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05672.0 (22)申请日 2014.08.18 A47C 21/08(2006.01) A47D 7/00(2006.01) A47D 7/01(2006.01) A47D 13/06(2006.01) (71)申请人 李铭 地址 110161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 119-18 号 3-4-4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57) 摘要 一种安全护栏的升降的装置, 包括左右立柱、 防护网、 下横杆、 上横杆和锁定装置, 所述防护网 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 防护网左右两侧通过滑动 。
2、装置与立柱相连, 防护网的上边与上横杆相连, 在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锁定装置, 或者在左立柱 或右立柱上设有锁定装置,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 起之后通过所述锁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 其特征 在于, 上横杆至少有一端通过防护网与滑动装置 间接相连。 这种护栏的升降装置操作轻松简单, 故 障率极低, 安全无隐患。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7页 CN 105342208 A 2016.02.24 CN 105342208 A 1/1 页 2 1.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包括左右立柱、 防护网、 下横杆、 上。
3、横杆和锁定装置, 所述 防护网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 防护网左右两侧通过滑动装置与立柱相连, 防护网的上边与 上横杆相连, 在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锁定装置, 或者在左立柱或右立柱上设有锁定装置,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通过所述锁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 其特征在于, 上横杆至少有 一端通过防护网与滑动装置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是导 杆或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杆至少有 一端升起之后通过所述锁定装置与对应的左立柱或右立柱铰接, 然后另一端再升起与对应 的立柱相连。 4.根。
4、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卡勾 (41) 。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 右端上设有环或勾或卡扣, 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 与立柱上对应的环或勾或扣或 卡位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网的左右 两个侧边与滑动装置相连, 滑动装置与立柱或下横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网的侧边 与套筒相连, 套筒套在所述导轨或导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
5、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的勾, 所述勾与上横杆铰接, 所述勾带有扳手, 扳动扳手勾可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网或者防 护网的侧边具有弹性, 上横杆升起之后, 防护网或者防护网的侧边保持绷紧状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2208 A 2 1/11 页 3 安全的护栏升降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栏的升降装置, 所述护栏可以是床护栏, 也可以是放置在地面 上的游戏围栏。床护栏主要作用是防止婴幼儿或成人掉下床, 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护栏升 降装置主要用于升起或者放下护栏, 方便。
6、人的进出。这种护栏的升降装置可以应用于安装 在大床上的床护栏上, 也可以应用于婴儿床或者儿童床或者病床或者游戏围栏的护栏上。 背景技术 0002 安装好护栏之后如何安全方便地升降护栏, 从而方便人的进出, 是一个重点和难 点。专利 200610047830.5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大床上的婴儿护栏, 其缺点是 : 1.噪音大, 很 容易把刚刚睡着的宝宝吵醒, 因为上横杆两端分别与左右滑动装置 (与立柱平行的导轨) 相 连, 不仅容易产生噪音, 而且上横杆两端必须同时升起, 或者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上横杆必须 基本保持与左右立柱垂直 (也就是与与左右滑动装置垂直, 或者说与地面平行) , 如果只有 一端先。
