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折叠椅作为安全装置的防夹 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人要集合及坐下的场合,会使用到折叠椅。使用折 叠椅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折叠椅很轻及容易运送。其次, 由于折叠椅具有折叠机制,可以收合成一个非常轻巧的形状, 以便于收藏及叠置。
传统的折叠椅有四个主要部份,在图1及图2可看到每一 个部份。第一部份10是由前椅脚12及靠背14构成,第二 部份20为后椅脚22,第三部份30为坐板30,第四部份 40为前椅脚与后椅脚间的连接装置。
在组合后,坐板30枢接至第一部份10的第一枢接点1 6,该第一枢接点16可位于第一部份10的任何高度,惟, 一般来说,会靠近第一部份10的中间点。该坐板30亦枢接 至第二部份20上部24的第二枢接点26。为保持稳定,第 一部份10的椅脚12及第二部份20的椅脚22上装设有 横杆18、28。横杆18、28的配置为选择性,是依据坐 椅1的材料及使用者的重量决定。
一种连接装置40提供来限制椅子在收纳状态及用来就 坐时打开状态之间的折合动作。该连接装置40是分别枢接在 第一部份10的第三枢接点42、42’及第二部份20的第 四枢接点44、44’。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连接装置40’以虚线显示,其仅是 一实心杆40’。在第一实施例中,一第一系梁(形成在坐板 30分别与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之间的枢接)及一第 二系梁(形成在在连接装置40’的两个枢接连接之间)共同 形成一个系统,限制了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的活动。 简单来说,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被限制在收藏状态, 其中该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为相邻且彼此平行(请参 阅图2),及打开状态(请参阅图1),其中该第一部份10及 第二部份20形成一个角度,而椅脚12、22是分开一段距 离(椅脚12、22的脚部配置在一虚拟的四方形或长方形 上)。椅脚12、22间的空间足可支撑使用者坐在坐板30 时的重量。
在连接装置40的第二结构中,如图2所示,该连接装置 40有两个半杆46、48,每一个分别连接至第一部份10, 第二部份20及一中间枢节49,该中间枢节49是连接该两 个半杆46、48。当椅子1被收合,该枢接连接装置40是 在一完全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该半杆46、48相 对于枢节49形成一锐角(或剪刀形状)。当使用者将枢接连 接装置40延展至一完全打开状态(如图1所示),该半杆4 6、48会被锁住(例如,将横向调整片自连接装置40平面 由半杆46、48延伸出,并防止连接装置越过图1的打开位 置)。因此,不允许椅子1收合/关闭,直到使用者将枢节4 9拉起。该往上动作,假如够大,会使使用者的手指夹在半杆 46、48剪刀口,因此,会造成使用者可能的伤害。
该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一般为圆杆或长方形柱 子所构成,因此在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之间的区域会 有两个相对大的夹持面,不会过于锋利切到在其间的手指。反 而,该作用在手指的力量会是一种挤压力量,在不幸的情况时, 会压碎位于其中间的手指。
有别与第一部份10及第二部份20的压碎面的一种典 型连接装置40、40’结构是一种薄、长方形横切面的金属 条40’(或者两个半杆46、48)。因此,连接装置40 只有相当窄的表面,在滑动的时候,不会有一压碎面,但,反 而,是一个切割面,如同剪刀的刀片。而所以连接装置40、 40’所带来的危险是可见的。
