 和吡咯烷 92mg 的混合物在内部温度 80℃的条件下搅拌 6.5 小时。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 10 重量 % 硫酸水溶液 5.0g, 分离成有机层和水层。将得到的水层用甲苯 5.0g 萃取, 并 将所得甲苯层与先前得到的有机层混合。利用 3.0 重量 % 碳酸氢钠水溶液 5.0g 洗涤所得 溶液, 进一步用水 5.0g 洗涤。将所得溶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 得到含有 (1R, 3R) -3-(2- 氰 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酯) 的粗产 1 物。对该粗产物进行 H-NMR 的测定, 结果 E/Z 比为 1.9/1。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粗产物, 得到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氧 基甲基苄基酯) 的 E 型 0.57g、 (1R, 3R) -3-(2- 氰基 -1- 丙烯基) -2,2- 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2,3,5,6- 四氟 -4- 甲氧基甲基苄基酯) 的 Z 型 0.30g。收率 (Z 型和 E 型的总计) 为 79% (E/Z = 1.9/1) 。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 由于可以高收率地制造可用作有害生物的防除剂及其中间体的化合物, 即式 (III) 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 因此在工业上是有利的。8

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185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2CN102361851ACN102361851A21申请号201080012852222申请日20100312200906954320090323JPC07C253/30200601C07C255/31200601C07C255/41200601C07B61/0020060171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大下纯上川彻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孙秀武高旭轶54发明名称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

2、酯与2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式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式中,R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92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5472120100312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10178JA2010093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

3、N102361868A1/1页21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与2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式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式中,R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碱为伯胺或仲胺。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碱为仲胺。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是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或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

4、数为110的链式烃基。5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为甲基或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权利要求书CN102361851ACN102361868A1/6页3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美国专利公开第2003/0195119号公报中,作为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代表性化合物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4甲氧基甲基2,3,5,6四氟苄基酯)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使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4甲氧基甲基2,3,5,6四氟苄基酯)与二乙基(1氰基乙基)膦酸酯反应的方法,(式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

5、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等1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与2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式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说明书C。

6、N102361851ACN102361868A2/6页4(式中,R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2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碱为伯胺或仲胺;3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碱为仲胺;41、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是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或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51、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为甲基或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具体实施方式0004本发明是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以下简称为酯(III)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式(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以下简称为酯(I)与2氰基丙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0005上述式(I)中,R表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

7、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或氢原子。0006卤素原子可以列举氯原子和氟原子,优选氯原子。0007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可以列举苯甲酰甲基等的碳原子数为27的未取代酰基和对溴苯甲酰甲基等的具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0008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可以列举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7的未取代烷氧基、甲氧基甲氧基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和苄氧基等具有苯基的。

8、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0009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可以列举甲硫基。说明书CN102361851ACN102361868A3/6页50010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可以列举4溴苯基等、4甲氧基苯基、2,3二氟苯基、2,3,5三氟苯基、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苯基、2,3,5,6四氟4甲基苯基、2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和2(9,10二氧代)蒽基等的、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可具有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硝基和邻苯二甲酰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苯基。0011作为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

9、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和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烯丙基、炔丙基等的、碳原子数为110的未取代的链式烃基;2氯乙基、2,2,2三氯乙基等、具有1个以上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苯甲酰甲基、对溴苯甲酰甲基等、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27的酰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甲氧基甲基、苄氧基甲基等的、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甲硫基甲基、2甲硫基乙基等的、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

10、链式烃基;和苄基、苯乙基、4溴苄基、4甲氧基苄基、2,3二氟苄基、2,3,5三氟苄基、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2,3,5,6四氟4甲基苄基、2硝基苄基、4硝基苄基、双(邻硝基苯基)甲基、2(9,10二氧代)蒽基甲基等的、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0012作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式烃基,可以列举环丙基、环戊基和环己基。0013其中,R优选是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或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链式烃基,更优选是甲基或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0014作为酯(I),可以列举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

11、甲酸乙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丙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烯丙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炔丙基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氯乙基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2,2三氯乙基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苯甲酰甲基甲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氧基甲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硫基甲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苄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二氟苄基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三氟苄基酯)、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和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

12、酸(2,3,5,6四氟4甲基苄基酯)。0015酯(I)可以利用在日本特开20068942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方法来得到。酯(I)可以是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甲酰基与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以COOR表示的基团位于环丙烷环平面的相同侧的顺式体,也可以是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甲酰基与键合在环丙烷环上的以COOR表示的基团位于环丙烷环平面的相反侧的反式体。优选反式体,更优选(1R,3R)体。0016可以使用市售的2氰基丙酸,也可以使用利用在TETRAHEDRON,50,4439(1994)说明书CN102361851ACN102361868A4/6页6等记载的公知方法制造的2氰基丙酸。00172氰基丙酸的使用量。