7、升起或者稍有倾斜, 势必会卡住, 因为两条立柱导轨是平行的,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斜 线比垂直于平行线的垂直线要长, 上横杆一端升起会使得上横杆与导轨不垂直, 而上横杆 两端间距是固定的, 所以势必会卡住 ; 2.操作不方便, 需要双手同时按住上横杆两端的插 销机关, 而且比较慢, 费时费力 ; 3.生产工艺复杂, 生产成本高 ; 4.不安全, 要将左右两端同 时升起并且固定好, 分散注意力, 一心不能二用, 这种升降固定方式极有可能发生只固定好 一边, 另一边没固定好, 而不察觉的情况, 造成安全隐患 ; 5. 故障率高, 要两侧同时升起固 定好, 对零部件要求高, 上横杆的长度要正好与两条平行。
8、的滑动轨道的间距相等, 稍有变形 或误差就会卡住 ; 6.上横杆直接与滑动装置相连, 导致上横杆降下之后不能够下降的足够 低 (也就是说不能下降到低于床面的位置) , 或者必须加长立柱低于床面的下端, 延长滑动 装置的下端, 才能使得上横杆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位置, 加长立柱下端的缺点在于, 现在有很 多床的床垫只是比床沿高出几公分, 加长立柱下端, 床垫只是比床沿高出几公分的床就不 好安装。 0003 专利 201220632633.0公开了一种婴儿护栏, 上横杆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左右立 柱上, 但是如果有人推床尾的护栏带动立柱向床尾方向倾斜, 那么床侧的上横杆有可能从 左右立柱上掉下来, 存在。
9、安全隐患。 所以, 锁定装置不仅要解决防止上横杆向下、 向上、 向床 内和向床外方向移动, 而且要能够有效防止上横杆向左或者向右横向移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轻松简单, 故障率极低, 安全无隐患, 生产成本 低的护栏升降装置。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左右立柱、 防护网、 下横杆和上 横杆, 防护网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 防护网左右两侧通过滑动装置与立柱相连, 防护网的上 边与上横杆相连, 上横杆至少有一端通过防护网与滑动装置间接相连, 在上横杆左端或右 端设有锁定装置, 或者在左立柱或右立柱上设有锁定装置,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
10、之后通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3 2/11 页 4 过所述锁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 (本文中所说的上横杆至少有一端通过防护网与滑动装置 间接相连, 是指上横杆的杆端仅仅与防护网相连, 不与滑动装置直接相连) 相对于专利 200610047830.5中上横杆两端与滑动装置相连, 本专利中上横杆通过防 护网与滑动装置间接相连,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上横杆不必两端同时升起或降下, 升起降下 过程中也不必一定要与地面保持平行, 并且通过防护网与滑动装置间接相连, 防护网与滑 动装置之间不容易产生摩擦噪音, 有效避免了升降过程中卡住或者发出噪音的问题。 此外, 上横杆不与立柱上的滑动装。
11、置直接相连, 降下之后可以降的更低, 不会影响床边坐人。 虽然 只是一个细节的改变, 但是可以极大的改善升降功能。 0006 上横杆至少有一端升起之后通过所述锁定装置与对应的左立柱或右立柱铰接, 然 后另一端再升起与对应的立柱相连 ; 或者是, 在左右立柱上设有竖向卡位装置, 上横杆两端 同时升起, 通过立柱上的竖向卡位装置暂时固定在立柱上不至于掉下去, 然后通过左右立 柱或上横杆左右两端的锁定装置先后将上横杆左右两端锁定。 0007 所述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先升起与对应立柱铰接, 然后另一端再升起 ; 或者先将 上横升起暂时卡住。这样, 可以集中精力固定好上横杆的一端之后, 再固定另一端。不仅。
12、操 作起来更加轻松方便, 而且不容易出错。 0008 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先升起与对应立柱铰接, 铰接才可以使得上横杆一端升起, 另一端仍处于低位, 两端相互之间不影响 ; 如果不是铰接, 升起左端, 右端耷拉往下, 不好操 作, 而且容易损坏连接处。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竖向卡位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立柱上的勾或槽, 上横杆升起之后两 端搭在勾或槽上。作为优选, 勾或槽的开口朝上或者朝床外。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竖向卡位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立柱上的托台。托台与立柱构成一个 L型卡位, 上横杆升起之后左右两端分别搁置在左右立柱上的 L型卡位上, 一只手稍稍向前 推就可以保持上横杆不掉下来了, 。
