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88005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5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16184.9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号:

CN206273206U

公开日:

2017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F5/10,A47F5/11

主分类号:

A47F5/10,A47F5/11

申请人:

漳州吉马彩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福宾,叶红民

地址:

363007 福建省漳州市蓝田工业区横三路东面

优先权:

CN201620616184U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廖仲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中,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过前盒壁、后盒壁、左盒壁、右盒壁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上盒体中的四个盒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层连接板相连接,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边和中盒体连接起来,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体连接起来,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折叠,在需要使用时组装起来,通过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将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连接为一体可构成三层折叠展示台。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并且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从而呈现出三层的展示物品空间,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体、上层连接板、中盒体、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其中,所述上盒体,包括: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第一后盒壁和折叠面板;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和第一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后盒壁连接在一起;所述折叠面板,包括:后面板、前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后面板包括:第一后上沿连接件、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一前上沿连接件、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其中,第一后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左盒壁的上沿和左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的上沿和右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左面板和右面板对折到与第一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垂直的平面,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板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第一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边,每个第一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该第一折叠角可绕第一凸边折叠;所述上层连接板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每个第一连边都向外设置有第二凸边,在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一插槽,四个第一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一凸边的第一折叠角在第一凸边插入第一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一凸边相同的平面;所述中盒体,包括: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在一起;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上沿连接件,每个第一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当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右盒壁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前盒壁平行的平面,上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二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二插槽中,每个第二凸边插入第二插槽后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三凸边,每个第三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折叠角,该第二折叠角可绕第三凸边折叠;所述中层连接板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每个第二连边都向外设置有第四凸边,在四个第二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三插槽,四个第三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中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三凸边的第二折叠角在第三凸边插入第三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三凸边相同的平面;所述下盒体,包括: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在一起;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二上沿连接件,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当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右盒壁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前盒壁平行的平面,中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四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四插槽中,每个第四凸边插入第四插槽后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和所述前支撑板上都向外设置有第五凸边,每个第五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折叠角,该第三折叠角可绕第五凸边折叠;所述上层连接板中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两个第五凸边适配的同一个第五插槽,两个第五凸边可分别插入该第五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五凸边的第三折叠角在第五凸边插入第五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五凸边相同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折叠展示台,还包括:下盒支撑骨架,其中,所述下盒支撑骨架可置于下盒体内部的立体空间内,且所述下盒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中层连接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中层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支撑骨架,包括:两个下盒支撑面板,每个下盒支撑面板上设置有第一交叉槽,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之间的交叉角度为直角,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部的空间对角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折叠展示台,还包括:中盒支撑骨架,其中,所述中盒支撑骨架可置于中盒体内部的立体空间内,且所述中盒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上层连接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上层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下沿连接件和第二下沿连接件,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分别和对应的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下沿连接件和第二下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下沿连接件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平行的平面,第二下沿连接件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垂直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支撑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其特征在于,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上还设置有把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盒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展示台为了展示物体的方便,展示台外部表层预留有一些空间,这样的展示台多为立体结构,在制造、储运、使用过程都是以立体形态出现,是无法不可折叠的,这样的展示台在运输、储存或闲置等非使用状态下需要会占用空间,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为此,人们设计了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折叠起来的折叠展示台。现有的折叠展示台的结构大都如下:展示台的底座和展示面板相分离,展示面板搭在底座上形成折叠展示台,展示台的底座中各个部件之间可折叠连接,这样,在运输、储存等非使用状态时,拆开各个底座的连接件,就可将展示台折叠起来。而当需要展示物品时,则通过底座和面板搭接起来,从而就可以将折叠展示台组装成为可展示物品的立体形态。有时陈列许多个小型商品,目前的展示面板多为平面设计,在该展示面板上无法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另外,在以展示为目的的商品展览会中使用展示台时,这种展示台不便于运输、存储。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折叠展示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用于提供三层的展示空间,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包括:

上盒体、上层连接板、中盒体、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其中,

所述上盒体,包括: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第一后盒壁和折叠面板;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和第一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所述折叠面板,包括:后面板、前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后面板包括:第一后上沿连接件、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一前上沿连接件、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其中,第一后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左盒壁的上沿和左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的上沿和右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左面板和右面板对折到与第一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垂直的平面,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板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一左盒壁、第一前盒壁、第一右盒壁、第一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边,每个第一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该第一折叠角可绕第一凸边折叠;

