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886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1 CN 102188602 A *CN102188602A* (21)申请号 201110117578.1 (22)申请日 2011.05.09 A61K 36/8966(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河南中医学院 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 1 号 (72)发明人 李建生 李素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13 代理人 聂孟。
2、民 (54) 发明名称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 粒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 虚证的中药颗粒, 可有效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肺肾气虚证的治疗用药问题, 方法是, 由人参 6-12g、 黄芪15-30g、 山茱萸9-15g、 枸杞子9-15g、 五味子 6-12g、 淫羊藿 6-12g、 浙贝母 9-15g、 赤芍 9-15g、 地龙 9-15g、 紫苏子 9-15g、 矮地茶 15-30g 和陈皮 9-15g 制成, 本发明原料丰富, 制备方法科 学、 先进, 其中药颗粒补气益肺肾, 化痰活血, 是中 药上的创新。 (51)Int.Cl.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CN 102188602 A1/2 页 2 1.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其特征在于, 由人参 6-12g、 黄 芪 15-30g、 山茱萸 9-15g、 枸杞子 9-15g、 五味子 6-12g、 淫羊藿 6-12g、 浙贝母 9-15g、 赤芍 9-15g、 地龙 9-15g、 紫苏子 9-15g、 矮地茶 15-30g 和陈皮 9-15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 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小时, 收 集挥发。
4、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 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 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 对密度为1.151.20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 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 量的 8 。
5、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 压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5 1.20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 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20-4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 10 倍量 - 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 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粉重量 10-15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其特征在 于, 由人参 9g、 黄芪 15g、 山茱。
6、萸 12g、 枸杞子 12g、 五味子 9g、 淫羊藿 9g、 浙贝母 9g、 赤芍 9g、 地龙 12g、 紫苏子 9g、 矮地茶 15g 和陈皮 9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 再将五味 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 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5 的 。
7、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 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 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 8 倍量的水, 煎煮三 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5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2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10倍量-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 。
8、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粉重量 10 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其特征在 于, 由人参 6g、 黄芪 15g、 山茱萸 9g、 枸杞子 9g、 五味子 6g、 淫羊藿 6g、 浙贝母 9g、 赤芍 9g、 地 龙 9g、 紫苏子 9g、 矮地茶 15g 和陈皮 9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 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 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9、、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 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 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7 的第一浸 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88602 A2/2 页 3 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
10、量的 8 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 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7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3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 10 倍量 - 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粉重量 12的蜂 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其特征在 于, 由人参 9g、 黄芪 20g、 山茱萸 12g、 。
11、枸杞子 12g、 五味子 9g、 淫羊藿 9g、 浙贝母 12g、 赤芍 12g、 地龙 12g、 紫苏子 12g、 矮地茶 20g 和陈皮 12g 制成, 其中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 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 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20 的第一浸膏, 备。
