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给电梯输入运行指令的装置,其中包括层呼叫存储器、层呼叫按键、电梯舱呼叫存储器、舱呼叫按键、一扫描装置及一控制装置,该扫描装置用于扫描舱及层呼叫存储器,以便确知已存入的呼叫信号,由此产生包含已存入的呼叫信号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序列。在该控制装置中,只有当电梯舱在某一层停止时,舱或层呼叫才能输入到控制装置中,并产生为直接运行到被选择层的运行方向和停止信号。 由CH-PS622226说明了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的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只有在电梯舱在某一层停止时,一舱或层呼叫信号才能输入并能够传输到控制装置中。这时在舱负载情况下,通过一逻辑开关电路层呼叫按键被切断,这就使得层呼叫键失去作用。舱内处于无人状态时,一个层呼叫信号的输入及传输当然是必要的,舱及层呼叫按键是以串联的方式与电源相接的,这样就避免了许多呼叫在同一时刻输入。对于层和舱呼叫的存储,没有一预先定好相应层的存储器,在呼叫信号输入时,借助一个二极管矩阵将信号译码并被传输到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存储器中。一旦有一呼叫信号被存储,后边的呼叫信号就不会被传输了。在控制装置中,将呼叫信号与此时以编码形式的舱运行位置进行比较并为直接运行到被选择层而产生运行方向信号和停止信号。由于层呼叫按键是串联相接的,又因为通过层呼叫按键输入的呼叫只有处于最近馈电点的呼叫才能被传输,该装置能够使呼叫不以时间顺序处理输入,这样就可能有些时候使在层上等候的乘客出现等待时间相对增长。按CH-PS624364所说明的装置,这种按时间先后对层呼叫信号进行处理地装置能够部分地避免上述提及的不足。所输入的层呼叫信号将综合为一以时间为序列的呼叫组,在处理阶段上按时间的先后进行处理。层呼叫信号被存储在层呼叫存储器中,借助一扫描装置对其扫描,从而产生一包含被存储的呼叫信号的信号序列。扫描装置控制一个阻塞装置和一个释放装置,使得在给出一运行的处理阶段期间,阻塞构成一个呼叫组的层呼叫信号,并在所运行的处理阶段完成后为对下一处理阶段服务而释放构成呼叫组的层呼叫信号。在下一处理阶段中释放出的呼叫组的层呼叫信号以扫描的顺序被完成。与呼叫输入的时间顺序完全符合的层呼叫信号处理对于这一装置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制作一种基于上述方式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层呼叫信号以数据输入控制装置的时间顺序进行传送并按这一顺序进行处理。
这一任务通过以权利要求1为特征的发明得以解决。扫描装置在这里含有一计数器,为扫描层呼叫存储器它将产生按层编制的地址。在由扫描产生的一个第二序列信号里,当出现层呼叫时,它所属的地址被输入到移位寄存器中,由此当第一组移位寄存器存贮单元是空的时,监视移位寄存器指针的输入开关电路使数据输入允许。当在控制装置中,最后的移位寄存器存贮单元中存储的地址被传输后,清除开关电路清除最后的移位寄存器存贮单元,并使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地址向前移位。
利用本发明所实现的优点在于:通过足够高的允许扫描频率,使每个扫描周期中,在由扫描装置产生的第二信号序列里至多出现一个呼叫,这样就使得层呼叫信号从移位寄存器到控制装置能以输入的时间顺序被传输,从而使乘客等待的时间减至最小。
下面借助由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图表示为:
图1为包括本发明的装置的电梯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装置的释放装置。