所述上层连接板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每个第一连边都向外设置有第二凸边,在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一插槽,四个第一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一凸边的第一折叠角在第一凸边插入第一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一凸边相同的平面;

所述中盒体,包括: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上沿连接件,每个第一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当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右盒壁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前盒壁平行的平面,上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二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二插槽中,每个第二凸边插入第二插槽后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左盒壁、第二前盒壁、第二右盒壁、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三凸边,每个第三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折叠角,该第二折叠角可绕第三凸边折叠;

所述中层连接板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每个第二连边都向外设置有第四凸边,在四个第二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三插槽,四个第三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中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三凸边的第二折叠角在第三凸边插入第三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三凸边相同的平面;

所述下盒体,包括: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二上沿连接件,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当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右盒壁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平行的平面,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前盒壁平行的平面,中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四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四插槽中,每个第四凸边插入第四插槽后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中,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过前盒壁、后盒壁、左盒壁、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上盒体中的四个盒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层连接板相连接,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边和中盒体连接起来,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体连接起来,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折叠,在需要使用时组装起来,通过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将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连接为一体可构成三层折叠展示台,便于存储、运输。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并且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从而呈现出三层的展示物品空间,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连接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层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底面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支撑骨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支撑骨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用于提供三层的展示空间,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三层折叠展示台的一个实施例,可应用于物品的多层展示中,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可以包括如下组成部分:上盒体10、上层连接板20、中盒体30、中层连接板40和下盒体50,其中,

上盒体10,包括:第一左盒壁101、第一前盒壁102、第一右盒壁103、第一后盒壁104和折叠面板105;第一左盒壁101和第一前盒壁102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102和第一右盒壁103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101、第一前盒壁102、第一右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左盒壁101和第一后盒壁104连接在一起;

折叠面板105,包括:后面板1051、前面板1052,左面板1053和右面板1054,后面板1051包括: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后支撑板10513,前面板1052包括: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和前支撑板10523;其中,第一后盒壁104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和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后支撑板10513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左盒壁101的上沿和左面板1053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右盒壁103的上沿和右面板1054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盒壁102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和前支撑板10523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一左盒壁101、第一前盒壁102、第一右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1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102平行的平面,左面板1053和右面板1054对折到与第一左盒壁101平行的平面,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102垂直的平面,后支撑板10513和前支撑板10523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102平行的平面;

第一左盒壁101、第一前盒壁102、第一右盒壁103、第一后盒壁104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边11,每个第一凸边11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12,该第一折叠角12可绕第一凸边11折叠;

上层连接板20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21,每个第一连边21都向外设置有第二凸边22,在四个第一连边21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11适配的四个第一插槽23,四个第一凸边11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23中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上盒体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一凸边11的第一折叠角12在第一凸边11插入第一插槽23后展开到与第一凸边11相同的平面;

中盒体30,包括:第二左盒壁301、第二前盒壁302、第二右盒壁303、第二后盒壁304;第二左盒壁301和第二前盒壁302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前盒壁302和第二右盒壁303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二左盒壁301、第二前盒壁302、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301和第二后盒壁304连接在一起;

第二左盒壁301、第二前盒壁302、第二右盒壁303、第二后盒壁304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上沿连接件31,每个第一上沿连接件31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32,当第二左盒壁301、第二前盒壁302、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二左盒壁301和第二右盒壁303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31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301平行的平面,第二前盒壁302和第二后盒壁304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301折叠到与第二前盒壁302平行的平面,上层连接板20通过四个第二凸边22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二插槽32中,每个第二凸边22插入第二插槽32后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中盒体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左盒壁301、第二前盒壁302、第二右盒壁303、第二后盒壁304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三凸边33,每个第三凸边33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折叠角34,该第二折叠角34可绕第三凸边33折叠;

中层连接板40包括: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41,每个第二连边41都向外设置有第四凸边42,在四个第二连边41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33适配的四个第三插槽43,四个第三凸边33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43中实现中层连接板40和中盒体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每个第三凸边33的第二折叠角34在第三凸边33插入第三插槽43后展开到与第三凸边33相同的平面;

下盒体50,包括: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第三后盒壁504;第三左盒壁501和第三前盒壁502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前盒壁502和第三右盒壁503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501和第三后盒壁504连接在一起;

