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对组织进行诊断和诱导再生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对组织进行诊断和诱导再生的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80010590.3 (22)申请日 2016.02.03 (30)优先权数据 P201500139 2015.02.17 ES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7.08.16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S2016/070061 2016.02.0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6/131999 ES 2016.08.25 (71)申请人 艾恩克林克斯德恩尼克公司 地址 西班牙瓦伦西亚 (72)发明人 何塞普奥利弗加西亚 维森。
2、特阿列普斯蒙特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代理人 张明 (51)Int.Cl. A61B 5/053(2006.01) A61N 1/20(2006.01) (54)发明名称 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 对组织进行诊断和诱导再生的装置 (57)摘要 一种应用于医疗和医院、 利用治疗性经皮电 解和基于至少一个双极针的靶向电刺激对组织 进行诊断和诱导再生的装置, 其包含在所述双极 针的外部和内部导体上两个电极的极小区域之 内, 将待治疗组织限制在所述针的斜面区域之内 而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织, 其中所述双极针被 施加诊断退化程度所必需的电信号并且被用于 计算。
3、治疗受损组织所必须的电荷, 同时将所述电 流按照消除当前所存在禁忌的程度进行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07249452 A 2017.10.13 CN 107249452 A 1.一种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的方法对组织进行诊断和诱导再生 的装置, 所述双极针的特征为在不影响周围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具有靶向待治疗受损组织区 域的自诊断能力, 其中所述方法基于至少一个双极针的使用, 所述双极针在其斜面上包括 两个位于其外部和内部导体上的电极; 允许通过至少一个交流电压发生器施加正弦信号的 控制逻辑, 所述交流电压发生器包括为直接数字合成器(DDS)产生时钟信号。
4、的振荡器和数 字模拟转换器, 还包括放大从数字模拟转换所得信号的可编程放大级、 用于最小化所述可 编程放大级输出误差的阻抗转接器以及将流过组织的电流转换成电压的l/V转换器; 所述 电压通过包含阻抗转接器、 带有处理信号所用低通滤波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存储数据 用的常规工具(如存储器)的可编程放大级进行放大, 并利用控制逻辑进行处理, 所述控制 逻辑用于借助至少一个直流发生器来产生所述双极针的电荷剂量, 还具有产生靶向电刺激 的方法,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借助至少两个双极针施加至所述组织双极脉冲信 号的直流转换器, 其中每个双极针的中心导体充当电极而其外部导体充当屏蔽。 具有探测 流。
5、过每个电极的电流泄漏以及借助至少一个电流表、 电压表和限制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控制 逻辑来探测电极之间电位差及阻抗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的方法对组织进行 诊断和诱导再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基于至少一套双极针以及基于至少两套孤立 单极针的方法, 所述极针具有特氟龙涂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49452 A 2 利用治疗性经皮电解和双极针靶向电刺激对组织进行诊断和 诱导再生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构建于电子医学领域, 特别是用于旨在通过电解和电刺激来诊断和治疗神 经肌肉骨骼系统内退化组织的装置。 背景技术。
