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22924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0979.6

申请日:

20130313

公开号:

CN104114239B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8/02

主分类号:

A62B18/02

申请人:

日本碧恩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子功

地址:

日本群马县桐生市宫本町3丁目8番31号

优先权:

2013-02278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的状态下将口部露出的口罩。本发明的口罩(80a、80b、80c)是将粘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脸面来进行保持的类型的口罩,能够在维持了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的情况下将口部露出。由此,佩戴者(Y)能够在佩戴了口罩(80a、80b、80c)的状态下,轻易地将口部露出,进行会话或稍微进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口罩,具备:口罩面纱,具备透气性,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以及保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部,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到佩戴者的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和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所述第1保持部具备粘合部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所述粘合部与佩戴者的颊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于佩戴者的脸面,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第1保持部的佩戴者侧,所述非粘合部设置于所述粘合部的背面,而且所述第2保持部形成为比所述第1保持部长,相对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上边朝向上方倾斜,将所述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的密合的状态下,为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的面扣,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第1保持部的脸面侧的面上具备粘合部,在第1保持部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此外,在第2保持部的侧边上具备将口罩面纱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 4.一种口罩,具备:口罩面纱,具备透气性,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以及保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部,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到佩戴者的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和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所述第1保持部具备粘合部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所述粘合部与佩戴者的颊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于佩戴者的脸面,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第1保持部的顶端侧且佩戴者侧,所述非粘合部位于所述粘合部与所述口罩面纱之间,而且所述第2保持部形成为比所述第1保持部长,相对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上边朝向上方倾斜,将所述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的密合的状态下,为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的面扣,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第1保持部的脸面侧的面上具备粘合部,在第1保持部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此外,在第2保持部的侧边上具备将口罩面纱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第1保持部穿过形成于第2保持部的狭缝,从而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具有透气性,将佩戴者的鼻部、口部覆盖。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对流感及其他空气感染症的预防以及雪松花粉等的过敏对策,通常使用 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的口罩。作为这种口罩的面纱,已商品化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材质、构成的面纱。然而,口罩面纱的保持通常通过将设置于口罩面纱的两侧部的橡胶绳 等保持部件挂到佩戴者的耳朵上来进行。然而,挂到耳朵上的类型的保持部件有时会让佩 戴者的耳朵感到不舒服或者疼痛。针对该问题,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 粘贴到佩戴者的脸面的粘合部来保持口罩面纱的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20983号公报

然而,在口罩的佩戴给会话造成障碍的情况或想要吃糖果、喝瓶装飲料等稍微进食的 情况下,有时要短时间露出口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口罩存在每次 都要将粘合部剥离粘贴而较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的状 态下将口部露出的口罩。

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的口罩80a、80b、80c来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口罩80a、80b、80c,具备:口罩面纱30,具备透气性,将佩戴者的鼻部 以及口部覆盖;以及保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30的两侧部,将所述口罩面纱30 保持到佩戴者Y的脸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32和设置于 所述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34,

所述第1保持部32具备粘合部32a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32b,所述粘合部 32a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30保持于佩戴者Y的脸面,

将所述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32a的密 合的状态下,为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

(2)在上述(1)所述的口罩80a、80b中,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32b 的面扣,将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通过提供这种口罩80a、80b而解决上述 课题。

(3)在上述(2)所述的口罩80a中,其特征在于,在第1保持部32的脸面侧的面 上具备粘合部32a,在第1保持部32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36a,此外,在第2保持部 34的侧边上具备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38,通过提供这种口罩80a而解决上 述课题。

(4)在上述(1)所述的口罩80c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第1保持部32穿过形成 于第2保持部34的狭缝35,从而将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通过提供这种 口罩80c而解决上述课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口罩,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的状态下将口部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的图。

