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扩口管件的制造模具的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小口径扩口管件 的制造模具的扩口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管件和塑料管材普遍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 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塑料管材通过 塑料管件连接在一起。管件一般包括直通、 弯头、 三通、 四通等。在由管件将管材连接在一 起时, 通常所采用的结构是 : 将管件的各个端口制成扩口的形状 ( 也就是在管口的内壁上 形成一个沿周向设置的圆环形凹槽 ), 在扩口内安装密封圈, 再将管材的一端插入相应管材 的相应的一个端口中, 并由密封圈弹性胀紧在管材与管件之间, 从而完成该管材与管件的 密闭固定连接, 其连接处可承受一定的压力。 但是在将各个端口制成扩口的结构时, 其所采 用的方法是 : 先注塑成各个端口为直管的半成品, 再将端口直管加热, 放入另一具有扩口结 构的模具中挤压成扩口端。但是, 这种挤压后的扩口部分的管壁的厚度不均匀, 强度较差, 且密封时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较小, 另外, 生产效率也较低。
作为其改进, 中国专利文献 CN201272027 公开了一种扩口管件的扩口型芯脱模机 构。所述机构包括主体型芯和型腔, 主体型芯制有固定杆, 固定杆外装有滑轨, 滑轨制有活 动腔, 固定杆外安装拉块于活动腔内, 拉块中部制有定位槽, 拉块外装扩口型芯, 扩口型芯 由大滑块和小滑块组成, 大滑块和小滑块外装盖板, 盖板、 大滑块、 小滑块和主体型芯与型 腔之间构成模腔, 大滑块和小滑块中部制有活动槽甲和活动槽乙, 活动槽乙的上端面与定 位槽的下端面相接触, 小滑块中部制有凸台, 凸台上装有挡板, 活动槽甲与拉块的定位槽内 装有小滑块支承板, 其上装有大滑块支承板, 大滑块支承板制有挡块乙, 挡块乙与大滑块相 接触, 拉块的上头连接拉杆, 拉杆由油缸带动。该扩口型芯脱模机构用于注塑模具时, 由于 模腔由主体型芯和扩口型芯与型腔和盖板构成, 且制品的扩口部位处的凹模部位由型腔承 担, 所以, 所形成的制品只能是直管, 而且只能在直管的一端形成扩口, 直管的另一端要扩 口的话, 则只能采用加热方式, 再放入另一具有扩口结构的模具中挤压成扩口端。 虽然生产 效率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管件的两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的管壁仍然厚度不均匀, 所以在进 行管材的连接时, 其密封件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仍然得不到提高。 另外, 该扩口型芯脱模机构 在脱模时, 大滑块及小滑块要靠摆动来脱离制品的扩口部位, 长久以往大滑块及小滑块的 固定位置容易出现松动, 与活动槽乙、 活动槽甲的配合连接也容易出现磨损, 从而造成该机 构易出故障且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 使用寿命较长, 且相应的注塑 模具可用于各种扩口管件的所有端口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扩口脱模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座、 行位凹模、 固定板、 行位凸模、 行位连接板和 2 至 4 根拉杆, 还包括水芯、 契块、 2 至 4 块契板、安装座、 行位套和数量与拉杆的数量相同的滚珠。
契块是一个设有中央孔的钢制一体件, 其左部基本形状为圆台体、 右部基本形状 为圆柱体, 且以中央孔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有数量与契板的数量相同的贯通契块左右的 契板槽。契块的左部设有位于相邻的契板槽之间的瓣块座, 从而瓣块座的数量与契板槽的 数量相同。各个瓣块座相对于契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各块契板的外侧左部为设有瓣块连接部的斜面结构, 各块契板由其内侧部位滑动 连接在契块的相应一条契板槽中, 且相对于契块在左右方向上滑动。
行位凸模包括行位镶件、 小瓣块和大瓣块, 小瓣块和大瓣块的数量均与契块的契 板槽的数量相同, 且小瓣块和大瓣块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各个小瓣块滑动连接在契块的相 应 1 个瓣块座上, 且各小瓣块与契块的相对滑动方向与契块的中心线之间的交角均相同, 角度范围为 15 至 30 度。各个大瓣块滑动连接在相应一块契板的瓣块连接部上, 且各大瓣 块与契板的相对滑动方向与契块的中心线之间的交角均相同, 角度范围为 15 至 30 度。
水芯包括杆身和连接在杆身左侧的芯头。 水芯还设有冷却水通道和贯穿左右的中 央孔, 中央孔的两端密闭固定有堵头。 契块由其中央孔套在水芯的杆身上、 且与水芯左右滑 动连接。行位镶件固定安装在水芯的芯头上。 安装座沿轴向设有中央孔和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的拉杆孔, 还沿径向设有数量与 滚珠数量相同的滚珠孔。滚珠孔的一端与外界相通, 另一端与相应一个拉杆孔相通。各个 滚珠设置在相应一个滚珠孔中。安装座由其中央孔套在水芯的杆身上、 与水芯左右滑动连 接, 安装座位于各块契板的右侧, 且各块契板相对于安装座被限位。
固定座是一个设有中央孔的钢制一体件, 包括位于左侧的接头部和位于右侧的管 体, 在管体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截面呈劣弧形的环形凹槽。 固定座由其中央孔套在契块、 各 块契板和安装座上。
固定板沿轴向设有中央孔和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的拉杆孔, 固定板从右方固定在 固定座上, 固定板由其中央孔套在水芯的杆身上, 并与水芯固定连接, 且固定板位于安装座 的右方。
