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20480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7553.7

申请日:

20110805

公开号:

CN102908448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04,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04,A61P17/00

申请人:

王兆彩

发明人:

王兆彩

地址:

221132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建平村

优先权:

CN20111022755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属中药技术领域。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为主要原料制成:扁豆花3-5份,红紫草3-4份、生地3-5份、丹皮2-5份、银花2-5份,茵陈2-3份、云苓3-5份、防风2-3份、甘草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除湿、解毒、佐以祛风的功效。无毒副作用,对治疗皮肤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扁豆花3-5份,红紫草3-4份、生地3-5份、丹皮2-5份、银花2-5份,茵陈2-3份、云苓3-5份、防风2-3份。 2.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扁豆花5份,红紫草4份、生地5份、丹皮5份、银花5份,茵陈3份、云苓5份、防风3份、甘草2份。 3.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扁豆花,红紫草、生地、丹皮、银花,茵陈、云苓、防风、甘草加水煎煮3次,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水剂。 4.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扁豆花,红紫草、生地、丹皮、银花,茵陈、云苓、防风、甘草加水煎煮3次,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冲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是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 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 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 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适宜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皮肤湿疹。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其特征是:由 下述重量份的药物为原料制成,

扁豆花3-5份,红紫草3-4份、生地3-5份、丹皮2-5份、银花2-5份,茵 陈2-3份、云苓3-5份、防风2-3份。

优选为:扁豆花5份,红紫草4份、生地5份、丹皮5份、银花5份,茵陈 3份、云苓5份、防风3份、甘草2份

上述药物配伍,具有除湿、解毒、收干、消炎的功效。对治疗皮肤湿疹具有 较好的疗效。

将上述褚药可按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各种内服剂型,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制备方法优选为: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将扁豆花5份,红紫草4份、生地5 份、丹皮5份、银花5份,茵陈3份、云苓5份、防风3份、甘草2-3份加水煎 煮3次,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水剂。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将扁豆花5份,红紫草4份、生地5 份、丹皮5份、银花5份,茵陈3份、云苓5份、防风3份、甘草2份加水煎煮 3次,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冲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除湿、解毒、收干、消炎的功效。无毒副作用, 对治疗皮肤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日量)

扁豆花5克,红紫草4克、生地5克、丹皮5克、银花5克,茵陈3克、云 苓5克、防风3克、甘草2克

将扁豆花5克,红紫草4克、生地5克、丹皮5克、银花5克,茵陈3克、 云苓5克、防风3克、甘草2克合并加水煎煮3次,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 方法制备成水剂。

服用方法,每日1剂,15日一疗程。

临床治疗30例,有效率98%,治愈率45%。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84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N 102908448 A *CN102908448A* (21)申请号 201110227553.7 (22)申请日 2011.08.05 A61K 36/804(2006.01) A61P 17/00(2006.01) (71)申请人 王兆彩 地址 221132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建 平村 (72)发明人 王兆彩 (54) 发明名称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属 中药技术领域。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为主要原料 制成 : 扁豆花 3-5 份, 红紫草。

2、 3-4 份、 生地 3-5 份、 丹皮2-5份、 银花2-5份, 茵陈2-3份、 云苓3-5份、 防风 2-3 份、 甘草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具有 除湿、 解毒、 佐以祛风的功效。 无毒副作用, 对治疗 皮肤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其特征是 :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扁豆花 3-5 份, 红紫草 3-4 份、 生地 3-5 份、 丹皮 2-5 份、 银花 2-5 份, 茵陈 2-。

3、3 份、 云苓 3-5 份、 防风 2-3 份。 2.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其特征是 :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扁豆花 5 份, 红 紫草 4 份、 生地 5 份、 丹皮 5 份、 银花 5 份, 茵陈 3 份、 云苓 5 份、 防风 3 份、 甘草 2 份。 3.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将扁豆花, 红紫草、 生地、 丹皮、 银 花, 茵陈、 云苓、 防风、 甘草加水煎煮 3 次, 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水剂。 4.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将扁豆花, 红紫草、 生地、 丹皮、 银 花, 茵陈、 云苓、 防风、 甘草加水煎。

4、煮 3 次, 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冲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08448 A 2 1/2 页 3 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 具体是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其临 床表现具有对称性、 渗出性、 瘙痒性、 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 病以皮疹多样性, 对称分布、 剧烈瘙痒反复发作、 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任何部位, 任何季节, 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 慢性病程, 易反复发作。 是一种非 常顽固的病症。。

5、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适宜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皮肤湿疹。 0004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其特征是 : 由下述 重量份的药物为原料制成, 0005 扁豆花 3-5 份, 红紫草 3-4 份、 生地 3-5 份、 丹皮 2-5 份、 银花 2-5 份, 茵陈 2-3 份、 云苓 3-5 份、 防风 2-3 份。 0006 优选为 : 扁豆花 5 份, 红紫草 4 份、 生地 5 份、 丹皮 5 份、 银花 5 份, 茵陈 3 份、 云苓 5 份、 防风 3 份、 甘草 2 份 0007 上述药物配伍, 具有除湿、 解毒、 收。

6、干、 消炎的功效。 对治疗皮肤湿疹具有较好的疗 效。 0008 将上述褚药可按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各种内服剂型, 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0009 制备方法优选为 : 0010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 将扁豆花 5 份, 红紫草 4 份、 生地 5 份、 丹皮 5 份、 银花 5 份, 茵陈 3 份、 云苓 5 份、 防风 3 份、 甘草 2-3 份加水煎煮 3 次, 除渣后按中药制剂 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水剂。 0011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制备方法, 将扁豆花 5 份, 红紫草 4 份、 生地 5 份、 丹皮 5 份、 银花 5 份, 茵陈 3 份、 云苓 5 份、 防风 3 份、 甘。

7、草 2 份加水煎煮 3 次, 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 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冲剂。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具有除湿、 解毒、 收干、 消炎的功效。无毒副作用, 对治疗皮 肤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1(1 日量 ) 0014 扁豆花 5 克, 红紫草 4 克、 生地 5 克、 丹皮 5 克、 银花 5 克, 茵陈 3 克、 云苓 5 克、 防 风 3 克、 甘草 2 克 0015 将扁豆花 5 克, 红紫草 4 克、 生地 5 克、 丹皮 5 克、 银花 5 克, 茵陈 3 克、 云苓 5 克、 说 明 书 CN 102908448 A 3 2/2 页 4 防风 3 克、 甘草 2 克合并加水煎煮 3 次, 除渣后按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水剂。 0016 服用方法, 每日 1 剂, 15 日一疗程。 0017 临床治疗 30 例, 有效率 98, 治愈率 45。 说 明 书 CN 102908448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