6、 0002 众所周知, 目前存在一些基于电解和电刺激实现神经肌肉骨骼损伤的再生和恢复 的电疗装置。 0003 基于经皮电解的疗法目前采用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 通过该电极将连续的电流 引入到位于这些电极之间的受影响组织中, 引起受损组织的加热和分解。 由阳极引起的主 要反应是水的分解, 这导致其附近的pH值降低, 而由阴极引起的反应产生气态氢和羟基离 子, 从而增加了阴极附近的pH值, 导致对受影响的软组织的侵犯以及引发再生和恢复过程 所必需的并发炎症。 0004 前述的作用、 电解和组织加热直接取决于循环中的电流密度和接触时间, 其中所 述的电流密度取决于所产生的电流和电极的接触表面。 0。
7、005 众所周知, 电刺激技术基于施加低密度的双极电脉冲, 并且这种方式刺激组织以 实现止痛、 消炎、 放松或活化的目的, 由此加速损伤组织的恢复。 0006 现有技术中所已知的是, 目前存在基于两个物理分离的电极、 用于治疗神经肌肉 骨骼系统的退化组织的电疗装置, 所述电极用于诱导电流的流动, 目的是引发这些电极之 间的组织的再生, 其中阴极由单极针或孤立的单极针形成, 具有或不具有特氟龙涂层, 其被 施加到受损组织所组成区域中的皮肤, 而阳极由可能是手持式或皮肤附接式电极形成, 这 见于发明人为Jennifer Chu的北美专利US7725193或Enraf Nonius公司的 “Inva。
8、sive Physio” 装置。 在这些案例中, 由于电极被物理分离, 用于治疗针所处损伤组织的电流的一 部分也流过损伤区域周围的部分健康组织, 故待治疗区域中电流的低靶向性降低了治疗的 有效性, 并且由于健康组织中存在电流流动, 这在健康组织中增加了可能的副作用。 现实是 这些装置要求正负极之间存在这种巨大距离, 这增加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生物阻抗, 并且导 致需要在电极之间施加更大的电位差以获得期望的电流。 生物电阻抗会更大, 因为它影响 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所有组织(包括受损组织和健康组织), 这就是本说明书所致力的发明 所解决的问题。 0007 电偶电流沿着两个电极之间这一距离循环的结果是,。
9、 所述电流可能影响其在整个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病理学, 因此在这些装置中对使用内用假体或骨接合的患者、 佩戴 起搏器或任何电子植入物的患者、 心脏病患者、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和(或)血栓性静脉炎患 者存在禁忌。 0008 众所周知的治疗装置和技术是采用通过两个包括使用浅层电极或单极针的电极 实现的双极信号, 其取决待治疗组织的病灶及其深度, 可能会以特定频率的交替信号施加 在这两个电极之间, 通常约为100Hz。 在这个频率范围内, 组织的生物阻抗非常高, 因此必须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7249452 A 3 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约100V的极高电压。 这些高电压随着病灶深。
10、度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加, 并可能会影响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所有组织, 不管该组织是健康的还是受损的。 0009 另一方面, 目前存在的另外几种使用四极信号的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由于在该 治疗频率下的阻抗较高, 对于此类装置需要高电压来获得期望的电流。 这些装置基于一对 相对电极间所产生的交替电流, 其频率在1000到10000Hz之间, 而另一对电极相对于前一对 电极呈90 , 产生频率偏移100Hz的相同信号, 其为治疗频率, 并且在包含待治疗受损组织的 区域内两个信号的相交处(即两个信号的组合之处), 在由刺激电流之间频率偏移所得频率 处调制信号, 并且如此一来, 组织的生物电阻抗要低得多,。
11、 消除了施加高电压以获得期望电 流的需要。 即使如此, 这些装置仍然存在见于先前案例的同样问题, 即所产生的电流影响电 极之间的所有组织, 包括健康组织和受损组织; 并且病灶越深, 所述受影响组织的尺寸甚至 可能越大。 这些装置仍然存在不允许使用内用假体和骨接合的患者、 佩戴起搏器或任何电 子植入物的患者、 心脏病患者、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和(或)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使用的情况。 0010 众所周知的是, 发明人为Jennifer Chu和Peter Styles的美国专利US6058938中 采用双极针作为电极并采用浅层电极作为返回电极的装置, 其用于为患者进行一种旨在针 插入初期后的操作期间。