各根拉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 拉杆的左部杆段设有截面呈劣弧形的环形凹槽。各 拉杆的左端依次穿过固定板和安装座的相应的拉杆孔后从右方螺纹固定在契块上。 各拉杆 与固定板和安装座左右滑动连接。
行位凹模为具有中央孔的钢制一体件, 中央孔的左部为型腔, 型腔左端的内径最 大且从左至右逐级缩小, 行位凹模从左方固定在固定座上。
行位套为钢制一体件。 行位套设有位于外侧周边的限位槽和位于外侧的左右向导 槽。
行位套从右方套在固定座上, 且与固定座左右滑动连接。
行位连接板沿轴向设有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的拉杆孔, 还设有使用时与油缸的动 力输出件相连的部位。行位连接板从右方固定在行位套上, 且各根拉杆的右端固定在行位 连接板上。
上述固定座的中央孔处的内壁上设有 3 条轴向的矩形通槽, 3 条矩形通槽呈中心 对称设置。契板的数量有 3 块, 则契块的瓣块座和契板槽的数量也是 3 个, 相应地行位凸模 的小瓣块和大瓣块的数量也均是 3 个。各块契板的外侧的中部和右部伸入固定座的相应 1
条矩形通槽中, 且各块契板通过固定座的矩形通槽而与固定座左右滑动连接。
行位凹模的外径与固定座的接头部的外径相同, 接头部的外径与行位套的外径相 同。 行位套的左右向导槽分为上侧导槽和下侧导槽, 固定座的接头部的外侧也对应设有上、 下侧导槽, 行位凹模的外侧也对应设有上、 下侧导槽。行位连接板的外侧也对应设有上、 下 侧导槽。
行位凹模的中央孔的右部为阶梯孔。 行位凹模的阶梯孔与固定座的左端面之间形 成阻挡槽。上述契块的瓣块座为 T 型块座。小瓣块的内侧设有 T 形槽。小瓣块由其 T 形槽 套在契块的相应 1 个瓣块座的 T 型块上, 而与契块左右斜向滑动连接。小瓣块左部的外侧 为组成行位凸模的内壁的一部分, 小瓣块的右部为挡肩。小瓣块的左部内侧的中心位置至 挡肩的最外侧的径向距离与水芯的杆身的外径之和小于固定座的中央孔的半径, 从而在小 瓣块相对于契块左右斜向滑动时, 其挡肩沿径向向内侧运动而离开阻挡槽或沿径向向外侧 运动而伸入阻挡槽中。
契板的瓣块连接部为 T 型块座。大瓣块的内侧设有 T 型槽。大瓣块由其 T 形槽套 在契板的相应 1 个瓣块连接部的 T 型块上, 而与契板左右斜向滑动连接。大瓣块左部的外 侧为组成行位凸模的内壁的一部分, 大瓣块的右部为挡肩。大瓣块的左部内侧的中心位置 至挡肩的最外侧的径向距离与水芯的杆身的外径之和大于固定座的中央孔的半径, 从而在 大瓣块相对于契板向左方斜向滑动中, 其挡肩沿径向向内侧运动时, 其径向最大的部位仍 留在阻挡槽中。 上述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还包括限位板和 3 个连接块。
限位板沿轴向设有中央孔和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的轴向的拉杆孔, 各拉杆孔相对 于限位板的中央孔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限位板由其中央孔套在水芯的杆身上, 与水芯 左右滑动连接, 且从右方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 还由其拉杆孔套在相应的拉杆外, 而与拉杆 左右滑动连接。
安装座还设有 3 个安装槽以及与每个安装槽在左右方向上相通的契板槽, 且安装 槽的周向尺寸大于契板槽周向尺寸。各连接块设置在安装座的相应一个安装槽内。各块 契板的右端设置在相应一个契板槽中, 且设有朝向右方的螺孔, 由螺钉穿过连接块的连接 孔旋合在契板的右端, 从而安装座通过连接块和限位板而与各块契板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限 位。
行位连接板的使用时与油缸的动力输出件相连的部位为设置在板体中央的一个 行位连接孔。
拉杆有 3 根, 从而行位连接板、 固定板、 限位板和安装座上的拉杆孔也都是 3 个, 安 装座上的滚珠孔也是 3 个。
各拉杆的右端为固定连接部, 包括凸肩和设有外螺纹的右端头。 3 根拉杆的右端头 自左向右穿过行位连接板的相应一个拉杆孔, 并由其凸肩的右端面与行位连接板的左端面 相接触, 再在右端头上旋合上一个锁紧螺母。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 :
(1)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 各零件的配合连接方式 较为简单, 使得整个机构装配也较为方便。
(2)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的运动方式新颖, 通过大小瓣块上的 T 型
槽与契板、 契块的 T 型槽板的滑动连接进行扩口型芯的脱模或合模运动, 这种运动及连接 方式在保证良好的脱模效果的基础上既简单又新颖。
(3)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的大小瓣块通过其上的 T 型槽与契板、 契 块的 T 型槽板滑动连接使得大小瓣块的使用寿命较长, 且故障率较低。
(4)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主要应用于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扩口管件的 制造, 但通过与制造模具的活动搭配, 同样可应用于管件的二次扩口加工。
(5) 本发明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制造小口径 (50 至 90 毫 米, 50 号、 60 号、 75 号、 90 号 ) 扩口管件, 但其在大口径扩口管件的制造上同样适用, 且效果 很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由图 32 的 M-M 剖视示意图的右半部分中的 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得到。
图 2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图 2 的 A-A 面剖视图。