13、然后用另一只手分别锁定上横杆左右两端。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竖向卡位装置可以是卡子。卡子开口由大变小或者由大变小再变 大, 卡子具有弹性或者上横杆杆端具有弹性 (杆子在外力挤压下会变细一点) , 上横杆升起 之后两端卡在卡子里。作为优选, 卡子开口朝下或朝床外或朝斜下方的。例如, 在立柱上设 有与立柱平行的轨道, 在轨道的上端, 轨道由大变小 (相当于一个卡子) , 上横杆两端 (由弹 性材料制成) 沿轨道上升至轨道上端的时候, 就卡在了由大变小的轨道里不至于松手之后 往下掉, 这样就可以空出手来分别将上横杆两端锁定在左右立柱上。 0012 上横杆升起之后带动防护网升起构成一个立面 ; 。
14、解开锁定装置, 上横杆带动防护 网落下。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个侧边与滑动装置相连, 滑动装置与立柱或下横 杆相连,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导轨或导杆, 所述导轨或导杆可以是硬质杆也可以是绷紧的绳 索构成 (例如铁丝或钢丝绳或加粗的鱼线等) 。 0014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介子。作为优选, 所述滑动介子可以是与防护网侧边相连 的套筒或套环或套勾或快速挂扣或绳带或卡子或滑扣, 套筒或套环或套勾或挂扣套在导轨 或导杆上可以上下滑动 (套筒可以是布套 ; 挂扣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钥匙扣, 狗链挂扣, 登山 扣, D形快速挂等) 方便安装) , 或者卡子的一头卡在导轨中可以上下滑动, 。
15、或者是绳带绕过 导轨或导杆之后系起来或粘起来 (例如魔术贴带) 或扣起来 (例如绳带上设有子母扣) 可以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4 3/11 页 5 上下滑动。作为优选, 上述套筒或套环或套勾或卡子与导轨或导杆接触滑动的部位采用防 噪音材料 (例如塑料) ; 作为优选, 导轨或导杆外层与套筒或套环或套勾或绳带或卡子接触 的部位采用防噪音材料。 0015 所述导轨或导杆可以是固定在立柱上的立杆 (导轨或导杆也可以是下端与下横杆 相连, 上端与立柱相连) , 也可以是立柱自身构成导轨或导杆。 0016 作为优选, 防护网的左右两个侧边与滑动装置相连, 滑动装置与立柱或下横杆相 。
16、连,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导轨或导杆。 作为优选, 所述导轨或导杆可以是硬质杆也可以是绷紧 的绳索构成。 0017 作为优选, 防护网的侧边与套筒相连, 套筒套在所述导轨或导杆上 作为优选, 上横杆至少有一端与所述导轨或导杆相连, 上横杆与所述导轨或导杆的连 接点为柔性连接或者连接点的间隙足够大, 使得上横杆一端先升起之后, 另一端可以自由 地升起或降下 ;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锁定装置, 左右立柱或者导杆或导轨的上端设有对 应的锁定装置,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 通过锁定装置与对应的左立柱或右立柱或导 杆或导轨铰接。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至少有一端与导轨或导杆相连, 连接接触点设。
17、有防噪音装 置, 例如导轨或导杆采用木杆或者外包塑料的金属杆或者绷紧的绳索制成, 或者上横杆与 导轨或导杆的接触部位采用木头或塑料制成。 0019 作为优选, 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个侧边与拉紧绳索相连 (例如伸缩率很低的铁链 或钢丝绳尼龙绳带或魔术贴带子, 也可以是弹簧或弹力绳) , 拉紧绳索上端与上横杆相连, 下端与下横杆或立柱下端相连, 上横杆升起之后, 拉紧绳索绷紧, 防止小孩从防护网的侧边 与立柱之间的缝隙中钻出来。 0020 作为优选, 在立柱上设有翘杆, 翘杆一端与立柱铰接, 上横杆升起之后直接或间接 与翘杆相连, 掰动翘杆, 将上横杆向上翘起并固定。 0021 作为优选, 所述防护。
18、网的左右两个侧边与折叠杆相连, 折叠杆上端与上横杆相连, 下端与立柱下端或下横杆相连, 上横杆升起, 折叠杆展开, 防止小孩从防护网的侧边与立柱 之间的缝隙中钻出来。 0022 作为优选, 先升起的那一端与对应防护网的侧边与滑动装置的最近的那一个连 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某个值 X, 上横杆一端升起, 另一端处于低位的时候, 上横杆、 下横 杆、 立柱, 三者分别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上, 上横杆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 所以上 横杆的长度加上某个值 Y, 就等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如果立柱高度 50cm, 下横杆长度 200cm, 上横杆长度200cm, 那么Y=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减去上横。
19、长度=6.15cm, 如果防护网 没有弹性并且上横杆与防护网之间连接稳固不能相对滑动, 那么某个值 Y就等于某个值 X, 考虑到防护网的弹性和防护网与上横杆之间不是固定相连的, 所以某个值 X要略小于某个 值 Y, 所以 X=4cm。这样, 才不致于, 先升起其中一端时, 由于长度不够, 给操作带来不便。 0023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先升起与对应立柱铰接, 然后另一端再升起, 后升起的那一端与对应防护网的侧边与滑动装置的最近的那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小 于 4cm。 0024 因为上横杆与防护网相连, 防护网通过滑动装置与导轨或导杆相连, 所以上横杆 降下之后, 只要防护网的侧。