图3为一按图1包括一输入开关电路和清除开关电路的装置的移位寄存器结构。
图1中,1表示电梯井道,2表示电梯舱。由驱动控制器3控制的升降机4通过传动索5驱动电梯舱2,这里所举例的电梯为十五层E1~E15,图中仅示出E9~E11层。在电梯舱2上固定有四个双稳态磁性开关6.0,6.1,6.2,6.3,它可借助固定在电梯井道1中的开关磁铁7实现开关。磁性开关6.0,6.1,6.2,6.3及开关磁铁7构成一个在CH-PS622226中详细说明的电码装置,借助这一装置使用格雷码构成与舱位置相符的代码字。磁性开关6.0,6.1,6.2,6.3一方面通过一个晶体管开关8与一个图中未标出的电压源相联,另一方面与一个控制装置9相联。晶体管开关8的输入通过一带有第一控制信号 SPDC的导线与控制装置9相联。在电梯舱2运行时,控制装置9置 SPDC=O,这样使得磁性开关6.0,6.1,6.2,6.3与电源正端相联,并且舱位置被传输到控制装置中。在电梯舱2停止时, SPDC=1,这时磁性开关6.0,6.1,6.2,6.3与电源接地端相联,且舱位置不能被传输。
10表示对应层的舱呼叫存储器,它由舱呼叫按键DC设置。舱呼叫按键DC是以串联形式相联并通过另一个晶体管开关11与电源(图中未标出)相联。这一晶体管开关11的入口通过一非门12和一个带有第一控制信号 SPDC的导线相联。当电梯舱运行时, SPDC=O,即SPDC=1,舱呼叫按键通过晶体管开关11全部接通、这样使得任一舱呼叫不能输入。当电梯舱2停止时, SPDC=1,即SPDC=0,舱呼叫按键与电源正端相联,使得舱呼叫信号能被存储,同时由于是串联形开关,同一时刻的其他呼叫被阻止输入。舱呼叫存储器的输出端接到第一多路转换器13的数据输入端上。多路转换器的地址输入通过地址线A0,A1,A2,A3连到计数器14的并行输出端,多路转换器的数据输出接在第一与门15的第一个输入端上。16表示层呼叫存储器,它通过层呼叫按键设置,按键是与图中未标出的电源正端以并联开关形式联接。层呼叫存储器16的输出接到第二多路转换器17的数据输入端上,多路转换器的地址输入与地址线A0,A1,A2,A3相连,它的数据输出连到第一门阵列18的输入上。计数器14和第一、第二多路转换器13,17构成一扫描装置,借助这一装置,通过使用由计数器14以二进制形式产生的对应于相应层的地址,舱和层呼叫存储器10,16被扫描。这样在第一多路转换器13的数据输出端产生一包含有被存储的舱呼叫信号的第一信号序列BC-Z,在第二多路转换器17的数据输出端产生一包含有被存储的层呼叫信号的第二信号序列BE-Z。为控制扫描过程,计数器14与控制装置9相联。第一门阵列18的输入与地址线A0,A1,A2,A3相联,输出与后面图3将要说明的移位寄存器组19的输入相联,由此在第二信号序列BE-Z中出现层呼叫信号时,相应的地址就被输入到移位寄存器组19的输入端。
第二门阵列20的输入与移位寄存器组19的输出端及第二与门21相联,门阵列的输出与控制装置9的输入相联。第二与门2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一载有第二控制信号 SPDE的导线与控制装置9相联。第二与门21的第二输入与后面要说明的释放装置22的输出联接,该装置当在第一信号序列BC-Z中不包含舱呼叫信号时,将产生第一释放信号 GC。
23表示为第三门阵列,它的输入与第一与门15及地址线A0,A1,A2,A3联接。第三门阵列23的输出与第二门阵列20的输出及控制装置9联接。第一与门15的第二输入通过一带有第二释放信号 CE的导线联接到控制装置9上。第一与门15的第三输入联在带有第一控制信号 SPDC的导线上。