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第三后盒壁504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二上沿连接件51,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51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52,当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三左盒壁501和第三右盒壁503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51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501平行的平面,第三前盒壁502和第三后盒壁504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51折叠到与第三前盒壁502平行的平面,中层连接板40通过四个第四凸边42可分别插入四个第四插槽52中,每个第四凸边42插入第四插槽52后实现中层连接板40和下盒体5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支撑板10513和前支撑板10523上都向外设置有第五凸边13,每个第五凸边13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折叠角14,该第三折叠角14可绕第五凸边13折叠;

上层连接板20中四个第一连边21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两个第五凸边13适配的同一个第五插槽24,两个第五凸边13可分别插入该第五插槽24中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上盒体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五凸边13的第三折叠角14在第五凸边13插入第五插槽24后展开到与第五凸边13相同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三层折叠展示台,还包括:中盒支撑骨架60,其中,

中盒支撑骨架60可置于中盒体30内部的立体空间内,且中盒支撑骨架60设置于上层连接板20的下方,用于支撑上层连接板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盒支撑骨架60,包括:两个中盒支撑面板61,每个中盒支撑面板61上设置有第二交叉槽62,两个中盒支撑面板61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中盒支撑面板61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三层折叠展示台,还包括:下盒支撑骨架70,其中,

下盒支撑骨架70可置于下盒体50内部的立体空间内,且下盒支撑骨架70设置于中层连接板40的下方,用于支撑中层连接板40。

该下盒支撑骨架70设置在下盒体内,需要安装时可以放于下盒体的立体空间内,不需要使用时可以从下盒体中取出,便于运输、存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盒支撑骨架70,包括: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每个下盒支撑面板71上设置有第一交叉槽72,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的交叉角度为直角,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设置在下盒体50内部的空间对角线上。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可以垂直交叉,从而形成更稳固的支撑骨架,两个支撑面板设置在下盒体内的空间对角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第三后盒壁504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下沿连接件53和第二下沿连接件54,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53分别和对应的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第一下沿连接件53和第二下沿连接件54之间可折叠连接,当第三左盒壁501、第三前盒壁502、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第一下沿连接件53折叠到与下盒体50的底平面平行的平面,第二下沿连接件54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垂直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防水层。为了实现三层折叠展示台的防潮防水性能,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防水层,例如,第一下沿连接件的外表层通过粘性剂粘接有防水层,防水层具体可以是塑料薄膜,其具有防水性能,使三层折叠展示台可用于需要防潮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沿连接件53上还设置有支撑凸块55。该支撑凸块55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53上,起到对下盒体的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盒壁、第三前盒壁、第三右盒壁、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上还设置有把手。在图例中未对把手进行示意说明,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把手,可以便于人们移动该三层折叠展示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中,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过前盒壁、后盒壁、左盒壁、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上盒体中的四个盒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层连接板相连接,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边和中盒体连接起来,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体连接起来,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折叠,在需要使用时组装起来,通过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将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连接为一体可构成三层折叠展示台,便于存储、运输。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并且上层连接板、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从而呈现出三层的展示物品空间,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连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实现方式。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16184.9 (22)申请日 2016.06.21 (73)专利权人 漳州吉马彩印有限公司 地址 363007 福建省漳州市蓝田工业区横 三路东面 (72)发明人 王福宾 叶红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21 代理人 廖仲禧 (51)Int.Cl. A47F 5/10(2006.01) A47F 5/1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57)摘要。

2、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 中, 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过前盒壁、 后盒壁、 左盒壁、 右盒壁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 为一体, 上盒体中的四个盒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 层连接板相连接, 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边 和中盒体连接起来, 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 体连接起来, 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折 叠, 在需要使用时组装起来, 通过上层连接板、 中 层连接板将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连接为一体 可构成三层折叠展示台。 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 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可以提供展示物品 的平面, 并且上层连接板、 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 供展示物品的平面, 从而呈现出三层的展示。

3、物品 空间, 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且可以实现在 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CN 206273206 U 2017.06.23 CN 206273206 U 1.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盒体、 上层连接板、 中盒体、 中层连接板 和下盒体, 其中, 所述上盒体, 包括: 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 第一后盒壁和折叠面板; 第 一左盒壁和第一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和第一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 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 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4、, 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所述折叠面板, 包括: 后面板、 前面板, 左面板和右面板, 所述后面板包括: 第一后上沿 连接件、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 所述前面板包括: 第一前上沿连接件、 第二前上沿 连接件和前支撑板; 其中, 第一后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后 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之间可折 叠连接, 第一左盒壁的上沿和左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右盒壁的上沿和右面板之间可 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上沿连接件和 第二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

