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的线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手术的线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41923.7 (22)申请日 2017.05.16 (30)优先权数据 106114146 2017.04.27 TW (71)申请人 邓守成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四段 310之3号1楼 (72)发明人 邓守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王玉双 李岩 (51)Int.Cl. A61B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外科手术的线材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科手术的线材, 其包括一。
2、 第一线体以及多条第二线体。 该些第二线体间隔 设置于第一线体, 且该些第二线体分别与第一线 体相互交错。 各该些第二线体包括一第二节点及 二羽状结构。 第二节点连接于第一线体。 该二羽 状结构位于第一线体的二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8784757 A 2018.11.13 CN 108784757 A 1.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 包括: 一第一线体; 以及 多条第二线体, 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线体, 且该些第二线体分别与该第一线体相互交错, 各该些第二线体包括: 一第二节点, 连接于该第一线体; 及 二羽状结构, 位于该第一线体的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
3、,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节点是以接触熔合、 压合、 黏合、 或缠 绕打结的方式连接该第一线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节点为一绳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绳结包括一单结、 一方结、 一外科结、 或一 三叠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线体包括多个第一节点, 分别设置于 该第二节点的相对二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线体的数量为N, 该第一节点的数量为 N+1或2N,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相邻二该第二节点的间距介于0.5厘米至 1.5。
4、厘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线体包括二标识, 该二标识分别设 置于该些第二线体的全体的相对二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二标识与其中一该第二节点的最短距离介 于0.5厘米至2厘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 其特征在于, 该二羽状结构的其中之一的长度介于0.1厘 米至1.0厘米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784757 A 2 外科手术的线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 背景技术 0002 许多爱美人士首重其皮肤的状况,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胶原蛋白流失及脂肪萎 缩。
5、的速度加快, 失去胶原蛋白支撑的皮肤组织多变得相对松垮, 同时脂肪团块也会因地心 引力作用而下垂, 此为大部分爱美人士相当在意的问题。 因此, 提升肌肤紧致度的拉提手术 亦日渐盛行。 0003 传统的拉提手术是将多余、 松弛的皮肤移除, 再重新将皮肤组织拉提缝合, 虽可有 效的达到拉提的效果, 但会造成较大伤口并留下较大的疤痕。 为解决此问题, 微创无痕的埋 线拉提手术应运而生, 其手术伤口小, 并可有效达到拉提的效果, 以改善肌肤松弛及脂肪下 垂的问题。 0004 埋线拉提手术是使用羽毛状的线材9, 一般称为羽毛线(feather thread或barbed thread), 如图1所示, 。
6、图1为现有用于埋线拉提手术的线材。 线材9的表面具有多个因刻痕而 形成的突出部91, 该些突出部91的分布即为前述的羽毛状。 埋线拉提手术的过程中, 必须先 将线材9穿入皮下组织后, 再把线材9往上拉(即往所欲拉提的方向拉), 此时, 突出部91可勾 住真皮组织, 并一并将下滑的真皮组织往上拉, 进而达到拉提的效果。 0005 然而, 因刻痕而形成的突出部91, 其强度弱, 在拉提的过程中, 极可能产生突出部 91断裂而无法达到拉提效果的情形。 又, 由于刻痕是经由切割或蚀刻等破坏性的工艺所形 成, 更会破坏线材9的整体结构, 使线材9的强度及韧性下降, 进而造成线材9的断裂及容易 崩解的情形。
