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保持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853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6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2826.0

申请日:

2009.01.24

公开号:

CN101497327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11/00申请日:20090124|||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1/00; B60R7/08

主分类号:

B60R1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发明人:

松泽一成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8.1.28 JP 2008-01622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与容器的性质和状态或拔出方法无关地顺利将容器从容器保持部拔出。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装置具有第一轴(5)及比该第一轴(5)更位于挡板体(2)的基部侧的第二轴(6),收纳第一轴(5)的具有沟槽上端(3a)和沟槽下端(3b)的第一沟槽(3)及收纳第二轴(6)的具有沟槽(4a)和沟槽(4b)的第二沟槽(4)。具有将第一轴(5)位于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且将第二轴位于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侧的基准位置中定位挡板体(2)的加力构件(7),上述沟槽(3)、(4)的形成为,克服该加力构件(7)的加力,允许以第二轴(6)为转动中心的挡板体(2)的向下转动和以第一轴(5)为转动中心的挡板体(2)的向上转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容器保持装置,具有与容器保持部内收纳的容器侧部抵接的挡板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轴及比该第一轴位于更靠近挡板体的基部侧处的第二轴;
具有收纳第一轴的沟槽上端和沟槽下端的第一沟槽及具有收纳第二轴的沟槽上端和沟槽下端的第二沟槽;
将上述轴和沟槽中的任意一个设置在挡板体上,将另一个设置在容器保持部侧,并且,
具有在使第一轴位于第一沟槽的沟槽上端,且使第二轴位于第二沟槽的沟槽上端的基准位置处将挡板体定位的加力构件;
上述沟槽形成为:克服该加力构件的加力,允许挡板体以第二轴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并允许挡板体以第一轴为转动中心向上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沟槽以第二沟槽侧为弯曲内侧形成为弧形,且第二沟槽以第一沟槽侧为弯曲内侧形成为弧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加力构件是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保持部侧,且将弹簧另一端与挡板体侧接触的扭转螺旋弹簧,并且,
该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在挡板体处于基准位置时,至少在夹住通过第一轴的垂直虚线的内外两处与该挡板体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具有:
沿挡板体的突起方向的主体部;
接续该主体部,沿着挡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分叉部。