如图1及图2的现有折叠椅1的构造存在严重的缺点,因 为两个系梁结构提供许多明显的点,会夹到使用者的手指。这 些点包括压碎点-在第一部份10或第二部份20之间,及切 割点-连接装置40及第一部份10或第二部份20之间。特 别是,连接装置40的第二结构中,两个半杆46、48的剪 刀间存在一个非常危险切割面。显然的,由半杆46、48的 剪刀形结构来看,假如使用者将手指放置在半杆46、48之 间,而将折叠椅1关闭至收藏状态,会有切断使用者手指的严 重风险。
工业上有足够的经验显示假如不能注意到手指是否移开, 就必须避免切割表的存在。
当该折叠椅1按尺寸给小孩子使用时,对于使用者来说该 项危险是非常确实的。孩童们一般没有使用折叠椅的丰富经 验,而且/或者不明白折叠椅的机构去察觉到切到手指的危险 及,因此,足以避免这个危险。所以,需要的是一种椅子,其 可以容易折叠以便利储藏及小孩子使用,而只有很小的夹持 面,没有切割面,不会伤害到孩童的手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夹伤结构的折叠椅, 其可以容易折叠以便利储藏及小孩子使用,而只有很小的夹持 面,没有切割面,不会伤害到孩童的手指。
本发明一种具有防夹伤结构的折叠椅,包括一前椅脚组 件、一后椅脚组件、一座部组件枢接至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 件、及一连结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结组件是枢接至前椅脚 组件,并可滑动连接至后椅脚组件,以使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 组件在打开及收合位置时彼此相对枢接,并使连接组件沿着及 相对于后椅脚组件在退回及延伸时的位置,且对应在打开及收 合位置时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的位置滑动。
其中该前椅脚组件包括一靠背。
其中该前椅脚组件包括两个前椅脚,而后椅脚组件包括两 个后椅脚,且进一步包括一配置在两个前椅脚之间的横梁及一 配置在两个后椅脚之间的横梁。
其中该折叠椅进一步包括一阻隔组件,当前椅脚组件及后 椅脚组件在打开位置时,以阻挡连结组件相对于后椅脚组件的 持续滑动。
其中该阻隔组件包括一套轴,其配置在连接组件及后椅脚 组件之间以控制连结组件相对于后椅脚组件的滑动程度。
其中该套轴是一比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更为柔软的 材料制成。
其中该折叠椅进一步包括一锁合组件,其可释放地将连结 组件及后椅脚组件彼此锁住在至少一相对位置。
其中该锁合组件具有一锁扣及一偏压装置以将锁扣偏压 在某一方向,每一个连结组件及后椅脚组件有对应圆孔,当前 椅脚及后椅脚在打开位置时,该圆孔可彼此对齐,而锁合组件 的配置,在圆孔彼此对齐时,恰可使偏压装置的锁扣偏动至对 应圆孔。
其中该连结组件是枢以U型钩组件连接至前椅脚组件。
其中该U型钩组件有两个部份,其中一个部份有两个凸 缘,该凸缘可由U型钩组件的其余部份突出,每一个凸缘配置 有对应圆孔而有一轮轴贯穿每一圆孔及前椅脚组件上的轮轴 孔以将U型钩组件及连接组件稳固地枢接在前椅脚组件上。
其中该U型钩组件是由一种比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 更为柔软的材料制成。
其中该阻隔组件具有一座部,限制了连结组件相对于后椅 脚组件的移动。
其中两个部份的另一部份沿着延展方向延伸,该凸缘由U 型钩组件的其余部份突出,其方向相对于另一部份延展方向成 一角度。
其中该凸缘弯曲延伸,其方向相对于另一部份延展方向约 为正角。
其中该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分别沿着其延展方向的 轴心延长,且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的配置,使得在收合位 置时,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的轴心实质上彼此平行。
其中该折叠椅进一步包括一间隔物,其连结至至少一前椅 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并定位使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分隔 但仍达成收合位置。