图2是表示具有褶部的本发明的口罩的图。

图3是表示第1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第2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第3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口罩面纱;30a口罩面纱下部;32第1保持部;32a粘合部;32b非粘合部;34 第2保持部;35狭缝;36a、36b、36c面扣;38弧形部;80a、80b、80c口罩;Y佩戴 者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口罩的实施方式。在此,图1表示从正面观看本发明的口罩 80a、80b、80c的图。另外,图2是表示具有褶部的本发明的口罩80b、80c的图。另外, 图3、图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80a、80b、80c的佩戴状态。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口罩80a、80b、80c共通的构成。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80c具有:口罩面纱30,具备透气性,将佩戴者Y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一对第1 保持部32,设置于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上部;以及一对第2保持部34,设置于口罩面纱 30的两侧下部。

第1保持部32具有:粘合部32a,设置于顶端侧且佩戴者侧,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 分密合,将口罩面纱30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面;以及非粘合部32b,不具备粘合部件。 另外,在第2、第3方式的口罩80b、80c中,优选第1保持部32形成为相对于口罩面纱 30的上边稍微朝向上方倾斜。

另外,第2保持部34形成为比第1保持部32长,相对于口罩面纱30的上边朝向上 方倾斜。而且,在第1保持部32、第2保持部34上设置有用于将第2保持部34和第1 保持部32的非粘合部32b连接的连结单元。

另外,如图2(a)、(b)所示,可以在口罩面纱30的侧边设置提高口罩80a、80b、 80c的密闭性的褶部20。另外,在图2中,示出在口罩80b、80c上设置了褶部20的例子。

口罩80a、80b、80c的口罩面纱30能够使用现有的口罩面纱中使用的公知的纸或布。 尤其,优选使用廉价且一次性的无纺布。另外,可以在口罩面纱30的上边部设置能够容 易变形的变形部件10。该变形部件10例如由金属制的线或薄板形成,该变形部件10变 形而贴合于佩戴者Y自身的鼻部,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罩面纱30上部的鼻部横梁部分的密 闭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口罩80a、80b、80c的粘合部32a,优选使用可多次粘合的硅胶 系的粘合剂。而且,优选粘合部32a通过将硅胶系的胶带固定到第1保持部32上而形成。 在此,硅胶系的粘合剂具有低刺激且不易产生疹子、且不易成为过敏的原因物质的特征。 因此,给婴幼儿或高龄者、具有过敏症的人等使用也没有问题。另外,硅胶系的粘合剂以 与佩戴者Y的肌肤密合的形式发挥粘合力。然而,粘合剂自身的粘合力没有那么强,所以 在剥离粘合部32a时,不会将肌肤的角质成分剥离。因此,佩戴者Y在剥离粘合部32a 时不会感到疼痛,并且不会给肌肤造成损伤。此外,粘合部32a即使在佩戴者的脸面进行 了化妆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充分的粘合力,并且在将粘合部32a剥离时,也几乎不会发生 脱妆。像这样,由于在粘合部32a上不会附着角质成分或化妆品,所以即使进行多次摘戴, 粘合力也几乎不会劣化。因此,进行多次摘戴,仍能够维持较强的粘合力。

另外,在口罩80a、80b、80c上,沿着口罩面纱30的横向形成有多个褶(折返), 在佩戴时,将口罩面纱30向上下方向拉伸,从而能够调整口罩面纱30的纵向尺寸。另外, 在不佩戴时,将口罩面纱30向左右方向拉伸,从而恢复到图1的状态。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口罩80a。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口罩80a,在第1保 持部32的脸面侧的面具备粘合部32a,在第1保持部32的外侧的面、即粘合部32a的背 面侧具备作为连结单元的面扣36a。另外,第2保持部34采用能够与面扣36a卡合的无 纺布等形成,从而能够在第2保持部34的任意位置将第2保持部34和面扣36a卡合。

另外,在第2保持部34的内侧(上侧)侧边形成有弧形部38。该弧形部38具有在 佩戴口罩80a时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而提高口罩面纱30的密闭度的功能。

