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纸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00327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3751.2

申请日:

2010.09.06

公开号:

CN101934955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H 45/12申请日:20100906授权公告日:20121128终止日期:20140906|||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5H 45/1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建民变更后:陈建民 邱朝阳|||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45/12申请日:20100906|||公开

IPC分类号:

B65H45/12

主分类号:

B65H45/12

申请人:

深圳市石化印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民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板田雪象村中浩工业园C2栋三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纸品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存折、贺卡等纸品小册子的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提供待折的小册子;(S2)定位:以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基准边靠紧固定块;(S3)弹夹:通过弹性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上;(S4)压紧:通过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上;(S5)折叠:翻转活动板,折小册子;(S6)复位:反向翻转活动板,活动板复位;(S7)松压:抬起压板;(S8)松夹:抬起弹性压条;(S9)取出:取出小册子。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折叠纸品无需二次模切的折纸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纸方法, 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的小册子的折纸,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S1) 备料 : 提供待折的小册子 ; (S2) 定位 : 以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 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 基准边靠紧固定块 ; (S3) 弹夹 : 通过弹性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上 ; (S4) 压紧 : 通过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上 ; (S5) 折叠 : 翻转活动板, 折小册子 ; (S6) 复位 : 反向翻转活动板, 活动板复位 ; (S7) 松压 : 抬起压板 ; (S8) 松夹 : 抬起弹性压条 ; (S9) 取出 : 取出小册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S5) 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 以小册子为参照, 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 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 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活动板 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 ; 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 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 和活动板以转动 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 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 为第二平面 ; 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 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 此状态时, 第 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 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a ; 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 离 b = 0.5a-c ; 其中, c 为常数, c 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小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 t, 则 c 的范围是 0.84t 至 0.94t 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c 等于 0.88t 或 0.89t 或 0.9t。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的范围是 4mm 至 25mm 之 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等于或 12mm, 或 13mm, 或 14mm, 或 15mm, 16mm, 或 17mm, 或 18mm。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S5) 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 以小册子为参照, 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 ; 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 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 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活动板通过 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 ; 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 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 开状态, 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 ; 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 活 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 ; 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 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 此状态时, 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 活 2 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a; 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 b = 0.5a-c ; 其中, c 为常数, c 是经验值 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 ; 将小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 t, 则c; 等于 0.88t 或 0.89t 或 0.9t ; a 等于或 12mm, 或 13mm, 或 14mm, 或 15mm, 16mm, 或 17mm, 或 18mm。

