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除锈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竹炭除锈液.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13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3131A21申请号201410510102822申请日20140929C23G1/0820060171申请人无锡阳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4000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春惠路588号72发明人杨龙兴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代理人牟彩萍54发明名称一种竹炭除锈液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炭除锈液,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055份、柠檬酸3040份、乙二酸2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竹炭除锈液,将具有多孔结构的竹炭材料应用于除锈液,在柠檬酸等的共同作用下,对金属具有良好。
2、的除锈功能,尤其对黑色金属的除锈效果极佳,同时,对金属的机械性能等无损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131ACN104213131A1/1页21一种竹炭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055份、柠檬酸3040份、乙二酸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5份、柠檬酸36份、乙二酸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炭除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由竹子烧结为竹炭后粉碎而成,颗粒为20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3、的竹炭除锈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竹炭粉与水充分混合后,依次加入乙二酸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4213131A1/2页3一种竹炭除锈液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锈液。背景技术0002黑色金属(钢材)置于室外或露天条件下容易生锈,不但影响外观质量,还会影响喷漆、粘接等工艺的正常进行,如不及时处理,更会造成材料的报废,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0003传统的化学除锈通常使用强酸,酸能与铁锈及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除锈的同时,酸又能和基础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氢能对铁锈和难溶的氧化皮产生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剥落和高价铁的还原,加速酸洗的过程。0。
4、004但传统的酸液处理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处理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会使钢材产生氢脆现象,引起金属的力学性能下降,影响钢铁本身的强度;同时易形成酸雾,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腐蚀周围的设备及环境;酸液的消耗量也较大,增加处理成本;这类酸会对钢材形成过腐蚀。此外大量产生的残渣,需经常排放,既严重腐蚀工业管道,又污染土壤和环境。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除锈材料竹炭除锈液。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一种竹炭除锈液,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055份、柠檬酸3040份、乙二酸25份。0007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的竹炭除锈液,各组。
5、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5份、柠檬酸36份、乙二酸25份。0008所述竹炭粉由竹子烧结为竹炭后粉碎而成,颗粒为20M以下。0009上述的竹炭除锈液的制备工艺,将竹炭粉与水充分混合后,依次加入乙二酸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即可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竹炭除锈液,将具有多孔结构的竹炭材料应用于除锈液,在柠檬酸等的共同作用下,对金属具有良好的除锈功能,尤其对黑色金属的除锈效果极佳,同时,对金属的机械性能等无损伤。具体实施方式0010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11实施例1说明书CN104213131A2/2页。
6、4一种竹炭除锈液,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5份、柠檬酸36份、乙二酸25份。所述竹炭粉由竹子烧结为竹炭后粉碎而成,颗粒为20M以下。0012上述的竹炭除锈液的制备工艺,将竹炭粉与水充分混合后,依次加入乙二酸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即可实施例2一种竹炭除锈液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0份、柠檬酸40份、乙二酸2份。所述竹炭粉由竹子烧结为竹炭后粉碎而成,颗粒为20M以下。0013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0014实施例3一种竹炭除锈液各组分按重量份计,水100份、竹炭55份、柠檬酸30份、乙二酸5份。所述竹炭粉由竹子烧结为竹炭后粉碎而成,颗粒为20M以下。0015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1313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