在佩戴口罩80a时,如图3所示,在将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 的颊骨部分上,然后将第2保持部34与第1保持部32的面扣36a卡合。另外,用第2 保持部34的弧形部38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由此,第1保持部32的非粘合部32b 和第2保持部34相连,并且口罩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面。而且,在使口 部露出时,佩戴者Y将口罩面纱下部30a向上侧(鼻部侧)提起。此时,第2保持部34 跟随口罩面纱下部30a的移动而挠曲,粘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的 影响。因此,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由此,佩戴者Y能够在不进行粘合部32a 的粘贴剥离的状态下,简单且轻易地将口部露出。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口罩80b。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口罩80b,作为连结 单元的面扣36b设置在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分。另外,在位于粘合部32a和口罩面纱 30之间的非粘合部32b上设置有与面扣36b卡合的面扣36c。而且,在佩戴口罩80b时, 如图4(a)所示,在使第2保持部34的面扣36b和第1保持部32的面扣36c卡合之后, 使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由此,第1保持部32的非粘 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相连,并且口罩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到佩戴者Y的脸 面。于是,在使口部露出时,佩戴者Y将口罩面纱下部30a向上侧(鼻部侧)提起。此时, 第2保持部34随着口罩面纱下部30a的移动而挠曲,粘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面纱 下部30a移动的影响。因此,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由此,佩戴者Y能够在不 进行粘合部32a的粘贴剥离的情况下,简单且轻易地将口部露出。

接着,说明第3方式的口罩80c。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口罩80c,在第2保持部34 的顶端侧形成有作为连结单元的狭缝35。于是,在佩戴口罩80c时,如图5(a)所示, 使第1保持部32穿过该狭缝35,插入至位于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和口罩面纱30 之间的非粘合部32b的位置,然后,使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 分密合。由此,第1保持部32的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相连,并且口罩 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面。于是,在使口部露出时,如图5(b)所示,佩 戴者Y将口罩面纱下部30a向上侧(鼻部侧)提起。此时,第2保持部34随着口罩面纱 下部30a的移动而挠曲,粘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的影响。因此, 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由此,佩戴者Y不进行粘合部32a的粘贴剥离,能够简 单且轻易地将口部露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口罩80a、80b、80c是将粘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脸面来进 行保持的类型的口罩,能够在维持了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的情况下将口部露出。由此, 佩戴者Y能够在保持佩戴口罩80a、80b、80c的状态下,轻易地将口部露出,进行会话或 稍微进食。

另外,本例中表示的口罩80a、80b、80c的设计是一个例子,口罩面纱30、第1保 持部32、第2保持部34、粘合部32a、连结单元等的各部的尺寸、形状、构成等可以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来实施。

口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口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口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80000979.6 (22)申请日 2013.03.13 2013-022788 2013.02.08 JP A62B 18/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日本碧恩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群马县桐生市宫本町 3 丁目 8 番 31 号 (72)发明人 金子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1239 代理人 胡艳 FR 2720280 A1,1995.12.01, US 2003/0145858 A1,2003.08.07, CN 201550640 U,2010.08.18, J。

2、P 特开 2004-329869 A,2004.11.25, JP 特开 2007-20983 A,2007.02.01, CN 2867927 Y,2007.02.14, JP 特开 2009-11475 A,2009.01.22, KR 10-0911017 A,2009.07.30, CN 101896231 A,2010.11.24, US 2011/0155138 A1,2011.06.30, (54) 发明名称 口罩 (57) 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的状态下 将口部露出的口罩。本发明的口罩 (80a、 80b、 80c) 是将粘合部 (32a) 密合到佩戴者 (Y) 的。

3、脸面 来进行保持的类型的口罩, 能够在维持了粘合部 (32a) 的密合状态的情况下将口部露出。由此, 佩 戴者 (Y) 能够在佩戴了口罩 (80a、 80b、 80c) 的状 态下, 轻易地将口部露出, 进行会话或稍微进食。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9.27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3/057000 2013.03.1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122790 JA 2014.08.14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闪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

4、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4114239 B 2016.06.08 CN 104114239 B 1.一种口罩, 具备: 口罩面纱, 具备透气性, 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 以及保持部 件, 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部, 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到佩戴者的脸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和设置于所述口 罩面纱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 所述第1保持部具备粘合部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 所述粘合部与佩戴者的颊 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于佩戴者的脸面, 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第1保持部的佩戴者侧, 所述非粘合部设置于所。