控制装置9由一数字计算器构成,其中包括中央单元9.1,固定值存储器9.2,读写存储器9.3,脉冲发生器9.4,接口开关9.5和总线9.6。9.7表示一呼叫寄存器,9.8表示一位置寄存器,它们是中心单元9.1中寄存器的举例。当位置寄存器9.8用于存贮作为示例的、通过中央单元9.1将格雷码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舱位置时,呼叫寄存器9.7为接收将处理的舱或层呼叫的地址被确定。中心单元9.1中的比较器9.9将呼叫地址与舱位置进行比较,并且产生确定电梯舱2运行方向和停止的信号,这一信号被输送到驱动装置3中。为了产生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 SPDC或 SPDE,控制装置9将由驱动装置3输送控制信号,例如发送电梯舱2运行或停止,或电梯加载或不加载的控制信号。
下面说明地址传输到呼叫寄存器9.7这一过程,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电梯舱2停在某一层的情况,这里我们如前一样定义第一控制信号 SPDC=1。当在呼叫寄存器9.7中同时没有地址被存入时,则第二释放信号 CE=1。当在第一信号序列BC-Z中出现舱呼叫信号时,第一与门15的输出也为“1”,这就使得第三门阵列23为导通,有关地址就能被传输到呼叫寄存器9.7中。
再假设,电梯舱2停在某一层并为空载。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控制信号 SPDE=1是可能的,如果此时在第一信号序列BC-Z中不再有舱呼叫信号,那么第一释放信号 GE将为“1”。同样第二与门21输出为“1”及第二门阵列20导通时,位于移位寄存器组19输出端的,某个层呼叫的地址能被传输到呼叫寄存器9.7中。
根据图2表示的释放装置22、它包括一个4个输入端的第一与门24,两个各由一个与或门构成的存储器25,26,一个有2个输入端的第二与门27。第一与门24的输入通过一图中未标出的反相器与地址线A0,A1,A2,A3相联,其输出与存储器25的置位输入端S及第二与门27的一个输入端相联,存储器25的输出Q联在第二与门27的另一输入端,与门27的输出联在另一存储器26的置位输入S上。存储器25、26的复位输入端R输入经过反相的第一信号序列 BC-Z。另一存储器26的输出Q连到图1中第二与门21的第二输入端上。释放装置是这样工作的,一个扫描周期开始时,一个与层无关的反向起始地址1111输入到第一与门24中。因为这时 BC-Z=1,存储器25、26被设置,这样在另一存储器26的输出端Q,第一释放信号 GC呈现“1”。只要扫描期中在第一信号序列BC-Z中出现呼叫信号,就有 BC-Z=0。因此存储器25、26被复位,第一释放信号 GC在剩余的扫描周期中转变为“O”。
根据图3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组19包括:四个代表地址位的包含作为示例的十五个存储器30.1~30.15的移位寄存器30,清除开关电路31和输入开关电路32。存储器30.2~30.15的输出通过非门33接至与门34的输入端。与门34的输出端各自和它相应的存储器30.2~30.15的时钟输入端T及它前一个存储器30.1~30.14的复位端R相连。最后一存储器30.15的复位端R与清除开关电路3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个存储器30.1的输出通过另外的非门35与输入开关电路32相连,开关电路的输出连接在第一存储器30.1的时钟输入T上。
清除开关电路31包括第一和第二比较器36,37,一个有四输入端的或非门38,一个四输入端的第一与门39,一个两输入端的第二与门40和一个或门41。第一和第二比较器36、37的输入与移位寄存器30中的最后一个存储器30.15的输出相连。第一比较器36其它的输入与地址线A0,A1,A2,A3相连,而第二比较器37其它的输入与控制装置9中的呼叫寄存器9.7的并行输出端相连(图1)。或非门38的输入连在地址线A0,A1,A2,A3上,其输出连在第一与门39的第一输入端上,与门39的第二输入连在第二比较器37的输出上。第一与门39的第三输入被用于输入表示电梯舱2处于运行状态的信号IKB,其第四输入用于输入反向的第二控制信号SPDE。第一非门39的输出通过或门41与最后一存储器30.15的复位端R连接。第二与门40的第一输入端输入反相的第二信号序列 BE-Z,而第二与门40的第二输入接到第一比较器36的输出上,第二与门40的输出同样是通过或门41与最后一存储器30.15的复位端R连接。