说明书


一种折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品加工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存折、 贺卡等纸品小册子的折纸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的存折、 贺卡等小册子类产品, 一般由其外层卡纸或其它硬纸对折而成,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现有技术中对此类产品的加工, 一般采用二种方式, 一种是手工折叠, 再二次模 切; 另一种是通过大型辊式折纸机, 之后再二次模切。二种方式均需二次模切, 二次模切工 序, 使整个生产过程变得繁锁, 增加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 CN101219742 于 2008 年 7 月 16 日公开的一种折叠方法及装置, 它 主要在折叠辊组之间安装喷嘴, 喷嘴用管道与喷雾装置、 加热容器联结, 加热容器内有液体 介质 ( 如水 ), 将液体介质雾化, 通过喷嘴喷在折叠物品重叠部份, 让重叠部份与真空吸附 系统吸附的一张互相粘结, 随真空吸附系统吸附的一张一起移动, 完成按顺序折叠。 该专利
     技术扩大了纸品、 无纺布深度加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 辊式折纸机的折叠精度可以很高, 但辊式折纸机造价昂贵, 不适合小批量生产, 其加工幅面大, 因而必须进行二次模切。使用 该专利技术之方法和装置加工存折、 贺卡等小册子类产品就属于前述的第二种现有技术。
     综上, 现有折纸加工技术, 均需对纸品进行二次模切加工, 其生产过程繁锁, 制造 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折叠纸品 无需二次模切的折纸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折纸方法, 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 的小册子的折纸,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S1) 备料 : 提供待折的小册子 ; (S2) 定位 : 以 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 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 基准边靠紧固定块 ; (S3) 弹夹 : 通过弹性 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上 ; (S4) 压紧 : 通过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 定板上 ; (S5) 折叠 : 翻转活动板, 折小册子 ; (S6) 复位 : 反向翻转活动板, 活动板复位 ; (S7) 松压 : 抬起压板 ; (S8) 松夹 : 抬起弹性压条 ; (S9) 取出 : 取出小册子。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S5) 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 以小册子为参照, 活动 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 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 板, 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 ; 活动板具有二种状 态, 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 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 状态。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 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 ; 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 活动板处于展开 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 此状态时, 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 活动板枢轴的轴心 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a ; 则活动板 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 b = 0.5a-c ; 其中, c 为常数, c 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 前的厚度有关。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 t, 则 c 的范围是 0.84t 至 0.94t 之间。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c 等于 0.88t 或 0.89t 或 0.9t。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的范围是 4mm 至 25mm 之间。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等于或 12mm, 或 13mm, 或 14mm, 或 15mm, 16mm, 或 17mm, 或 18mm。
     一种折纸方法, 其特征在于 : (S5) 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 以小册子为参照, 活动 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 ; 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 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 固 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 ; 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 即 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 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 ; 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 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 二平面 ; 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 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 此状态 时, 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 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 第 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a ; 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 b = 0.5a-c ; 其中, c 为常数, c 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 ; 将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定 义为 t, 则c; 等于 0.88t 或 0.89t 或 0.9t ; a 等于或 12mm, 或 13mm, 或 14mm, 或 15mm, 16mm, 或 17mm, 或 18mm。
     本发明的折纸方法, 采用板式折纸, 适于小批量生产 ; 在定位后先通过弹夹步骤, 将 小册子预固定, 因弹夹的压紧力比较小且具有弹性, 小册子在弹夹步骤产生移动的机率极小, 保持了定位精度 ; 在接下来的压紧步骤中, 因弹夹压紧力的存在, 在压紧步骤中小册子不会 移动, 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压紧 ; 而现有技术的板式折纸, 如手工折纸, 因其定位和压紧过 程中小册子的位置难以精确, 需在折纸后增加二次模切工序, 将小册子切齐 ; 而现有技术中 的大型辊式折纸机, 不适合小批量生产, 并且因幅面的原因也需要在折纸后增加二次模切工 序。与现有技术相比, 采用本发明的折纸方法能够准确折叠纸品且无需二次模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 2 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折纸过程中固定板和活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固定板和活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定位块、 弹性压条、 压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参考图 1 至图 4,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折纸方法, 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的小 册子的折纸,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S1) 备料 : 提供待折的小册子 000 ; (S2) 定位 : 以小册 子 000 的一个边为基准, 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 101 上, 基准边靠紧固定块 104 ; (S3) 弹夹 : 通过弹性压条 105 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 101 上 ; (S4) 压紧 : 通过压板 106 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 101 上 ; (S5) 折叠 : 翻转活动板 102, 折小册子 000 ; (S6) 复位 : 反向翻转活动板 102, 活动板 102 复位 ; (S7) 松压 : 抬起压板 106 ; (S8) 松夹 : 抬起弹性压条 105 ; (S9) 取出 : 取出小册子 000。
     再次参考图 2、 图 3, 本实施例中, (S5) 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 102, 是以小册子 000 为参照的。且活动板 102 的翻转轴心 103 位于小册子 000 的下方。
     再次参考图 2、 图 3、 图 4, 本实施例中, 折纸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 该折纸机包括固 定板 101 和活动板 102, 固定板 101 与机架固定连接, 活动板 102 通过一枢轴 103 可转动的 连接于机架 ; 活动板 102 具有二种状态, 即活动板 102 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 101 的展开状 态, 和活动板 102 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 101 的折叠状态。
     再次参考图 3, 本实施例中, 固定板 101 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 活动板 102 处于 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 ; 第一平面是固定的且水平设置, 活动 板 102 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 此状态时, 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 活 动板枢轴 103 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再次参考图 2, 本实施例中,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a ; 则活动板 枢轴的轴心 103 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 b = 0.5a-c ; 其中, c 为常数, c 是经验值与小册子 000 折叠前的厚度有关。本实施例中, 小册子 000 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 t, 则 c 等于 0.89t。 取值的范围是经验数值, 经发明人验证, b 值太大, 压痕效果不好, b 值太小, 易擦花小册子 000 被折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 更进一步地,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 a = 15mm, 小册子 000 未折叠前的厚度 t = 2mm, 则: c = 1.618mm, 活动板枢轴的轴心 103 与第一平面的垂直 距离 b = 5.882mm。
    