说明书

容器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装置的改良,使装有饮料的容器保持在立起状态防止该饮料洒漏。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内等利用的保持饮料容器立起状态的保持装置中,在装有该容器的保持部经常装备有可转动地向下弹起而突起的挡板(支撑体)。(参照专利文献1)
该挡板,根据装入容器的粗细改变转动量的同时,通过弹发向容器侧部推动,通过该挡板,可以各自稳定地保持粗细不同的容器。拔出容器时挡板通过弹发回归到预期的突起位置,但容器为可以装入保持部的最大限度的粗细、容器倾斜拔出、容器侧部有缩颈时,挡板被容器挂住、无法拔出或者难以拔出。[专利文献1]实开平6-509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于这种容器保持装置,与容器的性质和状态或拔出的方法无关,可以从容器的保持部顺利地拔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容器保持装置具有以下(1)~(6)的构造。
(1)具有与容器保持部内收纳的容器侧部抵接的挡板体;
(2)第一轴及比该第一轴位于更靠近挡板体的基部侧处的第二轴;
(3)具有收纳第一轴的沟槽上端和沟槽下端的第一沟槽及具有收纳第二轴的沟槽上端和沟槽下端的第二沟槽;
(4)将上述轴和沟槽中的任意一个设置在挡板体上,将另一个设置在容器保持部侧,
(5)具有在使第一轴位于第一沟槽的沟槽上端,且使第二轴位于第二沟槽的沟槽上端的基准位置处将挡板体定位的加力构件;
(6)上述沟槽形成为:克服该加力构件的加力,允许挡板体以第二轴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并允许挡板体以第一轴为转动中心向上转动。
通过该构造,基准位置中,挡板体在容器保持部内可以稳定地维持突起状态。容器保持部内装入容器,根据容器的粗细而克服加力构件的加力的同时挡板体以第二轴为中心在第一沟槽范围内向下转动,可以使容器装入的同时,通过加力构件的加力向容器的侧部推动,松动较小地保持容器。保持的容器拔出时通过加力构件的加力挡板体回归到基准位置。即使容器为可以装入保持部的最大限度的粗细、其拔出方向倾斜、容器侧部有缩颈等,使容器的侧部被挡板体挂住的情况下,挡板体从基准位置以第一轴为中心在第二沟槽范围内向上转动而解开该挂住,然后通过加力构件的加力挡板体回归到基准位置。
上述第一沟槽以第二沟槽侧为弯曲内侧形成弧形,第二沟槽以第一沟槽侧为弯曲内侧形成弧形,使挡板体的上述向下的转动及向上的转动都可以顺利进行。
上述加力构件为将弹簧固定在容器保持部侧,且弹簧另一端与挡板体侧的扭转螺旋弹簧接触的同时,
该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在挡板体处于基准位置时,至少在夹住通过第一轴的垂直虚线的内外两处与该挡板体接触。
这时进一步,扭转螺旋弹簧的弹簧的另一端结构具有,沿挡板体突起方向的主体部,和接续该主体部沿着挡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分叉部。
这种情况下,在挡板体处于基准位置时,夹住通过第一轴的垂直虚线的内外两处中向挡板体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可以稳定地维持在该基准位置的状态。而且设有上述分叉部时,与挡板体的突起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使弹簧另一端有两处以上与挡板体接触,可以更加稳定的维持挡板体处于基准位置的状态。
通过本发明中的容器保持装置,挡板体通过两个轴和两处的沟槽可以在容器保持部向下转动和向上转动,通过加力构件可以位于基准位置,所以与容器的性质和状态或拔出方向无关,当容器从容器保持部拔出时挡板体不会挂在容器侧部,使顺利拔出,也不会破损挡板体的组装部位等。另外,具备这样功能的同时,可以简单且以最少的部件数来构成容器保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容器保持装置的适用例的透视图。
图2是同一适用例的重要部分透视图。
图3是图2中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线剖视图。
图5是从图3的状态保持容器Y时的剖视图。
图6是从图5的状态拔出容器Y时的剖视图。(容器Y省略记载)
图7是挡板体2和扭转螺旋弹簧7`的透视图。
图中:
Y—容器,1—容器保持部,2—挡板体,3—第一沟槽,3a—沟槽上端,3b—沟槽下端,4--第二沟槽,4a—沟槽上端,4b—沟槽下端,5—第一轴,6—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
分别地,图1表示应用本发明中的容器保持装置而构成的杯座8;图2表示其容器保持部1的一个要部;图3~图6表示容器保持部1的该要部的截面。图7表示分离构成该容器保持装置的挡板体2和扭转螺旋弹簧7`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保持装置是,塑料瓶或瓶、纸杯、塑料杯等的装有饮料的容器Y,保持在立起状态使得防止饮料洒漏。
本容器保持装置具有容器保持部1和挡板体2。本容器保持装置典型地设置在汽车、轨道车辆、飞机、船舶等的室内、或户外用的便携夹具等,用于在室内或野外中保持上述容器Y。