5、述粘合部的背 面, 而且所述第2保持部形成为比所述第1保持部长, 相对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上边朝向上方 倾斜, 将所述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的密合的状态下, 为 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 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的面扣, 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 其特征在于, 在第1保持部的脸面侧的面上具备粘合部, 在第1保持部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 此外, 在第2保持部的侧边上具备将口罩面纱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 4.一种口罩, 具备: 口罩面纱, 具备透气性, 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 以及保。

6、持部 件, 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部, 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到佩戴者的脸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和设置于所述口 罩面纱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 所述第1保持部具备粘合部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 所述粘合部与佩戴者的颊 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保持于佩戴者的脸面, 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第1保持部的顶端侧且佩戴者侧, 所述非粘合部位于所述粘合 部与所述口罩面纱之间, 而且所述第2保持部形成为比所述第1保持部长, 相对于所述口罩 面纱的上边朝向上方倾斜, 将所述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的密合的状态下, 为。

7、 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 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的面扣, 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 其特征在于, 在第1保持部的脸面侧的面上具备粘合部, 在第1保持部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 此外, 在第2保持部的侧边上具备将口罩面纱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第1保持部穿过形成于第2保持部的狭缝, 从而将非粘合部和第2保持部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114239 B 2 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 具有透气性, 将佩戴者的鼻部、。

8、 口部覆盖。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作为对流感及其他空气感染症的预防以及雪松花粉等的过敏对策, 通常 使用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的口罩。 作为这种口罩的面纱, 已商品化有各种各样的 形状、 材质、 构成的面纱。 然而, 口罩面纱的保持通常通过将设置于口罩面纱的两侧部的橡 胶绳等保持部件挂到佩戴者的耳朵上来进行。 然而, 挂到耳朵上的类型的保持部件有时会 让佩戴者的耳朵感到不舒服或者疼痛。 针对该问题, 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 公开了一种通 过粘贴到佩戴者的脸面的粘合部来保持口罩面纱的发明。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

9、020983号公报 0006 然而, 在口罩的佩戴给会话造成障碍的情况或想要吃糖果、 喝瓶装飲料等稍微进 食的情况下, 有时要短时间露出口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口罩存在每 次都要将粘合部剥离粘贴而较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 的状态下将口部露出的口罩。 0008 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的口罩80a、 80b、 80c来解决上述课题。 0009 (1) 一种口罩80a、 80b、 80c, 具备: 口罩面纱30, 具备透气性, 将佩戴者的鼻部以及 口部覆盖; 以及保持部件, 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30的。

10、两侧部, 将所述口罩面纱30保持到佩戴 者Y的脸面, 其特征在于, 0010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上部的一对第1保持部32和设置 于所述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下部的一对第2保持部34, 0011 所述第1保持部32具备粘合部32a和不具有粘合材料的非粘合部32b, 所述粘合部 32a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密合而将所述口罩面纱30保持于佩戴者Y的脸面, 0012 将所述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 从而能够在维持了所述粘合部32a的密 合的状态下, 为了露出口部而使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 0013 (2) 在上述 (1) 所述的口罩80a、 80b中, 其特征在于, 。

11、通过设置于非粘合部32b的面 扣, 将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 通过提供这种口罩80a、 80b而解决上述课题。 0014 (3) 在上述 (2) 所述的口罩80a中, 其特征在于, 在第1保持部32的脸面侧的面上具 备粘合部32a, 在第1保持部32的外侧的面上具备面扣36a, 此外, 在第2保持部34的侧边上具 备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的弧形部38, 通过提供这种口罩80a而解决上述课题。 0015 (4) 在上述 (1) 所述的口罩80c中,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第1保持部32穿过形成于第2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114239 B 3 保持部34的狭缝35。

12、, 从而将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 通过提供这种口罩80c而解决 上述课题。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口罩, 能够在不将粘合部剥离的状态下将口部露出。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的图。 0019 图2是表示具有褶部的本发明的口罩的图。 0020 图3是表示第1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0021 图4是表示第2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0022 图5是表示第3方式的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30口罩面纱; 30a口罩面纱下部; 32第1保持部; 32a粘合部; 32b非粘合部; 34第2保 持部; 35狭缝; 36a。

