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髓内钉.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097254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667387.6

申请日:

20150831

公开号:

CN205019150U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72

主分类号:

A61B17/72

申请人:

禹宝庆

发明人:

禹宝庆,施继飞,敖荣广,黄晓微

地址:

201399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拱为路2800号

优先权:

CN201520667387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陆林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压髓内钉,其前端为头部,中间为体部,后端为尾部,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所述体部上设有变距螺纹,该变距螺纹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骨折复位后,该加压髓内钉在进钉过程中,能产生对骨折线持续加压的作用。由于该加压髓内钉的螺纹牙型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切割进入骨质时具有较强的把持力,有利于螺钉的拧入,不易折断,且在完成对骨折块施行加压复位后,能有效对抗旋转、拔出及切出应力,增加骨折端稳定性,利于骨折愈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压髓内钉,其前端为头部(1),中间为体部(2),后端为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1)至尾部(3)均匀递增;所述体部(2)上设有变距螺纹(4),该变距螺纹(4)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所述变距螺纹(4)的螺距由头部(1)至尾部(3)均匀递增,变距螺纹(4)的高度由头部(1)至尾部(3)均匀递减;所述头部(1)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尾部(3)呈钝性圆锥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距螺纹(4)的螺距由头部(1)至尾部(3)呈0.1mm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横截面直径为6.5~7.5mm,尾部(3)的横截面直径为4.0~5mm;所述体部(2)的长度为30~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的横截面直径为7mm,尾部(3)的横截面直径为4.5mm;所述体部(2)的长度为4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压髓内钉。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可吸收的加压髓内钉通常分为全螺纹可吸收加压髓 内钉和半螺纹可吸收加压髓内钉两种,这两种加压髓内钉的形状结构与常 用金属髓内钉相似,在用于骨折部位固定时,存在如下不足:1、螺纹的螺 距相同,髓内钉将骨折块串联在一起时,由于骨折块间压力不足,因此骨 折块之间不可能紧密相贴,不利于骨折部位尽快弥合;2、可吸收髓内钉的 降解过程较缓慢,一般存在于骨间的时间为12~18个月,且髓内钉的尾部 常留在骨皮质外,虽然其尾部较薄,但在如内外踝骨折等皮肤软组织较薄 的骨折部位,由于髓内钉尾部的凸起结构要与皮肤进行长时间接触,往往 会因为髓内钉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酸性环境而造成皮肤软组织的无菌 性炎症反应;3、对于一些短管状骨的骨折,如外踝骨折、锁骨骨折,传统 形状结构的可吸收髓内钉无法应用于此。

同时,由于目前骨科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髓内钉内固定材料通常由金属 材料制成,而金属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存在以下明显缺点:1、在体内电解 锈蚀,并产生微粒影响周围组织;2、刚性过大,产生应力遮挡,不利于骨 折愈合;3、阻挡X线,干扰核磁共振成像,不利于术后观察;4、多数情 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以将病人体内的内固定物取出,增加了感染等各 种并发症发生的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心理恐惧;且对于老年人而言, 取出内固定物后,容易再骨折。

申请号为“201420379119.X”、授权公告号为“CN203988326U”、名 称为“一种空心加压螺钉”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心加压螺钉, 为轴向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螺钉的外表全幅设有变距的螺纹,且螺钉尾 端设有与外用工具配合相接的潜藏式槽口。该实用新型中所谓变牙距实际 上尤指在螺钉尾端处螺纹牙距的逐渐变小,且螺纹的宽度形状些微发生变 化。所述螺钉上的螺纹在螺钉前端、中部的牙距保持不变,在螺钉尾端处 突然变小,可能造成螺钉前端、中部所串联的骨折块之间的压力不足、贴 合不紧密,且进钉力度需要在后期突然增加,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难度。

申请号为“201220217226.3”、授权公告号为“CN202714915U”、名 称为“接骨螺钉”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接骨螺钉,包括螺钉杆 和螺钉帽,所述螺钉杆由螺钉杆根部和螺钉杆前端组成,螺钉杆根部的直 径大于螺钉杆前端的直径,螺钉杆根部和螺钉杆前端的螺纹旋向相同,且 从螺钉杆根部至螺钉杆前端的螺纹的螺距逐渐变大。在这个实用新型中, 所述接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和螺钉帽两部分,在进钉固定的过程中,该螺钉 帽会留在骨皮质外的区域,如在外踝骨折等皮肤软组织较薄的骨折部位, 由于螺钉帽长时间凸起接触皮肤,易造成皮肤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且该结构不适用于外踝骨折、锁骨骨折等短管状骨的骨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地加 压、对抗旋转、抗拔出效果,且同时具备可降解性能,并能动态监测髓内 钉吸收过程的加压髓内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压髓内钉,其前端为头 部,中间为体部,后端为尾部,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该髓内钉的横 截面直径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

