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364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7159.0

申请日:

2014.09.23

公开号:

CN104194303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8L 69/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费金华变更后:矫团兆|||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L 69/00登记生效日:201708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青岛博扬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南路378号天隆大楼4721室变更后权利人: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后海西社区居委会北300米|||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9/00申请日:20140923|||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9/00; C08L67/02; C08L27/18; C08K7/10; C08K3/22; C08K5/375

主分类号:

C08L69/00

申请人:

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费金华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南路378号天隆大楼472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 5-8份。本发明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四氟乙烯合理复配,在其他助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配方所用原料环保性较好,且易于加工成型。

权利要求书

1.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 5-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 6份。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

说明书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良的塑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随着我国汽车、电子和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我国现有的工程塑料存在耐热性不佳和原材料环保性较差的不足。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工程塑料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工程塑料环保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加工成型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 5-8份。
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 6份。
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四氟乙烯合理复配,在其他助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配方所用原料环保性较好,且易于加工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相容剂SAG-001购自南通日之升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份、聚四氟乙烯12份、碳化硅纤维4份、二氧化钛6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份、相容剂SAG-001 5份。
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2份、聚四氟乙烯14份、碳化硅纤维8份、二氧化钛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4份、相容剂SAG-001 8份。
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实施例3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 6份。
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5℃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
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性能测试数据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所得成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温度和加工成型性。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产品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 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简单变换的等同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430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4303A21申请号201410487159022申请日20140923C08L69/00200601C08L67/02200601C08L27/18200601C08K7/10200601C08K3/22200601C08K5/37520060171申请人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1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南路378号天隆大楼4721室72发明人费金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连围54发明名称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

2、法,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58份。本发明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四氟乙烯合理复配,在其他助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配方所用原料环保性较好,且易于加工成型。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4303ACN104194303A1/1页21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其特征在。

3、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6份。3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

4、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权利要求书CN104194303A1/2页3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良的塑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随着我国汽车、电子和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我国现有的工程塑。

5、料存在耐热性不佳和原材料环保性较差的不足。0003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工程塑料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工程塑料环保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加工成型性。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22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碳化硅纤维48份、二氧化钛6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相容剂SAG00158份。0007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6、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6份。0008所述的环保耐热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0009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四氟乙烯合理复配,在其他助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配方所用原料环保性较好,且易于加工成型。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发明中相容。

7、剂SAG001购自南通日之升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2实施例10013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份、聚四氟乙烯12份、碳化硅纤维4份、二氧化钛6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份、相容剂SAG0015份。说明书CN104194303A2/2页40014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0015将该实施。

8、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0016实施例20017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2份、聚四氟乙烯14份、碳化硅纤维8份、二氧化钛8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4份、相容剂SAG0018份。0018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90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0019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实施例30020环保耐热工程塑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

9、酯3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四氟乙烯13份、碳化硅纤维6份、二氧化钛7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相容剂SAG0016份。0021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相容剂SAG001于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碳化硅纤维于285下挤出造粒,即得环保耐热工程塑料。0022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0023表1性能测试数据00240025由上表可见,本发明所得成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温度和加工成型性。0026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产品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简单变换的等同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943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