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32030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75378.4

申请日:

20150901

公开号:

CN108814340A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43/044

主分类号:

A47J43/044

申请人:

廖忠民

发明人:

廖忠民

地址:

528459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新兴大道2号4楼A5

优先权:

CN201810875378A,CN20151057370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包括:动力装置、旋转式主切削刀具、容器,还包括聚能精磨器;聚能精磨器包括圆盘状基体、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聚能精磨器配置于主切削刀具的上方,条形齿组配置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可以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引导为与主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把减弱切削效果的负能量引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或者使一部分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实现再次切削,使一部分做无用功的能量转化为做有用功的能量;取得节约能量,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包括:动力装置、旋转式主切削刀具、容器,还包括聚能精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圆盘状基体、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聚能精磨器配置于主切削刀具的上方,条形齿组配置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所述的条形齿组包括多个精磨器型条形齿,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或者任意个精磨器型条形齿和任意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的组合;所述的精磨器型条形齿由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扫描形成,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由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扫描形成;所述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其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其朝下的顶角的长边的中心法线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放射状、磨盘齿状,所述的形成条形齿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包括直线或者曲线。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形成条形齿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是主切削刀具的主刀刃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条形齿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或者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沿此光滑曲线扫描形成条形齿,多个条形齿以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轴形成环形阵列,条形齿组的条形齿靠近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一端的端部和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距离包括等距离或者阶梯式距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5年09月01日;原申请号:201510573705.7;原发明创造名称:聚能物料精磨器。

本发明涉及家用物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物料精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物料粉碎装置,一种常用的形式是以一个旋转式刀具为主配合一个容器完成物料粉碎,这种方法结构简单,可以满足一些实际需求,但是不能实现较细粒度的粉碎。对于较细粒度的粉碎,人们采取了配置精密网、内粉碎杯等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提高了粉碎效果,但是精密网清洗困难,内粉碎杯结构比较复杂,清洗工作量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清洗工作量比较小,能够实现较细粒度的粉碎效果的家用物料粉碎装置。

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包括:动力装置、旋转式主切削刀具、容器,还包括聚能精磨器;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聚能导流器、或者精磨器、或者任意个聚能导流器与任意个精磨器的组合;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导流器单元,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设置有导流面,所述的导流面几何形状包括平面、旋转面、或者其它空间曲面;所述的导流面类型包括,开放型导流面、通道型导流面、复合型导流面;所述的开放型导流面,或者设置在离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较近的位置,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与刀具旋转轨迹的切线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两射线方向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其功能包括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物料颗粒在前面跑、切削刀具在后面追”)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切削刀具”),或者设置在离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较远的容器边缘位置,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其功能包括把远离切削区的物料颗粒引导回粉碎区;所述的通道型导流面,是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通道型曲面,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或者包含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出口指向我们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其功能包括把物料流引导流向某一特定位置和方向;所述的复合型导流面是兼具有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结构特征的导流面,因而兼具有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的功能。

所述的精磨器包括至少一个精磨器单元,所述的精磨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刀具,所述的精磨器单元或者固定在贴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的位置,或者固定在贴近聚能导流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位置,或者其刀刃固定在聚能导流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内,所述的固定刀具刀刃指向切削区、包括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方向(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通过与动力装置的非运动结构部件、或者容器进行连接固定,其连接包括不可拆卸的连接、或者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包括螺纹连接、螺钉连接或者可快速拆卸连接;所述的可快速拆卸连接包括卡扣或者旋扣;所述的动力装置的非运动结构部件包括机座、机头,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容器附件,所述的容器附件包括容器盖。

当然,不言而喻的是,所述的聚能精磨器的任何部分,都必须在主切削刀具旋转轨迹形成的圆柱体之外,以确保不发生干涉;在此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切削区。

图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下图是正视图,图中对容器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并对聚能精磨器1主体部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上图是撤去容器3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主切削刀具5通过刀轴4与动力装置2连接,刀轴4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主切削刀具5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其合力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的预计值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实际测试校正;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以后不再详述;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有的,其与主切削刀具5配合工作,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所述的聚能精磨器1包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11和精磨器12,以及连接固定结构13;聚能导流器11的导流面是一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式通道型曲面,在预计物料流流向的出口方向的圆环一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构成精磨器12,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当预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α时,所述的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α,也即说二者“针锋相对”。