12、让患者遭受更少疼痛和不适的电刺激, 但与本说明书中所涉及发明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尝试刺激深部组织的情况下, 部分健康组织将受到影响并且治疗效果 将会降低。 除了不具备诊断受损组织的退化程度以计算治疗所述组织所需的电流之外。 0011 目前还存在这样的专利和装置, 其通过采用针刺疗法利用组织阻抗读数来进行定 位和治疗, 所述针刺疗法不具有用于确定存在于所检查组织中退化程度的自我诊断能力或 不具有调整治疗信号的装置, 同时其还推迟电极的使用, 因此与本说明书所涉及发明不同。 0012 在回顾现有技术之后, 需要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周围健康组织的情况下通过靶向包 含待治疗受损组织的区域对神经肌肉骨骼系。
13、统受损组织进行电解或电刺激来提供诊断及 治疗的电疗装置, 这种情况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得到解决。 因此, 由于减少了治疗区域, 本专 利的发明对象允许在减少所需电流的同时获得相同的治疗, 通过使用更少的电流, 我们在 治疗区域内实现了相同的电流密度并且还获得更准确且更低生物电阻抗读值, 其原因是健 康组织的生物电阻抗没有增加, 这避免了必须施加高电压以达到所需电流并且还消除了如 上所述治疗所用当前装置中存在的禁忌。 0013 发明目的 001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疗装置, 其通过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退化组织的经皮 电刺激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具备将治疗靶向至包含受损组织的区域而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
14、 组织, 并且因而减少治疗电流值以说明同一区域的退化程度而不会干扰健康组织的生物电 阻抗值; 因此, 这消除了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其治疗所必需电流的需求, 加之所述电疗装置消 除了当前设备中存在的禁忌, 比如使用内假体和骨接合的患者、 佩戴起搏器或任何电子植 入物的患者、 心脏病患者、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和(或)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使用的情况。 0015 发明概述 0016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疗装置, 其针对通过神经肌肉骨骼系统内退化组织的经皮电 刺激所实现诊断和治疗而设计。 0017 当施加具有不同频率的交替信号时, 健康组织和受损组织之间存在阻抗差值, 这 见于南韩医学工程学、 病理学、 物理治。
15、疗学及康复等多个院系发表的关于健康组织和带有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7249452 A 4 腱炎组织上生物电阻抗的研究 腱炎的电阻抗分光镜检查和诊断 , 这还见于伦敦国王学院 物理治疗学系的C.Gabriel、 S.Gabriel和E.Corthout所发表的 生物组织的介电性能 研 究。 因此, 当评估组织的退化程度时, 人们必须精确地测量生物电阻抗, 出于这点考虑测量 必须仅仅集中在受影响组织上并且两个电极之间必须总是保持相同的距离以避免任何健 康组织的干扰。 这就是为何本发明必须基于至少一个单极针使用的原因, 所述单极针包括 大幅缩小的区域, 位于所述单极针的外部和内部导。
16、体的两个电极的斜面, 所述斜面的区域 在不影响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允许仅仅集中在包含待治疗的受损组织之上。 事实上, 健康组 织不会干扰生物电阻抗的测量, 允许为所述生物阻抗获得更低值, 假定健康组织的生物电 阻抗由于没有需要而没有被增加, 于是消除了施加高电压以产生治疗诊断为受损组织所用 的必要电荷。 0018 这就是为何存在执行组织退化程度自我诊断并接着计算电解疗法的装置的原因, 其中所述装置基于利用施加可变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后该组织所体现的生物电阻抗分析中 至少一个控制逻辑、 利用至少一个包括向直接数字合成器(DDS)产生时钟信号的振荡器的 交变电压发生器和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数。
17、字模拟转换器; 可编程放大级 负责将从数字模拟转换所得的信号放大, 而阻抗转接器负责将可编程放大级的输出误差最 小化; l/V转换器负责将穿过待诊断组织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一旦通过双极针施加所述源于 交变电压发生器的正弦信号, 鉴于所述双极针包括同一斜面上的两个电极并且其限制所述 斜面邻近区域的组织受到探查, 这在不影响受损区域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对组织的受 损区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操作。 0019 一旦通过双极针将该正弦信号施加至待诊断的组织, 位于双极针斜面上两个电极 之间的组织会有电流通过, 其中强度将取决于受检查组织的生物电阻抗。 生物电阻抗可能 根据不同类型组织及其条件所具有的激发频。
