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88104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11810.8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206213820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

申请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桂荣,凌金星,史马杰,王洪元,何国营

地址:

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世纪西街3号(袍江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62101181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赵囡囡;邹秋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锅体和/或锅盖上,传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在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人体是否靠近时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50)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40),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锅体(10)和/或所述锅盖(20)上,所述传感器(40)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所述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屏幕,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或者所述锅盖(20)上,所述屏幕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屏幕点亮,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未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时,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屏幕熄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气阀,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排气阀暂停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的开盖按钮(60),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开盖按钮(60)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开盖把手(70)和蒸汽盒(80),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开盖把手(70)的远离所述蒸汽盒(8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为所述屏幕及所述传感器(40)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0)的最大感应距离为5cm至7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代的烹饪器具主要向智能方向发展,其中包括智能节能,即在烹饪器具上增加一个感应模块。当烹饪器具感知到用户靠近时能及时点亮屏幕,有利于用户查看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当用户离开时烹饪器具自动关闭屏幕显示,可以实现智能节能。

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检测用户是否靠近的方法较多,以下两种比较常见:

一、使用热释电红外感应周围温度的变化来进行检测。热释电红外为被动式感应器件,能够感应周边环境温度变化,但是烹饪器具自身发热、太阳光照射下或明火热源造成的温度变化也能被热释电红外感知,容易造成误判断。

二、通过微波探测周围用户移动情况来进行检测。微波同样是探测周围用户移动情况,但其成本较高。在用户靠近烹饪器具却不移动的情况下,微波探测是无法检测到用户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人体是否靠近时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锅体和/或锅盖上,传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在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控制器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未在预定范围内被人体反射回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由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检测稳定可靠,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屏幕,设置在锅体上或者锅盖上,屏幕与控制器连接;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控制屏幕点亮,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未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时,控制器控制屏幕熄灭。方便用户查看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同时节能。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气阀,设置在锅盖上,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控制排气阀暂停排气。保护用户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蒸汽烫伤等意外。

进一步地,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方便用户控制该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获取烹饪器具的当前工作参数。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上的开盖按钮,传感器设置在开盖按钮的下方。便于用户操作,结构美观。

进一步地,锅盖上设置有开盖把手和蒸汽盒,传感器设置在开盖把手的远离蒸汽盒的一侧。便于用户操作,减小烹饪器具在排气时排出的热量对传感器的影响。同时,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为屏幕及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电源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传感器的最大感应距离为5cm至70cm。防止烹饪器具误感应、误触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人体;10、锅体;20、锅盖;40、传感器;50、控制器;60、开盖按钮;70、开盖把手;80、蒸汽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控制器50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4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传感器40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设置在锅体10和/或锅盖20上。传感器40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50连接。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在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传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由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检测稳定可靠,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屏幕,屏幕设置在锅体10上或者锅盖20上,屏幕与控制器50连接。设置屏幕方便用户查看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50控制屏幕点亮,即如果熄屏状态则点亮屏幕,用户能看到当前烹饪器具显示的具体信息。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控制器50控制屏幕熄灭。屏幕的此种工作方式可以节能。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气阀,设置在锅盖20上。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控制器50控制排气阀暂停排气。控制器50通过控制烹饪器具的排气状态能够保护用户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蒸汽烫伤等意外,即如果烹饪器具在排气状态可以暂停排气,避免使用者发生蒸汽烫伤意外等。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和/或操作屏了解烹饪器具的当前的工作模式或锅体10内具体的温度等参数。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主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10上的开盖按钮60,传感器40设置在开盖按钮60的下方。此种设置使得传感器40的检测更加准确,同时便于用户操作,结构美观。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锅盖20上设置有开盖把手70和蒸汽盒80,传感器40设置在开盖把手70的远离蒸汽盒80的一侧。此种设置不仅便于用户操作,防止用户被蒸汽烫伤,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同时,减小了烹饪器具在排气时排出的热量对传感器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当传感器40安装在锅盖20上时,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并列垂直锅盖20设置,传感器40通过排线供电,并通过排线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状态反馈至控制器50,红外线发射器向正上方发射红外信号,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来自其上方范围内的红外信号。