图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5在其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所述的聚能精磨器20包括聚能导流器22、精磨器23,所述的聚能导流器22是一个下端低于主切削刀具最低点,上端不高于主切削刀具最高点1mm的圆环;所述的精磨器23包括一个以上固定刀21,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分布位置包括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或者分布在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上、或者分布在其它形状的曲面上,而且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的切削方向指向切削区;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而且刀刃切削方向指向切削区,包括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图3是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B-B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圆之间几何关系的示意图,投影方向为俯视;)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包括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的中心线31、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通过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的顶点的切线共线,固定刀21刃口尖角的切削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也即切向线速度的正方向;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是指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距离旋转轴线6为1倍旋转半径的点)至距离旋转轴线6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包括刀尖;图3中画出了刀尖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30和距离旋转轴线6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35,固定刀33是固定刀21对应投影圆35的位置,实际上,固定刀21也应该如固定刀33那样贴近主切削刀具刀尖旋转轨迹,为了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其与中心线31、箭头32,所以把距离拉大了;箭头32表示主切削刀具5旋转时在该切线方向上线速度的方向,该线速度的方向与固定刀21刀刃的切削方向相反,从主切削刀具5获得能量的物料流具有与主切削刀具5速度方向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线速度,将会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箭头34表示主切削刀具5旋转的方向;固定刀实体由所述的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扫描形成的实例见图2;图4为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固定刀实体组成聚能精磨器40的一个实例图,为图面清晰起见,没有画出主切削刀具5;聚能精磨器包括聚能导流器41、精磨器42,精磨器42包括多个固定刀43,固定刀43端面有剖面线的部分是固定刀在水平面C-C的截面。

图5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下图是D-D剖视图,上图是E-E剖视图,选择E-E平面剖视,可以越过导流环52,看见导流器单元组53的截面;图6是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通过主切削刀具51某一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图和主切削刀具51的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之间几何关系的示意图,投影方向为仰视;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1的旋转轴线5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51在其平行于轴线5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所述的聚能导流器50包括一个置于主切削刀具下方进料端的导流环52、导流环上方的导流器单元组53,所述的导流器单元组53包括N个导流器单元54,以轴线56为中心轴呈环形均布;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靠近主切削刀具51一侧的曲面为导流面55,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所述的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包括所述的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以主切削刀具51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所述的旋转轨迹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的确定,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实际测试校正;根据圆的渐开线的定义,圆的渐开线上任意一点到基圆的切线,既与通过该点的发生线共线,同时也与渐开线上该点的法线共线,本文中特别定义:切线指向渐开线上该点的方向为该切线的正方向,该点的法线指向切点的方向为法线的正方向,从该点到切点的距离为该点发生线长度;所述的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包括按照主切削刀具刀片数目为基础参数进行计算设计,当主切削刀具刀片数目为N时,选取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πR/N~(1-0.2)πR/N的点为一个端点,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πR/N~(1+0.1)πR/N的点为另一个端点的一段渐开线为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曲线,当然,具体数值确定之前,必须校核其与主切削刀具旋转轨迹不得发生干涉;图6中,所述的旋转轴线56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一个点,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一组头尾依次衔接的曲线组成的水平闭合环包围的平面区域;图6中,主切削刀具刀片数目为4,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πR/4~(1-0.2)πR/4的点61为一个端点,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πR/4~(1+0.1)πR/4的点62为另一个端点的、以主切削刀具51的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为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箭头63表示速度方向为在该切线正方向上的物料流迎面撞向导流面55后、经导流面55反射后的物料流线速度的方向(与反射前方向相反),具有此速度方向的物料流将会迎面撞向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例如,当受刀片66刀刃冲击的物料,运动到导流面,被反射后运动到原位时,刀片67刀刃同时到达原刀片66刀刃的位置,正好与所述的物料相遇、碰撞;箭头64表示主切削刀具51旋转的方向;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是指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至距离旋转轴线6为0.92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包括刀尖;导流器单元实体由所述的导流器单元在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