20、边与滑动装置的最近的那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 Z, 就不会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5 4/11 页 6 垂落到地上。一般床面的离地高度在 40-60cm左右, 所以 Z只要小于 40cm既可。 0025 作为优选, 所述防护网可以是纺织物或者编织物。 0026 作为优选, 所述防护网或者防护网的侧边具有弹性, 上横杆升起之后, 防护网或者 防护网的侧边保持绷紧状态, 给上横杆一个持续的向下的拉力。 这样, 可以使得上横杆与立 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防止小孩自己打开降下护栏, 因为小孩子的力气有限, 而且需要向 上拉, 才能解开上横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小孩解开锁的唯一可能。
21、是蹲着向上前方推上横 杆, 所以, 作为优选, 立柱上的锁定装置包括勾或卡位, 所述勾或卡位阻止上横杆的左端或 者右端向上方或向床外方向运动。 0027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与弹性绳索或弹簧相连, 弹性绳索或弹簧另一 头与对应立柱下端或下横杆的左端或右端相连。这样, 弹性绳索或弹簧不仅能够防止小孩 从防护网的侧边与立柱之间的缝隙中钻出来, 也能给上横杆一个向下的拉力。 0028 作为优选, 所述卡扣或勾或环或卡槽或卡位设有开口, 所述绳索由开口进入卡扣 或勾或环或卡槽或卡位。 0029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与导轨或导杆直接或间接相连, 在立柱上端设 有一个可以开闭的挡块。
22、,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 闭上挡块, 阻止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向 下运动 ; 或者是在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活动卡子, 导轨或导杆上端设有卡位 (例如凸起或 凹陷或孔位) ,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 活动卡子卡在卡位上阻止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向 下运动。 0030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与导轨或导杆相连, 在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 活动卡子, 导轨或导杆上端设有卡位,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 活动卡子卡在卡位上阻 止上横杆左端或右端向下运动。 0031 作为优选, 所述立柱上的锁定装置包括弯勾, 弯勾上设有限位轨道或者弯勾参与 构成限位轨道, 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进入限位轨道之后或者。
23、上横杆左端或右端的锁定装置 进入限位轨道之后, 需要最少变换一次运动方向之后才能出限位轨道。所述上横杆左端或 右端的锁定装置可以是卡勾 (卡勾形状不限, 卡勾包括较细部分和卡子, 较细部分可以通过 限位轨道之间的间隙, 卡子卡在限位轨道外侧 ; 所以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自身也可以构成 一个卡勾, 例如只要在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置凹陷部分, 那么凹陷部分就是较细部分, 可以 通过限位轨道, 杆端没有凹陷的部分就是卡子, 卡在限位轨道外侧) , 也可以是绳索, 绳索一 头与上横杆相连, 一头与卡子相连, 绳索可以通过限位轨道之间的间隙, 卡子卡在限位轨道 外侧。采用限位轨道的固定方式, 可以上横杆两端。
24、同时升起, 同时与左右立柱相连。 0032 作为优选, 在立柱上端设有弯勾, 弯勾上设有限位轨道或者弯勾参与构成限位轨 道, 所述导杆或导轨与弯勾相连, 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顺着导杆或导杆进入弯勾的限位轨 道之后, 需要最少变换一次运动方向之后才能出限位轨道。 0033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设有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 上横杆的左端或 右端升起之后, 与立柱上对应的环或勾或扣或卡位或卡子铰接。 0034 作为优选, 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设有搭扣,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与立柱上对应的 锁定装置铰接之后, 搭扣扣住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 阻止其向上运动。 0035 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
