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04448.7 (22)申请日 2017.12.08 (73)专利权人 董春禄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 78号 (72)发明人 董春禄 魏红斌 (51)Int.Cl. A61B 1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 包括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 牵引绳、 拉钩、 第一连 杆、 第二连杆、 第三。
2、连杆、 第四连杆、 长杆、 固定突 起, 所述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上均设置有牵引 绳, 所述牵引绳末端设置拉钩, 所述第一拉板一 端与第四连杆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拉板另一端与 第一连杆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 连杆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 拉板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拉板另一端与第三连杆 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 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均设置 长杆, 所述长杆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 所述第一 连杆和第二连杆上部设置固定突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8096776 U 2018.11.16 CN 208096776。
3、 U 1.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拉板(1)、 第 二拉板(2)、 牵引绳(3)、 拉钩(4)、 第一连杆(5)、 第二连杆(6)、 第三连杆(7)、 第四连杆(8)、 长杆(9)、 固定突起(10), 所述第一拉板(1)和第二拉板(2)上均设置有牵引绳(3), 所述牵引 绳(3)末端设置拉钩(4), 所述第一拉板(1)一端与第四连杆(8)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拉板(1) 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一端铰接, 所述第 二连杆(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板(2)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拉板(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
4、一 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7)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8)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7)和第四 连杆(8)上均设置长杆(9), 所述长杆(9)一端均与所述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上侧铰 接, 所述长杆(9)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 所述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上部设置固定突起 (1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96776 U 2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 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外科手术视野的开阔程度, 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前提。 目前, 做。
5、腹部手术时, 一 般需要一到两个助手协助将患者胸腹部的手术部位刀口用手扒开, 以便于主刀医生进行手 术。 现有技术开阔手术视野的方式, 存在如下缺陷: 一是手术时间长了, 容易使助手疲劳, 浪 费人力; 二是由于人工用手扒开患者腹部的手术部位, 其手臂会影响手术的视野, 导致手术 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的问题, 提供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 刀口撑开装置, 降低了工作强度, 节约了人力, 有效防止了人工扒开刀口时手臂影响手术视 野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
6、置, 包括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 牵引 绳、 拉钩、 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 第四连杆、 长杆、 固定突起, 所述第一拉板和第二 拉板上均设置有牵引绳, 所述牵引绳末端设置拉钩, 所述第一拉板一端与第四连杆一端铰 接, 所述第一拉板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板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拉板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 接, 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均设置 长杆, 所述长杆一端均与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侧铰接, 所述长杆上均匀分布若干通 孔, 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部设置固定。
7、突起。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方便、 省事省力, 手术时, 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手 术部位上, 将两个拉钩置于患者腹部的手术部位刀口上, 将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分别向刀口 两侧拉, 由于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 第四连杆和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组成平面连杆 机构, 因此, 在向两侧拉动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时, 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和第四连 杆会向刀口处靠拢, 而同时, 第一拉板、 第二拉板分将牵引绳向刀口两侧拉动, 刀口被拉钩 拉开, 此时, 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的长杆通过其上的通孔扣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 的固定突起上, 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
8、、 第四连杆被锁死定位, 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 无法移动, 此时, 刀口呈开放状态, 即可进行手术, 由于刀口通过本装置进行牵拉打开, 解放 了劳动力, 摒弃了传统刀口打开工作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用手扒开, 而带来的人员疲劳问 题, 并且本装置能够在将刀口扒开的同时, 又能够保证主刀医生的手术视野不被影响, 进一 步地缩短了主刀医生的手术操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 平面连杆机构的使用, 能够 使刀口的扒开更加简单易行, 长杆的设计, 能够对平面连杆机构在将刀口完全打开后进行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096776 U 3 约束, 使平面连杆机构的各个铰接点失去功能, 无法相。
9、对移动, 保证患者刀口一直处于打开 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手术, 是一种理想的腹部外科手术辅助器具。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9 如图1所示, 一种腹部外科手术用平面连杆式刀口撑开装置, 包括第一拉板1、 第二 拉板2、 牵引绳3、 拉钩4、 第一连杆5、 第二连杆6、 第三连杆7、 第四连杆8、 长杆9、 固定突起10, 第一拉板1和第二拉板2上均设置有牵引绳3, 牵引绳3末端设置拉钩4, 第一拉板1一端与第 四连杆8一端铰接, 第一拉板1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一端铰接, 。
10、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 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6另一端与第二拉板2一端铰接, 第二拉板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一端铰 接, 第三连杆7另一端与第四连杆8另一端铰接, 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上均设置长杆9, 长 杆9一端均与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上侧铰接, 长杆9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 第一连杆5和第 二连杆6上部设置固定突起10。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手术时, 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手术部位上, 将两个拉钩4置 于患者腹部的手术部位刀口上, 将第一拉板1、 第二拉板2分别向刀口两侧拉, 由于第一连杆 5、 第二连杆6、 第三连杆7、 第四连杆8和第一拉板1、 第二拉板2组成平面连杆机构, 因此, 在 向两侧拉动第一拉板1、 第二拉板2时, 第一连杆5、 第二连杆6、 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会向 刀口处靠拢, 而同时, 第一拉板1、 第二拉板2分将牵引绳3向刀口两侧拉动, 刀口被拉钩4拉 开, 此时, 将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上的长杆9通过其上的通孔扣在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 上的固定突起10上, 第一连杆5、 第二连杆6、 第三连杆7、 第四连杆8被锁死定位, 第一拉板1 和第二拉板2无法移动, 此时, 刀口呈开放状态, 即可进行手术。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09677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809677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