图7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对容器72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对聚能精磨器70主体部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主切削刀具78通过刀轴77与动力装置71连接,刀轴7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主切削刀具78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线771方向的作用力,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以后不再详述;所述的聚能精磨器70包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75、精磨器74、连接固定结构79;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78的旋转轴线771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78在其平行于轴线771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所述的聚能导流器75的导流面为一个包括包围主切削刀具78的下方进料端大圆环,上方出料端小圆环,中段圆台面的通道型曲面;所述的聚能精磨器74包括出料端小圆环内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771,当预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α时,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的连接固定结构79把聚能导流器75、精磨器74和容器盖73连接为一体,容器72和容器盖73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

图8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对容器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对主切削刀具82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聚能精磨器84与主切削刀具82配合工作,加强切削效果;所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88;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82在其平行于轴线81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聚能精磨器84配置于主切削刀具82的上方,条形齿组88配置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所述的条形齿组88包括多个精磨器型条形齿,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或者任意个精磨器型条形齿和任意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的组合;所述的精磨器型条形齿由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扫描形成,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由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扫描形成;截面103、106见图10图面下方的条形齿垂直于扫描轨迹的截面放大图;所述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其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104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图10中箭头102表示物料流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也即其角平分线;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其朝下的顶角的长边的中心法线107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箭头105表示物料流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线速度的方向;

图9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放射状92、磨盘齿状93,所述的条形齿的扫描轨迹包括直线或者曲线;其中平行状91因为线条比较密集,为保证图面能看清,所以比例放大了,因此图9图面不是表示平行状91比放射状92、磨盘齿状93面积更大,只是表示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

图10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意图,其正视图同图8,图10图面上方是撤去容器86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图面下方是条形齿垂直于扫描轨迹的截面放大图;形成条形齿101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是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刃在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条形齿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2、或者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3沿此光滑曲线扫描形成条形齿,多个条形齿以主切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为中心轴形成环形阵列;实际设计过程中,如因为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刃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轴线81的距离比较小,按照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刃在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的条形齿与邻近的条形齿彼此产生干涉,可以采取调整光滑曲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的长度的方法解决,调整的方法包括等长、或者阶梯式(图10所示为二阶梯式调节的结果),因此形成条形齿组的条形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轴线81的距离包括等距离或者阶梯式距离。

图1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上图是F-F剖视图,其中对容器11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但是从有利于清晰表达考虑,对主切削刀具112和固定刀具116没有剖切;下图是H-H剖视图,从有利于清晰区分主切削刀具112与固定刀具116考虑,选取当主切削刀具112旋转到与固定刀具116在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比较少的位置时的图形,形成视图;主切削刀具112通过刀轴117与动力装置111连接,刀轴11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主切削刀具112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以后不再详述;聚能精磨器是本发明特有的,其与主切削刀具112配合工作,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固定刀具116、连接结构件114;图12是所述的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要素、或者刀片整体,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心轴旋转180°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或者刀片整体的示意图,上图是正视图、下图是俯视图;图13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在主切削刀具的刀片131原刀刃132、刀刃136形状的基础上,反向构建刀刃134、刀刃135,进而形成固定刀具的刀片133的示意图;所述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具有刀刃切削方向与主切削刀具112的刀刃切削方向相反,对和主切削刀具115相同方向运动的物料流产生的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与主切削刀具112产生的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相反的功能;所述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所述的固定刀具116的刀刃以及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对切削或者物料流的运动有影响的结构、或者刀片整体,是主切削刀具112的相对应的功能结构,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的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心轴旋转180°而形成(参见图12);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方式形成的固定刀具116的刀片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向或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或者扩充而形成;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133在主切削刀具112的刀片131原刀刃132、刀刃136形状曲线的基础上,反向构建刀刃134、刀刃135,形成固定刀具的刀片133,其中刀刃134对应刀刃132、刀刃135对应刀刃136,各组刀刃的曲线相同,但是刀刃的斜面相反,切削方向相反(参见图13);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固定刀具的刀片133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向或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或者扩充而形成;所述的固定刀具的刀片形成确定后,配置适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在固定刀具的刀片133上设置安装孔、与连接结构件114连接等等),就形成聚能精磨器。

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通过设置聚能导流器,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这种情况下,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料颗粒碰撞时,主切削刀具刀刃的速度为V1,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的绝对值为∣V1∣-∣V2∣)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下,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料颗粒碰撞时,主切削刀具刀刃的速度为V1,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的绝对值为∣V1∣+∣V2∣),把减弱切削效果的负能量引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和切削效率;通过设置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方向,使一部分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实现再次切削,使一部分做无用功的能量转化为做有用功的能量;取得节约能量,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B-B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尖旋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圆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的固定刀实体组成的聚能精磨器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5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在通过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意图。