5、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 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后上 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左面板和右面板对折到与 第一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垂直 的平面, 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板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 第一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 一凸边, 每个第一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 该第一折叠角可绕第一凸边折 叠; 所述上层连接板包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 每个第一连边都向。

6、外设置有 第二凸边, 在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一插槽, 四个第一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每 个第一凸边的第一折叠角在第一凸边插入第一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一凸边相同的平面; 所述中盒体, 包括: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 第二左盒壁和 第二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右盒壁和第 二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 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

7、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 一上沿连接件, 每个第一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 当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 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右盒壁连接的第 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的第一上沿 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上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二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 二插槽中, 每个第二凸边插入第二插槽后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有第 三凸边, 每个第三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

8、二折叠角, 该第二折叠角可绕第三凸边折 叠; 所述中层连接板包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 每个第二连边都向外设置有 第四凸边, 在四个第二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三插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06273206 U 2 四个第三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中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每 个第三凸边的第二折叠角在第三凸边插入第三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三凸边相同的平面; 所述下盒体, 包括: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 第三左盒壁和 第三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

9、右盒壁和第 三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 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有第 二上沿连接件, 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 当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 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右盒壁连接的第 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的第二上沿 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中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四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 四插槽中, 每个第四凸。

10、边插入第四插槽后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板和所述前支 撑板上都向外设置有第五凸边, 每个第五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折叠角, 该第三 折叠角可绕第五凸边折叠; 所述上层连接板中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两个第五凸边适配的同一 个第五插槽, 两个第五凸边可分别插入该第五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 卸连接, 两个第五凸边的第三折叠角在第五凸边插入第五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五凸边相同的 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层折叠展示台, 还 包括: 下盒支撑。

11、骨架, 其中, 所述下盒支撑骨架可置于下盒体内部的立体空间内, 且所述下盒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 中层连接板的下方, 用于支撑所述中层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盒支撑骨架, 包括: 两个下盒支撑面板, 每个下盒支撑面板上设置有第一交叉槽, 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之间 可拆卸连接, 且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之 间的交叉角度为直角, 所述两个下盒支撑面板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部的空间对角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层。

12、折叠展示台, 还 包括: 中盒支撑骨架, 其中, 所述中盒支撑骨架可置于中盒体内部的立体空间内, 且所述中盒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 上层连接板的下方, 用于支撑所述上层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下沿连接件和 第二下沿连接件, 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分别和对应的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下沿连接 件和第二下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 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下沿连接件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平行的平面, 第。

13、二下沿连接件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垂直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06273206 U 3 有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 有支撑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其特征在于, 第三左盒 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上还设置有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206273206 U 4 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盒体制造。

14、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展示台为了展示物体的方便, 展示台外部表层预留有一些空间, 这样 的展示台多为立体结构, 在制造、 储运、 使用过程都是以立体形态出现, 是无法不可折叠的, 这样的展示台在运输、 储存或闲置等非使用状态下需要会占用空间, 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0003 为此, 人们设计了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折叠起来的折叠展示台。 现有的折叠展示 台的结构大都如下:展示台的底座和展示面板相分离, 展示面板搭在底座上形成折叠展示 台, 展示台的底座中各个部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这样, 在运输、 储存等非使用状态时, 拆开各 个底座的连接件, 。

15、就可将展示台折叠起来。 而当需要展示物品时, 则通过底座和面板搭接起 来, 从而就可以将折叠展示台组装成为可展示物品的立体形态。 有时陈列许多个小型商品, 目前的展示面板多为平面设计, 在该展示面板上无法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另外, 在以 展示为目的的商品展览会中使用展示台时, 这种展示台不便于运输、 存储。 因此急需一种新 型的折叠展示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用于提供三层的展示空间, 实 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16、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包括: 0007 上盒体、 上层连接板、 中盒体、 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 其中, 0008 所述上盒体, 包括: 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 第一后盒壁和折叠面 板; 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和第一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和第一 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左盒壁和第一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0009 所述折叠面板, 包括: 后面板、 前面板, 左面板和右面板, 所述后面板包括: 第一后 上沿连接件、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 所述前面板包括:。