7、。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 藉由将 多条第二线体间隔设置于一第一线体, 以解决现有羽毛状的线材容易断裂及崩解的问题。 0007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外科手术的线材, 其包括一第一线体以及多条 第二线体。 该些第二线体间隔设置于第一线体, 且该些第二线体分别与第一线体相互交错。 各该些第二线体包括一第二节点及二羽状结构。 第二节点连接于第一线体。 该二羽状结构 位于第一线体的二侧。 0008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第二节点是以接触熔合、 压合、 黏合、 或缠绕打结的方式 连接第一线体。 0009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8、 第二节点为一绳结。 0010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绳结包括一单结、 一方结、 一外科结、 或一三叠结。 0011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第一线体包括多个第一节点, 分别设置于第二节点的相 对二侧。 0012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第二线体的数量为N, 第一节点的数量为N+1或2N, 其中N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784757 A 3 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0013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相邻二第二节点的间距介于0.5厘米至1.5厘米之间。 0014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第一线体包括二标识, 该二标识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二线 体的全体的相对二侧。 0015 根据本发。
9、明之一实施例, 该二标识与其中一第二节点的最短距离介于0.5厘米至2 厘米之间。 0016 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 该二羽状结构的其中之一的长度介于0.1厘米至1.0厘米 之间。 0017 承上所述, 依据本发明的外科手术的线材, 其将多条第二线体间隔设置于一第一 线体, 第二线体以第二节点连接于第一线体, 并于二侧形成羽状结构。 第二节点的设置不会 破坏第一线体本身的强度, 避免线材有容易断裂及崩解的情形, 且羽状结构也不易因拉扯 而断裂。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用于埋线拉提手术的线材。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
10、节点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1 图4A为本发明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 图4B为图4A所示的第一节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 其附图标记为: 0025 线材1 第一线体11 0026 第一节点111 标识112a、 112b 0027 第二线体12 第二节点121 0028 羽状结构122 线材9 0029 突出部91 长度L 0030 间距S1、 S1 、 S2 最短距离SD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0032 图2为本发明的用。
11、于外科手术的线材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2所示。 首 先, 本实施例的线材1是用于外科手术, 且为应用于埋线拉提手术的线材。 在本实施例中, 线 材1包括一第一线体11以及多条第二线体12。 其中, 多条第二线体12间隔设置于第一线体 11, 且第二线体12分别与第一线体11相互交错。 而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线体12与第一线体 11相互交错是指第一线体11与第二线体12非重叠, 为不平行的排列方式。 又, 第二线体12包 括一第二节点121及二羽状结构122, 其中, 第二节点121连接于第一线体11, 而羽状结构122 分别位于第一线体11的二侧。 0033 换言之, 第一线体11与第。
12、二线体12的交错点为第二节点121, 并于此处将第二线体 12固定于第一线体11以形成第二节点121, 而第二线体12的其他部分可垂落于第一线体11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784757 A 4 的二侧, 故本实施例是以羽状结构122称之。 亦即, 第二线体12非第二节点121的其他部分即 为羽状结构122。 需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的图式仅以线条及圆点示意第一线体11及第二线体 12的组成及连结关系, 非可以图式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另外, 关于第二线体12固定于第 一线体11的方法, 即形成第二节点121的方式, 于后进一步说明。 0034 第一线体11及第二线体12可以为。