图 4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行位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图 4 的 B-B 面剖视图。 图 6 为从图 1 中的水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 7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8 为图 7 的 C-C 面剖视图。 图 9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 为图 10 的 D-D 面剖视图。 图 12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13 为契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 14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小瓣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15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大瓣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 为图 1 中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 18 为图 17 的 E-E 面剖视图。 图 19 为图 1 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20 为从图 1 的 I 向观察时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21 为图 20 的 F-F 剖面示意图。 图 22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行位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23 为图 22 的 G-G 剖面示意图。 图 24 为从图 1 的 J 向观察时行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 25 为图 24 的 H-H 剖面示意图。 图 26 为图 1 中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 27 至图 29 为图 1 所示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的脱模过程示意图。图 30 为图 1 所示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处于脱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31 为应用本发明的塑料扩口管件制造模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观察方向为 从上向下。
图 32 为图 31 的 L-L 剖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
固定座 11, 接头部 11-1, 第一台阶 11-1-1, 第二台阶 11-1-2, 管体 11-2, 中央孔 11-3, 环形凹槽 11-4, 矩形通槽 11-5, 第一螺孔 11-6, 第二螺孔 11-7, 上、 下侧导槽 11-8,
行位凹模 12, 型腔 12-1, 阶梯孔 12-2, 台阶形连接部 12-3, 安装孔 12-4, 上、 下侧导 槽 12-5,
固定板 13, 中央孔 13-1, 通水槽 13-2, 冷却水通道 13-3, 拉杆孔 13-4, 固定螺孔 13-5, 安装孔 13-6, 圆柱形凸出部 13-7,
水芯 21, 芯头 21-1, 杆身 21-2, 中央孔 21-3, 通水孔 21-4, 弧形缺口 21-5, 螺孔 21-6,
定位环 22, 中央孔 22-1, 弧形槽 22-2, 安装孔 22-3,
契块 3, 左部 31, 瓣块座 31-1, 右部 32, 拉杆螺孔 32-1, 中央孔 33, 契板槽 34,
行位凸模 4,
行位镶件 40,
小瓣块 41, T 形槽 41-1, 挡肩 41-2,
大瓣块 42, T 型槽 42-1, 挡肩 42-2,
契板 5, 瓣块连接部 51, 矩形缺口 52, 螺孔 53,
安装座 61, 中央孔 61-1, 拉杆孔 61-2, 滚珠孔 61-3, 安装槽 61-4, 契板槽 61-5, 螺 孔 61-6,
连接块 62, 安装孔 62-1,
限位板 63, 中央孔 63-1, 拉杆孔 63-2, 安装孔 63-3,
滚珠 7,
行位连接板 81, 拉杆孔 81-1, 行位连接孔 81-2, 安装孔 81-3, 导槽 81-4,
行位套 82, 限位槽 82-1, 导槽 82-2, 螺孔 82-3,
拉杆 83, 左端 83-1, 环形凹槽 83-2, 凸肩 83-3, 右端头 83-4,
挡槽 9,
前模 A1, 契环 A2,
后模 B1, 顶针 B2, 行位导轨块 B3, 边沿 B3-1, 行位挡板 B4, 定位环 B5,
即嘴 C1,
模胚 D1。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见图 1, 本实施例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座 11、 行位凹模 12、 固定板 13、 水芯 21、 定位环 22、 契块 3、 行位凸模 4、 3 块契板 5、 安装座 61、 3 块连接块 62、 限位板 63、 3 个滚珠 7、 行位连接板 81、 行位套 82 和 3 根拉杆 83。见图 2 及图 3, 固定座 11 是一个设有中央孔 11-3 的钢制一体件, 包括位于左侧的 接头部 11-1 和位于右侧的管体 11-2。
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处的内壁上设有 3 条轴向的矩形通槽 11-5, 3 条矩形通 槽 11-5 相对于中央孔 11-3 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管体 11-2 的后部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一个截面呈劣弧形的环形凹槽 11-4。