所述体部上设有变距螺纹,该变距螺纹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两 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

所述变距螺纹的螺距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变距螺纹的高度由头部 至尾部均匀递减;

所述头部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

所述尾部呈钝性圆锥状。

优选地,所述的变距螺纹的螺距由头部至尾部呈0.1mm递增。

优选地,所述的头部的横截面直径为6.5~7.5mm,尾部的横截面直径 为4.0~5mm;所述体部的长度为30~60mm。

最优地,所述的头部的横截面直径为7mm,尾部的横截面直径为4.5mm; 所述体部的长度为45mm。

优选地,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可用于如掌指骨骨折、锁骨骨折等管状骨 骨折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体部上设有变距螺纹,即加压髓内钉 的侧表面完全覆盖有螺纹结构。骨折复位后,打入所述加压髓内钉,由于 所述加压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使该加压髓内钉在 进钉过程中,能产生对骨折线持续加压的作用。由于该加压髓内钉的螺纹 牙型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 切割进入骨质时具有较强的把持力,有利于螺钉的拧入,不易折断,且在 完成对骨折块施行加压复位后,能有效对抗旋转、拔出及切出应力,增加 骨折端稳定性,利于骨折愈合。所述钝性圆锥状的头部利于螺钉拧入;所 述尾部的内六角凹槽使螺丝刀与尾部端面的接触面积更大,拧入过程中不 容易滑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头部2-体部3-尾部

4-变距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压髓内钉,其前端为头部1,中间为体部2,后端 为尾部3,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1至尾 部3均匀递增;

所述体部2上设有变距螺纹4,该变距螺纹4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 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牙尖呈平面;

所述变距螺纹4的螺距由头部1至尾部3均匀递增,变距螺纹4的高 度由头部1至尾部3均匀递减;

所述头部1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

所述尾部3呈钝性圆锥状。

所述的变距螺纹4的螺距由头部1至尾部3呈0.1mm递增。

所述的头部1的横截面直径为7mm,尾部3的横截面直径为4.5mm;所 述体部2的长度为45mm。

更进一步,所述加压髓内钉由表面接枝的低聚乳酸(PLA)、羟基磷灰 石(HA)、纳米粒子、聚乳酸、硫酸钡,采用共混方法合成。

所述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美国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PLA材料的不足之处是不 具有骨传导性,在临床单独使用时,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很慢。尤其是对于较 大的骨质缺损,仅用聚合物难以实现完全骨修复,而且这类材料只有中强度 的初始机械模量,不能作为承力部位的骨折内固定材料;并且其早期生物降 解速度较快,以至于无法满足在新的骨组织生长出来之前的力学性能要求;

HA是人体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占人体骨组织的70%以上。人工合 成的HA生物陶瓷由于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HA的相似,并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骨传导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骨损伤的修复;但HA生物陶瓷在 组织工程应用中存在脆性大、易碎、不易加工成型和体内降解性差等缺陷;

将PLA与HA复合研制出的多孔PLA/HA复合材料一方面可提高材料的 韧性,满足骨植入替代材料的机械强度要求;另一方面,中和其酸性降解 产物、延缓材料早期降解,提高材料骨结合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同时,HA 的骨诱导性可提供良好的骨细胞生长环境,多孔结构则为细胞生长、组织 再生及血管化提供条件,PLA/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 能力;

硫酸钡使所述加压髓内钉具有可显影性。

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可用于如掌指骨骨折、锁骨骨折等管状骨骨折的治 疗。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 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 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 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加压髓内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加压髓内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加压髓内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加压髓内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压髓内钉.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667387.6 (22)申请日 2015.08.31 A61B 17/72(2006.01) (73)专利权人 禹宝庆 地址 201399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拱为路 2800 号 (72)发明人 禹宝庆 施继飞 敖荣广 黄晓微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1203 代理人 陆林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加压髓内钉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 一种加压髓内钉, 其前端为头部, 中间为体部, 后 端为尾部, 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 该髓内钉的 横截面直径由头部至。