图1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要素,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心轴旋转180°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图13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要素,通过另一种方法形成固定刀具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同时也是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应用于豆浆机的示意图。其余部件都和现有的豆浆机类似,因此不再详述;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有的,其与主切削刀具5配合工作,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所述的聚能导流器11是一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在主切削刀具5上方的圆环内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构成精磨器12,精磨器的刀刃分布在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当预计物料流运动的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所述的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连接固定结构13采用旋转卡扣式可快速拆卸连接方式,因此精磨器12的固定刀具排列注意留开了装卸时主切削刀具5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图1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1动力装置2相同、仅仅外形略有不同,容器3、主切削刀具5工作原理也和图1相同;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器50,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08]节所述。

图1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其中聚能精磨器40的结构已经在图4中表示清楚,为图面清晰起见,所以没有进行剖视处理;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14相同,容器3和主切削刀具的工作原理和图1相同;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器40,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06]节所述。

实施例4,图7同时也是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4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08]节所述;图中密封圈76用于防止液体渗透;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排列也不需如实施例1那样考虑主切削刀具78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实施例5,图8同时也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5的示意图,仰视图见图10;所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88;所述的条形齿三角形截面包括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扫描形成;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所述的条形齿组87包括多个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形成的条形齿、或者任意个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和任意个截面106形成的条形齿的组合;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放射状92、磨盘齿状93;其余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10]节所述。。

实施例6,图11同时也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6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12]节所述。

图16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下图是俯视图,上图是正视图,其中对容器160、容器盖166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刀轴163下端的孔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轴芯161动配合,所以也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主切削刀具162通过刀轴163与动力装置168连接,刀轴163上端设置有花键孔与动力装置168下端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动力装置168下端的花键外部设置有保护罩167,动力装置2下端的花键通过动力装置2内部的变速机构与电动机连接传递动力,动力装置2还设置有启动开关、行程开关和连杆,启动开关和行程开关串连,行程开关和连杆为机械连锁关系,只有在动力装置2和容器盖配合连接正确到位后,推动连杆进而推动行程开关接通,此时按动启动开关才能开始工作,容器160和容器盖166通过两对凸耳169的配合定位防止相对转动,这些都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实施例7聚能精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本说明书[0012]节所述类似,但是略有不同的是,主切削刀具162是通过刀轴163与上方的动力装置168连接配合传递动力,所以容器盖166、固定刀具164中间部位设置一个与刀轴163为动配合的通孔,固定刀具的固定装置165设置在固定刀具的两端;主切削刀具开始工作后,被加工的物料不仅被主切削刀具162切削并且获得与主切削刀具运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然后以这种速度迎面撞向固定刀具164的刀刃,实现多一次切削,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和切削质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本说明书举例描述了一些具体结构,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以利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必须明确的是,这些描述都仅仅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基本思想范围内所做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等同物,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75378.4 (22)申请日 2015.09.01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510573705.7 2015.09.01 (71)申请人 廖忠民 地址 528459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新兴大 道2号4楼A5 (72)发明人 廖忠民 (51)Int.Cl. A47J 43/044(2006.01) (54)发明名称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57)摘要 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磨器; 聚 能精磨器包括圆。

2、盘状基体、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 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 聚能精磨器配置于主切 削刀具的上方, 条形齿组配置于圆盘状基体的下 表面;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 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 形成;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 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可以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 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引导为与主 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 把减弱切削 效果的负能量引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 或 者使一部分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 定刀具刀刃, 实现再次切削, 使一部分做无用功 的能量转化为做有用功的能量; 取得节约能量, 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2页 CN 108814340 A 2018.11.16 CN 108814340 A 1.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 磨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圆盘状基体、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 形齿组;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在 其平行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聚能精磨器配置于主切削刀 具的上方, 条形齿组配置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 于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

4、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 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所述的条形齿组包括多个精磨器型条形齿, 或者多个聚能导流 器型条形齿, 或者任意个精磨器型条形齿和任意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的组合; 所述的精 磨器型条形齿由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扫描形成,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由聚能导流器 型三角形截面扫描形成; 所述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 其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与物料流在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 所述的聚能导流 器型三角形截面, 其朝下的顶角的长边的中心法线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 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 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

