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用自动升降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用自动升降凳.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02573.6 (22)申请日 2016.06.18 (73)专利权人 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地址 101319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复兴四 街3号院4号楼3层303室 (72)发明人 李海宾 (51)Int.Cl. A47C 3/30(2006.01) A47C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57)摘要 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包括凳面和凳腿, 其特征是:凳腿包括柱塞和升降缸体,柱塞上端 固定在凳面下底面,柱塞下端与升。
2、降缸体滑移密 封连接,升降缸体和柱塞合围形成第一腔室;凳 面一侧设有踩踏部,踩踏部包括感应缸体和脚踏 板,脚踏板滑移密封连接在感应缸体内,感应缸 体上端开口以使得脚踏板表面裸露,脚踏板与感 应缸体合围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底部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部填充有压力 介质。 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能 够根据体重自动调整凳子高度, 满足不同年龄段 人群的凳椅高度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6006578 U 2017.03.15 CN 206006578 U 1.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包括凳面 (1) 和凳腿,其特征是:凳腿包括柱塞 (2) 和。
3、升降缸 体 (3) ,柱塞 (2) 上端固定在凳面 (1) 下底面,柱塞 (2) 下端与升降缸体 (3) 滑移密封连接, 升降缸体 (3) 和柱塞 (2) 合围形成第一腔室 (7) ;凳面 (1) 一侧设有踩踏部,踩踏部包括感应 缸体 (5) 和脚踏板 (6) ,脚踏板 (6) 滑移密封连接在感应缸体 (5) 内,感应缸体 (5) 上端开口以 使得脚踏板 (6) 表面裸露,脚踏板 (6) 与感应缸体 (5) 合围形成第二腔室 (10) ,第一腔室 (7) 和第二腔室 (10) 底部连通,第一腔室 (7) 和第二腔室 (10) 内部填充有压力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其。
4、特征是: 脚踏板 (6) 底面连有复位弹簧 (9)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其特征是: 第一腔室 (7) 和第二腔室 (10) 的连通路径上设有节流阀 (8)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其特征是: 柱塞 (2) 下底面面积小于脚踏 板 (6) 下底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其特征是: 第一腔室 (7) 和第二腔室 (10) 通过液压金属软管 (4) 连通,所述压力介质为液压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其特征是: 感应缸体 (5) 上端部内壁设有 环状凸起 (11)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区用。
5、自动升降凳, 其特征是: 所述凳面 (1) 和凳腿组成若干 独立的纵向单元 (12) ,每个纵向单元 (12) 对应一个踩踏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06578 U 2 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区公共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背景技术 0002 小区公共设施建设是物业部位重点关注对象,小区居民在饭后或者假期活动、 休 息通常要去到小区的健身区、 或者逛逛花园。 小区的凳子是供居民活动累了休息的地方, 通 常大人带着小孩出来, 座椅的高度受限, 大人坐着的时候脚能够得着底面, 小孩却不一定 能, 这样就不能满足不同年龄。
6、段人群的最佳舒适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能够根据体重自动调整凳子 高度, 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凳椅高度要求。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 凳,包括凳面和凳腿,其特征是:凳腿包括柱塞和升降缸体 ,柱塞上端固定在凳面下底面, 柱塞下端与升降缸体滑移密封连接, 升降缸体和柱塞合围形成第一腔室;凳面一侧设有踩 踏部,踩踏部包括感应缸体和脚踏板,脚踏板滑移密封连接在感应缸体内,感应缸体上端开 口以使得脚踏板表面裸露,脚踏板与感应缸体合围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底 部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
7、腔室内部填充有压力介质。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坐在凳子上时, 人体的臀部和脚底分别承担部分人体重 力, 如果小孩脚部触不到踩踏部, 则人体的整个重力都压在凳面上, 凳面就会随之下降, 直 至脚部抵触脚踏板, 脚踏板受到向下的压力与其内部压力介质对脚踏板向上的力均等时, 则凳子保持稳定状态; 而压力介质的压强来自于凳面对升降缸体的向下的压力, 只要调整 好升降缸体和感应缸体的尺寸, 便能合理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高度自动调整凳。 0006 优选的, 脚踏板底面连有复位弹簧。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们要从座椅上离开时, 通常是先站起来, 如果其行动较 为迟缓, 则脚踏。
8、板会一直被踩到低, 靠压力介质自身的重力复位较慢, 不利于为下一步居民 复位, 设置复位弹簧则可以实现升降凳快速复位。 0008 优选的, 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路径上设有节流阀。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节流阀可以起到压力迟滞传递的作用; 人们在凳子上不 可能一直规矩的坐着, 有时会跺脚或者抬腿, 此时脚踏板的受力是不稳定的, 如果将这种不 稳定力立马传递给第一腔室, 则容易造成凳面上下浮动, 不利于人们的体验。 0010 优选的, 柱塞下底面面积小于脚踏板下底面面积。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脚部向下的压力远远小于臀部对凳面的作用力, 因此将 脚踏板面积做大, 可以放。
9、大力的效果, 起到有效调节凳面高度的作用。 0012 优选的, 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液压金属软管连通,所述压力介质为液压油。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液压金属软管方便的泥地里铺设, 耐候性好, 液压油压缩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06578 U 3 比小, 能有效传递力的作用。 0014 优选的, 感应缸体上端部内壁设有环状凸起。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避免脚踏板脱出感应缸体。 0016 优选的, 所述凳面和凳腿组成若干独立的纵向单元,每个纵向单元对应一个踩踏 部。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大人小孩可以选择相邻的纵向单元坐下, 以适应不同的 。
10、凳面高度。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施例单个纵向单元结构图; 0019 图2为居民做在升降凳上的示意图; 0020 图3为整排升降凳的安装效果图。 0021 附图标记: 1、 凳面; 2、 柱塞; 3、 升降缸体; 4、 液压金属软管; 5、 感应缸体; 6、 脚踏板; 7、 第一腔室; 8、 节流阀; 9、 复位弹簧; 10、 第二腔室; 11、 环状凸起; 12、 纵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 一种小区用自动升降凳, 包括凳面1, 凳腿, 凳腿由柱塞2和升降缸体3 两部分构成, 柱塞2上端支撑在凳面1下底面, 。
11、柱销下端滑移密封连接在升降缸体3内, 升降 缸体3内部形成第一腔室7, 内部填充有液压油。 在凳面1一侧设有感应部, 感应部由感应缸 体5、 脚踏板6组成, 感应缸体5为腰线, 内部中空, 上方开口, 脚踏板6在感应缸体5内滑移密 封连接。 0024 如图2所示, 感应缸体5内部形成第二腔室10, 感应缸体5内部设有若干复位弹簧9 用来支撑脚踏板6, 感应缸体5顶部内壁还设有环状凸起11用来将脚踏板6卡在感应缸体5内 部。 在感应缸体5与升降缸体3底部连有液压金属软管4, 在软管上还安装有节流阀8。 0025 如图3所示, 一个凳面1、 两个凳腿外加一个感应部形成一组纵向单元12, 每组纵向 。
12、单元12可以对应一个人。 纵向单元12多个拼接在一起, 就能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个性 化的凳面1高度。 002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0657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6006578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6006578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600657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