具体地,传感器40可以感应到人体手势在锅盖20上方的变化,当人手从红外线发射器上方经过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手挡住并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信号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接收器将接收的红外信号反馈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根据设置的预定范围做出相应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为屏幕及传感器40供电的电源,电源与控制器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40的最大感应距离为5cm至70cm。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红外线发射器安装在烹饪器具的锅体10时,红外线接收器并列垂直锅体10的侧面放置。传感器40通过排线供电,并通过连接线将接收到的信号状态反馈至控制器50,红外线发射器向正前方发射红外信号,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来自其前方范围内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当人体向传感器40前方接近烹饪器具时,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并发生反射。当人体与锅体10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时,由于发射功率及接收灵敏度的限制,经过反射的红外信号非常微弱,传感器40针对这一信号不做处理,烹饪器具维持原状态不变。当人体进入50cm范围内,传感器40检测到人体进入预定范围,则改变烹饪器具当前状态。因此,此种结构可以防止烹饪器具误感应、误触发。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传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协同工作。传感器40安装在烹饪器具上,红外线发射器主动发射红外信号,并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来判定是否有人体1靠近。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没有遇到阻挡体,则不会发生反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当人体1靠近烹饪器具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经人体1反射,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传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由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检测稳定可靠,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烹饪器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烹饪器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烹饪器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烹饪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器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11810.8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 司 地址 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世纪西街3号 (袍江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李桂荣 凌金星 史马杰 王洪元 何国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赵囡囡 邹秋爽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烹饪器具 (57)摘要 。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 锅 体, 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 锅盖, 盖设在锅体上; 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 感器, 传感器设置在锅体和/或锅盖上, 传感器包 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 红 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红 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 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控制器控制 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在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 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 时, 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人体是否靠近时易 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2页 CN 206213820 U 2017.06.06 CN 206213820 U 1.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 锅体(10), 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 锅盖(20), 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控制器(50)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40), 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 所述锅体(10)和/或所述锅盖(20)上, 所述传感器(40)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 外线接收器,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 在所述红外线 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所 述控制器。

4、(50)控制所述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 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 所述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屏幕, 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或者所述锅盖(20)上, 所述屏幕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 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 接收器接收到时, 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屏幕点亮, 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 号未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时, 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屏幕熄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烹饪器具还包括: 排气阀, 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 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所述红外线 接收器接收到时, 所述控制器(50)控制所述排气阀暂停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锅体(10)上的开盖按钮(60), 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开盖按钮(60)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开盖把手(70) 和蒸汽盒(80), 所述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开盖把手(。

6、70)的远离所述蒸汽盒(8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为所述屏幕及所 述传感器(40)供电的电源, 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40)的最大感应距离为 5cm至7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3820 U 2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烹饪器具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方 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的烹饪器具主要向智能方向发展, 其中包括智能节能, 即在烹饪器具上增加 一个感应模块。 当烹。

7、饪器具感知到用户靠近时能及时点亮屏幕, 有利于用户查看烹饪器具 的当前状态; 当用户离开时烹饪器具自动关闭屏幕显示, 可以实现智能节能。 0003 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检测用户是否靠近的方法较多, 以下两种比较常见: 0004 一、 使用热释电红外感应周围温度的变化来进行检测。 热释电红外为被动式感应 器件, 能够感应周边环境温度变化, 但是烹饪器具自身发热、 太阳光照射下或明火热源造成 的温度变化也能被热释电红外感知, 容易造成误判断。 0005 二、 通过微波探测周围用户移动情况来进行检测。 微波同样是探测周围用户移动 情况, 但其成本较高。 在用户靠近烹饪器具却不移动的情况下, 微波探测是。

8、无法检测到用户 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人体是否 靠近时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 锅体, 用以盛放被烹 饪食物; 锅盖, 盖设在锅体上; 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器, 传感器 设置在锅体和/或锅盖上, 传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线发 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 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控制器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在红外线接收器未 感应到被人反射回。

9、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 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0008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 器, 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 控制器 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未在预定范围内被人体反射 回时,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 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由于通 过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 检测稳定可靠, 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0009 进一步地, 烹饪器具还包括: 屏幕, 设置在锅体上或者锅盖上, 屏幕与控制器连接;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

10、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控 制器控制屏幕点亮,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未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时, 控制 器控制屏幕熄灭。 方便用户查看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 同时节能。 0010 进一步地, 烹饪器具还包括: 排气阀, 设置在锅盖上,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 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控制器控制排气阀暂停排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13820 U 3 保护用户人身安全, 避免发生蒸汽烫伤等意外。 0011 进一步地, 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 方便用户控制该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获取烹饪器具的当前工作参数。 0。

11、012 进一步地, 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上的开盖按钮, 传感器设置在开盖按钮的 下方。 便于用户操作, 结构美观。 0013 进一步地, 锅盖上设置有开盖把手和蒸汽盒, 传感器设置在开盖把手的远离蒸汽 盒的一侧。 便于用户操作, 减小烹饪器具在排气时排出的热量对传感器的影响。 同时, 提高 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0014 进一步地, 烹饪器具还包括为屏幕及传感器供电的电源, 电源与控制器连接。 0015 进一步地, 传感器的最大感应距离为5cm至70cm。 防止烹饪器具误感应、 误触发。 附图说明 0016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