13、、 36b、 36c面扣; 38弧形部; 80a、 80b、 80c口罩; Y佩戴者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根据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口罩的实施方式。 在此, 图1表示从正面观看本发明的口 罩80a、 80b、 80c的图。 另外, 图2是表示具有褶部的本发明的口罩80b、 80c的图。 另外, 图3、 图 4、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 80c的佩戴状态。 0026 首先, 说明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 80c共通的构成。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 80c具有: 口罩面纱30, 具备透气性, 将佩戴者Y的鼻部以及口部覆盖; 一对第1保持部 32, 设置于。

14、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上部; 以及一对第2保持部34, 设置于口罩面纱30的两侧下部。 0027 第1保持部32具有: 粘合部32a, 设置于顶端侧且佩戴者侧, 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 密合, 将口罩面纱30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面; 以及非粘合部32b, 不具备粘合部件。 另外, 在第 2、 第3方式的口罩80b、 80c中, 优选第1保持部32形成为相对于口罩面纱30的上边稍微朝向 上方倾斜。 0028 另外, 第2保持部34形成为比第1保持部32长, 相对于口罩面纱30的上边朝向上方 倾斜。 而且, 在第1保持部32、 第2保持部34上设置有用于将第2保持部34和第1保持部32的非 粘合部32b连。

15、接的连结单元。 0029 另外, 如图2 (a) 、(b) 所示, 可以在口罩面纱30的侧边设置提高口罩80a、 80b、 80c的 密闭性的褶部20。 另外, 在图2中, 示出在口罩80b、 80c上设置了褶部20的例子。 0030 口罩80a、 80b、 80c的口罩面纱30能够使用现有的口罩面纱中使用的公知的纸或 布。 尤其, 优选使用廉价且一次性的无纺布。 另外, 可以在口罩面纱30的上边部设置能够容 易变形的变形部件10。 该变形部件10例如由金属制的线或薄板形成, 该变形部件10变形而 贴合于佩戴者Y自身的鼻部, 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罩面纱30上部的鼻部横梁部分的密闭性。 0031 另。

16、外, 作为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 80c的粘合部32a, 优选使用可多次粘合的硅胶 系的粘合剂。 而且, 优选粘合部32a通过将硅胶系的胶带固定到第1保持部32上而形成。 在 此, 硅胶系的粘合剂具有低刺激且不易产生疹子、 且不易成为过敏的原因物质的特征。 因 此, 给婴幼儿或高龄者、 具有过敏症的人等使用也没有问题。 另外, 硅胶系的粘合剂以与佩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114239 B 4 戴者Y的肌肤密合的形式发挥粘合力。 然而, 粘合剂自身的粘合力没有那么强, 所以在剥离 粘合部32a时, 不会将肌肤的角质成分剥离。 因此, 佩戴者Y在剥离粘合部32a时不会感到。

17、疼 痛, 并且不会给肌肤造成损伤。 此外, 粘合部32a即使在佩戴者的脸面进行了化妆的情况下 也能够发挥充分的粘合力, 并且在将粘合部32a剥离时, 也几乎不会发生脱妆。 像这样, 由于 在粘合部32a上不会附着角质成分或化妆品, 所以即使进行多次摘戴, 粘合力也几乎不会劣 化。 因此, 进行多次摘戴, 仍能够维持较强的粘合力。 0032 另外, 在口罩80a、 80b、 80c上, 沿着口罩面纱30的横向形成有多个褶 (折返) , 在佩 戴时, 将口罩面纱30向上下方向拉伸, 从而能够调整口罩面纱30的纵向尺寸。 另外, 在不佩 戴时, 将口罩面纱30向左右方向拉伸, 从而恢复到图1的状态。。