12、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 苏子的药渣加入6倍重量的水, 煎煮1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 8 倍量的 水, 煎煮三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 相对密度为 1.20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4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10倍量-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 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
13、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 粉重量 15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其特征在 于, 由人参 12g、 黄芪 30g、 山茱萸 15g、 枸杞子 15g、 五味子 12g、 淫羊藿 12g、 浙贝母 15g、 赤 芍 15g、 地龙 15g、 紫苏子 15g、 矮地茶 30g 和陈皮 15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6倍量的水蒸馏5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
14、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 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6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 苏子的药渣加入6倍重量的水, 煎煮1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 8 倍量的 水, 煎煮三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
15、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 相对密度为 1.16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25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10倍量-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 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 粉重量 13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88602 A1/12 页 4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 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 又 称益肺济生方, 以下同。
16、 )。 二、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具 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 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由于其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病程长以及疾 病的经济负担严重, 已经引起了国际医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预计2020年COPD将 排在死亡原因的第 3 位, 慢性致残原因的第 5 位,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加强对于其治疗的研 究。在我国,“十五” 期间进行的全国七个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40 岁以上人群 CO。
17、PD 患 病率高达 8.2。据 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显示, 在我国死因排位中, 2005 年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是 COPD, 在城市居民主要死亡构成中占 12.6居第 4 位 ; 在农村占 23.5居第 1 位。 COPD 患者 10 年生存率约为 50。COPD 是一个高致残力的疾病, 中、 重度患者基本丧失劳 动能力, 而在我国中重度 COPD 患者大约有 2500 万。由于目前吸烟、 使用固体燃料等原因, 预计 2003-2033 年期间中国将有 6500 万人死于 COPD。自 “八五” 以来, COPD 的防治一直被 列为我国的重点研究项目, 在防治和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由。
18、于 COPD 是一种 慢性进行性疾病, 目前国内外西医界尚乏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现有的治疗措施如戒烟、 支 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氧疗、 肺炎链球菌疫苗、 营养、 呼吸肌功能锻炼及单侧肺置换等, 主要在于改善症状。近年采用的联合吸入 2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 吸入噻托溴胺、 口服长 效茶碱等能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但难以有效阻止 COPD 肺功能的下降和疾病的持续进 展, 以至于近 30 年来, COPD 的患病率持续增高, 致残率和由此而引起的疾病负担不断上升, 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0003 近 20 余年来, 临床研究证据显示, 中医治疗 COPD 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是。
19、在急性 加重期方面, 可以显著改善症状体征、 缩短病程、 减少并发症、 改善肺通气功能等 ; 二是在 COPD 稳定期方面, 表现在改善症状、 减少急性加重、 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不容忽视 的是, 目前高质量临床报道较少而多数证据的级别较低, 缺乏针对 COPD 特点治疗的方法 / 方药。因此, 加强 COPD 稳定期的中医治疗与中药研究开发, 对于提高临床防治水平和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三、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可有效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治疗用药 问题。 0005 。
20、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中医药学原理, 肺肾气虚、 或兼痰瘀为慢性阻塞性 肺病稳定期的主要病机之一, 以肺肾气虚为本为主, 治法当宜益气补益肺肾为主, 时兼止咳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2/12 页 5 平喘。方中人参甘平而大补元气而为君。黄芪甘温而补益肺脾之气并固卫, 有助人参补气 之力 ; 山茱萸、 枸杞子滋补肾之精气, 五味子滋补肺肾而酸恋肺气, 淫羊藿温肾助阳以合 “少 火生气” 之义并使肾之阴精化生肾气, 黄芪、 山茱萸、 枸杞子、 五味子、 淫羊藿之五味共辅人 参而为臣。痰浊稽留不除而反阻肺伤气, 肺肾气虚而又助痰生。痰浊阻塞气机、 气虚行血乏 力, 常有血瘀。
21、之变, 故气虚的同时常兼有痰瘀, 故在补益肺肾基础上应化痰活血。浙贝母化 痰散结, 紫苏子降气化痰而止咳平喘, 赤芍活血化瘀, 三味配伍以奏化痰散结活血之效而也 共为臣药。 地龙通经活络而平喘, 矮地茶止咳平喘而活血化瘀, 二味配伍有助赤芍的活血之 效和苏子的止咳平喘之力, 为之佐药。陈皮理气和胃, 调理脾胃气机, 以防方中补益诸药呆 滞、 祛邪诸药伤胃之虑, 为方之使药。据此, 本发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颗粒是由 人参 6-12g、 黄芪 15-30g、 山茱萸 9-15g、 枸杞子 9-15g、 五味子 6-12g、 淫羊藿 6-12g、 浙贝 母 9-15g、 赤芍 9-15g、 。