图示例中,本容器保持装置,在将外面设置在位于和汽车的没有图示的内装面板在同一面上的同时,具有开口81b和将该开口81b在伏倒位置上封闭的盖80,通过使该盖80立起,构成在立起的盖80内侧形成容器保持部1的杯座8。图示例中,该杯座8,在盖80立起时,在左右各形成容器保持部1,可以使同时保持两个容器Y。(图1)
容器保持部1,从上方收入容器Y,支撑该容器Y的底部Ya和侧部Yb,使该容器Y支撑在上述立起状态。图示例中,通过立起的盖80的侧壁801支撑容器Y的直径方向的一侧,容器Y的其余侧部通过座本体81的开口81b下的内壁支撑。
挡板体2,在下述基准位置中,从容器保持部1的内壁、在图示例中从盖80的侧壁801向容器保持部1内突起,可以向容器保持部1、在图示例中向盖80转动。
图示例中,盖80具有形成容器保持部1的沿着圆弧虚线的侧壁801的同时,左右侧壁801,801之间具有向容器保持部1的外侧塌陷的挡板体2的收纳凹部802。构成挡板体2收纳凹部802的左右壁802a,802a的上端侧各形成下述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挡板体2被组合成可以在盖收纳凹部802的上侧中向挡板体2的容器保持部1内突起的内端侧和相反的外端2a侧即基部侧之间转动,设置在容器保持部1上,粗的容器Y装入容器保持部1时,通过该容器Y向下转动把其全部或一部分装入到收纳凹部802内。图示例中,上述收纳凹部802,在上述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的形成位置的正上方,被檐状部802b覆盖,挡板体2的转动组装位置在杯座8使用状态下不可见。
图示例中,收纳凹部802的左右壁802a、802a之间固定的内壁802c的上端侧形成孔穴802d。该内壁802c的外侧,从孔穴802d的左右孔穴边缘各向外侧突起的托架部803。两托架部803、803的相对于其他托架部803的侧各形成支持突起803a的同时,托架部803的一侧在支持突起803a的下方形成向其他托架部803侧凸起的突片803b。图示例中,在构成下述加力构件7的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卷回部7f各装入支持突起803a使该扭转螺旋弹簧7`支持在左右托架部803,803之间的同时,将其弹簧端7a从容器保持部1的内侧接到突片803b上固定,将扭转螺旋弹簧7`设置在容器保持部1侧、图示例中的盖80侧上。
上述挡板体2相对于容器保持部1,将在挡板体2处于下述的基准位置时位于容器保持部1的内侧的第一轴5及比第一轴5更位于外侧的第二轴6,通过具有收纳该第一轴5的沟槽上端3a和沟槽下端3b的第一沟槽3及具有收纳第二轴6的沟槽上端4a和沟槽下端4b的第二沟槽4,而组合成可以转动。
图示例中,将上述轴5、6设置在挡板体2上;将上述沟槽3、4设置在容器保持部1侧、图示例中如设置在上述盖80上。
图示例中,挡板体2的构成使其成为具有前后方向长度和左右方向宽度的板状。挡板体2的前边2b以挡板体2的后面2c侧为弯曲外侧弯曲成弧形。挡板体2的前边2b和左右两边2d,2d被向挡板体2的里面2e侧突起的立起壁2f镶边。
图示例中,在挡板体2的后边2c侧,在挡板体2的左右两边2d、2d的立起壁2f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成为上述第一轴5的短尺寸圆柱形的突起2g和成为上述第二轴6的短尺寸圆柱形的突起2g,且在两者之间有间隔。
上述收纳凹部802左右壁802a、802a中各形成以第二沟槽4的侧面为弯曲内侧的形成弧形的第一沟槽3,和以第一沟槽3的侧面为弯曲内侧形成弧形的第二沟槽4。第一沟槽3比第二沟槽4更位于容器保持部1的内侧。图示例中,第一沟槽3的沟槽宽度是能以松动较小收纳第一轴5的突起2g的宽度,第二沟槽4的沟槽宽度是能以松动较小收纳第二轴6的突起2g的宽度。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和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在立起盖80时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此外,第一沟槽3形成为大致沿着以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为圆心的假想的圆弧,第二沟槽4形成为大致沿着以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为圆心的假想的圆弧。第一沟槽3使其沟槽下端3b位于第二沟槽4的沟槽下端4b的下方,第二沟槽4比第一沟槽3短。
图示例中,使挡板体2的右边2d侧的上述突起2g分别进入收纳凹部802右壁802a的对应沟槽3、4中,使挡板体2的左边2d侧的上述突起2g分别进入收纳凹部802a左壁802a的对应沟槽3、4中,将挡板体2可转动地组装在容器保持部1、在图示例中为盖80上。图示例中,盖80可以作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构成,主要是通过收纳凹部802侧的弹性变形使上述突起2g进入到沟槽3、4中。
此外,容器保持装置具有加力构件7,该加力构件7可以使挡板体2位于使上述第一轴5位于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并使第二轴6位于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侧的基准位置处。
