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76762.2 (22)申请日 2017.06.21 (71)申请人 陈星光 地址 151600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青岗 镇富强街三委三十七组 (72)发明人 陈星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徐关寿 (51)Int.Cl. A47H 5/02(2006.01) A47H 15/02(2006.01) A47H 23/00(2006.01) F16F 15/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不易打滑的电动窗。
2、帘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包 括轨道和与轨道相配合的电机驱动装置; 所述电 机驱动装置报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连接装 置,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窗帘相配合的窗帘挂孔;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可沿所述轨道前后运动的滚 轮、 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减震件、 减速件及固定 件; 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增大滚轮与所述轨道之 间的摩擦力的防打滑结构; 所述滚轮外表面为异 形结构设置以形成所述的防打滑结构。 本发明通 过防打滑结构的设置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滚轮与 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使得滚轮在运动的过程 中不易相对轨道发生打滑, 保证电动窗帘的正常 运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3、 CN 107495818 A 2017.12.22 CN 107495818 A 1.一种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包括轨道 (1) 和与轨道相配合的电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报包括外壳 (1) 和设于外壳内的连接装置 (2) , 所述外壳 (1) 上设有与 窗帘相配合的窗帘挂孔 (83) ; 所述连接装置 (2) 包括可沿所述轨道前后运动的滚轮 (3) 、 与 所述滚轮 (3) 相配合的减震件 (4) 、 减速件 (5) 及固定件 (6) ; 所述滚轮 (3) 上设有用于增大滚 轮与所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的防打滑结构 (31) ; 所述滚轮 (3) 外表面为异形结构设置以形。
4、 成所述的防打滑结构 (3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 (3) 的外表面包 括多个连续的平面 (32) , 相邻两平面 (32) 之间具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 (3) 的外表面上 间隔分布有多个凹槽 (33) , 相邻两凹槽 (33) 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接触面 (34)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面 (34) 为弧面结 构或平面结构或弯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 (2) 还包括 与滚轮相连的。
5、减速件 (5) , 所述减震件 (4) 一端与该减速件 (5) 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件 (4) 为减震弹 簧。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件 (5) 为齿轮箱。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95818 A 2 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电动窗帘中, 其轮子均为圆形设置, 且外表面光滑, 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力很小; 从而在轮子移动的过程中, 极易相对轨道发生打滑, 造成停滞不前。
6、的现象, 使得电 动窗帘无法正常移动, 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轮子与轨道之间不易打滑的不易打滑 的电动窗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包括轨 道和与轨道相配合的电机驱动装置;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报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连接装 置,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窗帘相配合的窗帘挂孔;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可沿所述轨道前后运动 的滚轮、 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减震件、 减速件及固定件; 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增大滚轮与所 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的防打滑结构; 所述滚轮外表面为异形结构设置以形成所述的防打滑 结构。 本发明。
7、通过防打滑结构的设置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使 得滚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易相对轨道发生打滑, 保证电动窗帘的正常运行; 由于异形结构 的设置, 使得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极大程度的增加, 增大了两者间的摩擦力, 避 免发生打滑的情况; 通过减震件的设置, 可过滤掉滚轮因为异形结构所带来的震动, 达到良 好的减震效果, 保证滚轮始终贴合轨道进行运动。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的平面, 相邻两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结 构较为简单, 成型容易; 且该种结构下滚轮外表面的面积相较传统的圆形滚轮而言, 可增大 50%以上, 防滑效果好。 0006 进一步。
8、的, 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凹槽, 相邻两凹槽之间设有至少 一个接触面; 由于凹槽的存在, 使得滚轮的外表面变得不再光滑, 从而即可增大其与轨道之 间的摩擦力。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接触面为弧面结构或平面结构或弯折结构; 进一步增大滚轮与轨 道之前的接触面积, 增强防打滑效果。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滚轮相连的减速件, 所述减震件一端与该减速 件相连; 通过减速件的设置, 防止滚轮的转速过快, 进一步抑制打滑现象的发生。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减震件为减震弹簧。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减速件为齿轮箱。 0011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可增。
9、大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有效防止滚轮 发生打滑, 保障电动窗帘的正常运行; 减震件可有效过滤掉滚轮因为异形结构所带来的震 动, 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保证滚轮始终贴合轨道进行运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495818 A 3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的滚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发明的滚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 。