18、率不同而各异。 所述感应电流在双极针的两个 电极之间流动, 其允许借助于欧姆定律来计算受检查组织的复数生物电阻抗及其耗散因 子。 0020 发生器: VVO*sen(2 ft) 0021 电流: IIO*sen(2 ft) 0022阻抗: 0023耗散因子: 0024 借助于l/V转换器获得的电压利用阻抗转接器和带有处理信号所用低通滤波器的 数字模拟转换器通过可编程放大级放大。 自所述已处理信号起, 运用一种允许计算已诊断 组织的复数阻抗和耗散因子的算法, 其中结果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设备上以随后与同一 患者的健康组织样本(即对照样品)所获得的值进行比较, 或者与多个临床试验所获得的多 个值进。
19、行比较以计算已测量组织的退化程度和电解治疗所需的电荷; 如前所述, 电解可以 通过相同的双极针设法将其仅仅施加至患者组织的受损区域而不影响受损组织周围的健 康组织来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 0025 为了在借助于由控制逻辑控制的多路复用器取用生物阻抗读值时避免误差, 已有 提供该装置校准方法的计划; 所述控制逻辑将允许通过双极针来选择执行诊断或通过至少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7249452 A 5 一个已知值的校准阻抗来选择执行校准, 校准阻抗可允许获知存在于装置中的阻抗误差, 这将会在受检查组织的生物阻抗的测量期间得到补偿。 0026 其中存在通过借助于来自控制逻辑的多路复用器所。
20、选的用于治疗的电解法, 其施 加计算电解产生所需的电荷靶向于受影响组织而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织并消除了施加 高电压的需要,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直流源, 所述直流源通过电极(阳极和阴极)将 算得的电荷施加至受损组织, 所述电极位于双极针的斜面区域之中。 所述方法被用来根据 至少一个电流表和控制逻辑一起来控制所述电荷, 所述电流表负责限制所提供的电荷以及 负责探测控制每个电极(阳极和阴极)中流过电流的电压泄漏, 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双极针的 斜面上。 这允许比较这两个电流以确定它们是否超出安全水平的阈值, 所述阈值由控制逻 辑所建立并用于控制治疗的停止。 其中还存在至少一个控制逻辑沿路上的电压表。
21、, 其探测 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以及两个电极在电解治疗期间所存在的阻抗, 因此如果所算得的 阻抗超出控制逻辑所建立的最大水平或最小水平, 治疗将会停止; 由于治疗聚焦的改进和 可能电流泄漏的受控, 这消除在使用内假体和骨接合的患者、 佩戴起搏器或任何电子植入 物的患者、 心脏病患者、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和(或)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禁忌。 0027 通过利用双极针以及上述安全方法, 受电荷影响的组织被限制至双极针斜面附近 的区域, 完全限制了通过受损组织的所述电荷, 并且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织, 避免了施加 高电压的需要并消除了目前装置中存在的各种禁忌。 0028 这具有产生旨在刺激受影响组。
22、织的感觉神经纤维的靶向电刺激, 其通过至少两套 双极针从控制逻辑被施加至脉冲双极信号, 通过将每针的中心导体用作电极而外部导体用 作屏蔽的单极方式来让这些奏效。 0029 所述脉冲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直流发生器来产生, 所述发生器产生由脉冲所形成的 电流信号图样, 所述脉冲为等幅等久期但超出180 同步范围以旨在让信号的平均值为空值 并避免任何电解现象的发生。 这还具有基于至少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 以允许比较 两个电流以确定是否超过控制逻辑建立的安全水平阈值的方式, 从而基于流过每个电极的 电流测量和测量流过每个电极针中心导体中每个电极流过电流所探测到的电流泄漏控制 所述脉冲信号并停止刺激,。
23、 并通过探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因此计算刺激期间两个电 极之间存在的阻抗, 因此如果算得的阻抗超出控制逻辑所建立的某个最大水平或最小水 平, 则停止刺激并且这消除了如前所述患者的禁忌。 0030 这里还预计使用至少两个双极针和(或)至少两个带有特氟龙涂层的孤立单极针, 其用于诊断、 治疗和电刺激。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补充所提供的说明并出于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特征的目的, 如下结合附图 所述的说明是出于说明而不是限制的目的: 0032 图1是本发明的全局框图, 其展示了: 0033 (1)模块或控制逻辑 0034 (2)电子诊断模块 0035 (3)治疗模块 0036 (4)电刺激模块 。