2、尾部均匀递增 ; 所述体部上 设有变距螺纹, 该变距螺纹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 构为 : 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骨折复位后, 该加压髓 内钉在进钉过程中, 能产生对骨折线持续加压的 作用。由于该加压髓内钉的螺纹牙型两侧腰为向 外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具有一定的厚度, 因此在切割进入骨质时具有较强的把持力, 有利 于螺钉的拧入, 不易折断, 且在完成对骨折块施行 加压复位后, 能有效对抗旋转、 拔出及切出应力, 增加骨折端稳定性, 利于骨折愈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019150 U 2016.02.10 CN 205019150 U 1/1 页 2 1.一种加压髓内钉, 其前端为头部(1), 中间为体部(2), 后端为尾部(3),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 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增 ; 所述体部 (2) 上设有变距螺纹 (4), 该变距螺纹 (4) 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 : 两侧腰 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 所述变距螺纹 (4) 的螺距由头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增, 变距螺纹 (4) 的高度由头 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减 ; 所述头。

4、部 (1) 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 ; 所述尾部 (3) 呈钝性圆锥状。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变距螺纹 (4) 的螺距由头 部 (1) 至尾部 (3) 呈 0.1mm 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头部(1)的横截面直径 为 6.5 7.5mm, 尾部 (3) 的横截面直径为 4.0 5mm ; 所述体部 (2) 的长度为 30 60mm。 4.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头部 (1) 的横截面直 径为 7mm, 尾部 (3) 的横截面直径为 4.5mm ; 所述体部 (。

5、2) 的长度为 4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19150 U 2 1/3 页 3 一种加压髓内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加压髓内钉。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可吸收的加压髓内钉通常分为全螺纹可吸收加压髓内钉和半 螺纹可吸收加压髓内钉两种, 这两种加压髓内钉的形状结构与常用金属髓内钉相似, 在用 于骨折部位固定时, 存在如下不足 : 1、 螺纹的螺距相同, 髓内钉将骨折块串联在一起时, 由 于骨折块间压力不足, 因此骨折块之间不可能紧密相贴, 不利于骨折部位尽快弥合 ; 2、 可吸 收髓内钉的降解过程较缓慢, 一般存在于骨间的。

6、时间为1218个月, 且髓内钉的尾部常留 在骨皮质外, 虽然其尾部较薄, 但在如内外踝骨折等皮肤软组织较薄的骨折部位, 由于髓内 钉尾部的凸起结构要与皮肤进行长时间接触, 往往会因为髓内钉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 酸性环境而造成皮肤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 3、 对于一些短管状骨的骨折, 如外踝骨折、 锁骨骨折, 传统形状结构的可吸收髓内钉无法应用于此。 0003 同时, 由于目前骨科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髓内钉内固定材料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而金属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存在以下明显缺点 : 1、 在体内电解锈蚀, 并产生微粒影响周围 组织 ; 2、 刚性过大, 产生应力遮挡, 不利于骨折愈合 ; 3、。

7、 阻挡 X 线, 干扰核磁共振成像, 不利 于术后观察 ; 4、 多数情况下, 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以将病人体内的内固定物取出, 增加了感染 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心理恐惧 ; 且对于老年人而言, 取出内固定物 后, 容易再骨折。 0004 申请号为 “201420379119.X” 、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3988326 U” 、 名称为 “一种空 心加压螺钉”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心加压螺钉, 为轴向中空的柱体结构, 所述 螺钉的外表全幅设有变距的螺纹, 且螺钉尾端设有与外用工具配合相接的潜藏式槽口。该 实用新型中所谓变牙距实际上尤指在螺钉尾端处螺纹牙距的逐。

8、渐变小, 且螺纹的宽度形状 些微发生变化。 所述螺钉上的螺纹在螺钉前端、 中部的牙距保持不变, 在螺钉尾端处突然变 小, 可能造成螺钉前端、 中部所串联的骨折块之间的压力不足、 贴合不紧密, 且进钉力度需 要在后期突然增加, 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难度。 0005 申请号为 “201220217226.3” 、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2714915 U” 、 名称为 “接骨螺 钉”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接骨螺钉, 包括螺钉杆和螺钉帽, 所述螺钉杆由螺钉杆 根部和螺钉杆前端组成, 螺钉杆根部的直径大于螺钉杆前端的直径, 螺钉杆根部和螺钉杆 前端的螺纹旋向相同, 且从螺钉杆根部至螺钉杆前端。

9、的螺纹的螺距逐渐变大。在这个实用 新型中, 所述接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和螺钉帽两部分, 在进钉固定的过程中, 该螺钉帽会留在 骨皮质外的区域, 如在外踝骨折等皮肤软组织较薄的骨折部位, 由于螺钉帽长时间凸起接 触皮肤, 易造成皮肤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且该结构不适用于外踝骨折、 锁骨骨折等短 管状骨的骨折。 实用新型内容 说 明 书 CN 205019150 U 3 2/3 页 4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地加压、 对抗旋 转、 抗拔出效果, 且同时具备可降解性能, 并能动态监测髓内钉吸收过程的加压髓内钉。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