5、圆盘状基体的 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 放射状、 磨盘齿状, 所述的形成条形齿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 包括直线或者曲线。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形成条形齿几何形 状的扫描轨迹, 是主切削刀具的主刀刃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 成的光滑曲线, 条形齿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 或者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沿此光滑曲 线扫描形成条形齿, 多个条形齿以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轴形成环形阵列, 条形齿 组的条形齿靠近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一端的端部和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距离包括等距 离或者阶梯式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

6、8814340 A 2 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 请为 分 案申 请 , 原申 请的 申 请日 : 2 01 5 年 0 9 月01日 ; 原申 请号 : 201510573705.7; 原发明创造名称: 聚能物料精磨器。 0002 本发明涉及家用物料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物料精磨器。 背景技术 0003 现有的家用物料粉碎装置, 一种常用的形式是以一个旋转式刀具为主配合一个容 器完成物料粉碎,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 可以满足一些实际需求, 但是不能实现较细粒度的粉 碎。 对于较细粒度的粉碎, 人们采取了配置精密网、 内粉碎杯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 提高 了粉。

7、碎效果, 但是精密网清洗困难, 内粉碎杯结构比较复杂, 清洗工作量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 清洗工作量比较小, 能够实现较细粒度 的粉碎效果的家用物料粉碎装置。 0005 一种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 精磨器;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或者精磨器、 或者任意个聚能导流器与任意 个精磨器的组合;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导流器单元,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设置有导流 面, 所述的导流面几何形状包括平面、 旋转面、 或者其它空间曲面; 所述的导流面类型包括, 开放型导流面、 。

8、通道型导流面、 复合型导流面; 所述的开放型导流面, 或者设置在离主切削 刀具的切削区较近的位置, 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与刀具旋转轨迹的切线正方向相反的方向 (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两射线方向针锋相对 “针尖对麦芒” , ), 其功能包括把物料颗 粒获得的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在 前面跑、 切削刀具在后面追” )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可以 形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切削刀具” ), 或者设置在离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较远的 容器边缘位置, 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 其功能包括把远离切削区的物料 颗粒引导回粉碎。

9、区; 所述的通道型导流面, 是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通 道型曲面, 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 或者包含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全 部, 出口指向我们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 其功能包括把物料流引导流向某一特定 位置和方向; 所述的复合型导流面是兼具有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结构特征的导流面, 因而 兼具有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的功能。 所述的精磨器包括至少一个精磨器单元, 所述的精磨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刀具, 所述的精磨器单元或者固定在贴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的位置, 或者固定在贴近聚能导流 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位置, 或者其刀刃固定在聚能导流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内,。

10、 所述的固定刀具刀刃指向切削区、 包括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方向(这种情况可以形 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8814340 A 3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通过与动力装置的非运动结构部件、 或者容器进行连接固定, 其连 接包括不可拆卸的连接、 或者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包括螺纹连接、 螺钉连接 或者可快速拆卸连接; 所述的可快速拆卸连接包括卡扣或者旋扣; 所述的动力装置的非运 动结构部件包括机座、 机头, 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容器附件, 所述的容器附件包括 容器盖。 当然, 不言而喻的是,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的任何部分,。

11、 都必须在主切削刀具旋转轨迹形 成的圆柱体之外, 以确保不发生干涉; 在此前提下, 尽可能靠近切削区。 0006 图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下图是正视图, 图中对 容器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并对聚能精磨器1主体部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 部结构; 上图是撤去容器3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 主切削刀具5通过刀轴4与动力装置2 连接, 刀轴4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 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切削刀具5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 刃的斜度、 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

12、线6方向的分作用 力, 其合力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 该夹角的预计值可以通过 理论计算得出、 实际测试校正;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 有的, 其与主切削刀具5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1包括构成 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11和精磨器12, 以及连接固定结构13; 聚能导流器11的导流面是 一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式通道型曲面, 在预计物料流流向的出口方向的圆环一侧设置 的多个固定刀具构成精磨器12, 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 当预 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

