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20146.1 (22)申请日 2017.12.25 (71)申请人 中山市得高行知识产权中心 (有限 合伙) 地址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宝丰小 榄工业大道南25号二楼02室 (72)发明人 谢小坚 梁荣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88 代理人 覃红丽 (51)Int.Cl. A61J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
2、 材浸润罐, 包括罐体, 所述罐体顶部的中部固定 连接有顶箱, 所述罐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 一滚筒, 所述罐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 筒,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第一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 且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第 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开设有喷水口, 所述第一 滚筒和第二滚筒内壁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 棍,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浸润罐技术领域。 该中药 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能够有效的进行淋 水以及浸润, 同时能够实现循环浸润, 减少了时 间的浪费, 极大的提升了中药的浸润效果, 保证 了药材的药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 附图2页 CN 108056919 A 2018.05.22 CN 108056919 A 1.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 所述罐体(1)顶部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箱(2), 所述罐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3), 所述罐体 (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4), 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大小和形状一 致, 所述第一滚筒(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5), 所述第二滚筒(4)的内壁上固定连 接有第二水管(18), 且第一水管(5)和第二水管(18)的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第一水管(5) 和第二水管(18)上均开设有喷水口(6。
4、), 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内壁的一侧均转 动连接有转动棍(7), 所述转动棍(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箱(8), 所述转动箱(8)的四周 均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一水管(5)的一侧连通与有第一底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管 (9)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第一滚筒(3)的外部, 所述第一底管(9)延伸至第一滚 筒(3)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底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管 (10)远离第一底管(9)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4)且延伸至第二滚筒(4)的内。
5、部, 所述第二底 管(10)延伸至第二滚筒(4)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水管(1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管 (5)一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顶管(12), 所述第一顶管(12)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 第一滚筒(3)的外部, 所述第一顶管(12)延伸至第一滚筒(3)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顶管 (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顶管 (13)远离第一顶管(12)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4)且延伸至第二滚筒(4)的内部, 所述第二顶 管(13)延伸至第二滚筒(4)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水管(1。
6、8)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 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3), 所述固定块(23)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 有第一增压泵(11)和第二增压泵(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增压 泵(11)设置在第一底管(5)和第二底管(10)的连通处, 且第二增压泵(14)设置在第一顶管 (12)和第二顶管(13)的连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箱(2) 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6), 所述水泵(16)的出水口连通。
7、有软管(15), 所述软管(15) 远离水泵(16)的一端依次贯穿顶箱(2)、 罐体(1)和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第一滚筒(3)的内 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15) 延伸至第一滚筒(3)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水管(5)连通, 所述软管(15)的表面位于顶箱(2)内 部套设有支撑块(17), 所述支撑块(17)的底部与顶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箱(2) 的正面设置有加水口(19), 所述罐体(1)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箱门(22), 且箱门(22)上设置 有玻璃。
8、块(20), 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56919 A 2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浸润罐技术领域, 特别是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背景技术 0002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 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 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 药原料。 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 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 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 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 用于治疗疾病。。
9、 一般传统中 药材讲究地道药材, 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 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 因生产较为集 中, 栽培技术、 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 疗 效好, 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 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 其 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 成分复杂。 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 并尽量 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 和 “有效” 的界限并 非一成不变, 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 却发现它有生 物活性, 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 确定浸取过程中。
10、的最佳提取工艺, 由于历史文化、 地 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 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 着很大的差异, 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 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 即中药材、 民间药 和民族药。 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己有悠久的历史, 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 物质基础。 几千年来, 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 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 忽视的作用。 0003 中药的使用十分广泛, 对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药材一般需要进行 加工才能制成药材, 加工的时候需要对中药材进行浸润, 但是现有的中药材在进行浸润的 时候只是单一的进行加水, 加水。
11、过多过少都会对浸润的过程产生影响, 导致药材药性流失, 不仅费时费力, 同时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 罐。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包括 罐体, 所述罐体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箱, 所述罐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 所 述罐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 第一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 所述第二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 且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开设有。
12、喷水口, 所 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内壁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棍, 所述转动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 动箱, 所述转动箱的四周均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一水管的一侧连通与有第一底管。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底管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外部, 所述第一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056919 A 3 底管延伸至第一滚筒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底管。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二底管远离第一底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且延伸至第二滚筒的内 部, 所述第二底管延伸至第二滚筒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水管连通。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水管一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顶管, 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穿第 一。