24、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7249452 A 6 0037 (5)用于诊断/治疗的多路复用器选择器 0038 (25)用于诊断/治疗的双极针 0039 (26)用于靶向电刺激的双极针 0040 图2是双极针的剖视图和截面图, 其展示了: 0041 (6)双极针的斜面截面图 0042 (7和8)双极针的电极 0043 图3展示了电子诊断模块的框图, 其图解了: 0044 (1)模块或控制逻辑 0045 (9)交变电压发生器 0046 (10)可编程放大器 0047 (11)阻抗转接器 0048 (12)双极针或校准的多路复用器选择器 0049 (13)设备校准的已知阻抗 0050 (。
25、14)l/V转换器 0051 (15)放大器 0052 (16)模拟数字转换器 0053 (17)估计生物电阻抗的算法 0054 (18)生物阻抗比较器 0055 (25)用于诊断/治疗的双极针 0056 图4展示了电解治疗模块的框图, 其显示了: 0057 (1)模块或控制逻辑 0058 (19)直流源 0059 (20)强度计(阳极和阴极) 0060 (21)电压表 0061 (25)用于诊断/治疗的双极针 0062 图5展示了电刺激模块的框图, 其图解了: 0063 (1)模块或控制逻辑 0064 (22)直流源 0065 (23)强度计 0066 (24)电压表 0067 (26)用于。
26、电刺激的双极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以示例性方式描述旨在治疗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退化组织的电子医疗装置的优 选形式, 本发明的目的独立于用于制造装置的材料以及应用方法和所有可能提供的附件, 只要它们不影响其本质。 0069 本发明使用至少一个双极针, 其在非常小的区域中包括: 斜面(6)、 位于所述双极 针的外部导体和内部导体的两个电极(7和8), 图2限于允许靶向包含待治疗受损组织而不 影响健康组织的的区域的斜面区域。 此外, 健康组织不会干扰生物电阻抗测量的事实允许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7249452 A 7 为所述生物阻抗获得更低值, 鉴于健康组织的生物电阻抗由于没有。
27、需要而没有被增加, 于 是消除了施加高电压以产生治疗诊断为受损组织所用的必要电荷。 0070 这就是为何存在执行组织退化程度自我诊断(2)并接着计算电解治疗(3)装置的 原因, 其中所述装置基于利用施加可变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后由该组织所体现的生物电阻抗 分析中至少一个控制逻辑(1)、 利用至少一个包括向直接数字合成器(DDS)产生时钟信号的 振荡器的交变电压发生器(9)和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器; 可编程放大级(10)负责将从数字模拟转换所得的信号放大, 而阻抗转接器(11)负责将可编 程放大级的输出误差最小化; l/V转换器(14)负责将穿过待诊断组织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28、 一 旦通过双极针(25)施加所述源于交变电压发生器(9)的正弦信号, 鉴于所述双极针(25)包 括同一斜面(6)上的两个电极(7和8)并且其限制所述斜面邻近区域的组织受到检查, 这在 不影响受损区域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对组织的受损区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操作。 0071 一旦通过双极针(25)将所述正弦信号施加之待诊断的组织, 位于双极针(25)斜面 (6)上两个电极(7和8)之间的组织会有电流通过, 其中强度将取决于受检查组织的生物电 阻抗。 生物电阻抗可能根据不同类型组织及其条件、 激发频率不同而各异。 所述感应电流在 双极针(25)的两个电极(7和8)之间流动, 其允许借助于欧姆定律来计。
29、算受检查组织的复数 生物电阻抗及其耗散因子。 0072 发生器: VVO*sen(2 ft) 0073 电流: llO*sen(2 ft+) 0074阻抗: 0075耗散因子: 0076 借助于l/V转换器(14)获得的电压利用阻抗转接器和带有处理信号所用低通滤波 器的数字模拟转换器(16)通过可编程放大级(15)放大。 自所述已处理信号起, 运用一种允 许计算已诊断组织的复数阻抗和耗散因子的算法(17), 其中结果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设 备上以随后与同一患者的健康组织样本(即对照样品)所获得的值进行比较(18), 或者与多 个临床试验所获得的多个值进行比较以计算已测量组织的退化程度和确定电解。