10、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0018 如图3-5所示, 一种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包括轨道1和与轨道相配合的电机驱动 装置,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外壳8、 设于外壳内的连接装置2和手拉启动装置; 所述连接装 置2可于所述轨道相配合, 并在轨道上前后移动; 具体的,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滚轮3、 减震件 4、 减速件5以及固定件6; 如图4所示, 所述滚轮3位于连接装置2的上方位置, 可伸出所述壳 体, 从而在轨道相上前后滚动; 滚轮3上设有防打滑结构31, 该防打滑结构31可增大滚轮与 所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使得滚轮3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保证设备的正 。
11、常运行; 具体的, 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为异形结构设置, 从而形成所述的防打滑结构31; 所述 滚轮3包括轮芯35和套设在轮芯外的柔性外圈36, 该柔性外圈36由热塑性橡胶制成, 所述轮 芯35由PP或尼龙制成; 所述的异形结构是指, 所述柔性外圈36的外表面并非光滑的圆形面; 于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所述柔性外圈36的外表面由多个连续的平面构成, 且相邻两平 面32之间具有夹角, 从而使得滚轮的外表面上存在很多的棱角, 形成异形结构; 于其他实施 例中, 如图5所示, 也可在所述柔性外圈36的外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置多个凹槽, 且相邻两 凹槽33之间存在至少一个接触面34; 作为优选的, 。
12、所述接触面34可设置为弧面或平面或弯 折面的其中一种, 从而使得接触面34成为弧面结构或平面结构或弯折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 的设置, 使得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大, 从而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随之增大, 极大 程度的避免了打滑现象的发生, 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滚轮3与所述减速件5相连, 所述减震件4其中一端与所述减速件5 相连, 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6相连, 所述固定件固连在壳体内壁上; 所述减震件4为减震弹 簧, 可在轮子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 对轮子施加压力, 保障轮子始终贴合轨道进行移动, 有效减小轮子的震幅, 同时轮子在压力和接触面积同时增大的情况下, 与轨。
13、道的摩擦力也 增大, 防滑效果更好; 所述减速件5为齿轮箱或齿轮减速机, 通过减速件5的配合可减慢滚轮 的转速, 防止打滑的同时减小震幅, 各零部件不易随坏, 使用寿命长。 0020 如图1-2所示, 所述手拉启动装置包括底座71、 控制单元72、 第一启动开关73、 第二 启动开关74、 摆动装置75以及复位部件76; 所述第一启动开关73或第二启动开关74为微动 开关, 所述第一启动开关73设于底座的左侧位置上, 并与所述控制单元72电连; 所述第二启 动开关74设于底座的右侧位置上, 并与所述控制单元72电连; 所述控制单元为现有技术, 如 电路板、 单片机或PLC, 该控制单元72固设。
14、于底板上, 控制单元72与电动窗帘的电机相连, 当 第一启动开关73启动时, 该控制单元72可控制电机正向转动, 控制电动窗帘向外打开; 当第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495818 A 4 二启动开关74启动时, 该控制单元72可控制电机反向转动, 控制电动窗帘向内关闭, 具体控 制原理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 0021 所述摆动装置75包括摆动件751和与该摆动件相配合的伸缩件752, 所述摆动件 751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 可于外力作用下发生左右摆动, 进而触动并启动所述第一启动开 关73或第二启动开关74; 具体的, 所述摆动件751包括摆动件本体7511、 触动臂7。
15、512及延伸 杆7513, 所述触动臂7512由所述摆动件本体7511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 所述延伸杆7513由 所述摆动件本体7511的下部向下延伸性形成; 所述摆动件本体7511为环形结构, 所述底座 71上设有一连接轴711, 该连接轴可穿入至所述摆动件本体7511内, 使得摆动件本体7511可 绕着该连接轴711进行转动; 优选的, 所述连接轴711 由POM或尼龙制成, 增加润滑效果, 使 得摆动件本体7511的摆动更为顺利, 同时减少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伸缩件752 为一拉环, 所述延伸杆7513上设有与该伸缩件752相配合的滑槽514, 所述伸缩件752上设有 两铆。
16、钉, 两铆钉活动穿设于该滑槽内, 从而使得伸缩件752可沿所述延伸杆7513进行上下移 动。 0022 作为优选, 还设有一定位结构, 所述延伸杆7513上可拆卸连接有一连接件, 所述定 位结构包括两凸部77和两凹部78, 所述两凸部77对称设于所述伸缩件752上, 所述两凹部78 对称设于所述连接件7上; 当需要对伸缩件752进行隐藏时, 向上移动伸缩件752至凸部卡入 至凹部内的状态, 从而将伸缩件限制在该位置, 减小空间占用, 外形上也更为美观。 0023 所述复位部件76用于在所述摆动装置75发生左右摆动后对其进行复位操作; 具体 的, 所述复位部件7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弹性件61, 该。
17、弹性件61为扭簧, 弹性件61的一端与所 述底座71固连, 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当摆动件发生左右摆动时, 所述连接件一同发生 移动, 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 从而对摆动件进行复位。 0024 所述手拉启动装置上部还设有一从动轮9, 该从动轮连接有一弹簧91, 通过该弹簧 实现对从动轮的减震; 所述壳体8上还设有一限位件81, 该限位件上部设有一凹部811, 当电 机驱动装置与轨道相配合时, 轨道可卡入至该凹部内, 从而防止电机驱动装置在移动过程 中发生位置偏移; 所述壳体8内还设有两挂钩82, 通过两挂钩与轨道上的吊环相连, 将电机 驱动装置连接在轨道上, 两挂钩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中国专利C。
18、N104783634 A中进行公开, 不 再赘述; 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窗帘挂孔83, 窗帘的挂孔可以挂在该窗帘挂孔中, 实现 窗帘与电机驱动装置的连接, 窗帘挂孔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中国专利CN104783634 A中进行 公开, 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 壳体其中一侧上还连接有一连接板84, 该连接板上同样设有窗 帘挂孔个, 于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将窗帘连接在连接板的窗帘挂孔上; 电机驱动装置的其他 具体结构已经在中国专利CN104783634 A中进行公开, 不再赘述。 0025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495818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7495818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7495818 A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749581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