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气分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料气分离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571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5717ACN102085717A21申请号200910231997022申请日20091204B29C47/76200601B29C47/58200601B29B9/0020060171申请人张家港市亿利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5624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合兴工业园72发明人陈鹤忠姚尤华74专利代理机构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32209代理人黄春松54发明名称料气分离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塑料造粒生产中的料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是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在出料口处设。
2、置有网孔板,所述的网孔板上排列有小孔。本发明适用于塑料造粒生产线中的料气分离。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85720A1/1页21料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是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在出料口处设置有网孔板,所述的网孔板上排列有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孔板通过螺钉与壳体相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2085717ACN102085720A1/2页3料气分离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到塑料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塑料造粒中的料气分离装置。。
3、背景技术0002塑料造粒生产过程中,物料经过初次排气、塑化,通过换网器,再经过连接在换网器上的料气分离装置的输送和塑化,进入二次塑化设备。如图2所示,传统的料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是进料口2和出料口3,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圈4,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料气分离装置,从出料口3流出,进入二次塑化设备,由于料气分离装置的出料口3与二次塑化设备的进料口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物料经过此间隙时,物料中的部分气体能从物料中分离,但是大块物料的内部依然存在气体,料气分离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塑料造粒生产过程中能使物料中的料气有。
4、效分离的料气分离装置。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料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是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圈,在出料口处设置有网孔板,所述的网孔板上排列有小孔。0005所述的网孔板通过螺钉与壳体相固定。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出料口处设置网孔板,物料在通过时,能增大对物料的挤压力,使物料更有效地塑化,同时,物料在通过网孔板时,物料被有效的细化,从而使大块物料中的水与物料实现有效的分离,从而达到更好的料气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料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背景技术中传统的料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1中。
5、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圈,5、网孔板,6、小孔,7、螺钉;0010图2中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圈;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料气分离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料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是进料口2和出料口3,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圈4,在出料口3处设置有网孔板5,所述的网孔板5上排列有小孔6,所述的网孔板5通过螺钉7与壳体1相固定。001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中空的壳体1,在通过设置在出料口3处的网孔板5时,由于网孔板5的阻力作用,物料受到一定的挤压力,从而更有效地塑化,同说明书CN102085717ACN102085720A2/2页4时,物料在通过网孔板5上的小孔6时,物料被有效的细化,从而使大块物料中的水与物料实现有效的分离,从而达到更好的料气分离的效果。说明书CN102085717ACN102085720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85717ACN102085720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857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