17、 第一前上沿连接件、 第二前 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 其中, 第一后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 一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后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后支撑板之间 可折叠连接, 第一左盒壁的上沿和左面板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右盒壁的上沿和右面板之 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上沿连接 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和前支撑板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和第一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 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

18、左面板和右面板对折 到与第一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 说 明 书 1/7 页 5 CN 206273206 U 5 垂直的平面, 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板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0010 第一左盒壁、 第一前盒壁、 第一右盒壁、 第一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 有第一凸边, 每个第一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 该第一折叠角可绕第一凸 边折叠; 0011 所述上层连接板包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 每个第一连边都向外设 置有第二凸边, 在四个第一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一插 槽, 四个第一凸边可。

19、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中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 接, 每个第一凸边的第一折叠角在第一凸边插入第一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一凸边相同的平 面; 0012 所述中盒体, 包括: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 第二左盒 壁和第二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右盒壁 和第二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 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0013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 有第一上沿连接件, 每个第一上沿。

20、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 当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 壁、 第二右盒壁和第二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二左盒壁和第二右盒壁连 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二前盒壁和第二后盒壁连接的第 一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二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上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二凸边可分别插入 四个第二插槽中, 每个第二凸边插入第二插槽后实现上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 接; 0014 第二左盒壁、 第二前盒壁、 第二右盒壁、 第二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设置 有第三凸边, 每个第三凸边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折叠角, 该第二折叠角可绕第三凸 边折叠; 0015 所述中层连接板包。

21、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 每个第二连边都向外设 置有第四凸边, 在四个第二连边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适配的四个第三插 槽, 四个第三凸边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中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中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 接, 每个第三凸边的第二折叠角在第三凸边插入第三插槽后展开到与第三凸边相同的平 面; 0016 所述下盒体, 包括: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 第三左盒 壁和第三前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右盒壁 和第三后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 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22、, 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在一起; 0017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壁中每个盒壁的上沿都向外连接 有第二上沿连接件, 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 当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 壁、 第三右盒壁和第三后盒壁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三左盒壁和第三右盒壁连 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平行的平面, 第三前盒壁和第三后盒壁连接的第 二上沿连接件折叠到与第三前盒壁平行的平面, 中层连接板通过四个第四凸边可分别插入 四个第四插槽中, 每个第四凸边插入第四插槽后实现中层连接板和下盒体之间的可拆卸连 接。 说 明 书 2/7 页 6 CN 2062732。

23、06 U 6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有如下优点: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中, 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 过前盒壁、 后盒壁、 左盒壁、 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上盒体中的四个盒 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层连接板相连接, 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边和中盒体连接起来, 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体连接起来, 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都可以折叠, 在需要使用 时组装起来, 通过上层连接板、 中层连接板将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连接为一体可构成三 层折叠展示台, 便于存储、 运输。 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

24、可以提 供展示物品的平面, 并且上层连接板、 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 从而呈现出 三层的展示物品空间, 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连接板和上盒体连接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实。

25、用新型的中层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底面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盒支撑骨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支撑骨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层折叠展示台, 用于提供三层的展示空间, 实现 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且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0035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 特征、 优点能。

26、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 下面将结 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非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 范围。 0036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等是用于 区别类似的对象, 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 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这仅仅是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 用的区分方式。 此外, 术语 “包括” 和 。

27、“具有”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 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 含, 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 系统、 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 而是可包括没有清 说 明 书 3/7 页 7 CN 206273206 U 7 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 方法、 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0037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三层折叠展示台的一个实施例, 可应用于物 品的多层展示中,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 可以包括如下组成 部分: 上盒体10、 上层连接板20、 中盒体30、 中层连接板40和下盒体50, 其中, 0038 上盒体10, 包括: 第一左盒壁101、 第一前盒壁。

28、102、 第一右盒壁103、 第一后盒壁104 和折叠面板105; 第一左盒壁101和第一前盒壁102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102和第一 右盒壁103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右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一左盒 壁101、 第一前盒壁102、 第一右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 一左盒壁101和第一后盒壁104连接在一起; 0039 折叠面板105, 包括: 后面板1051、 前面板1052, 左面板1053和右面板1054, 后面板 1051包括: 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后支撑板10513, 前面板。

