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针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型针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82150.6 (22)申请日 2016.01.27 (73)专利权人 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南路3670、 3674、 3678、 3680号 (72)发明人 陆世昌 张树勇 蔚翠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许骅 许亦琳 (51)Int.Cl. A61B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型针刀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
2、械技术领域, 提供一 种微型针刀, 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刀柄、 针体、 刀 头, 所述刀头为圆钝状或弧刃状, 所述圆钝状刀 头呈半球体且无刀刃, 所述弧刃状刀头呈尖塔形 且刀刃为弧形; 所述针体靠近刀头末端还设有多 条刻度指示线, 所述刻度指示线之间彼此平行且 与所述针体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针 刀, 刀头适宜, 能够对患者进行深层次松解和切 断, 并且在较深进针时也不易损伤患者深部神经 及血管, 不易发生现有小针刀的刀柄和针体处易 断裂, 能够有效治疗骨伤科疾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964087 U 2017.02.22 CN 205964087 U 1。
3、.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刀柄(1)、 针体(2)、 刀头(3), 所述刀 头(3)为圆钝状或弧刃状, 所述圆钝状刀头呈半球体且无刀刃, 所述弧刃状刀头呈尖塔形且 刀刃为弧形; 所述针体(2)靠近刀头(3)末端还设有多条刻度指示线(4), 所述刻度指示线 (4)之间彼此平行且与所述针体(2)垂直; 所述刀柄(1)末端设有针刀指示标记(5), 所述针 刀指示标记(5)呈直线形; 所述刀头(3)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针刀指示标记(5)与所述刀头 (3)的刀刃平行; 所述刀头(3)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刻度指示线(4)与所述刀头(3)的刀刃 平行; 所述微型针刀为手持式微型针刀。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度指示线(4)为3-5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度指示线(4)之间的垂直 距离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靠近刀头(3)末端的刻度 指示线(4)与刀头(3)末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体(2)的长度为8-10cm; 所 述刀柄(1)的长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钝状刀头的直径为1.5- 2mm; 所述弧刃状刀头正面的宽度为1.。
5、5-2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64087 U 2 一种微型针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微型针刀。 背景技术 0002 针刀疗法是我国著名中医朱汉章教授将中医理论和西方手术解剖理论融为一体 的治疗疼痛的方法, 既可达到切割、 剥离、 松解等手术治疗效果, 又不用切开皮肤和相关组 织, 减轻患者的痛苦。 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 是在 古代九针中的针、 锋针等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是与软组织松 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0003 但是, 现有中医骨伤科使用的针刀, 在。
6、实际手术时, 无法有效松解和切断深部的病 理组织, 且容易发生现有的小针刀的刀柄和针体处易断裂, 使用者实施治疗时不易控制下 针位置深度等问题。 同时, 针刀的刀刃过于尖锐, 进针较深易造成深部神经及血管损伤。 0004 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的针刀结构进行改进, 克服现有的针刀存在的缺陷, 并且满足 实际手术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针刀, 用于 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刀头刀刃适宜, 松解及切断效果明显, 不易损伤患者深部神经及血管 的微型针刀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针刀, 包括。
7、有依次连 接的刀柄、 针体、 刀头, 所述刀头为圆钝状或弧刃状, 所述圆钝状刀头呈半球体且无刀刃, 所 述弧刃状刀头呈尖塔形且刀刃为弧形; 所述针体靠近刀头末端还设有多条刻度指示线, 所 述刻度指示线之间彼此平行且与所述针体垂直。 0007 所述弧形刀刃设置在所述弧刃状刀头正面顶端, 具体如图2所示。 0008 优选地, 所述刀柄末端设有针刀指示标记, 所述针刀指示标记呈直线形。 0009 更优选地, 所述刀头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针刀指示标记与所述刀头的刀刃平行。 0010 优选地, 所述针体与刀柄连接的一端直径小于所述针体与刀头连接的一端直径。 即所述针体从刀柄至刀头方向逐渐变细。 001。
8、1 优选地, 所述刀头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刻度指示线与所述刀头的刀刃平行。 0012 优选地, 所述刻度指示线为3-5条。 0013 优选地, 所述刻度指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cm。 0014 优选地, 所述最靠近刀头末端的刻度指示线与刀头末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cm。 0015 优选地, 所述针体的长度为8-10cm。 0016 优选地, 所述刀柄的长度为8-10cm。 0017 优选地, 所述圆钝状刀头的直径为1.5-2mm。 0018 优选地, 所述弧刃状刀头正面的宽度为1.5-2m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64087 U 3 0019 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