固定座 11 的右端设有轴向的 4 个第一螺孔 11-6, 4 个第一螺孔 11-6 相对于中央 孔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为阶梯孔, 其左侧的直径较大的孔段设置在接头部 11-1 上。接头部 11-1 的外周前部半径较小、 后部半径较大, 且在接头部 11-1 的外周后部与外周 前部的连接处设有左右向的上侧导槽 11-8 和下侧导槽 11-8。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 第二台阶 11-1-2 的朝左的端面处设有轴向的 4 个第二螺孔 11-7, 4 个第二螺孔 11-7 相对 于中央孔 11-3 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见图 4 及图 5, 行位凹模 12 为具有中央孔的钢制一体件 ; 中央孔的左部为型腔 12-1, 型腔 12-1 左端的内径最大且从左至右逐级缩小, 行位凹模 12 的中央孔的右部为阶梯 孔 12-2 ; 行位凹模 12 的阶梯孔 12-2 的右侧的孔段的直径较大, 且行位凹模 12 的右端外周 设有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第一台阶 11-1-1 和第二台阶 11-1-2 相配合的台阶形连 接部 12-3。 在行位凹模 12 上, 从左向右设有轴向的 4 个安装孔 12-4, 4 个安装孔 12-4 的位置 与固定座 11 的第二螺孔 11-7 的位置相对应。
行位凹模 12 的外周前部半径较小、 后部半径较大, 且在行位凹模 12 的外周后部与 外周前部的连接处设有左右向的上侧导槽 12-5 和下侧导槽 12-5, 且行位凹模 12 的最外周 的形状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外周形状相同。
见图 1, 将行位凹模 12 的台阶形连接部 12-5 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第一 台阶 11-1-1 和第二台阶 11-1-2 相接触, 再通过 4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依次穿过行位凹模 12 的 4 个安装孔 12-4 后旋合在固定座 11 的第二螺孔 11-7 上, 从而将行位凹模 12 固定在固 定座 11 上, 且位于固定座 11 的左方, 且行位凹模 12 的上侧导槽 12-5 和下侧导槽 12-5 对 准固定座 11 的上侧导槽 11-8 和下侧导槽 11-8, 并且行位凹模 12 的阶梯孔 12-2 的右侧的 直径较大的孔段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第二台阶 11-1-2 的左端面之间形成阻挡槽 9。
见图 6, 水芯 21 包括杆身 21-2 和连接在杆身 21-2 左侧的芯头 21-1 ; 芯头 21-1 的 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外螺纹, 芯头 21-1 的左端沿轴向还设有 2 个螺孔 21-6 ; 水芯 21 还设有 冷却水通道和贯穿左右的中央孔 21-3, 中央孔 21-3 的两端密闭固定有堵头。水芯 21 的中 央孔 21-3 也是整个水芯 21 的冷却水通道。杆身 21-2 右部设有 2 个径向的与中央孔 21-3 相通的通水孔 21-4。杆身 21-2 的右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个弧形缺口 21-5。
见图 7 及图 8, 固定板 13 为钢制一体件, 其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外径相 等。固定板 13 沿轴向设有中央孔 13-1, 其孔径与水芯 21 的杆身 21-2 的外径相对应。固 定板 13 的中央孔 13-1 处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 2 条环形的通水槽 13-2。固定板 22 上还设 有 3 个轴向的拉杆孔 13-4, 3 个拉杆孔 13-4 相对于中央孔 13-1 呈中心对称设置。固定板 13 的上还设有一个轴向的开口向右的固定螺孔 13-5, 且固定螺孔 13-5 设置在位于上部的
2 个拉杆孔 13-4 之间。固定板 13 还设有 4 个轴向的安装孔 13-6, 4 个安装孔 13-6 的位置 与固定座 11 的第一螺孔 11-6 的位置相对应, 且围绕各拉杆孔 13-4 设置。固定板 13 的板 体中还设有 2 条冷却水通道 13-3, 且每 2 条冷却水通道 13-3 与相应 1 条通水槽 13-2 相通, 各条冷却水通道 13-3 均沿固定板 13 的径向设置。固定板 13 还包括位于左端中央的圆柱 形凸出部 13-7, 凸出部 13-7 的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内径相对应。
见图 1, 将固定板 13 由其圆柱形凸出部 13-7 从右向左伸入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右端之中, 固定板 13 的左侧外周部位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右端面相接触。再将 4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穿过固定板 13 的相应一个安装孔 13-6 后旋合在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相应 1 个第一螺孔 11-6 中, 从而将固定板 13 固定在固定座 11 上, 且其圆柱形凸出部 13-7 嵌入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内。