22、地龙 9-15g、 紫苏子 9-15g、 矮地茶 15-30g 和陈皮 9-15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 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 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 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1.20(50 )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 药渣与人。
23、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 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 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8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1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 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1.20(50 )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 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20-4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 述挥发油与10倍量-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入糊精喷雾。
24、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粉重量 10-15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 燥, 即得。 0006 本发明原料丰富, 制备方法科学、 先进, 其中药颗粒补气益肺肾, 化痰活血, 有效用 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 是中药上的创新。 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08 实施例 1 0009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 本发明中药颗粒由人参 9g、 黄芪 15g、 山茱萸 12g、 枸杞子 12g、 五味子 9g、 淫羊藿 9g、 浙贝母 9g、 赤芍 9g、 地龙 12g、 紫苏子 9g、 矮地茶 15g 和陈皮 9g 制成, 其中。
25、,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 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 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 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 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50 )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 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
26、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3/12 页 6 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 8 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 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5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 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的 2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 油与10倍量-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 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入药粉重量 10的蜂蜜, 混合均。
27、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0010 实施例 2 0011 本发明还可为 : 人参 6g、 黄芪 15g、 山茱萸 9g、 枸杞子 9g、 五味子 6g、 淫羊藿 6g、 浙 贝母 9g、 赤芍 9g、 地龙 9g、 紫苏子 9g、 矮地茶 15g 和陈皮 9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6倍量的水蒸馏5小时, 收集挥 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 参粉、 山茱萸、。
28、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 度为 1.17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 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 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量的 8 倍 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 1 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7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重量 的 30的。
29、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 10 倍量 - 环糊精研磨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粉, 加 入药粉重量 12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0012 实施例 3 0013 本发明也可为 : 人参 9g、 黄芪 20g、 山茱萸 12g、 枸杞子 12g、 五味子 9g、 淫羊藿 9g、 浙贝母 12g、 赤芍 12g、 地龙 12g、 紫苏子 12g、 矮地茶 20g 和陈皮 12g 制成, 其中先将人参粉 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
30、蒸馏 5 小 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 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 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20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 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
31、和矮地茶重 量的8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1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 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20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 膏重量的 40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 10 倍量 - 环糊精研磨 包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 粉, 加入药粉重量 15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0014 实施例 4 0015 本发明还可由 : 人参 12g、 黄芪 30g、 山茱萸 15g、 枸杞子 15g、 五味子 12g。