其中该间隔物具有一凹部,当该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 到达收合位置时,该凹部可容置另一个后椅脚组件及前椅脚组 件。
其中每一个前椅脚组件及后椅脚组件为框架,而座部组件 包括一框架。
其中该折叠椅进一步包括一锁合组件,以将连结组件及后 椅脚组件释放性地彼此锁住至少在一相对位置。
其中该后椅脚组件包括中空后椅脚,该连结组件在中空椅 脚的范围内滑动以到达缩回位置。
本发明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折叠椅使用的防夹伤结构,该折叠椅没 有切割面,可供孩童使用,不会有或具有很低夹到或切到孩童 手指的风险。
虽然在此所图解及说明的本发明是在折叠椅使用的防夹 伤结构来实施,然而,本发明并非限制在所示内容中,因为可 依据后述的说明作其它种种的改良,惟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 的创作精神及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然而,本发明的结构及操作方法,以及其附加的目的及优 点,可由下列的特别实施例及附图的说明进一步加以了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与功效,将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较佳实施 例详细说明中详述,其中:
图1是显示现有折叠椅在打开状态的等角图;
图2是显示图1的折叠椅在收合/储藏状态时部份放大 侧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具有防夹伤结构的折叠椅在打开状态 的等角图;
图4是图3折叠椅连接组合的部份后视图;
图5是图3折叠椅连接组合的分解等角图;
图6A及图6B是具有本发明防夹伤结构的两张折叠椅, 一张在打开状态,而另一张在打开及收合状态之间,其中该连 接组合为部份外露;
图7是图6折叠椅在打开状态时前视等角图;
图8是图7折叠椅转动约45度的等角图;
图9是图7折叠椅转动约90度的等角图;
图10是图7折叠椅转动约180度的后视等角图;
图11是图10的部份放大等角图;
图12是由图7折叠椅底下所视的底视等角图;
图13是图9折叠椅部份放大等角图;
图14是图6折叠椅转动约5至15度的部份放大等角 图;
图15是图10的部份放大等角图;
图16是图7折叠椅由上方沿椅背及前椅脚俯视的放大 等角图;及
图17是图7折叠椅由座部低下及沿前椅脚仰视的放大 等图。
本发明的较完整说明,及其优点及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5,该附图显示一张 依据本发明的折叠椅100。该折叠椅100包括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110包括前椅脚112及靠背114。第二部份1 20包括后椅脚122及一锁合接头124,该锁合接头12 4可将第一部份110相对锁合至第二部份120。第三部份 130包括座部。不同于现有的折叠椅,该折叠椅并无前椅脚 与后椅脚的独立连接装置,不会有如剪刀般切割面造成使用者 的伤害。
在组合后,该座部130是枢接在第一部份110的第一 枢接点116上,该第一枢接点116可在第一部份110的 任何高度,但一般来说,会靠近第一部份110的中间位置。 同时,座部130枢接第二部份120的上段的第二枢接点1 26(由于其位在后椅脚122的内表面,因此无法由图3看 到)。为保持椅脚112、122的稳定性,第一部份110 及第二部份120具有横梁118、128。该横梁118、 128为选择性,视乎折叠椅100的材料及使用者的体重而 定。
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第二部份120的最顶端是枢接至第 一部份110的第三枢接点129。锁合接头124与第三枢 接点129之间的连接结构可由图4及图5清楚看到。由于两 支后椅脚具有类似的结构,图4及图5仅显示其中一支后椅脚 122。