25、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 还设有挡块或挡 棍或插销或弹扣,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设有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由所述开口进入之后, 再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6 5/11 页 7 闭合挡块或挡棍或插销或弹扣。 0036 作为优选, 所述立柱或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的锁定装置包括挂扣 (例如生活中常 见的钥匙扣, 狗链挂扣, 登山扣, D形快速挂等) 。 0037 作为优选,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上横杆左端或右端的勾, 所述勾与上横杆铰接, 所述 勾带有扳手, 扳动扳手勾可以转动。 0038 作为优选, 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 ; 所述上横 杆左端或右端上的环或勾。
26、或卡扣或卡子进入所述开口之后, 扳动扳手, 使得上横杆左端或 右端上的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勾住或者卡住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 位。 0039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左端或右端设有卡子, 立柱上设有对应的卡槽 ; 卡槽设有开 口, 开口小槽内大 ; 卡子与上横杆铰接, 卡子可以转动, 转动时卡子面对卡槽开口的面可以 变粗或变细, 变细时可以通过卡槽开口进入卡槽内, 然后转动卡子使之变粗就不能通过卡 槽开口出来了。作为优选, 卡子上设有扳手 (扳手形状不限, 只要设计得方便扳动操作就可 以) , 方便转动操作。 0040 作为优选, 立柱上的锁定装置包括加盖勾, 加盖勾包括上挡块和前。
27、挡块, 阻止上横 杆的左端或右端向上前方运动。 0041 作为优选, 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环或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 开口 由大变小再变大, 开口具有弹性。这样的开口比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的环或勾或卡扣或卡 子略小, 可防止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的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跑出来 ; 作为优选, 开口朝上。 0042 为了防止上横杆升起之后左右横向移动, 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设有横向卡位, 立 柱上设有与横向卡位对应的卡子, 卡子卡住横向卡位, 阻止其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所述立柱 上的卡子的内径小于横向卡位最大外径大于横向卡位最小外径。 0043 作为优选, 所述上横杆杆端的横向卡位是指, 在上横杆。
28、杆端至少有一处比其他部 位的杆径大或小, 例如在杆端设有一个环, 环的外径大于上横杆的杆径 ; 或者在杆端设有一 个圆球, 圆球与杆端通过一个细棍相连, 圆球径和上横杆杆径一样大, 但是圆球直径大于细 棍的直径 ; 再例如在距离杆端顶点 2cm位置设有一凹槽, 凹槽处的杆径小于杆端顶点的杆 径 ; 再例如在杆端设有一 T型卡子, T型卡子的头比杆大。 0044 作为优选,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卡勾, 卡勾与立柱铰接, 转动卡勾, 卡勾勾住上横杆。 0045 作为优选,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U型扣, U型扣固定在立柱上, 并且能够上下滑动, 向 下滑动扣住并锁定上横杆, 向上滑动则开锁。 附图说明 0。
29、04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47 图 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48 图 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49 图 3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0 图 4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1 图 5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7 6/11 页 8 0052 图 6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3 图 7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4 图 8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5 图 9是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6 图 10是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