13、相同的线材, 例如用于外科手术的缝线。 具体而 言, 第一线体11及第二线体12可以为高分子材料、 或是生物性材料, 并具有强韧及表面平滑 的特性, 且为惰性生物材料(biological inertness)。 在实施上, 可先将一条第二线体12置 于第一线体11, 且第二线体12与第一线体11交错, 较佳的, 第二线体12与第一线体11可相互 垂直, 即如图2所示的十字型排列。 接着, 于第一线体11及第二线体12的交错点, 以接触熔 合、 压合、 或黏合的方式形成第二节点121。 换言之, 第二节点121是以接触熔合、 压合、 黏合、 缠绕打结的方式连接第一线体11, 而第二线体12未固。
14、定于第一线体11的部分即为羽状结构 122。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线体12即以缠绕打结的方式形成第二节点121, 亦即, 将第二 线体12缠绕于第一线体11并打结后, 形成第二线体12, 如图3所示,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节 点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详细而言, 同样先将一条第二线体12交错地置于第一线体11, 即 直接将第二线体12绕过第一线体11后, 再打个绳结以形成第二节点121。 换言之, 本实施例 的第二节点121为一绳结, 藉由绳结(第二节点121)将第二线体12固定于第一线体11。 又, 绳 结可例如但不限于单结、 方结、 外科结、 或三叠结, 较佳为外科结或三叠结, 。
15、图3则是以三叠 结为例。 0036 其中, 绳结的打法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者所熟知, 于此仅简单说明。 单结较容易 松开, 若第二节点121为单结, 在打结时须注意绑紧以避免松脱, 亦可以与前述接触熔合、 压 合、 或黏合的方式组合使用, 以达到避免松脱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制。 方结是由二个方向 相反的单结所组成, 例如第一个单结为正向、 第二个单结为反向。 外科结亦为方向相反的二 个单结所组成, 与方结的差异在于第一个单结的线圈缠绕二次后再打第二个单结。 而三叠 结则是先打一个方结后, 在打一个方向相反的单结, 换言之, 三叠结是由三个方向相反的单 结所组成, 例如第一个单结为正向、 第二。
16、个单结为反向、 第三个单结为正向, 如图3所示。 0037 接着, 重复前述操作, 将其他条第二线体12固定于第一线体11, 以形成多个第二节 点121。 须注意的是, 多条第二线体12必须间隔设置于第一线体11。 较佳的, 相邻二第二节点 121的间距S2可介于0.5厘米至1.5厘米之间, 其可依据所欲达成的拉提效果或施予手术部 位的肌肤状况进行调整。 例如, 较为松弛的部分可使用间距S2较小的线材1, 以达到较佳的 拉提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 相邻二第二节点121的间距S2是以1厘米为例。 0038 另外, 为便于第二节点121的形成, 可先取一条长度较长的第二线体12, 待打完绳 结、 。
17、或接触压缩形成第二节点121之后, 再修剪第二线体12的长度, 以形成具有适当长度的 羽状结构122。 较佳的, 其中一侧的羽状结构122, 其长度L介于0.1厘米至1.0厘米之间, 更佳 可介于0.2厘米至0.7厘米之间, 而本实施例的羽状结构122的长度L是以0.5厘米为例。 须说 明的是, 于此所述的羽状结构122的长度范围, 是指位于第一线体11的其中一侧的羽状结构 122的长度范围。 换言之, 形成第二节点121之后, 自第二节点121往二侧量取0.5厘米, 并修 剪多余的部分, 使第一线体11的二侧可形成0.5厘米的羽状结构122。 0039 另需说明的是, 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线体。
18、11的长度, 亦不限制第二线体12的数量,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784757 A 5 可依据埋线拉提手术所欲实施的部位而调整。 本实施例的第二线体12及第二节点121的数 量为N,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较佳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若本实施例的线材1是应用于 脸颊部位的埋线拉提手术, N可以为6, 此时, 第一线体11的长度较佳可大于45厘米。 具体而 言, 第一线体11的长度可以为46厘米, 前后预留20厘米, 中间留有6厘米作为第二线体12的 分布区, 本实施例的第二线体12(及第二节点121)的数量为6, 而相邻二第二节点121的间距 S2为1厘米。 在其他实施例。
19、中, 线材1亦可应用于胸部或其他较大范围的埋线拉提手术, 此 时, 第二线体12及第二节点121的数量(N)可以为30, 第一线体11的中间可留30厘米作为第 二线体12的分布区, 故第一线体11的长度可大于70厘米。 0040 图4A为本发明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线材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4A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线体11包括多个第一节点111, 分别设置于第二节点121的相对二侧。 换 言之, 第二节点121设置于相邻二第一节点111之间, 若第二线体12及第二节点121的数量为 N, 则第一节点111的数量为N+1, 以将全部的第二节点121分别设置于相邻二第一节点111之 间。