见图 9, 定位环 22 为钢制一体件, 定位环 22 沿轴向设有中央孔 22-1, 由矩形部位 和半圆形部位组成。定位环 23 板体的外边缘上设有 3 条轴向的弧形槽 22-2, 3 条弧形槽 22-2 相对于中央孔 22-1 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弧形槽 22-2 的直径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 孔 13-4 的直径相等。定位环 23 上设有一个轴向的安装孔 22-3, 且安装孔 22-3 设置在位于 上部的 2 个弧形槽 22-2 之间, 安装孔 22-3 的大小与固定板 13 上的固定螺孔 13-5 相对应。 见图 1, 将水芯 21 从左向右穿过固定板 13 的中央孔 13-1, 且使得水芯 21 的 2 个 通水孔 21-4 分别与固定板 13 的相应 1 条通水槽 13-2 相通, 再将定位环 22 通过其中央孔 22-1 套在水芯 21 的右端头, 并将定位环 22 沿水芯 21 杆身 21-2 从右向左滑动至水芯 21 的弧形缺口 21-5 处, 调整定位环 22 的安装孔 22-3 与固定板 13 的固定螺孔 13-5 的位置相 对, 然后将定位环 21 的矩形部位配合嵌入水芯 21 的弧形缺口 21-5 中, 再通过一个外六角 螺杆依次穿过定位环 22 的安装孔 22-2 后旋合在固定板 13 的固定螺孔 13-5 上, 从而将定 位环 22 固定在固定板 13 上, 且位于固定板 13 的右方, 且定位环 22 的 3 条弧形槽 22-2 分 别与固定板 13 的相应 1 个拉杆孔 13-4 相对。从而将水芯 21 固定在固定板 13 上。
见图 10 至图 13, 契块 3 是一个设有中央孔 33 的钢制一体件, 其左部 31 基本形状 为圆台体、 右部 32 基本形状为圆柱体, 且以中央孔 33 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有 3 条的贯通 契块 3 左右的契板槽 34。中央孔 33 的孔径与水芯 21 的杆身 21-2 的外径相对应。左部 31 设有位于相邻的契板槽 34 之间的瓣块座 31-1, 3 个瓣块座 31-1 相对于契块 3 的中心线对 称设置。瓣块座 31-1 为 T 型块座。右部 32 的直径与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的直径相对 应。右部 32 的右端面还设有 3 个轴向的拉杆螺孔 32-1, 且 3 个拉杆螺孔 32-1 相对于中央 孔 33 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且 3 个拉杆螺孔 32-1 的位置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孔 13-4 的 位置相对应。
见图 1, 契块 3 通过其中央孔 33 套装在水芯 21 的杆身 21-2 上、 且位于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内, 并且与水芯 21 左右滑动连接。
见图 16, 契板 5 有 3 块, 其基本形状为刀型, 即各块契板 5 的外侧左部为设有瓣块 连接部 51 的斜面结构, 瓣块连接部 51 为 T 型块座。各块契板 5 的右部内侧设有一个矩形 缺口 52, 右部的右侧设有一个轴向的螺孔 53。
见图 1 至图 3, 3 块契板 5 分别由其外侧的中部和右部伸入固定座 11 的相应 1 条 矩形通槽 11-5 中, 由其内侧部位滑动连接在契块 3 的相应一条契板槽 34 中, 且各块契板 5 通过固定座 11 的矩形通槽 11-5 而与固定座 11 左右滑动连接, 且各块契板 5 可相对于契块
5 在左右方向上滑动。
见图 1, 行位凸模 4 包括行位镶件 40、 3 块小瓣块 41 和 3 块大瓣块 42。行位镶件 40 设有一个开口向右的中央盲孔, 中央盲孔设有内螺纹, 且其内螺纹与水芯 21 的芯头 21-1 的外螺纹相配合 ; 行位镶件 40 的左端还设有 2 个安装孔, 安装孔的大小及位置与水芯 21 的 2 个螺孔 21-6 相配合。
3 块小瓣块 41 和 3 块大瓣块 42 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小瓣块 41 左部的外侧为组成 行位凸模 4 的内壁的一部分, 其形状与制作出来的扩口管件的扩口槽的形状相对应。小瓣 块 41 的右部为挡肩 41-2。小瓣块 41 的内侧左部呈扇形, 内侧右部为设有 T 型槽 41-1 的 斜面结构, 且 T 型槽 41-1 的形状与契块 3 的瓣块座 31-1 的 T 型块的形状相配合。见图 1、 图 11 及图 14, 3 个小瓣块 41 分别通过其 T 型槽 41-1 套在契块 3 的相应 1 个瓣块座 31-1 的 T 型块上, 而与契块 3 左右斜向滑动连接, 且各小瓣块 41 与契块 3 的相对滑动方向与契 块 5 的中心线之间的交角均相同, 角度范围为 20 度。且小瓣块 41 的左部内侧的中心位置 至挡肩 41-2 的最外侧的径向距离与水芯 21 的杆身 21-2 的外径之和小于固定座 11 的中央 孔 11-3 的半径, 从而在小瓣块 41 相对于契块 3 左右斜向滑动时, 其挡肩 41-2 沿径向向内 侧运动而离开阻挡槽 9 或沿径向向外侧运动而伸入阻挡槽 9 中。 见图 15, 大瓣块 42 左部的外侧为组成行位凸模 4 的内壁的一部分, 其形状与制作 出来的扩口管件的扩口槽的形状相对应。大瓣块 42 的右部为挡肩 42-2。大瓣块 42 的内 侧左部呈扇形, 内侧右部为设有 T 型槽 42-1 的斜面结构, T 型槽 42-1 的形状与契板 5 的瓣 块连接部 51 的 T 型块的形状相配合。见图 1、 图 11 及图 15, 3 个大瓣块 42 分别由其 T 形 槽 42-1 套在契板 5 的相应 1 个瓣块连接部 51 的 T 型块上, 而与契板 5 左右斜向滑动连接, 且各大瓣块 42 与契板 5 的相对滑动方向与契块 5 的中心线之间的交角均相同, 角度范围为 20 度。且大瓣块 42 的左部内侧的中心位置至挡肩 42-2 的最外侧的径向距离与水芯 21 的 杆身 21-2 的外径之和大于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的半径, 从而在大瓣块 42 相对于契板 5 向左方斜向滑动中, 其挡肩 42-2 沿径向向内侧运动时, 其径向最大的部位仍留在阻挡槽 9 中。
仍见图 1, 行位镶件 40 通过其中央孔螺纹配合安装在水芯 21 的芯头 21-1 上, 再通 过 2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穿过行位镶件 40 的相应一个安装孔后旋合在水芯 21 的相应一个螺 孔 21-6 中, 从而将行位镶件 40 固定在水芯 21 的芯头 21-1 上。且 3 块小瓣块 41 和 3 块大 瓣块 42 的前端位于行位镶件 40 的中央孔内。