30、57 图 11是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8 图 12是本发明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59 图 13是本发明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60 图 14是本发明第十三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61 图 15是本发明第十三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62 图 16是本发明第十四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63 图 17是本发明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细节图。 0064 图中 1.上横杆, 2.左立柱, 3.右立柱, 4.导杆, 5.导杆, 6.下横杆, 7.防护网, 8. 套环, 9.防护网侧边, 10.T形勾, 11.卡扣, 12.卡扣开口, 13.圆形勾, 14.弯勾, 15.弯勾的 下开口,。
31、 16.弯勾, 17.卡位, 18.卡位开口, 19.卡子杆, 20.卡子的扳手, 21.卡槽, 22.卡槽, 23.卡勾, 24.卡勾, 25.卡珠绳, 26. 绳子, 27.挂勾, 28.U形勾, 29.环形勾, 30. L形勾, 31. 加盖勾, 32.挂勾, 33.挂勾的横杆, 34.挂勾的扳手, 35.挂勾, 36.卡勾, 37.卡勾, 38.活动 挡, 40.轴心, 41.卡勾, 42.托台, 43.圆球, 44.上横杆的横截面, 45.挂勾, 46.卡位, 47.弯勾, 48.弯勾的横杆, 49.弯勾的扳手, 50.导杆的连接杆, 51. 卡点, 52.卡点, 53. 压簧。 具。
32、体实施方式 0065 在图 1中, 下横杆 (6) 两端分别与左立柱 (2) 和右立柱 (3) 相连。防护网由防护网 (7) 构成, 防护网的左侧边 (9) 与多个套环 (8) 相连, 套环 (8) 与导杆 (4) 相连, 套环可以顺 着导杆上下滑动, 套环外面包着塑料层, 可以有效防止噪音, 套环上设有弹簧开口, 方便安 装套在防护网侧边和导杆上。防护网右侧与左侧是对称的。导杆 (4) 、(5) 分别固定在左右 立柱上。防护网 (7) 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 上边与上横杆 (1) 相连。图中上横杆 (1) 的左端 升起之后通过锁定装置与左立柱 (2) 铰接, 上横杆 (1) 的左端没有直接与导。
33、杆 4相连, 而是 间接通过防护网的左侧边与导杆相连, 这样上横杆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余地。上横 杆右端也升起之后通过锁定装置与右立柱上端相连, 并且带动防护网一起升起, 构成一个 立面。解开锁定装置, 上横杆带动防护网落下, 方便人的进出。图中的套环也可以是直接套 在立柱上的, 这样立柱自身就是导杆, 就不需要另设导杆了。另外, 防护网侧边缝制成布套 筒, 布套筒套在导杆或立柱上代替套环。采用不套筒的好处是更加美观没有缝隙。 0066 在图 2中, 是上横杆左端和左立柱对应的锁定装置细节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 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2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去) 。上。
34、横杆 (1) 的左端设 有 T形勾 (10) , T形勾头大杆细 (所以 T形勾相当于一个横向卡位) ; 左立柱 (2) 上设有卡扣 (11) , 卡扣 (11) 的开口 (12) 由大变大, 最小的部位恰好比 T形勾的细杆部分略小, 由于卡 扣 (11) 具有弹性, 所以 T形勾 (10) 的细杆部分正好可以卡进卡扣之中, 从而实现了上横杆 左端与左立柱的铰接。卡扣由大变小再变大的开口可以阻止上横杆左端向上运动, T形勾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8 7/11 页 9 的头部大于卡扣的内圈空隙, 所以上横杆也不能左右移动。卡扣内设有防噪音的塑料。图 1中的防护网 (7) 在垂。
35、直方向具有弹性, 给上横杆一个向下的拉力, 所以小孩自己很难解开 上横杆与立柱的锁扣。此实施例中的卡扣由大变小再变大的开口和具有弹性的防护网, 都 可以防止上横杆向上运动, 这两个特征, 可以同时具备, 也可以是只具备其中一个。 另外, 此 实施例中的 T形勾也可以换成普通的环形勾或弧形弯勾, 立柱上对应的卡扣 (11) 也可以换 成 U形或 L型勾, 只要上横杆的勾和立柱的勾相连之后能够阻止上横杆左右和前后移动就 可以。此例中, 可以是先升起上横杆的一端并锁定之后再升起病锁定另一端 ;(如果防护网 比较松一点, 向下的拉力比较小) 也可以是两端同时升起并且两端同时升起之后, 搁置在左 右立柱。