32、、 淫羊藿 12g、 浙贝母 15g、 赤芍 15g、 地龙 15g、 紫苏子 15g、 矮地茶 30g 和陈皮 15g 制成, 其中, 先将人 参粉碎成粉, 备用, 再将五味子粉碎, 与陈皮合并, 加五味子和陈皮重量的 6 倍量的水蒸馏 5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4/12 页 7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然后将五味子和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加 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 回流三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每次乙醇加入量为五味子和陈皮 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重量的 6 倍,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至 50相。
33、对密度为 1.16 的第一浸膏, 备用 ; 乙醇回流后的五味子、 陈皮的药渣与人参粉、 山茱 萸、 浙贝母及紫苏子的药渣加入 6 倍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得第一滤液, 备用 ; 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每次加入黄芪、 枸杞子、 淫羊藿、 赤芍、 地龙和矮地茶重 量的8倍量的水, 煎煮三次, 每次1小时, 滤过, 得第二滤液, 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 减压 浓缩至 50相对密度为 1.16 的第二浸膏 ; 合并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 加第一浸膏和第二浸 膏重量的 25的糊精, 混匀, 喷雾干燥成粉, 备用 ; 将上述挥发油与 10 倍量 - 环糊精研磨 包。
34、合, 减压干燥, 粉碎成粉, 与上述第一浸膏和第二浸膏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后的粉合并成药 粉, 加入药粉重量 13的蜂蜜, 混合均匀, 制成粒, 干燥, 即得。 0016 本发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颗粒经试验, 具有补气益肺肾功效, 佐以化 痰活血, 有效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 0017 1 对象与方法 0018 1.1 选择病例的标准 0019 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COPD 稳定期门诊患者为选择对象。 0020 1.1.1 诊断标准 0021 (1) 西医诊断和分级标准 参照 2006 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和 中华医学会呼。
35、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1月修订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 治指南” 制定。 0022 (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王永炎主编 今日中医内科 、 王永炎、 鲁兆麟主编的中医 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内科学 、 张伯臾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医内科学 ( 第五版 ) 中 有关 COPD、 喘证、 肺胀病中的证候标准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 码 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辨证标准, 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基础制订 COPD 稳定期肺肾气虚证辨证 标准。症舌脉 : 主症 : 喘息、 气短, 动则加重, 面目虚浮,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易感冒, 脉沉、 细、 弱。 次症 : 咳嗽, 头昏。
36、, 耳鸣, 自汗, 小便频数、 夜尿增多, 咳喘时遗尿, 舌质淡。 诊断 : 喘 息, 气短, 动则加重, 乏力, 自汗, 动则加重 ; 易感冒 ; 腰膝酸软 ; 耳鸣、 头昏或面目 虚浮 ; 小便频数、 夜尿增多, 或咳喘时遗尿 ; 舌淡苔白, 脉沉细或细弱。具备、 、 中 的 2 项, 加、 、 、 中的 2 项, 即可辩证为肺肾气虚证。 0023 1.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的 COPD 稳定期肺肾气虚 证患者 ; 肺功能为 I 级 III 级的患者 ; 年龄 40 岁、 80 岁 ; 入选前 1 个月内未 参加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 ; 自愿接受治疗, 并签署知。
37、情同意书。 0024 1.1.3排除标准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 ; 肺功能为IV级 ; 神志不清、 痴呆、 各种精神病患者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 合并支气管哮喘, 或支气管扩张, 或活动性肺 结核, 或肺栓塞者 ; 合并肿瘤、 或严重心功能不全, 或其他严重肝肾疾病者 ; 先天或后 天性免疫缺陷者 ; 正在参加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者, 已知对治疗药物过敏者等 0025 1.2 试验方法 0026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患者。在伦理委员会批准 试验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试验。由 SAS 统计软件用分层随机化法产生随机数字表, 并 说 明 书 CN 10。
38、2188602 A5/12 页 8 进行分组。同时为每个随机号准备一封应急信件, 盲底一式两份, 密封保存。统计分析时分 两次揭盲, 第一次揭盲划分组别, 第二次揭盲解密每组的具体药物。 0027 1.3 干预措施 0028 试验组采用益肺济生方 ( 即本发明中药颗粒, 以下同 ) 口服 + 茶碱缓释胶囊模拟 剂口服治疗 ; 对照组采用缓释茶碱胶囊口服 + 益肺济生方模拟剂口服治疗。 0029 试验药品 : 益肺济生方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提供 (9g/ 袋 )。阳性对照药品 : 缓释茶碱胶囊杭州民生药业集团生产 ( 批号 : C09F067 ; 0.1g/ 片 )。 益肺济生。
39、方安慰剂和缓释茶碱胶囊安慰剂均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 提供, 安慰剂在其外观、 重量、 颜色、 气味等方面与试验组用药一致。 0030 给药方法 : 益肺济生方及其安慰剂, 一次 9g, 一天两次, 口服, 疗程 4 个月 ; 缓释茶 碱胶囊及其模拟剂, 一次 100mg, 一天两次, 口服, 疗程 4 个月。随访 6 个月。 0031 1.4 疗效观察指标 0032 1.4.1 COPD 急性加重次数和持续时间 统计 4 个月内和随访期的急性加重次数 和每次急性加重的持续时间时间, 如两次急性加重间隔在 1 周内则算为 1 次急性加重。治 疗期内每月观察记录 1 次, 随访期。
40、第 3、 6 月记录 1 次。COPD 急性加重 (AECOPD) 次数及及 持续时间 : AECOPD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困难、 咳嗽和 / 或咳痰在基础水平上 出现急性改变, 超出每天的日常变异, 需改变治疗方案。 通常在疾病过程中, 患者气促加重, 常伴有喘息、 胸闷、 咳嗽加剧、 痰量增加、 痰液颜色和 ( 或 ) 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 此外亦可 出现全身不适、 失眠、 嗜睡、 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 发热和 ( 或 ) 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 COPD 加重的征兆。AECOPD 次数 : 2 次急性加重的间隔至少为 1 周, 如两次急性加重间隔。