见图 17 及图 18, 安装座 61 为钢制一体件, 其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内径 相对应。安装座 61 的中央沿轴向设有中央孔 61-1, 其孔径与水芯 21 的杆身 21-2 的外径 相对应。安装座 61 上还设有 3 个轴向的拉杆孔 61-2, 3 个拉杆孔 61-2 相对于中央孔 61-2 呈中心对称设置, 且 3 个拉杆孔 61-2 的位置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孔 13-4 的位置相对应。安 装座 61 的外壁上还开有 3 个径向的滚珠孔 61-3, 每个滚珠孔 61-3 的一端与外界相通, 另 一端与相应一个拉杆孔 61-2 相通。滚珠孔 61-3 的基本形状为圆柱形, 其孔径与环形凹槽 11-4 相同, 且滚珠孔 61-3 沿安装座 61 的径向的长度小于滚珠孔 61-3 的孔径。安装座 61 的右端面相邻两个拉杆孔 61-2 之间各设有 1 个安装槽 61-4, 安装槽 61-4 的基本形状为方 形。安装座 61 的左端面相邻两个拉杆孔 61-2 之间各设有 1 个契板槽 61-5, 契板槽 61-5 的 形状与契板 5 右部的矩形缺口 52 相配合, 且每个契板槽 61-5 与相应一个安装槽 61-4 在左
右方向上相通, 且安装槽 61-4 的周向尺寸大于契板槽 61-5 周向尺寸。安装座 61 的右端面 还设有 3 个螺孔 61-6, 3 个螺孔 61-6 相对于中央孔 61-1 呈中心对称设置。见图 1, 安装座 61 设置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内、 由其中央孔 61-1 套在水芯 21 的杆身 21-2 上, 且与固 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的内壁左右滑动连接、 与水芯 21 左右滑动连接。
见图 19, 连接块 62 有三块, 每块连接块 62 的形状与安装座 61 的安装槽 61-4 相配 合。连接块 62 上设有一个轴向的安装孔 62-1。
见图 20 及图 21, 限位板 63 为钢制一体件, 其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内径 相对应。限位板 63 的中央沿轴向设有中央孔 63-1, 其孔径与水芯 21 的杆身 21-2 的外径相 对应。限位板 63 上还设有 3 个轴向的拉杆孔 63-2, 3 个拉杆孔 63-2 相对于中央孔 63-2 呈 中心对称设置, 且 3 个拉杆孔 63-2 的位置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孔 13-4 的位置相对应。限位 板 63 沿轴向还设有 3 个安装孔 63-3, 3 个安装孔 63-3 的位置与安装座 61 的螺孔 61-6 的 位置相对应。
见图 1, 限位板 63 由其中央孔 63-1 套在水芯 21 的杆身 21-2 上, 与水芯 21 左右 滑动连接, 并通过 3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 63 的相应 1 个安装孔 63-3 后旋合 在安装座 61 的相应 1 个螺孔 61-6 内, 从而将限位板 63 固定在安装座 61 上, 且位于安装座 61 的右方、 固定座 11 的中央孔 11-3 内, 且与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的内壁左右滑动连接。
见图 1, 将 3 块连接块 62 分别嵌入安装在安装座 61 的安装槽 61-4 内。将 3 块契 板 5 分别通过其右部的矩形缺口 52 配合插入安装座 61 的相应 1 个契板槽 61-5 内, 并通过 3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依次穿过相应 1 块连接块 62 的安装孔 62-1 后旋合在相应 1 块契板 5 的螺孔 53 内, 从而安装座 61 通过连接块 62 和限位板 63 而与各块契板 5 在左右方向上相 互限位。
见图 1, 滚珠 7 有 3 个, 其直径与安装座 61 上的滚珠孔 61-3 的孔径相对应。本实 施例中, 滚珠 7 的直径为 8 毫米。3 个滚珠 7 分别设置在固定座 11 的环形凹槽 11-4 和安装 座 61 相应一个滚珠孔 61-3 内。
见图 22 及图 23, 行位连接板 81 是一个钢制一体件, 其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外径相同。行位连接板 81 的中央沿轴向设有行位连接孔 81-2, 用于与油缸等的动 力输出件连接。 行位连接板 81 上还设有 3 个轴向的拉杆孔 81-1, 3 个拉杆孔 81-1 相对于行 位连接板 81 的中央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且 3 个拉杆孔 81-3 的位置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孔 13-4 的位置相对。行位连接板 81 还设有 4 个轴向的安装孔 81-3, 4 个安装孔 81-3 相对于 行位连接板 81 的中央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行位连接板 81 的外周前部半径较小、 后部半 径较大, 且在行位连接板 81 的外周后部与外周前部的连接处设有左右向的上侧导槽 81-4 和下侧导槽 81-4。
见图 24 及图 25, 行位套 82 为设有中央孔的钢制一体件, 其基本形状为一个中空 管型套。行位套 82 的外径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外径相同, 内径与固定座 11 的管 体 11-2 的外径相对应。行位套 82 的左部还设有位于外侧周边的环形的限位槽 82-1, 限位 槽 82-1 用于对整个扩口脱模机构的限位。行位套 82 的外周前部半径较小、 后部半径较大, 且在行位套 82 的外周后部与外周前部的连接处设有左右向的上侧导槽 82-2 和下侧导槽 82-2。行位套 82 上从右向左设有轴向的 4 个螺孔 82-3, 4 个螺孔 82-3 的位置与行位连接 板 81 的安装孔 81-3 的位置相对。见图 1, 行位套 82 从右方配合套装在固定座 11 的管体 11-2 上, 且与固定座 11 的 管体 11-2 的外壁左右滑动连接。再通过 4 个内六角螺杆分别依次穿过行位连接板 81 的相 应 1 个安装孔 81-3 后旋合在行位套 82 的相应 1 个螺孔 82-3 上, 从而将行位连接板 81 固 定在行位套 82 上, 且位于行位套 82 的右方。