36、上的卡扣 11上 (卡扣 11同时也是一个托台) , 如果将上横杆推入卡扣 11需要比较大 的力, 那么可以先后分两次将上横杆左右两端摁入卡扣, 如果将上横杆摁入卡扣 11需要的 力不是太大, 则可以同时将上横杆两端同时摁入卡扣。 0067 在图 3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上横杆和立柱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3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 去) 。上横杆 (1) 的左端设有圆形勾 (13) , 圆形勾 (13) 头大杆细, 弯勾 (14) 固定在左立柱 (2) 的上端, 弯勾与立柱柱身共同构成了一个开口朝下的限位轨道, 圆形勾 。
37、(13) 的细杆部分 正好能够从弯勾 (14) 的下开口从下往上进入, 再右拐, 最后下行之后到达弯勾的内底部。 同 时, 圆形勾的圆形头部大于弯勾的轨道间隙, 所以限制上横杆左右挪动。这样, 上横杆左端 就与立柱之间铰接。解开上横杆下行轨道需要最少变换一次运动方向, 所以对于婴幼儿来 说很安全, 婴幼儿自己不能解开。 另外, 为了更加保险, 可以将限位轨道下行部分 (弯勾的里 圈) 设计得具有弹性, 并且正好比圆形勾的细杆部分略小, 需要用力才能通过, 反之, 原路返 回时也需要用力才能通过。 0068 图 4中, 是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上的弯勾的细节图。第二个实施 例中的弯勾的。
38、限位轨道只有半圈, 弯勾 (16) 与立柱一起构成的限位轨道有一整圈多, 从最 里圈出来, 需要向上、 向左、 向下、 向右、 向上、 向左、 再向下才能出来, 所以更加安全。另外, 弯勾 (16) 也可以设计成圆弧形。 另外, 此例中的弯勾也可以与图1中的导杆的上端相贯通, 上横杆左端与导杆相连, 顺着导杆进入弯勾的限位轨道。 最后, 此例中采用弯勾限位轨道的 固定方式, 上横杆左右两端可以同时升起并固定, 不一定需要先升起一端再升起另一端。 0069 图 5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上横杆和立柱的锁定装置的细节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5是站在靠近左立。
39、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 去) 。固定在上横杆 (1) 左端的环形勾 (29) 可以套在左立柱上的 U形勾 (28) 上, 一条弹性 绳索 (图中没有画出) 一端与上横杆 (1) 的左端相连, 另一端与立柱下端或下横杆相连, 弹性 绳索给上横杆向下的拉力大小介于成年女性可以提起的最小拉力和小孩不能提起或向上 推起的最大拉力之间, 这样上横杆左端就被固定在了立柱上, 不能前后左后上下移动了。 另 外, 此例中的弹性绳索与防护网的侧边相连, 绷紧的弹性绳索起到防止小孩从防护网侧边 和立柱之间的间隙钻出来的作用, 所以就不一定需要设置与防护网侧边相连的导杆了。 (弹 性绳索具有弹性的同时, 也有一个最大。
40、延伸长度, 也上横杆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也正好是 弹性绳索达到最大延伸长度的时候。 这样, 就算小孩用力拉防护网侧边, 也不能把防护网侧 边与立柱之间的间隙弄到足够大。例如, 弹性绳索可以由两股组成, 一股具有弹性, 一股没 有弹性, 由没有弹性的这一股来限定上横杆可以上升的最高高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 如果防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9 8/11 页 10 护网的弹力比较小, 那么可以将上横杆两端同时升起挂在左右立柱的 U型勾上 ; 如果防护 网的弹力比较大, 要将上横杆两端同时升起挂在左右立柱的 U型勾上, 实际操作起来是比 较困难的, 所以可以先挂好一端再挂另一端会轻松很。
41、多。 本实施例也可以是, 上横杆左端或 右端采用横向卡位 (例如 T形勾 10或者圆形勾 13) 代替环形勾 29; 先挂好一端再挂另一端 有两种方式 : 第一种 : 单手拿左端挂左端, 再挂右端 ; 第二种双手握住上横杆, 两端几乎同 时升起, 一端稍稍高点, 一端稍稍矮点, 先挂好较高的那一端, 再挂较矮的那一端。 此实施例 中的 U形勾同时也起到了一个竖向卡位的作用。 0070 图 6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6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 去) 。固定在上横杆 (1) 上的 L形勾 。
42、(30) 的水平部分可以正好由上往下进入到左立柱 (2) 上的有盖勾 (31) 的开口。从而使得上横杆左端无法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除了小开口的地方 可能向上逃出之外) 。为了更加安全, 可以将上横杆 (1) 的左端与立柱下端通过一条弹性绳 索相连 (图中没有画出) , 或者图 1中的防护网 (7) 具有弹性, 给上横杆向下的拉力, 使得小 孩无法提起或者向上推起。因为护栏高度一般比小孩子肩部高或相仿, 所以小孩很难向上 提拉, 唯一的可能是半蹲着用双手向上前方推上横杆, 但是上横杆会被加盖勾的 “小盖子” 挡住不能向上运动。此实施例中的加盖勾和 L形勾也可以是弧形的。 0071 图 7中, 是。