第二部份120的每一支后椅脚122是由两个独立的 轴杆1222及1224构成。特别地,如图4所示,该外轴 1222形成后椅脚122的可见部份,而内轴1224是滑 动套置在外轴1122。如图5的分解图所示,一轴套140 插置在外轴1222上端,其具有一蘑菇形状,而因此具有一 干体142及一头部144。该轴套140的干体142及头 部144形成一固定内直径A的内径,以便该内轴1124滑 动置入其内。
该干体142的外直径实质上对应至少部份中空的外轴 1222的内直径。所以,轴套140只能够压合至外轴12 22顶端开口。较佳地,该轴套140是由比内轴1224及 外轴1222较为柔软的材料做成。因此,干体142的外直 径可略大于外轴1222的内直径,使得该轴套140被压入 外轴1222后,在没有施加实质外力(该力量比在正常使用 下外轴1222及内轴1224间的任何磨擦力要大)的情形 下,不会由外轴1222脱离。另外,以较柔软材料做成的轴 套140能够吸收内轴1224滑进或滑出外轴1222时 产生的任何磨擦力。较佳地,轴套140是由聚丙烯制成。
本发明的构造允许该内轴1224滑进,但可紧贴在轴套 140内,并允许内轴1224的下部延伸进及延伸出外轴1 222的内部。
该轴套140的外直径可为任何大小,但较佳地,与外轴 1222的外直径的大小相近。为避免轴套140滑进外轴1 222内,该头部144的外直径约大于外轴1222外直径 25%。
为防止内轴1224进到外轴1222里面太多,或为了 设定一预定锁合距离,使内轴1424停在外轴1222内的 特定点,在内轴1224及外轴1222内配置有一个锁合组 件150。该锁合组件150包括一偏压装置152(较佳地, 是为弹簧的形态)及一可移动锁扣154(较佳地,为一按钮 形态)。利用锁合组件150将该内轴1224锁住在外轴1 222的预定位置的方法包括在外轴1222上配置一第一 圆孔1223及在内轴1224上配置一第二圆孔1224。 特别是如图4所示,当锁合组件150被放置在内轴1224 时,使锁扣154自动由第二圆孔1225及内轴1224突 出。锁合组件150穿过轴套140放置在外轴1222内, 当锁扣154与第一圆孔1223对齐时会自动穿过第一圆 孔1223。要注意的是,由于横梁128被固定在后椅脚1 22上,不论内轴1224或外轴1222都不能相对彼此旋 转。所以,得以确定锁扣154与第一圆孔1223对齐。
内轴1224与第一部份110的连接结构确保内轴1 224转动上的稳定性。如图4及图5所示,该连接结构是由 一U型钩156及轮轴160构成。
具体来说,该U型钩156具有一下部份157及一上部 份,该上部份有两个凸缘158。较佳地,该下部份157为 一中空圆柱体,有一外直径及一内直径。下部份157的内直 径的尺寸恰可装置在内轴1224的上端1226。为达到这 项安装要求,上端1226的外直径比内轴1224其它部份 的外直径要小,而直径的改变,会形成一个座部1228。如 果下部份157的内直径恰可安装在内轴1224上端12 26的前面,座部1228可用来限制下部份157套进内轴 1226的距离。较佳地,U型钩156是由比较柔软的材料 制成,例如轴套140的材料。因此,假如下部份157的内 直径略小于上端1226的外直径,则U型钩156可压入上 端1226以使U型钩156定位。另外,及/或选择性地, 可使用扣件170(例如螺丝)将U型钩156固定在(同时 纵向及旋转方向)内轴1224。内轴1224上可配置一螺 孔(未显示)以供螺丝贯穿。
下部份157的外直径可为任何大小,然而,应比轴套1 40的开口宽度A要大,故此,U型钩156不会由上端伸进 去。较佳地,下部份157外直径不会大于内轴1224下部 份外直径的25%。
U型钩156的上端有两个凸缘158,每一个凸缘15 8配置有一圆孔以供轮轴160穿过。如图4所示,将U型钩 156及内轴1224连接后及插进套轴140及外轴12 22内后,再将轮轴160锁进第一凸缘158,贯穿由靠背 114延伸及形成前椅脚112的管子1142,再穿过第二 凸缘158。然后,轮轴160以传统方法固定。所以,该结 构在后椅脚122及前椅脚112之间形成一个枢接。
假如需要将锁合组件150固定在内轴1224内以防 止不小心将锁合组件150拆下,则可以在第二圆孔1225 的正对面形成一个突块151。请参阅图4。在这个情形之下, 该锁合组件150被压缩,而偏压装置152位在该凸块15 1上,以及,接着锁合组件150得以扩张及将锁扣154伸 进第二圆孔1225内。
图6至图17显示依据本发明制成的折叠椅的各式图样。
图6显示两张本发明折叠椅右视图。在图式右边的折叠椅 是在打开的状态,而在左边的折叠椅是在打开及收合之间的中 间位置。左边的折叠椅100清楚显示该内轴1224部份延 伸出套轴140外。