29、 1052包括: 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 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和前支撑板10523; 其中, 第一 后盒壁104的上沿和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和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后支撑板10513之间 可折叠连接, 第一左盒壁101的上沿和左面板1053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右盒壁103的上沿 和右面板1054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前盒壁102的上沿和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之间可折 叠连接, 第一前上沿连接件10521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上沿 连接件10522。

30、和前支撑板10523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一左盒壁101、 第一前盒壁102、 第一右 盒壁103和第一后盒壁1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后上沿连接件10511和第二 前上沿连接件10521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102平行的平面, 左面板1053和右面板1054对折到 与第一左盒壁101平行的平面, 第二后上沿连接件10512和第二前上沿连接件10522对折到 与第一前盒壁102垂直的平面, 后支撑板10513和前支撑板10523对折到与第一前盒壁102平 行的平面; 0040 第一左盒壁101、 第一前盒壁102、 第一右盒壁103、 第一后盒壁104中每个盒壁的下 沿都向外设置有第。

31、一凸边11, 每个第一凸边11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折叠角12, 该第 一折叠角12可绕第一凸边11折叠; 0041 上层连接板20包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一连边21, 每个第一连边21都向外 设置有第二凸边22, 在四个第一连边21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一凸边11适配的四 个第一插槽23, 四个第一凸边11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一插槽23中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上盒体 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每个第一凸边11的第一折叠角12在第一凸边11插入第一插槽23后展 开到与第一凸边11相同的平面; 0042 中盒体30, 包括: 第二左盒壁301、 第二前盒壁302、 第二右盒壁303、 第二。

32、后盒壁 304; 第二左盒壁301和第二前盒壁302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前盒壁302和第二右盒壁303之 间可折叠连接, 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二左盒壁301、 第二 前盒壁302、 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二左盒壁 301和第二后盒壁304连接在一起; 0043 第二左盒壁301、 第二前盒壁302、 第二右盒壁303、 第二后盒壁304中每个盒壁的上 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上沿连接件31, 每个第一上沿连接件31上都设置有第二插槽32, 当第 二左盒壁301、 第二前盒壁302、 第二右盒壁303和第二后盒壁304之。

33、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 说 明 书 4/7 页 8 CN 206273206 U 8 间时, 第二左盒壁301和第二右盒壁303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31折叠到与第二左盒壁301 平行的平面, 第二前盒壁302和第二后盒壁304连接的第一上沿连接件301折叠到与第二前 盒壁302平行的平面, 上层连接板20通过四个第二凸边22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二插槽32中, 每 个第二凸边22插入第二插槽32后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中盒体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44 第二左盒壁301、 第二前盒壁302、 第二右盒壁303、 第二后盒壁304中每个盒壁的下 沿都向外设置有第三凸边33, 每个第三凸边33都包括左右。

34、对称的两个第二折叠角34, 该第 二折叠角34可绕第三凸边33折叠; 0045 中层连接板40包括: 上下左右相连接的四个第二连边41, 每个第二连边41都向外 设置有第四凸边42, 在四个第二连边41围成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四个第三凸边33适配的四 个第三插槽43, 四个第三凸边33可分别插入四个第三插槽43中实现中层连接板40和中盒体 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每个第三凸边33的第二折叠角34在第三凸边33插入第三插槽43后展 开到与第三凸边33相同的平面; 0046 下盒体50, 包括: 第三左盒壁501、 第三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 第三后盒壁 504; 第三左盒壁501和第三。

35、前盒壁502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前盒壁502和第三右盒壁503之 间可折叠连接, 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三左盒壁501、 第三 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三左盒壁 501和第三后盒壁504连接在一起; 0047 第三左盒壁501、 第三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 第三后盒壁504中每个盒壁的上 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二上沿连接件51, 每个第二上沿连接件51上都设置有第四插槽52, 当第 三左盒壁501、 第三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 间时, 第三左盒壁。

36、501和第三右盒壁503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51折叠到与第三左盒壁501 平行的平面, 第三前盒壁502和第三后盒壁504连接的第二上沿连接件51折叠到与第三前盒 壁502平行的平面, 中层连接板40通过四个第四凸边42可分别插入四个第四插槽52中, 每个 第四凸边42插入第四插槽52后实现中层连接板40和下盒体5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后支撑板10513和前支撑板10523上都向外设置有 第五凸边13, 每个第五凸边13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折叠角14, 该第三折叠角14可绕 第五凸边13折叠; 0049 上层连接板20中四个第一连边21围成的板面上还。