43、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7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 去) 。图中, 卡子的杆部分 (19) 的横截面是矩形 ; 卡子的扳手 (20) 朝下时 (图中所示) , 卡子 的杆部分 (19) 比较粗的面 (卡子的杆部分的横截面是矩形, 矩形较长的那条边所在的面) 对 着开槽 (17) 的开口, 不能通过卡槽 (17) 的开口 (18) 。卡子与上横杆 (1) 的左端铰接, 并且 扳动卡子的扳手 (20) , 卡子的杆部分 (19) 可以转动。用手扳动卡子的扳手 (20) 大概 90度 之后, 卡子的。
44、杆部分 (19) 较细的一个面 (横截面矩形较短的那条边所在的面) 就可以对着卡 槽 (17) 的开口 (18) , 并且正好能够通过。卡子的杆部分 (19) 通过卡槽 (17) 的开口 (18) 之 后, 将卡子的扳手 (20) 转动至朝下, 这样卡子的杆部分 (19) 较粗的那个面对着卡槽开口, 这样卡子的杆部分就卡在了卡槽里面不能出来 (卡槽 (17) 的开口小, 槽内大, 槽内有足够的 活动空间供卡子的杆部分转动) 。 0072 图 8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8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
45、位置看过 去, 所以图中卡槽 (22) 看起来稍稍有点窄, 实际要比图中宽一点) 。上横杆 (1) 左端设有卡 槽 (21) , 立柱 (2) 上有对应的卡槽 (22) , 同样的, 上横杆右端和右立柱也设有对应的卡槽。 将上横杆两端升起搁在左右立柱对应的卡槽上, 卡槽 (21) 卡入卡槽 (22) 之后, 上横杆就不 能前后左右下移动, 只能向上运动。将卡槽上方的插销挡 (23) 向右插, 挡住上横杆左端向 上移动。卡槽 (21) 与卡槽 (22) 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和活动空间, 使得上横杆左端升起右端处 于低位的时候, 两个卡槽之间不会卡死。另外, 此案例中立柱上的卡槽 22可以用挂勾代替 。
46、; 或者采用具有弹力的防护网代替插销挡 (23) 来防止上横杆向上运动 ; 或者卡槽 22的开口 朝外 (也就是立柱的正前方) , 卡槽 21卡入之后, 插销挡挡住上横杆阻止其向外运动 ; 或者 插销挡采用挡块代替, 挡块固定在立柱上, 通过转动或滑动来实现开闭。 0073 图 9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说 明 书 CN 105342208 A 10 9/11 页 11 图 (在图 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 9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 去) 。卡珠绳 (25) 与上横杆 (1) 的左端相连, 卡珠绳上有若干个卡珠, 卡珠比。
47、固定在立柱 (2) 上的卡勾 (24) 略大, 卡珠绳的绳子可以正好通过卡勾 (24) 的开口, 卡勾 (24) 所处高度高于 上横杆所能上升的最高点, 所以卡珠绳卡到卡勾上之后, 上横杆就稳固地与立柱连在一起, 只有一手向上提上横杆左端, 使得卡珠绳保持松弛状态才能用另一只手将卡珠绳从卡勾中 解开。此例中的卡勾也可以是带开口的卡扣 ; 卡珠绳也可以是一条绳索与一个或两个或多 个卡子相连 ; 只要与绳子相连的卡子比带有开口的卡扣大就可以。 另外, 此例中的卡勾也可 以采用带有限位轨道的弯勾代替, 绳子通过限位轨道进入弯勾里层, 与绳子相连的卡子比 限位轨道大, 所以只要绳子进入限位轨道, 卡子。
48、就始终都是卡在弯勾上的 (例如弯勾可以设 计成类似弹簧的螺旋形, 一圈弹簧与另一圈弹簧之间的间隙就构成了限位轨道) 。此外, 此 例中与上横杆相连的绳子和立柱上的卡勾可以对换, 也就是说卡勾与上横杆相连, 绳子与 立柱相连。 0074 图 10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 节图 (在图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10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 过去) 。可以调节长度的绳子 (26) 一端与上横杆 (1) 左端相连, 另一端与一个铁环相连。上 横杆左端升起之后, 绳子 (26) 依次从上往下绕过挂勾 (27) 、 从下往上绕过 28、 最后。
49、与绳子 相连的铁环挂在或卡在挂勾 (32) 上, 绳子调节到合适长度, 使得与绳子相连的铁环挂在或 卡在挂勾 (32) 上时, 上横杆左端正好上升到最高点。此例中的挂勾可以采用一个或若干个 表面摩擦系数大的绑勾代替, 另外与绳子相连的铁环采用较重的实心铁球代替, 这样绳子 可以直接缠绕在绑勾上, 多缠绕几圈之后, 就算实际下压上横杆绳子也不会松开。 0075 图 11中, 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 节图 (在图1中, 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 图11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 过去) 。L形挂勾的横杆 (33) 与上横杆 (1) 左端相连, L形挂勾的扳手 (34) 可以转动, 当上 横杆左端上升到最高, L形挂勾的横杆 (33) 正好略高于与固定在立柱上的挂勾 (35) 的凹槽 底部, 并且正好能够横向 (从右向左) 插入挂勾 (35) 的凹槽中 (也可以是, L形挂勾与上横杆 杆端铰接, 也可以沿着杆径方向左右滑动,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