图6A及图6B显示本发明的新颖连结结构。当折叠椅1 00是在打开状态,套轴140的顶面碰撞在U型钩156的 下底面,明确的说,是触碰在下部份157的下底面。两个表 面的触碰形成阻挡,将椅脚112、122限制在打开的位置。 当折叠椅100被收起,该外轴1222是由内轴1224拉 出,而外轴1222及内轴1224开始像活塞组件一样移 动。可以由图6A及图14清楚看到该种组件。图6亦可以看 到凸缘158的侧视图,凸缘158不是沿内轴1224、外 轴1222的纵长方向延伸。反之,凸缘158呈弯曲状,并 沿一个稍微垂直于内轴1224、外轴1222的纵长方向延 伸。该凸缘158的弯曲段可为相对于内轴1224、外轴1 222呈任何角度,较佳的角度为约90度。该外轴1222 是以铆钉115贯穿在一连接器117的开孔上以将外轴1 22枢接固定2在座框200。
图7、图8、图9及图10显示该折叠椅100打开后由 前面、及旋转约45、90及180度。图10为折叠椅10 0的后视图。
图11是由折叠椅后面的放大图。图12为由折叠椅10 0的底部的放大图,其显示座框200是沿座塾周边延伸,共 同形成该座部130。
第一枢接点116是由一铆钉穿越两个凸块116A、1 16B(图12)来举例说明。一个凸块116A由座框00 1向外凸出,而另一凸块116B向凸块11A突出以与管子 1142啮合。
图13是由侧面显示折叠椅在打开状态时的U型钩15 6、套轴140及外轴1222。而图14由侧面显示折叠椅 在部份收合时的U型钩156、套轴140及外轴1222, 可看到内轴1224。
图15清楚显示锁扣154由外轴1222的第二圆孔 1225突出。
图16及图17分别由U型钩156的上面及底下显示 轮轴160将U型钩156连接至管子1142。
由图6A、图6B至图17可以看出,连接组合的弯曲性 质,包括内轴1224及U型钩156,在折叠椅100在收 合/储藏位置时可使后椅脚122与前椅脚112隔开。该U 型钩156凸缘158的弯曲形状使内轴1224由前椅脚 112突出。然而,在收合状态,该前椅脚112及后椅脚1 22彼此平行,但仍维持一段距离,得使两个椅脚112、1 22之间不会压挤的危险。
连接组件的两种变化可应用在将后椅脚122移动至一 个离开前椅脚112更远的位置。第一实施例是可以增加凸缘 158的正角长度,比图6及图14更长的长度。假如一根手 指的平均宽度测定为B,则其距离可以伸长至少B的距离。例 如,B的长度可能介于3/4时至1时之间,对于该结构来说, 当折叠椅是在收合/储藏状态,后椅脚122离前椅脚112 够远以防止对手指造成伤害,因为再也没有压合面能够靠近到 可夹到手指。第二个将前后椅脚112、122彼此分离的变 化方式是在前椅脚112或/及后椅脚122增加一缓冲板 180,例如图3所示。该缓冲板180较佳地是由相对比较 软性及缓冲性材料,例如橡胶所制成,可为任何形状。然而, 较佳的形状是有两个侧边及一个中央凹部,凹部的形状与后椅 脚122的外形对应,因此,后椅脚122恰可放置在凹部里。 当然,这两种变化可以组合使用以确保不会再有压挤面存在。
要注意的是当折叠椅是按照尺寸来制作给小孩子使用时, 较佳的,该外轴1222的外直径为16毫米,而内轴122 2的外直径为13毫米。较佳的,内轴1224的上端的外直 径为10毫米。
本发明另一未图标的变化实施例中,该折叠椅具有三支椅 脚。在一例子中,两个为后椅脚,一个为前椅脚,而在另一个 例子,一个为后椅脚,两个为前椅脚。在第一个例子,每一个 后椅脚都有连接组件的活塞结构,而当折叠椅被折合或打开, 活塞会对应的移动。在第二个例子,只有一个活塞。
依据本发明的结构,不会有任何薄的、长方形横切面杆子 或金属条40、40’。因此,没有薄表面存在会形成切割面。 这样的,现有折叠椅会发生的切割危险可完全的避免。
应了解的是凡是熟悉此项技术者,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所 图标及说明。而且,除非有特别说明,随附图式并未按比例制 作。依据本发明的上述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及变化,当仍 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界定的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