13、的夹角为 时, 所述的固 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也即说二者 “针锋相对” 。 0007 图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当整个装置按照主 切削刀具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5在其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 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20包括聚能导流器22、 精磨器23, 所述的聚能导流 器22是一个下端低于主切削刀具最低点, 上端不高于主切削刀具最高点1mm的圆环; 所述的 精磨器23包括一个以上固定刀21, 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分布位置包括分布在通过主切削 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 或者分布。

14、在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上、 或者分布在 其它形状的曲面上, 而且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的切削方向指向切削区; 所述的固定刀21 的刀刃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而且刀刃切削方向指向切削区, 包括 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 (图3是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B-B的 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圆之间几何关系的示 意图, 投影方向为俯视; )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 包括在 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的中心线31、 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 面的投影圆通过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

15、面的刃口尖角的顶点的切线共线, 固定刀21刃口尖 角的切削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在该 处切线的正方向, 也即切向线速度的正方向; 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 是指主 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距离旋转轴线6为1倍旋转半径的点)至距离旋转轴线6为0.8倍旋 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 包括刀尖; 图3中画出了刀尖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30和距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8814340 A 4 离旋转轴线6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35, 固定刀33是固定刀21 对应投影圆35的位置, 实际上, 固定刀21也应该如固定。

16、刀33那样贴近主切削刀具刀尖旋转 轨迹, 为了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其与中心线31、 箭头32, 所以把距离拉大了; 箭头32表示主 切削刀具5旋转时在该切线方向上线速度的方向, 该线速度的方向与固定刀21刀刃的切削 方向相反, 从主切削刀具5获得能量的物料流具有与主切削刀具5速度方向相同或者大致相 同的线速度, 将会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箭头34表示主切削刀具5旋转的方向; 固定刀实 体由所述的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 或者光 滑曲线扫描形成; 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扫描形成的实例见图2; 图 4为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

17、线的竖直平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固 定刀实体组成聚能精磨器40的一个实例图, 为图面清晰起见, 没有画出主切削刀具5; 聚能 精磨器包括聚能导流器41、 精磨器42, 精磨器42包括多个固定刀43, 固定刀43端面有剖面线 的部分是固定刀在水平面C-C的截面。 0008 图5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下图是D-D剖视 图, 上图是E-E剖视图, 选择E-E平面剖视, 可以越过导流环52, 看见导流器单元组53的截面; 图6是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通过主切削刀具51某一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图和主切 削刀具51的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之间几何。

18、关系的示意图, 投影方 向为仰视;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1的旋转轴线5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 刀具51在其平行于轴线5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50包括一个置 于主切削刀具下方进料端的导流环52、 导流环上方的导流器单元组53,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 组53包括N个导流器单元54, 以轴线56为中心轴呈环形均布;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靠近主切 削刀具51一侧的曲面为导流面55, 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 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 所述的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 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

19、 包括所述的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 上的截面图是以主切削刀具51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 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 所述的旋转轨迹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的确定, 通过理 论计算设计、 实际测试校正; 根据圆的渐开线的定义, 圆的渐开线上任意一点到基圆的切 线, 既与通过该点的发生线共线, 同时也与渐开线上该点的法线共线, 本文中特别定义:切 线指向渐开线上该点的方向为该切线的正方向, 该点的法线指向切点的方向为法线的正方 向, 从该点到切点的距离为该点发生线长度; 所述的通过理论计算设计, 包括按照主切削刀 具刀片数目为基础参数进行计算设计, 当主切削刀。

20、具刀片数目为N时,选取渐开线上发生线 长度为(1-0.05) R/N(1-0.2) R/N的点为一个端点, 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 R/ N(1+0.1) R/N的点为另一个端点的一段渐开线为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曲线, 当然, 具体数值确定之前, 必须校核其与主切削刀具旋转轨迹不得发生干涉; 图6中, 所述的 旋转轴线56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一个点,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 图是一组头尾依次衔接的曲线组成的水平闭合环包围的平面区域; 图6中, 主切削刀具刀片 数目为4, 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 R/4(1-0.2) R/4的点6。

21、1为一个端点, 渐开线 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 R/4(1+0.1) R/4的点62为另一个端点的、 以主切削刀具51的 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 为导流面55 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 箭头63表示速度方向为在该切线正方向上的物料流迎面撞向导流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8814340 A 5 面55后、 经导流面55反射后的物料流线速度的方向(与反射前方向相反), 具有此速度方向 的物料流将会迎面撞向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 例如, 当受刀片66刀刃冲击的物料, 运动到导 流面, 被反射后运动到原位时, 刀片67刀刃同时到达。