一种折纸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折纸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折纸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折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折纸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4955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4955ACN101934955A21申请号201010273751222申请日20100906B65H45/1220060171申请人深圳市石化印刷有限公司地址51812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板田雪象村中浩工业园C2栋三楼72发明人陈建民54发明名称一种折纸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纸品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存折、贺卡等纸品小册子的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提供待折的小册子;S2定位以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基准边靠紧固定块;S3弹夹通过弹性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

2、固定板上;S4压紧通过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上;S5折叠翻转活动板,折小册子;S6复位反向翻转活动板,活动板复位;S7松压抬起压板;S8松夹抬起弹性压条;S9取出取出小册子。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折叠纸品无需二次模切的折纸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34955A1/2页21一种折纸方法,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的小册子的折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提供待折的小册子;S2定位以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基准边靠紧固定块;S3弹夹通过弹性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上;S4压紧通过。

3、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上;S5折叠翻转活动板,折小册子;S6复位反向翻转活动板,活动板复位;S7松压抬起压板;S8松夹抬起弹性压条;S9取出取出小册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以小册子为参照,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

4、面,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此状态时,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05AC;其中,C为常数,C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小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T,则C的范围是084T至094T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C等于088T或089T或09T。8根据权利要求6或。

5、7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A的范围是4MM至25MM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A等于或12MM,或13MM,或14MM,或15MM,16MM,或17MM,或18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以小册子为参照,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

6、义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此状态时,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活权利要求书CN101934955A2/2页3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05AC;其中,C为常数,C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将小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T,则C;等于088T或089T或09T;A等于或12MM,或13MM,或14MM,或15MM,16MM,或17MM,或18MM。权利要求书CN101934955A1/3页4一种折纸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纸品加工技术,尤其涉。

7、及一种加工存折、贺卡等纸品小册子的折纸方法。背景技术0002日常使用的存折、贺卡等小册子类产品,一般由其外层卡纸或其它硬纸对折而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0003现有技术中对此类产品的加工,一般采用二种方式,一种是手工折叠,再二次模切;另一种是通过大型辊式折纸机,之后再二次模切。二种方式均需二次模切,二次模切工序,使整个生产过程变得繁锁,增加了制造成本。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1219742于2008年7月16日公开的一种折叠方法及装置,它主要在折叠辊组之间安装喷嘴,喷嘴用管道与喷雾装置、加热容器联结,加热容器内有液体介质如水,将液体介质雾化,通过喷嘴喷在折叠物品重叠部份,让重叠部份与真空吸附。

8、系统吸附的一张互相粘结,随真空吸附系统吸附的一张一起移动,完成按顺序折叠。该专利技术扩大了纸品、无纺布深度加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辊式折纸机的折叠精度可以很高,但辊式折纸机造价昂贵,不适合小批量生产,其加工幅面大,因而必须进行二次模切。使用该专利技术之方法和装置加工存折、贺卡等小册子类产品就属于前述的第二种现有技术。0005综上,现有折纸加工技术,均需对纸品进行二次模切加工,其生产过程繁锁,制造成本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折叠纸品无需二次模切的折纸方法。000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纸方法,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的小册子的。