41、在 1 周内则算为 1 次急性加重。AECOPD 持续时间是指急性加重 开始到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恢复到急性加重前水平的时间。 0033 1.4.2 肺功能 FVC、 FEV1、 FEV1 治疗前后各检测记录 1 次。 0034 1.4.3临床症状与体征 包括咳嗽、 痰量、 气短、 呼吸困难、 喘息、 紫绀等。 治疗期每 月各观察记录 1 次, 随访期第 3、 6 月各记录 1 次。呼吸困难分级采用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 会制定 (MRC), 后经美国胸科学会修订的修订 (MMRC) 的呼吸困难量表来评价。治疗期第 0、 2、 4 个月各观察记录 1 次, 随访期第 3、 6 月各记录 1 。
42、次。 0035 1.4.4 生存质量 采用 WHOQOL-BREF 简表和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评分 表 ( 蔡映云等基于圣乔治呼吸问卷改良的适合国人的呼吸问卷 ) 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积 分。治疗期第 0、 2、 4 个月测评 1 次, 随访期 3 个月、 6 个月测评一次。 0036 1.4.5 六分钟步行距离 (6MWD) 治疗期第 0、 2、 4 个月各观察记录 1 次, 随访期第 3、 6 月各记录 1 次。 0037 1.4.6 安全性观测指标 血、 尿、 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 肝、 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 检测 1 次 ; 不良事件在治疗期和随访期随时观察记录。 0038 1.。
43、5 统计分析 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以 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计量资料将应用均数 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内比较应用配对 t 检验或 秩和检验 ; 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秩和检验 ; 多次观测指标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 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 构成比 ) 进行统计描述。应用 2检验或秩和检验。统计软 件统一采用 SPSS19.0 软件, 授权号 : 6f1d84c801f1e6010dc。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6/12 页 9 0039 2 结 果 0040 2.1一般情况 共收集病例80例, 其中剔除1例, 脱落4例, 符合方案例数为75例 (。
44、 试验组 36 例, 对照组 39 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吸烟状态、 病程、 体重指数、 呼吸困难 分级、 肺功能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1。 0041 表 1 两组基线比较 0042 0043 2.2 疗效评价 0044 2.2.1 急性加重情况疗效评价 治疗前两组近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及持续时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98 ; P 0.548) ; 两组在治疗 4 个月、 随访 6 个月和治疗随访 累计 10 个月的急性加重次数及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33, P 0.040, P 0.011 ; P 0.041, 。
45、P 0.018, P 0.008)。治疗后试验组 10 个月的加重次数及持续时 间与治疗前近 1 年折算后 10 个月的加重次数及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 ; P 0.000), 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562 ; P 0.566)。见表 2。 0045 表 2 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0046 0047 注 :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 10 个月的加重次数与近 1 年折算后 10 个月加重次 数比较的 z 和 P 值。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7/12 页 10 0048 2.2.2 肺功能疗效评价 两组身高、 体重、 年龄、 性别之间差异无统。
46、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 FVC、 FEV1、 FEV1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 4 月后 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且两组 FVC、 FEV1、 FEV1各指标治疗前 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3-5。 0049 表 3 两组 FVC 情况比较 0050 0051 注 : 治疗后 FVC 与治疗前 FVC 的 Z 和 P 值。 0052 表 4 两组 FEV1 情况比较 0053 0054 注 : 治疗后 FEV1 与治疗前 FEV1 的 Z 和 P 值。 0055 表 5 两组 FEV1情况比较 00。
47、56 0057 注 : 治疗后 FEV1与治疗前 FEV1的 Z 和 P 值。 0058 2.2.3 临床症状积分评价 治疗不同时间之间症状积分有显著差异 (P 0.001)。两组症状积分, 试验组持续下降且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00)。从各时 间点看,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 (P 0.923),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 疗第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随访 3 月、 随访 6 月症状积分降低有显著差异 (P 0.000, P 0.000, P 0.000, P 0.000, P 0.000, P 0.000)。治疗前后两组之间存在交互效 应 (P 0。
48、.000), 症状积分均数最大值在试验组治疗前, 最小值在试验组随访 3 月。见表 6。 0059 表 6 两组症状积分况比较 0060 0061 0062 注 : * 时间效应的 F 统计量和 P 值 ; 组间效应的 F 统计量和 P 值 ; # 交互效应的 F 说 明 书 CN 102188602 A8/12 页 11 统计量和 P 值。 0063 2.2.4 六分钟步行距离评价 治疗不同时间之间 6MW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两组 6MWD, 试验组均数增加高于对照组 (P 0.012)。从各时间点看, 治疗前 两组 6MW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00) ; 两组在治疗第 2 月、 第 4 月、 随访 6 月 6MWD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3, P 0.030, P 0.009)。治疗前后两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P 0.002)。6MWD 均数最小值在对照组随访 6 月, 最大值在试验组第 4 月。见表 7。 0064 表 7 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情况比较 0065 0066 注 : * 时间效应的 F 统计量和 P 值 ; 组间效应的 F 统计量和 P 值 ; # 交互效应的 F 统计量和 P 值。 0067 2.2.5 呼吸困难分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