18、 0033 接着, 说明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口罩80a。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口罩80a, 在第1保持 部32的脸面侧的面具备粘合部32a, 在第1保持部32的外侧的面、 即粘合部32a的背面侧具备 作为连结单元的面扣36a。 另外, 第2保持部34采用能够与面扣36a卡合的无纺布等形成, 从 而能够在第2保持部34的任意位置将第2保持部34和面扣36a卡合。 0034 另外, 在第2保持部34的内侧 (上侧) 侧边形成有弧形部38。 该弧形部38具有在佩戴 口罩80a时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而提高口罩面纱30的密闭度的功能。 0035 在佩戴口罩80a时, 如图3所示, 在将第1保持部32的粘。

19、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颊 骨部分上, 然后将第2保持部34与第1保持部32的面扣36a卡合。 另外, 用第2保持部34的弧形 部38将口罩面纱30的侧方封闭。 由此, 第1保持部32的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相连, 并 且口罩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面。 而且, 在使口部露出时, 佩戴者Y将口罩面纱 下部30a向上侧 (鼻部侧) 提起。 此时, 第2保持部34跟随口罩面纱下部30a的移动而挠曲, 粘 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的影响。 因此, 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合状 态。 由此, 佩戴者Y能够在不进行粘合部32a的粘贴剥离的状态下, 简单且轻易地将口。

20、部露 出。 0036 接着, 说明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口罩80b。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口罩80b, 作为连结单 元的面扣36b设置在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分。 另外, 在位于粘合部32a和口罩面纱30之间的 非粘合部32b上设置有与面扣36b卡合的面扣36c。 而且, 在佩戴口罩80b时, 如图4 (a) 所示, 在使第2保持部34的面扣36b和第1保持部32的面扣36c卡合之后, 使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 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 由此, 第1保持部32的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 相连, 并且口罩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到佩戴者Y的脸面。 于是, 在使口部露出时, 佩戴者Y将。

21、口 罩面纱下部30a向上侧 (鼻部侧) 提起。 此时, 第2保持部34随着口罩面纱下部30a的移动而挠 曲, 粘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面纱下部30a移动的影响。 因此, 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 合状态。 由此, 佩戴者Y能够在不进行粘合部32a的粘贴剥离的情况下, 简单且轻易地将口部 露出。 0037 接着, 说明第3方式的口罩80c。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口罩80c, 在第2保持部34的顶 端侧形成有作为连结单元的狭缝35。 于是, 在佩戴口罩80c时, 如图5 (a) 所示, 使第1保持部 32穿过该狭缝35, 插入至位于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和口罩面纱30之间的非粘合部32b 。

22、的位置, 然后, 使第1保持部32的粘合部32a与佩戴者Y的颊骨部分密合。 由此, 第1保持部32 的非粘合部32b和第2保持部34的顶端部相连, 并且口罩面纱下部30a被保持在佩戴者Y的脸 面。 于是, 在使口部露出时, 如图5 (b) 所示, 佩戴者Y将口罩面纱下部30a向上侧 (鼻部侧) 提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114239 B 5 起。 此时, 第2保持部34随着口罩面纱下部30a的移动而挠曲, 粘合部32a几乎不会受到口罩 面纱下部30a移动的影响。 因此, 能够维持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 由此, 佩戴者Y不进行粘合 部32a的粘贴剥离, 能够简单且轻易地将口部。

23、露出。 0038 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口罩80a、 80b、 80c是将粘合部32a密合到佩戴者Y的脸面来进 行保持的类型的口罩, 能够在维持了粘合部32a的密合状态的情况下将口部露出。 由此, 佩 戴者Y能够在保持佩戴口罩80a、 80b、 80c的状态下, 轻易地将口部露出, 进行会话或稍微进 食。 0039 另外, 本例中表示的口罩80a、 80b、 80c的设计是一个例子, 口罩面纱30、 第1保持部 32、 第2保持部34、 粘合部32a、 连结单元等的各部的尺寸、 形状、 构成等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来实施。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114239 B 6 图1(a) 图1(b) 图1(c)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104114239 B 7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104114239 B 8 图3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104114239 B 9 图4(b) 图5(a)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104114239 B 10 图5(b)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104114239 B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