30、治疗模块 (3)所需的电荷; 如前所述, 电解可以通过相同的双极针(25)设法将其仅仅施加至患者组织 的受损区域而不影响受损组织周围的健康组织来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 0077 为了在借助于由控制逻辑(1)控制的多路复用器(5)取用生物阻抗读值时避免误 差, 已有提供该装置校准方法的计划; 所述控制逻辑将允许通过双极针(25)来选择执行诊 断或通过至少一个已知值的校准阻抗(13)来选择执行校准, 校准阻抗(13)可允许获知存在 于装置中的阻抗误差, 这将会在受检查组织的生物阻抗的测量期间得到补偿。 0078 其中存在通过借助于来自控制逻辑(1)的多路复用器(5)所选的电解用于治疗的 方法, 其施。
31、加计算电解产生所需的电荷靶向于受影响组织而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织并消 除了施加高电压的需要,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直流源(19), 所述直流源(19)通过电 极(7和8)(阳极和阴极)将算得的电荷施加至受损组织, 所述电极位于双极针(25)的斜面区 域(6)之中。 所述方法被用来根据至少一个电流表(20)和控制逻辑(1)一起来控制所述电 荷, 所述电流表负责限制所提供的电荷以及负责探测控制每个电极(7和8)(阳极和阴极)中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7249452 A 8 流过电流的电流泄漏, 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双极针(25)的斜面(6)上。 这允许比较这两个电流 以确定它们是否。
32、超出安全水平的阈值, 所述阈值由控制逻辑(1)所建立并用于控制治疗(3) 的停止。 其中还存在至少一个控制逻辑(1)沿路上的电压表(21), 其探测两个电极(7和8)之 间的电位差, 以及两个电极(7和8)在治疗期间所存在的阻抗, 因此如果所算得的阻抗超出 控制逻辑(1)所建立的最大水平或最小水平, 治疗(3)将会停止; 由于治疗聚焦的改进和可 能电流泄漏的受控, 这消除在使用内假体和骨接合的患者、 佩戴起搏器或任何电子植入物 的患者、 心脏病患者、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和(或)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禁忌。 0079 由于使用双极针(25)以及上述安全方法, 受电荷影响的组织被限制至双极针(25)。
33、 斜面(6)附近的区域, 完全限制了通过受损组织的所述电荷, 并且不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 织, 避免了施加高电压的需要并消除了目前装置中存在的各种禁忌。 0080 这具有产生旨在刺激受影响组织之感觉神经纤维的靶向电刺激(4), 其通过至少 两套双极针(26)从控制逻辑(1)被施加至脉冲双极信号, 通过将每针的中心导体用作电极 而外部导体用作屏蔽的单极方式来让这些奏效。 0081 所述脉冲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直流发生器(22)来产生, 所述发生器产生由脉冲所形 成的电流信号图样, 所述脉冲为等幅等久期但超出180 同步范围旨在让信号的平均值为空 值并避免任何电解现象的发生。 这还具有基于至少沿着控制逻。
34、辑(1)的电流表(23)和电压 表(24)的方法, 以允许比较两个电流以确定是否超过控制逻辑(1)建立的安全水平阈值的 方式, 从而基于流过每个电极的电流测量和测量流过每个电极针中心导体中每个电极流过 电流所探测到的电流泄漏控制所述脉冲信号并停止电刺激(4), 并通过探测两个电极之间 的电位差并因此计算刺激期间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的阻抗, 因此如果算得的阻抗超出控制逻 辑(1)所建立的某个最大水平或最小水平, 则停止电刺激(4)并且这消除了如前所述患者的 禁忌。 0082 这里还预计使用至少两个双极针和(或)至少两个带有特氟龙涂层的孤立单极针, 其用于诊断、 治疗和电刺激。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7249452 A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0 CN 107249452 A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1 CN 107249452 A 11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2 CN 107249452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