13、相对于酯(I)1摩尔,通常为085摩尔,优选为12摩尔。0018碱可以列举甲醇钠、叔丁醇钾等的碱金属醇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吡咯烷、哌啶、吗啉、二甲胺、二乙胺等的仲胺和丁胺、己胺、苯胺等的伯胺。其中,优选伯胺或仲胺,更优选仲胺,特别优选吡咯烷和哌啶。0019碱的使用量相对于酯(I)1摩尔,通常为0015摩尔,优选0105摩尔。0020酯(I)与2氰基丙酸的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实施。溶剂可以列举甲苯、二甲苯、1,3,5三甲基苯、氯苯等的芳香族烃溶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等的脂肪族烃溶剂,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等的酯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的卤代烃溶剂,乙。

14、腈、苄氰等的腈溶剂,二乙醚、四氢呋喃、叔丁基甲基醚等的醚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醇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的酰胺溶剂,嘧啶、二甲基亚砜、水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酰胺溶剂,更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使用量没有限定,相对于酯(I)1重量份,通常为00150重量份,优选为00110重量份。0021反应温度通常为20120,优选50120。0022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而有所不同,通常为5分钟72小时。0023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通常的方法来确认。0024反应通过将酯(I)、2氰基丙酸和碱混合来实施,其混合顺序没有限定。0025反应结束后。

15、,可得到含有酯(III)的反应混合物,例如将该反应混合物、水和根据需要的不溶于水的溶剂混合,并浓缩所得的有机层,由此可以获取酯(III)。获取的酯(III)可以通过色谱法、蒸馏等通常的生成方法进一步纯化。0026作为这样得到的酯(III),可以列举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乙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丙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烯丙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炔丙基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氯乙基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

16、2,2三氯乙基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苯甲酰甲基甲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氧基甲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硫基甲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苄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二氟苄基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三氟苄基酯)、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和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基苄基酯)。0027在上述反应中,保持环丙烷环的1位和3位的立体构型。例如,当使用C。

17、OOR表示的基团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1位的绝对构型为R构型、且甲酰基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3位的绝对构型为R构型的酯(I)的(1R,3R)体时,通常可以得到COOR表示的基团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1位的绝对构型为R构型、且2氰基1丙烯基所键合的环丙烷环的3位的绝对构型为R构型的酯(III)的(1R,3R)体。0028此外,酯(III)通常是环丙烷环的3位的2氰基1丙烯基的双键的立体构型为说明书CN102361851ACN102361868A5/6页7E构型的酯(III)和Z构型的酯(III)的混合物。实施例0029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而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分析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内。

18、标法来进行。0030实施例1在氮气氛下,将(1R,3R)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200G、甲苯100G和哌啶556G的混合物调节至100。在该混合物中,用45分钟滴加2氰基丙酸190G。将得到的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8小时。在所得混合物中进而加入哌啶111G,在该温度下搅拌15小时。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重量硫酸水溶液100G,分离成有机层和水层。将所得水层用甲苯100G萃取,并将得到的甲苯层与先前得到的有机层混合。用30重量碳酸氢钠水溶液100G洗涤得到的溶液,进一步用水100G洗涤。将所得溶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得到含有(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

19、丙烷甲酸甲酯的粗产物245G。将该粗产物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进行分析,结果是(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含量为72,E型与Z型的比例(以下简称为E/Z比)为2/1。(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收率(E型和Z型的总计)为72。0031实施例2在氮气氛下,将(1R,3R)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050G、甲苯25G、N,N二甲基甲酰胺050G、2氰基丙酸050G和哌啶014G的混合物在内部温度(内温)100的条件下搅拌55小时,得到含有(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反应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利。

20、用气相色谱内标法进行分析,结果是(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E/Z比为14/1,(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收率(E型和Z型的总计)为89。0032实施例35在实施例2中,使用表1中所述的溶剂来代替甲苯25G和N,N二甲基甲酰胺050G、使用表1中所述的碱来代替哌啶014G,并以表1中所述的内部温度和时间搅拌混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实施反应,得到含有(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的反应混合物。结果示于表1。应予说明,表1中,“DMF”是指N,N二甲基甲酰胺。0033表1说明书CN1023。

21、61851ACN102361868A6/6页8实施例6在氮气氛下,将(1R,3R)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10G、甲苯50G、N,N二甲基甲酰胺10G、2氰基丙酸041G和吡咯烷92MG的混合物在内部温度80的条件下搅拌65小时。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重量硫酸水溶液50G,分离成有机层和水层。将得到的水层用甲苯50G萃取,并将所得甲苯层与先前得到的有机层混合。利用30重量碳酸氢钠水溶液50G洗涤所得溶液,进一步用水50G洗涤。将所得溶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得到含有(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的粗产物。对该粗产物进行1HNMR的测定,结果E/Z比为19/1。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粗产物,得到(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的E型057G、(1R,3R)3(2氰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的Z型030G。收率(Z型和E型的总计)为79(E/Z19/1)。0034产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高收率地制造可用作有害生物的防除剂及其中间体的化合物,即式(III)所示的环丙烷甲酸酯,因此在工业上是有利的。说明书CN10236185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