20、, 藉此达到限位的效果。 0041 具体而言, 若第二节点121为绳结, 则可能在进行埋线拉提手术的过程中, 将线材1 往上拉的步骤中, 第二节点121(绳结)会有松脱的情形发生, 使得第二节点121移位, 甚至使 全部的第二节点121聚集在一起。 而多个第一节点111分别设置于第二节点121的相对二侧 的设计, 即便第二节点121(绳结)有松脱的情形, 亦可将其限制在相邻二第一节点111之间 移动, 可藉由第一节点111达到限位的效果, 以避免第二节点121因松脱而聚集在一起。 0042 较佳的, 第一节点111可以为绳结, 其可例如但不限于方结、 外科结、 或三叠结等绳 结, 在其他实施例。
21、中, 第一节点111亦可以为其他可吸收的生物材料, 直接固定于第一线体 11, 同样可以达到限位的效果。 另外, 本发明亦不限制相邻二第一节点111之间的间距S1, 其 可以为等距或不等距。 如图4A所示, 本实施例的第一节点111实质上为等距设置, 故相邻二 第一节点111的间距S1与间距S2实质上相同, 可介于0.5厘米至1.5厘米之间, 亦可以小于 0.5厘米, 本实施例以1厘米为例。 在实施上, 可先于第一线体11形成间距S1为1厘米的多个 第一节点111, 接着, 在相邻二第一节点111的中间设置第二线体12, 以形成第二节点121固 定于第一线体11。 此时, 相邻二第二节点121。
22、的间距S2亦为1厘米。 0043 图4B为图4A所示的第一节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4B所示, 在本实施例 中, 若第二线体12的数量为N, 则第一节点111的数量为2N, 同样地, 第一节点111分别设置于 第二节点121的相对二侧。 在本实施例中, 相邻二第一节点111的间距S1、 S1 可以为不等距, 例如间距S1、 S1 分别以0.4厘米、 0.6厘米间隔设置, 而第二线体12可设置于间距S1为0.6厘 米的二个第一节点111之间。 此时, 相邻第二线体12的间距S2仍为1厘米, 并可透过不等距设 置的第一节点111达到较佳的限位效果。 0044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线。
23、材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5所示。 在 本实施例中, 第一线体11更包括二标识112a、 112b, 其分别设置于多条第二线体12的全体的 相对二侧, 亦即, 全部的第二线体12位于二个标识112a、 112b之间, 藉此达到指示第二线体 12分布区域的功能。 较佳的, 标识112a、 112b分别与其中一第二节点121的最短距离SD介于 0.5厘米至2厘米之间, 本实施例的最短距离SD以1.5厘米为例。 换言之, 本实施例的标识 112a、 112b与其最靠近的第一节点111之间相距1厘米。 0045 在进行埋线拉提手术的过程中, 需先将线材1穿入皮下组织, 若于穿出端看到标识 说 。
24、明 书 4/5 页 6 CN 108784757 A 6 112b出现, 则表示1.5厘米后开始有第二线体12, 故标识112b的提示作用, 可避免将第二线 体12穿出皮下组织。 反之, 当进行拉提步骤而把线材1往上拉时, 拉至穿入端可看到标识 112a, 同样表示1.5厘米后开始有第二线体12, 故标识112a的提示作用, 可避免手术实施者 直接将穿入第二线体12再次拉出皮下组织。 换言之, 标识1122a、 112b可达到指示第二线体 12分布区域的功能。 0046 又, 本实施例的标识112与第一节点111相同, 皆为绳结, 故在打结以形成第一节点 111时, 可在二端分别多打一个绳结作。
25、为标识112。 在其他实施例中, 标识112亦可以为颜色、 或图样等其他标记, 仅需达到指示的效果即可。 0047 综上所述, 依据本发明的外科手术的线材, 其将多条第二线体间隔设置于一第一 线体, 第二线体以第二节点连接于第一线体, 并于二侧形成羽状结构。 第二节点的设置不会 破坏第一线体本身的强度, 避免线材有容易断裂及崩解的情形, 且羽状结构也不易因拉扯 而断裂。 0048 综上所陈, 本发明无论就目的、 手段及功效, 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 征。 惟应注意的是, 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 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 自应以申请权利要求所述为准, 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784757 A 7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8784757 A 8 图4A 图4B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8784757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8784757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