见图 26, 拉杆 83 有 3 根。各根拉杆 83 的左端 83-1 设有外螺纹, 且其大小及螺纹 与契块 3 的拉杆螺孔 32-1 相配合。拉杆 83 主要杆段的直径与固定板 13 的拉杆孔 13-4、 安 装座 61 的拉杆孔 61-2、 限位板 63 的拉杆孔 63-2 和行位连接板 81 的拉杆孔 81-1 均相对 应。 拉杆 83 的左部杆段沿周向设有截面呈劣弧形的环形凹槽 83-2, 其截面的弧形的大小与 固定座 11 的环形凹槽 11-4 相同。各拉杆 83 的右端为固定连接部, 包括凸肩 83-3 和设有 外螺纹的右端头 83-4。见图 1, 3 根拉杆 83 左端分别依次穿过固定板 13、 限位板 63 和安装 座 61 的相应的拉杆孔后, 由其左端 83-1 旋合在契块 3 的相应一个拉杆螺孔 32-1 内从而螺 纹固定在契块 3 上 ; 各拉杆 83 与固定板 13、 限位板 63 和安装座 61 左右滑动连接 ; 3 根拉杆 83 分别由其右端头 83-4 自左向右穿过行位连接板 81 的相应一个拉杆孔 81-1, 并由其凸肩 83-3 的右端面与行位连接板 81 的左端面相接触, 再在右端头 83-4 上旋合上一个锁紧螺母。
本实施例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在使用时, 由图 1 的进模位置完成扩口管件 的制造后进行脱模动作时, 行位连接板 81 由其行位连接孔 81-2 与油缸的动力输出件固定 连接, 由油缸通过其动力输出件拉动行位连接板 81 向右运动, 行位连接板 81 传动拉杆 83 及行位套 82 向右运动, 拉杆 83 传动契块 3 向右运动, 契块 3 则相对于水芯 21 以及固定座 11 以及契板 5 向右运动, 3 个小瓣块 41 由于其挡肩 41-2 被右侧的固定座 11 的第二台阶 11-1-2 的左端面阻挡, 因此契块 3 在向右运动的同时, 使得其各瓣块座 31-1 上的相应一个 小瓣块 41 由其挡肩 41-2 沿着挡槽 9 向内侧运动, 直至 3 个小瓣块 41 的左部内侧贴至水芯 21 上, 3 个小瓣块 41 的挡肩 41-2 均脱离阻挡槽 9( 图 27)。油缸继续拉动行位连接板 81 向 右运动, 使得拉杆 83 带动契块 3 及 3 个小瓣块 41 继续向右运动 ( 图 28)。契块 3 向右运动 至其右端面贴合上安装座 61 时, 3 根拉杆 83 向右运动至其环形凹槽 83-2 均与安装座 61 的 相应一个滚珠孔 61-3 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上时, 契块 3 开始带动安装座 61 向右运 动, 滚珠 7 受到安装座 61 对其的向右推力, 在固定座 11 的环形凹槽 11-4 的作用下, 安装座 61 对滚珠 7 的向右推力产生的沿安装座 61 径向的分力将滚珠 7 的一部分逐渐压入拉杆 83 的环形凹槽 83-2 内 ( 图 29)。拉杆 83 继续向右运动, 安装座 61 及限位板 63 在契块 3 的作 用下向右运动, 一方面安装座 61 使得各滚珠 7 的外侧脱离固定座 11 的环形凹槽 11-4, 另一 方面由安装座 61 通过连接块 62 带动 3 块契板 5 向右运动, 3 块契板 5 的向右运动使得 3 个 大瓣块 42 具有跟随契板 5 一同向右运动的趋势, 由于各大瓣块 42 的挡肩 42-2 的右侧被固 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第二台阶 11-1-2 的左端面阻挡, 故在相应的契板 5 的瓣块连接部 51 的斜向滑动的作用下, 各个大瓣块 42 被迫沿着挡槽 9 向内运动, 直至其的左部内侧贴至 水芯 21 上, 此时的限位板 63 正好运动至固定板 13 的左方 ( 图 30)。然后油缸由其动力输 出件通过行位连接板 81 带动整个扩口脱模机构向右运动一段距离, 此时, 由于契块 3 的右 端面与安装座 61 的左端面相接触, 所以行位连接板 81 在带动行位套 82 一同向右运动的同 时, 还通过 3 根拉杆 83 依次带动契块 3、 安装座 61、 限位板 63、 固定板 13 一同向右运动, 再 由固定板 13 在依次带动固定座 11 和行位凹模 12 向右运动的同时, 还通过定位环 22 依次 带动水芯 21 和行位镶件 40 向右运动 ; 另外, 随着安装座 61 的向右运动, 安装座 61 通过连接块 62 和内六角螺杆带动契板 5 同时向右运动, 因为各大瓣块 42 嵌接在相应的契板 5 上 以及其挡肩 42-2 的左端面与行位凹模 12 相接触, 故各大瓣块 42 跟随契板 5 和行位凹模 12 一同向右运动 ; 而各小瓣块 41 因为嵌接在契块 3 上, 故跟随契块 3 一同向右运动。油缸由 其动力输出件通过行位连接板 81 带动整个扩口脱模机构向右运动直至行位镶件 40 随水芯 21 向右运动至脱模位置, 扩口脱模机构完成整个脱模过程。
本实施例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在整个模具系统进行合模动作时, 只需油缸 的动力输出件归位至原位即可。 如图 30, 由油缸通过其动力输出件推动行位连接板 81 向左 运动, 行位连接板 81 传动 3 根拉杆 83 及行位套 82 向左运动, 3 根拉杆 83 传动契块 3 向左 运动, 3 个小瓣块 41 在契块 3 的驱动下也向左运动。同时安装座 61 和限位板 63 由各根拉 杆 83 通过相应的滚珠 7 的驱动向左运动, 则 3 块契板 5 在限位板 63、 连接块 62 和安装板 61 的驱动下也向左运动, 3 个大瓣块 42 由于其挡肩 42-2 被左侧的行位凹模 12 的台阶孔 12-2 处的台阶所阻挡, 因此三块契板 5 在向左运动的同时, 使得其瓣块连接部 51 上的相应一个 大瓣块 42 由其挡肩 42-2 沿着挡槽 9 向外侧运动。