前面所述的清除开关电路(31),其工作情况如下:
当最后一存储器30.15输出端的现有地址与存储在呼叫寄存器9.7(图1)中的地址相符时,第二比较器37的输出变为“1”。电梯舱2运行时有IKB=1,和SPDE=1。由于运行的扫描周期结束时地址呈现0000,或非门38输出为“1”,因此,第一与门39的输出也变为“1”,这就使得最后一个存储器30.15通过或门41被清除。只要在此期间层呼叫被清除及层呼叫不再包含于第二信号序列BE-Z中,最后一个存储器30.15就被清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传给第一比较器26的地址,使比较器输出为“1”。由于同一时刻的 BE-Z=1,第二与门40的输出也同样为“1”,这样就使最后一存储器30.15被清。在清除时,相应最后一存储器30.15的与门34的输出先变为“1”,这样位于最后一存储器30.15输入端的地址被存储,且前一存储器30.14被清。按照这样方式进行移位运行操作,当所有移位寄存器30的位于第一个存储器30.1的地址被清时,这一操作结束。
输入开关电路32包括:一个出输入端的与门42,十五个各自有3输入端的第二与门43.1~43.15,十五个触发器44.1~44.15,一个十五输入端的或门45,另一个触发器46和一个非门47。第二与门43.1~43.15及触发器44.1~44.15对应于各层。第一与门42的输入通过非门35与第一存储器30.1的输出和另一触发器46的输出Q接连。第二信号序列BE-Z和一表示清除呼叫的信号 BE-A被输入到第一与门42的其它输入端。第一与门42的输出与第二与门43.1~43.15中的各一输入连接,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分别接至与触发器44.1~44.15对应的反相输出信号 GSER-1到 GSER-15,其第三输入分别输入信号A-1到A-15。当扫描到有关层时,由扫描装置以某种方式(这里未说明的方式)产生的信号A-1~A-15对应的变为“1”。第二与门43.1~43.15的输出与对应的触发器44.1~44.15的置位端S及或门45的输入端分别相连。或门45的输出接在另一触发器46的复位端R,它的置位端S与控制装置9(图1)中的时钟脉冲发生器9.4相连,它的输出Q通过非门47与第一存储器30.1的脉冲输入端T连接。
上述输入开关电路32工作如下:
假设移位寄存器30的第二到第十五存储器30.2~30.15被置位,且一个关于第二层的层呼叫信号被存到对应层呼叫存储器16中。在第二层被扫描后有BE-Z=1,这样在第一存储器30.1的输入出现有关地址。由于第一存储器30.1中是空的,因此与它的输出相连的第一与门42的输入为“1”。同时由脉冲发生器9.4产生的脉冲信号置位另一触发器46,由此使信号ESR=1。由于BE-Z和 BE-A同样为“1”,在第一与门42的输出呈现的信号GESR-E=1,这样由于在第二与门43.2的输入端A-2=1和 GESR-2=1,则相应第二层的触发器44.2被置位且 ESR-2重新复“0”。通过在第二与门43.2的输出产生一脉冲,触发器46被复位。这里ESR=0,则第一存储器30.1的时钟输入端T将呈现一脉冲位号 ESR=1,关于第二层相应地址被存储。因为第一与门42的输出信号又被置“O”,这样另一触发器46不再被复位,脉冲信号 ESR=1也不再产生。
再假设第二层地址已经被存储在移位寄存器30中。由于这种情况下相应触发器44.2已经被置位,对应的第二与门43.2的输出由于 CESR-2=0同样为“0”。另一触发器46不复位, ESR=1脉冲信号不再被产生,从而避免了第二层的地址的第二次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