22、原刀片66刀刃的位置, 正好与所述的物 料相遇、 碰撞; 箭头64表示主切削刀具51旋转的方向; 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 点, 是指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至距离旋转轴线6为0.92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 包括刀尖; 导流器单元实体由所述的导流器单元在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 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 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 0009 图7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对容器72进行 了局部剖视处理, 对聚能精磨器70主体部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主切 削刀具78通过刀轴77与动力装置71连接, 刀轴7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23、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 连接, 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切削刀具78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 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 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 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线771方向的作用力,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所述的聚能 精磨器70包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75、 精磨器74、 连接固定结构79; 当整个装置按 照主切削刀具78的旋转轴线771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78在其平行于轴线 771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75的导流面为一个包括包围主切削 刀具78的下方进料端大圆环, 上方出料端小圆环, 中。

24、段圆台面的通道型曲面; 所述的聚能精 磨器74包括出料端小圆环内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 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刀刃垂直于主 切削刀具旋转轴线771, 当预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 平面的夹角为 时, 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 夹角为- ; 所述的连接固定结构79把聚能导流器75、 精磨器74和容器盖73连接为一体, 容器 72和容器盖73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 0010 图8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对容器3进行了 局部剖视处理, 对主切削刀具82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聚能精磨器84与主切削刀具82配合 。

25、工作, 加强切削效果;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 形成的条形齿组88;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切削刀具82在其平行于轴线81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聚能精磨器84配置于主 切削刀具82的上方, 条形齿组88配置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 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 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所述的条形齿组88包括多个精磨器型条形齿, 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 或者任意个精磨器型条形齿和任意个聚能导流器型。

26、条形齿 的组合; 所述的精磨器型条形齿由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扫描形成,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 条形齿由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扫描形成; 截面103、 106见图10图面下方的条形齿垂 直于扫描轨迹的截面放大图; 所述的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 其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104 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 相反, 图10中箭头102表示物料流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 所述的三角形截 面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也即其角平分线;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 其朝下的顶 角的长边的中心法线107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

27、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 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 箭头105表示物料流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线速度的方向;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8814340 A 6 图9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 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 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 放射状92、 磨盘齿状93, 所述的条形齿的扫描轨迹包括直线或者曲 线; 其中平行状91因为线条比较密集, 为保证图面能看清, 所以比例放大了, 因此图9图面不 是表示平行状91比放射状92、 磨盘齿状93面积更大, 只是表示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 状基。

28、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 0011 图10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意图,其 正视图同图8, 图10图面上方是撤去容器86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 图面下方是条形齿垂 直于扫描轨迹的截面放大图; 形成条形齿101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 是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 刃在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 条形齿的精磨器型 三角形截面102、 或者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3沿此光滑曲线扫描形成条形齿, 多个条 形齿以主切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为中心轴形成环形阵列; 实际设计过程中, 如因为主切 削刀具82的主刀刃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

29、轴线81的距离比较小, 按照主切削刀 具82的主刀刃在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扫描, 形 成的条形齿与邻近的条形齿彼此产生干涉, 可以采取调整光滑曲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 端部的长度的方法解决, 调整的方法包括等长、 或者阶梯式(图10所示为二阶梯式调节的结 果), 因此形成条形齿组的条形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轴线81的距离包括等 距离或者阶梯式距离。 0012 图1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上图是F-F剖视图, 其中对容器11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但是从有利于清晰表达考虑, 对 主切削刀具112和。

30、固定刀具116没有剖切; 下图是H-H剖视图, 从有利于清晰区分主切削刀具 112与固定刀具116考虑, 选取当主切削刀具112旋转到与固定刀具116在垂直于主切削刀具 112旋转轴线118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比较少的位置时的图形, 形成视图; 主切削刀具112通 过刀轴117与动力装置111连接, 刀轴11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 也 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切削刀具112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 切线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 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 产生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31、 聚能精磨器是本 发明特有的, 其与主切削刀具112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 包括固定刀具116、 连接结构件114; 图12是所述的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要素、 或者 刀片整体, 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 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 或者刀片整体的示意图, 上图是正视 图、 下图是俯视图; 图13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在主切削刀具 的刀片131原刀刃132、 刀刃136形状的基础上, 反向构建刀刃134、 刀刃135, 进而形成固定刀 具的刀片13。