12、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主视示意图; 0019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 以及 0020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1 其中,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 1、 人体; 10、 锅体; 20、 锅盖; 40、 传感器; 50、 控制器; 60、 开盖按钮; 70、 开盖把手; 80、 蒸汽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

13、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4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 本实 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 锅盖20、 控制器50以及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传感 器40。 其中, 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 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 传感器40用于检测预定 范围内是否有人, 设置在锅体10和/或锅盖20上。 传感器40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及 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50连接。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 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

14、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 前状态。 在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 烹饪器 具维持当前状态。 0025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传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 器, 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 控制器 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 的红外信号时,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 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本申请的烹饪器 具由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 检测稳定可靠, 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1。

15、3820 U 4 题。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烹饪器具还包括屏幕, 屏幕设置在锅体10上或者锅盖20上, 屏幕与 控制器50连接。 设置屏幕方便用户查看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 0027 具体地,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在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 收器接收到时, 控制器50控制屏幕点亮, 即如果熄屏状态则点亮屏幕, 用户能看到当前烹饪 器具显示的具体信息。 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 号时, 控制器50控制屏幕熄灭。 屏幕的此种工作方式可以节能。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气阀, 设置在锅盖20上。 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 红外信号在。

16、预定范围内被人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时, 控制器50控制排气阀暂停 排气。 控制器50通过控制烹饪器具的排气状态能够保护用户人身安全, 避免发生蒸汽烫伤 等意外, 即如果烹饪器具在排气状态可以暂停排气, 避免使用者发生蒸汽烫伤意外等。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屏幕包括显示屏和/或操作屏。 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和/或操作屏 了解烹饪器具的当前的工作模式或锅体10内具体的温度等参数。 0030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主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 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 10上的开盖按钮60, 传感器40设置在开盖按钮60的下方。 此种设置使得传感器40的检测更 加准确, 同时便于用户操作。

17、, 结构美观。 0031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3所示, 锅盖20上设置有开盖把手70 和蒸汽盒80, 传感器40设置在开盖把手70的远离蒸汽盒80的一侧。 此种设置不仅便于用户 操作, 防止用户被蒸汽烫伤, 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同时, 减小了烹饪器具在排气时排 出的热量对传感器的影响。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当传感器40安装在锅盖20上时, 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并 列垂直锅盖20设置, 传感器40通过排线供电, 并通过排线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状态反馈至 控制器50, 红外线发射器向正上方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来自其上方范围内的 红外信号。 003。

18、3 具体地, 传感器40可以感应到人体手势在锅盖20上方的变化, 当人手从红外线发 射器上方经过时, 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手挡住并发生反射, 反射后的红外信 号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 红外线接收器将接收的红外信号反馈给控制器50, 控制器50根据 设置的预定范围做出相应的处理。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烹饪器具还包括为屏幕及传感器40供电的电源, 电源与控制器50 连接。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传感器40的最大感应距离为5cm至70cm。 具体地, 如图2所示, 当红 外线发射器安装在烹饪器具的锅体10时, 红外线接收器并列垂直锅体10的侧面放置。 传感 器40通过排线供电, 并。

19、通过连接线将接收到的信号状态反馈至控制器50, 红外线发射器向 正前方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来自其前方范围内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 当人体 向传感器40前方接近烹饪器具时, 发射的红外信号被人体挡住并发生反射。 当人体与锅体 10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时, 由于发射功率及接收灵敏度的限制, 经过反射的红外信号非常 微弱, 传感器40针对这一信号不做处理, 烹饪器具维持原状态不变。 当人体进入50cm范围 内, 传感器40检测到人体进入预定范围, 则改变烹饪器具当前状态。 因此, 此种结构可以防 止烹饪器具误感应、 误触发。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213820 U 5 。

20、0036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检测人体是否靠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4所示, 传 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协同工作。 传感 器40安装在烹饪器具上, 红外线发射器主动发射红外信号, 并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 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来判定是否有人体1靠近。 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没有 遇到阻挡体, 则不会发生反射,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 当人 体1靠近烹饪器具时, 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经人体1反射, 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 控 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态。 0037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

21、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38 本申请的传感器4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 信号被人体挡住后反射回并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 控制器50控制烹饪器具改变当前状 态。 当红外线接收器未感应到被人反射回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 红外线接收 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 烹饪器具维持当前状态。 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由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 及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 检测稳定可靠, 不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13820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6213820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621382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