10、供了一种加压髓内钉, 其前端为头部, 中间为体 部, 后端为尾部, 所述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 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 增 ; 0008 所述体部上设有变距螺纹, 该变距螺纹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 : 两侧腰为向外 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 0009 所述变距螺纹的螺距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 变距螺纹的高度由头部至尾部均匀 递减 ; 0010 所述头部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 ; 0011 所述尾部呈钝性圆锥状。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变距螺纹的螺距由头部至尾部呈 0.1mm 递增。 0013 优选地, 所述的头部的横截面直径为 6.5 7.5mm, 尾部的横截面直径为 4。

11、.0 5mm ; 所述体部的长度为 30 60mm。 0014 最优地, 所述的头部的横截面直径为 7mm, 尾部的横截面直径为 4.5mm ; 所述体部 的长度为 45mm。 0015 优选地, 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可用于如掌指骨骨折、 锁骨骨折等管状骨骨折的治疗。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体部上设有变距螺纹, 即加压髓内钉的侧表面完 全覆盖有螺纹结构。 骨折复位后, 打入所述加压髓内钉, 由于所述加压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 由头部至尾部均匀递增, 使该加压髓内钉在进钉过程中, 能产生对骨折线持续加压的作用。 由于该加压髓内钉的螺纹牙型两侧腰为向外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具有一。

12、定的厚度, 因此在切割进入骨质时具有较强的把持力, 有利于螺钉的拧入, 不易折断, 且在完成对骨折 块施行加压复位后, 能有效对抗旋转、 拔出及切出应力, 增加骨折端稳定性, 利于骨折愈合。 所述钝性圆锥状的头部利于螺钉拧入 ; 所述尾部的内六角凹槽使螺丝刀与尾部端面的接触 面积更大, 拧入过程中不容易滑丝。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 : 0019 1- 头部 2- 体部 3- 尾部 0020 4- 变距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 1 : 0023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压髓内。

13、钉, 其前端为头部1, 中间为体部2, 后端为尾部3, 所述 髓内钉为圆柱状结构, 该髓内钉的横截面直径由头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增 ; 0024 所述体部 2 上设有变距螺纹 4, 该变距螺纹 4 的螺纹牙型的具体结构为 : 两侧腰为 向外凸起的弧线形, 牙尖呈平面 ; 说 明 书 CN 205019150 U 4 3/3 页 5 0025 所述变距螺纹 4 的螺距由头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增, 变距螺纹 4 的高度由头部 1 至尾部 3 均匀递减 ; 0026 所述头部 1 的端面设有内六角凹槽 ; 0027 所述尾部 3 呈钝性圆锥状。 0028 所述的变距螺纹 4 的螺距由头部。

14、 1 至尾部 3 呈 0.1mm 递增。 0029 所述的头部 1 的横截面直径为 7mm, 尾部 3 的横截面直径为 4.5mm ; 所述体部 2 的 长度为 45mm。 0030 更进一步, 所述加压髓内钉由表面接枝的低聚乳酸 (PLA)、 羟基磷灰石 (HA)、 纳米 粒子、 聚乳酸、 硫酸钡, 采用共混方法合成。 0031 所述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美国食品和药物 管理局 (FDA) 认可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PLA 材料的不足之处是不具有骨传导性 , 在临床 单独使用时 , 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很慢。尤其是对于较大的骨质缺损 , 仅用聚合物难以实现 完全骨修。

15、复,而且这类材料只有中强度的初始机械模量,不能作为承力部位的骨折内固定 材料 ; 并且其早期生物降解速度较快 , 以至于无法满足在新的骨组织生长出来之前的力学 性能要求 ; 0032 HA 是人体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 占人体骨组织的 70以上。人工合成的 HA 生 物陶瓷由于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 HA 的相似, 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活性, 因此 被广泛应用于骨损伤的修复 ; 但 HA 生物陶瓷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存在脆性大、 易碎、 不易加 工成型和体内降解性差等缺陷 ; 0033 将 PLA 与 HA 复合研制出的多孔 PLA/HA 复合材料一方面可提高材料的韧性, 满足 骨植入替代材。

16、料的机械强度要求 ; 另一方面, 中和其酸性降解产物、 延缓材料早期降解, 提 高材料骨结合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同时, HA 的骨诱导性可提供良好的骨细胞生长环境, 多 孔结构则为细胞生长、 组织再生及血管化提供条件, PLA/HA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和骨传导能力 ; 0034 硫酸钡使所述加压髓内钉具有可显影性。 0035 所述的加压髓内钉可用于如掌指骨骨折、 锁骨骨折等管状骨骨折的治疗。 0036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 限于所述的实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 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 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 围内。 说 明 书 CN 205019150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19150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