37、设置有与两个第五凸边13适配 的同一个第五插槽24, 两个第五凸边13可分别插入该第五插槽24中实现上层连接板20和上 盒体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两个第五凸边13的第三折叠角14在第五凸边13插入第五插槽24 后展开到与第五凸边13相同的平面。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三层折叠展示台, 还包括: 中盒支撑骨架60, 其中, 0051 中盒支撑骨架60可置于中盒体30内部的立体空间内, 且中盒支撑骨架60设置于上 层连接板20的下方, 用于支撑上层连接板20。 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中盒支撑骨架60, 包括: 两个中盒支撑面板61, 每 个中盒支撑面板61上设。

38、置有第二交叉槽62, 两个中盒支撑面板61之间可拆卸连接, 且两个 中盒支撑面板61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三层折叠展示台, 还包括: 下盒支撑骨架70, 其中, 0054 下盒支撑骨架70可置于下盒体50内部的立体空间内, 且下盒支撑骨架70设置于中 说 明 书 5/7 页 9 CN 206273206 U 9 层连接板40的下方, 用于支撑中层连接板40。 0055 该下盒支撑骨架70设置在下盒体内, 需要安装时可以放于下盒体的立体空间内, 不需要使用时可以从下盒体中取出, 便于运输、 存储。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下盒支撑骨架70, 。

39、包括: 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 每 个下盒支撑面板71上设置有第一交叉槽72, 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可拆卸连接, 且两个 下盒支撑面板71可相互交叉在一起。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的交叉角度为直角, 两 个下盒支撑面板71设置在下盒体50内部的空间对角线上。 两个下盒支撑面板71之间可以垂 直交叉, 从而形成更稳固的支撑骨架, 两个支撑面板设置在下盒体内的空间对角线上。 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三左盒壁501、 第三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 第三后盒壁504中每个盒壁的下沿都向外连接有第一下沿连接件53和第二下沿连接件5。

40、4, 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53分别和对应的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 第一下沿连接件53和第二下沿 连接件54之间可折叠连接, 当第三左盒壁501、 第三前盒壁502、 第三右盒壁503和第三后盒 壁504之间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空间时, 第一下沿连接件53折叠到与下盒体50的底平面平行 的平面, 第二下沿连接件54折叠到与下盒体的底平面垂直的平面。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防水层。 为了实现三 层折叠展示台的防潮防水性能, 第一下沿连接件上还设置有防水层, 例如, 第一下沿连接件 的外表层通过粘性剂粘接有防水层, 防水层具体可以是塑料薄膜, 其具有防水性能, 使三。

41、层 折叠展示台可用于需要防潮的产品。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下沿连接件53上还设置有支撑凸块55。 该支 撑凸块55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一下沿连接件53上, 起到对下盒体的支撑作用。 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三左盒壁、 第三前盒壁、 第三右盒壁、 第三后盒 壁中每个盒壁上还设置有把手。 在图例中未对把手进行示意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通过设置 把手, 可以便于人们移动该三层折叠展示台。 006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展示台中, 上盒体、 中盒 体和下盒体都可以通过前盒壁、 后盒壁、 左盒壁、 右盒壁之间可折叠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

42、 体, 上盒体中的四个盒壁通过第一凸边和上层连接板相连接, 并且上层连接板通过第二凸 边和中盒体连接起来, 中盒体通过第三凸边和下盒体连接起来, 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体都 可以折叠, 在需要使用时组装起来, 通过上层连接板、 中层连接板将上盒体、 中盒体和下盒 体连接为一体可构成三层折叠展示台, 便于存储、 运输。 折叠面板中第二后上沿连接件和第 二前上沿连接件可以提供展示物品的平面, 并且上层连接板、 中层连接板都可以提供展示 物品的平面, 从而呈现出三层的展示物品空间, 实现对物品的立体化陈列, 且可以实现在非 使用状态下的折叠。 0063 另外需说明的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

43、示意性的, 其中所述作为分离 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 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 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本实用新型提 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 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 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说 明 书 6/7 页 10 CN 206273206 U 10 0064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 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实现方式。

44、。 综上所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 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 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7/7 页 11 CN 206273206 U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12 CN 206273206 U 12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3 CN 206273206 U 13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4 CN 206273206 U 14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5 CN 206273206 U 15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6 CN 206273206 U 16 图12 图13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7 CN 206273206 U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