直至 3 个大瓣块 42 的挡肩 42-2 左侧的 颈部的外侧与行位凹模 12 的阶梯孔 12-2 处的内壁相接触为止, 此时, 安装座 61 在 3 根拉 杆 83 及 3 个滚珠 7 的驱动下向左运动至安装座 61 的 3 个滚珠孔 61-3 均与固定座 11 的环 形凹槽 11-4 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上 ( 图 29), 此时的滚珠 7 受到拉杆 83 对其的向左 推力, 在拉杆 83 的环形凹槽 83-2 的作用下, 拉杆 83 对滚珠 7 的向左推力产生的沿安装座 61 径向的分力将滚珠 7 的一部分逐渐压入固定座 11 的环形凹槽 11-4 内, 则拉杆 83 脱离 与滚珠 7 的动力连接而只推动契块 3 及小瓣块 41 向左运动 ( 图 28), 而安装座 61、 连接块 62、 限位板 63、 3 个滚珠 7、 3 块契板 5 和 3 个大瓣块 42 则停止向左运动。随着拉杆 83 的继 续向左运动, 3 个小瓣块 41 由于其挡肩 41-2 被挡槽 9 所挡住而停止向左运动, 契块 3 的相 应各个瓣块座 31-1 则推动相应 1 个小瓣块 41 沿着挡槽 9 向外侧运动, 直至 3 个小瓣块 41 的挡肩 41-2 左侧的颈部的外侧与行位凹模 12 的阶梯孔 12-2 处的内壁相接触为止, 此时的 行位套 82 则向左运动至其左侧面与固定座 11 的接头部 11-1 的右端面相接触 ( 图 1), 然 后由油缸由其动力输出件通过行位连接板 81 带动整个扩口脱模机构继续向左运动一段距 离, 直至行位镶件 40 随水芯 21 向左运动至进模位置, 扩口脱模机构完成整个进模过程。
本实施例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 水芯 21 的冷却水通道中央 孔 21-3 和固定板 13 的冷却水通道 13-3 内始终有冷却水在循环, 可加快扩口管件的冷却速 度及帮助整个扩口脱模机构的散热。
( 应用例 1)
见图 31 及图 32, 本应用例的塑料扩口管件制造模具为一个两通扩口管件的制造 模具, 包括前模 A1、 后模 B1、 即嘴 C1、 顶针 B2、 2 个行位导轨块 B3、 2 个行位挡板 B4、 2 个定位 环 B5、 2 个契环 A2、 4 个压条和左右 2 个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构。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 构由实施例 1 得到。
前模 A1 和后模 B1 前后设置。前模 A1 和后模 B1 内均设有冷却通道。
契环 A2 为半圆环型的钢制一体件, 其内径与行位套 82 的限位槽 82-1 的直径相对 应, 且其轴线与行位套 82 的轴线相同。2 个契环 A2 铅垂设置在前模 A1 上且位于前模 A1 的 左右两侧的相应位置。
顶针 B2 前后向设置在后模 B1 的中央。2 个行位导轨块 B3 为半圆柱管形的钢制一体件, 其内径与扩口管件的扩口脱模机 构的行位套 82 的外周后部的直径相对应, 长度为整个扩口脱模机构的长度的 2 倍。
2 个定位环 B5 为半圆环型的钢制一体件, 其内径与行位导轨块 B3 的外径相配合。 2 个定位环 B5 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模 B1 的左右两端。
2 个行位导轨块 B3 的一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相应一个定位环 B5 上, 则 2 个行位 导轨块 B3 分别位于后模 B1 的左右两方。2 个行位导轨块 B3 的另一端由座体支撑。
1 块行位挡板 B4 设置在左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的左端, 另 1 块行位挡板 B4 设置在 右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的右端。
1 个扩口脱模机构由其后部配合置于左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内, 另 1 个扩口脱模机 构由其后部配合置于右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内。
压条有 4 条, 其径向尺寸与行位导轨块 B3 的厚度和扩口脱模机构的各导槽的径向 深度之和相对应。2 条压条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左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的上下两端边沿 B3-1 上及后模 B1 内, 并卡在左方的扩口脱模机构的相应导槽内, 从而对左方的扩口脱模机 构限位, 且左方的扩口脱模机构承重在位于下方的压条上。另 2 条压条分别通过紧固件固 定在右方的行位导轨块 B3 的上下两端边沿 B3-1 上及后模 B1 内, 并卡在右方的扩口脱模机 构的相应导槽内, 从而对右方的扩口脱模机构限位, 且右方的扩口脱模机构承重在位于下 方的压条上。 即嘴 C1 前后向设置在前模的中央。
由前模 A1、 后模 B1 和 2 个扩口脱模机构的行位凹模 2、 行位凸模 4 构成模胚 D1。
仍见图 31 及图 32, 本应用例中, 位于图中左方的扩口脱模机构为 75 号扩口脱模机 构, 位于图中右方的扩口脱模机构为 63 号扩口脱模机构。本应用例的塑料扩口管件制造模 具使用时, 需要与注塑机相连接。如图 31 及图 32, 此时的塑料扩口管件制造模具处于合模 状态, 由注塑机通过即嘴 C1 向模胚 D1 内注入原料, 前模 A1、 后模 B1 和 2 个扩口脱模机构内 的冷却通道通循环冷却水, 待注入原料完毕并冷却一段时间后, 由注塑机打开前模 A1, 由注 塑机的油缸带动两侧的扩口脱模机构分别脱模, 2 个扩口脱模机构在相应的行位导轨块 B3 内沿着压条在左右方向上运动至各自的行位挡板 B4 处, 然后由注塑机控制驱动顶针 B2 将 在模胚 D1 内形成的 63-75 号扩口管件顶出, 完成整个注塑生产过程。进行下一个管件的生 产时, 由注塑机的油缸分别驱动两侧的扩口脱模机构回覆至进模位置, 由注塑机驱动前模 A1 回覆至合模位置, 继续由注塑机通过即嘴 C1 向模胚 D1 内注入原料, 开始注塑。
本应用例的塑料扩口管件制造模具仅仅展示了一种异径两通的扩口管件, 也可根 据制作要求改变模具的结构, 在相应位置增加扩口脱模机构生产三通、 四通及同径、 异径等 的扩口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