上述沟槽3、4,克服加力构件7的加力,允许挡板体2以第二轴6为转动中心向下方转动并允许挡板体2以第一轴5为转动中心向上方转动。
图示例中,将上述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通过上述孔穴802d导入到收纳凹部802内侧的同时,将如此导入的弹簧另一端7b与挡板体2的里面2e接触。该扭转螺旋弹簧7`在弹簧另一端7`向下移动越靠近弹簧端7a时越使弹簧卷回部7f弹性变形,且该扭转螺旋弹簧7`作为上述加力构件7作用。
通过该构造,在基准位置处,可以稳定地维持挡板体2向容器保持部1内突出的状态。图示例中,在基准位置处,将挡板体2大致水平地定位,且使其前边2b侧比构成容器保持部1的盖80的侧壁更向内突起。这样,挡板体2在基准位置上定位成其表面大致与上述檐状部802b或座本体81的外面平行,外观不会感到不协调。如果容器保持部1内装入容器Y,则挡板体2根据容器Y的粗细而克服加力构件7的加力,并以第二轴6为中心在第一沟槽3的范围内往下转动而可以允许容器Y装入,并且,通过加力构件7的加力推动容器Y的侧部Yb松动较小地保持容器Y。在将保持的容器Y拔出时,挡板体2通过加力构件7的加力回归到基准位置。在容器Y是可以装入容器保持部1的最大限度的粗细,或者其拔出方向倾斜,亦或容器Y侧部Yb有缩颈而使容器Y的侧部Yb被挡板体2挂住的情况下,挡板体2从基准位置以第一轴5为中心在第二沟槽4范围内向上转动解除该挂住,之后,挡板体2通过加力构件7的加力回归到基准位置。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沟槽3形成为以第二沟槽4的侧部作为弯曲内侧的弧形,第二沟槽4形成为以第一沟槽3的侧部作为弯曲内侧的弧形,所以挡板体2可以顺利进行上述向下的转动及向上的转动。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在挡板体2处于基准位置时,至少在夹住通过第一轴5的假想垂直线x的内外两处与该挡板体2接触。(图3)
图示例中,挡板体2在其背面,在其宽度方向有间隔地设置一对保持壁2h、2h,并且该保持壁2h、2h之间的长度方向有间隔地设置两处在宽度方向延长的加强筋2i。另一方面,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具有:沿着挡板体2的突起方向的主体部7c,和接续该主体部7c而沿着挡板体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分叉部7d。图示例中,该扭转螺旋弹簧7`具有接着该分叉部7d延伸到弹簧卷回部7f侧的末端部7e。并且该扭转螺旋弹簧7`的主体部7c和末端部7e收纳在上述的一对保持壁2h、2h之间,同时挡板体2在基准位置时,至少在夹住通过第一轴5的假想垂直线x的内外两处中,与上述加强筋2i接触。(图3)
这样,该实施方式中,挡板体2在基准位置时,在夹住通过第一轴5的假想垂直线x的内外两处中向挡板体2作用向上的作用力,使其稳定地维持在该基准位置中的状态。扭转螺旋弹簧7`具有上述分叉部7d,所以在挡板体2的宽度方向的两处以上、图示例中具有上述主体部7c和末端部7e,与挡板体2接触,使更加稳定的维持挡板体2在基准位置中的状态。
图示例中,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按照上述方法与挡板体2接触,所以挡板体2在基准位置时,第二轴6没有必要与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接触。
将容器Y装入容器保持部1时,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的向上的作用力在越靠近第二轴6时变的越大,第一轴5开始从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脱离,第二轴6被压在第二沟槽4的沟槽上端4a,挡板体2以该第二轴6为中心向下转动。(图5)
容器Y从容器保持部1拔出时,扭转螺旋弹簧7`的弹簧另一端7b只有在靠近第二轴6侧与挡板体2接触,通过将第一轴5压在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挡板体2可以以该第一轴5为中心向上转动。(图6)

容器保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容器保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容器保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器保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保持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与容器的性质和状态或拔出方法无关地顺利将容器从容器保持部拔出。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装置具有第一轴(5)及比该第一轴(5)更位于挡板体(2)的基部侧的第二轴(6),收纳第一轴(5)的具有沟槽上端(3a)和沟槽下端(3b)的第一沟槽(3)及收纳第二轴(6)的具有沟槽(4a)和沟槽(4b)的第二沟槽(4)。具有将第一轴(5)位于第一沟槽(3)的沟槽上端(3a),且将第二轴位于第二沟槽(4)的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