9、折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提供待折的小册子;S2定位以小册子的一个边为基准,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上,基准边靠紧固定块;S3弹夹通过弹性压条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上;S4压紧通过压板将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上;S5折叠翻转活动板,折小册子;S6复位反向翻转活动板,活动板复位;S7松压抬起压板;S8松夹抬起弹性压条;S9取出取出小册子。0008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以小册子为参照,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0009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活。

10、动板具有二种状态,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和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0010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活动板处于折叠状说明书CN101934955A2/3页5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此状态时,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0011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05AC;其中,C为常数,C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0012一种折纸方法,其特。

11、征在于将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T,则C的范围是084T至094T之间。0013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C等于088T或089T或09T。0014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A的范围是4MM至25MM之间。0015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A等于或12MM,或13MM,或14MM,或15MM,16MM,或17MM,或18MM。0016一种折纸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以小册子为参照,活动板的翻转轴心位于小册子的下方;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动板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活动板具有二种状态,即活动板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的展开状态,和活。

12、动板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的折叠状态;固定板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活动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固定地水平设置,活动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此状态时,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05AC;其中,C为常数,C是经验值与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有关;将小册子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T,则C;等于088T或089T或09T;A等于或12MM,或13MM,或14MM,或15MM,16MM,或17MM,或18MM。0017本发明的折纸方法,采用板式折。

13、纸,适于小批量生产;在定位后先通过弹夹步骤,将小册子预固定,因弹夹的压紧力比较小且具有弹性,小册子在弹夹步骤产生移动的机率极小,保持了定位精度;在接下来的压紧步骤中,因弹夹压紧力的存在,在压紧步骤中小册子不会移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压紧;而现有技术的板式折纸,如手工折纸,因其定位和压紧过程中小册子的位置难以精确,需在折纸后增加二次模切工序,将小册子切齐;而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辊式折纸机,不适合小批量生产,并且因幅面的原因也需要在折纸后增加二次模切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折纸方法能够准确折叠纸品且无需二次模切。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0019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

14、施例折纸过程中固定板和活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0020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固定板和活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0021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定位块、弹性压条、压板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说明书CN101934955A3/3页60023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折纸方法,适用于具有硬纸封面的小册子的折纸,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提供待折的小册子000;S2定位以小册子000的一个边为基准,将小册子置于固定板101上,基准边靠紧固定块104;S3弹夹通过弹性压条105将小册子具有基准边的一端压紧在固定板101上;S4压紧通过压板106将。

15、小册子压紧于固定板101上;S5折叠翻转活动板102,折小册子000;S6复位反向翻转活动板102,活动板102复位;S7松压抬起压板106;S8松夹抬起弹性压条105;S9取出取出小册子000。0024再次参考图2、图3,本实施例中,S5步骤所述的翻转活动板102,是以小册子000为参照的。且活动板102的翻转轴心103位于小册子000的下方。0025再次参考图2、图3、图4,本实施例中,折纸是在折纸机上完成的,该折纸机包括固定板101和活动板102,固定板101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动板102通过一枢轴103可转动的连接于机架;活动板102具有二种状态,即活动板102以转动方式翻离固定板101。

16、的展开状态,和活动板102以转动方式翻至固定板101的折叠状态。0026再次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01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活动板102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一平面相对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是固定的且水平设置,活动板10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平面也水平设置,此状态时,第二平面位于第一平面的下方,活动板枢轴103的轴心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0027再次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则活动板枢轴的轴心103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05AC;其中,C为常数,C是经验值与小册子000折叠前的厚度有关。本实施例中,小册子000折叠前的厚度定义为T,则C等于089T。取值的范围是经验数值,经发明人验证,B值太大,压痕效果不好,B值太小,易擦花小册子000被折表面。0028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A15MM,小册子000未折叠前的厚度T2MM,则C1618MM,活动板枢轴的轴心103与第一平面的垂直距离B5882MM。说明书CN101934955A1/2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34955A2/2页8图4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