13、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外部, 所述第一顶管延伸至第一滚筒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顶 管。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二顶管远离第一顶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且延伸至第二滚筒的内 部, 所述第二顶管延伸至第二滚筒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水管连通。 0010 优选的, 所述罐体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和 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增压泵设置在第一底管和第二底管的连通处, 且第二增压泵设 置在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的连通处。 0012 优选的, 所述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软管, 所 述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顶。
14、箱、 罐体和第一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内部。 0013 优选的, 所述软管延伸至第一滚筒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水管连通, 所述软管的表面 位于顶箱内部套设有支撑块, 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顶箱的正面设置有加水口, 所述罐体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箱门, 且箱 门上设置有玻璃块, 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 罐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 所述罐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 筒,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大小和形状一致, 所述第一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 管, 所述第二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 且。
15、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大小和形状一 致, 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开设有喷水口, 所述第一水管的一侧连通与有第一底管, 所述第一底管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外部, 所述第一底管延伸至第一滚 筒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底管, 所述第二底管远离第一底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且延伸至 第二滚筒的内部, 所述第二底管延伸至第二滚筒内部的一端与第二水管连通, 所述第一水 管一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顶管, 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外 部, 所述第一顶管延伸至第一滚筒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顶管, 所述第二顶管远离第一顶 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且延伸至第二滚筒的内部, 所述第二顶管延伸至第。
16、二滚筒内部的一 端与第二水管连通, 能够有效的进行淋水以及浸润, 同时能够实现循环浸润, 减少了时间的 浪费, 极大的提升了中药的浸润效果, 保证了药材的药性。 0017 2、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内壁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棍, 所述转动棍的一端 固定连接有转动箱, 所述转动箱的四周均设置有滤网, 罐体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 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 所述第一 增压泵设置在第一底管和第二底管的连通处, 且第二增压泵设置在第一顶管和第二顶管的 连通处, 能够在进行浸润的时候提供压力, 防止水循环不能流通, 保证了浸润的正常进行, 提升了工作效。
17、率, 使用较为便捷。 0018 3、 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软管, 所述软管远 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顶箱、 罐体和第一滚筒且延伸至第一滚筒的内部, 所述软管延伸至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056919 A 4 第一滚筒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水管连通, 所述软管的表面位于顶箱内部套设有支撑块, 所述 支撑块的底部与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能够在进行浸润的时候保证加水量, 防止浸润 的时候出现没有水的情况, 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降低了不必要的浪费。 0019 4、 顶箱的正面设置有加水口, 所述罐体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箱门, 且箱门上设置 有玻璃块, 所。
18、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加水十分便捷, 同时取料和放料十分方便, 便 于观察内部的情况, 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装置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 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 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罐体, 2-顶箱, 3-第一滚筒, 4-第二滚筒, 5-第一水管, 6-喷水口, 7-转动 棍, 8-转动箱, 9-第一底管, 10-第二底管, 11-第一增压泵, 12-第一顶管, 13-第二顶管, 14- 第二增压泵, 15-软管, 16-水泵, 17-支撑块, 18-第二水管, 19-加水口。 20-玻璃块, 21-底座, 。
19、22-箱门, 2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卧式中药材浸润罐, 包括罐体1, 罐体1顶部的 中部固定连接有顶箱2, 罐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3, 罐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 接有第二滚筒4, 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大小和形状一致, 第一滚筒3的内壁上固定。
20、连接有 第一水管5, 第二滚筒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18, 且第一水管5和第二水管18的大小 和形状一致, 第一水管5和第二水管18上均开设有喷水口6, 进行喷水, 方便进行浸润, 第一 滚筒3和第二滚筒4内壁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棍7, 转动棍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箱8, 转动箱8的四周均设置有滤网, 方便进水, 第一水管5的一侧连通与有第一底管9, 第一底管9 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第一滚筒3的外部, 第一底管9延伸至第一滚筒3外部的一端 连通有第二底管10, 第二底管10远离第一底管9的一端贯穿第二滚筒4且延伸至第二滚筒4 的内部, 第二底管10延伸至第二滚筒4内部的一端与第。
21、二水管18连通, 第一水管5一侧的顶 部连通有第一顶管12, 第一顶管12的一端贯穿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第一滚筒3的外部, 第一 顶管12延伸至第一滚筒3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顶管13, 第二顶管13远离第一顶管12的一 端贯穿第二滚筒4且延伸至第二滚筒4的内部, 第二顶管13延伸至第二滚筒4内部的一端与 第二水管18连通, 罐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3, 方便固定第一增压泵11 和第二增压泵23, 固定块23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11和第二增压泵14, 第一增压泵11设置在第一底管5和第二底管10的连通处, 且第二增压泵14设置在第一顶管 12和第二顶管13的连通处。
22、, 顶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6, 水泵16的出水口连通有软 管15, 软管15远离水泵16的一端依次贯穿顶箱2、 罐体1和第一滚筒3且延伸至第一滚筒3的 内部, 软管15延伸至第一滚筒3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水管5连通, 方便提供水, 软管15的表面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056919 A 5 于顶箱2内部套设有支撑块17, 进行支撑, 支撑块17的底部与顶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顶 箱2的正面设置有加水口19, 方便添加水, 罐体1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箱门22, 且箱门22上设 置有玻璃块20, 方便进行观察, 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1, 防止倾斜, 能够有效的进。
23、行 淋水以及浸润, 同时能够实现循环浸润, 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极大的提升了中药的浸润效 果, 保证了药材的药性, 能够在进行浸润的时候提供压力, 防止水循环不能流通, 保证了浸 润的正常进行, 提升了工作效率, 使用较为便捷, 能够在进行浸润的时候保证加水量, 防止 浸润的时候出现没有水的情况, 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降低了不必要的浪费, 加水十分便 捷, 同时取料和放料十分方便, 便于观察内部的情况, 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装置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0025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开启箱门22将药材放置到转动箱8内部, 然后关闭箱 门22, 通过转动棍7的转动, 带动转动箱8内部的。
24、药材进行匀速转动, 然后水泵16开启, 使得 顶箱2内部的水通过软管15进入到第一水管5内部, 通过喷水口6进行浸润, 然后部分水通过 第一底管9经过第一增压泵11加压后进入到第二底管10内部, 进入到第二水管18内部, 然后 对第二滚筒4内部的转动箱8内部的药材进行浸润, 然后依次通过第二顶管13,、 第二增压泵 14和第二顶管13进入到第一水管5内部, 实现循环, 确保浸润的效果。 0026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
25、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002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056919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8056919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8056919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