9、型的一种微型针刀,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针刀, 其针刀的刀头呈圆钝状或弧刃状, 刀头适 宜, 能够对患者进行深层次松解和切断, 并且在较深进针时也不易损伤患者深部神经及血 管。 0021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针刀, 能够有效进行松解和切断患者深部的病理 组织, 不易发生现有小针刀的刀柄和针体处易断裂, 使用者实施治疗时不易控制下针位置 深度等问题。 0022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针刀, 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能够有效治疗骨伤科 疾病, 如关节炎、 骨质疏松、 肩周炎、 颈椎炎、 坐骨神经痛、 骨质增生等, 满足临床治疗的需 要。 附。
10、图说明 0023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圆钝状刀头的微型针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弧刃状刀头的微型针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弧刃状刀头的微型针刀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 0027 1 刀柄 0028 2 针体 0029 3 刀头 0030 4 刻度指示线 0031 5 针刀指示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3。 须知,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
11、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 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可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 调整, 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 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上” 、“下” 、“左” 、 “右” 、“中间” 及 “一”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 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 范畴。 0034 如图。
12、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针刀, 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刀柄1、 针体2、 刀 头3, 所述刀头3为圆钝状或弧刃状, 所述圆钝状刀头呈半球体且无刀刃, 所述弧刃状刀头呈 尖塔形且刀刃为弧形; 所述针体2靠近刀头3末端还设有多条刻度指示线4, 所述刻度指示线 4之间彼此平行且与所述针体2垂直。 003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2所示, 所述刀柄1末端设有针刀指示标记5, 所述 针刀指示标记5呈直线形。 如图2所示, 所述刀头3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针刀指示标记5与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64087 U 4 述刀头3的刀刃平行。 003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13、 如图1-2所示, 所述刀头3为弧刃状刀头时, 所述刻度指示 线4与所述刀头3的刀刃平行。 003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2所示, 所述刻度指示线4为3-5条。 所述刻度指示 线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cm。 所述最靠近刀头3末端的刻度指示线4与刀头3末端之间的垂 直距离为1-2cm。 003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3所示, 所述针体2的长度为8-10cm; 所述刀柄1的 长度为8-10cm。 003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2所示, 所述圆钝状刀头的直径为1.5-2mm; 所述弧 刃状刀头正面的宽度为1.5-2mm。 004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1。
14、-3所示, 所述针体2与刀柄1连接的一端直径小于所 述针体2与刀头3连接的一端直径。 即所述针体2从刀柄1至刀头3方向逐渐变细。 0041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型针刀的使用过程进行阐述。 0042 使用者获得如图1-3所示的一种微型针刀后, 如图1所示, 当刀头3为圆钝状时, 握 住刀柄1, 将半球体且无刀刃的刀头3插入患者需要进行松解和切断的病理组织中, 由于圆 钝状刀头无刀刃, 在进针较深时也不会造成深部神经及血管损伤, 针刀进针深度可以根据 针体2上的刻度指示线4进行调整控制。 0043 如图2-3所示, 当刀头3为弧刃状时, 握住刀柄1, 将尖塔形且刀刃为弧形的刀头3插 。
15、入患者需要进行松解和切断的病理组织中, 插入时, 弧形刀刃、 针刀指示标记5、 刻度指示线 4处于平行状态, 即通过弧刃状刀头正面插入。 由于弧刃状刀头的刀刃为弧形较为平缓, 在 进针较深时也不会造成深部神经及血管损伤, 针刀进针深度可以根据针体2上的刻度指示 线4进行调整控制。 0044 使用完毕后, 将微型针刀拔出、 进行消毒后, 放置在合适位置, 待用。 再次使用时, 重复上述步骤。 004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针刀, 刀头适宜, 能够对患者进行深层次松 解和切断, 并且在较深进针时也不易损伤患者深部神经及血管, 不易发生现有小针刀的刀 柄和针体处易断裂, 能够有效治疗骨伤科疾病。 所以, 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 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4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64087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96408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