32、3的示意图; 所述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具有刀刃切削方向与主切削刀具112的 刀刃切削方向相反, 对和主切削刀具115相同方向运动的物料流产生的平行于轴线118方向 的分作用力, 与主切削刀具112产生的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相反的功能; 所述的 具有上述功能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 所述的固定刀具116的刀刃以及刀片 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对切削或者物料流的运动有影响的结构、 或者刀片整体, 是主切削刀 具112的相对应的功能结构, 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的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8814340 A 7 相交的直线121。

33、为中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参见图12); 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 方式形成的固定刀具116的刀片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向或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 或者 扩充而形成; 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133在主切削刀具112的刀片131原刀刃132、 刀刃136形状 曲线的基础上, 反向构建刀刃134、 刀刃135, 形成固定刀具的刀片133, 其中刀刃134对应刀 刃132、 刀刃135对应刀刃136, 各组刀刃的曲线相同, 但是刀刃的斜面相反, 切削方向相反 (参见图13); 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固定刀具的刀片133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 向或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 或者扩充而形成; 所述。

34、的固定刀具的刀片形成确定后, 配置 适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在固定刀具的刀片133上设置安装孔、 与连接结构件114连接等等), 就形成聚能精磨器。 0013 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 通过设置聚能导流器, 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切削 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这种情况下, 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料颗粒碰撞时, 主切 削刀具刀刃的速度为V1, 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 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的绝对值为 V1 - V2 )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下, 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 料颗粒碰撞时, 主切削刀具刀刃的速度为V1, 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 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 的绝对值为 。

35、V1 + V2 ), 把减弱切削效果的负能量引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 提高了 能量的利用效率和切削效率; 通过设置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 方向, 使一部分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实现再次切削, 使一部分做 无用功的能量转化为做有用功的能量; 取得节约能量, 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5 图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6 图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B-B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尖旋 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圆几何关系的示意。

36、图, 。 0017 图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 竖直平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的固定刀实体组成的聚能精磨器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0018 图5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9 图6是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在通过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一 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 投影圆65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0020 图7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1 图8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2 图9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

37、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 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0023 图10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意图。 0024 图11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5 图12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 结构要素, 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 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8814340 A 8 0026 图13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

38、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 结构要素, 通过另一种方法形成固定刀具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0027 图1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8 图1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29 图16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1, 图1同时也是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应用于豆浆机的示意图。 其余 部件都和现有的豆浆机类似, 因此不再详述; 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有的, 其与主切削刀 具5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 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 能导流器11是一个包围主切。

39、削刀具的圆环, 在主切削刀具5上方的圆环内设置的多个固定 刀具构成精磨器12, 精磨器的刀刃分布在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 当预计物料流运动的正 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 所述的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连 接固定结构13采用旋转卡扣式可快速拆卸连接方式, 因此精磨器12的固定刀具排列注意留 开了装卸时主切削刀具5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0031 图1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1动力装置2相同、 仅仅外形 略有不同, 容器3、 主切削刀具5工作原理也和图1相同; 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器50, 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08节所述。 0032 图15是。

40、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其中聚能精磨器40的结构已经在图4中表示清楚, 为图 面清晰起见, 所以没有进行剖视处理; 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14相同, 容器3和主切削刀 具的工作原理和图1相同; 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器40, 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06 节所述。 0033 实施例4, 图7同时也是本发明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4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 见本说明书0008节所述; 图中密封圈76用于防止液体渗透; 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排列 也不需如实施例1那样考虑主切削刀具78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0034 实施例5, 图8同时也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5的示意图,仰视图见图 10; 所。

41、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形齿组 88; 所述的条形齿三角形截面包括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 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扫描形 成;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所述的条形齿组87包括 多个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 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形成的 条形齿、 或者任意个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 和任意个截面106形成的条形齿的组合; 所述的 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 放射状92、。

42、 磨盘齿 状93; 其余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10节所述。 。 0035 实施例6, 图11同时也是所述的家用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6的示意图,其工作原 理见本说明书0012节所述。 0036 图16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下图是俯视图, 上图是正视图, 其中对容器160、 容器盖 166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刀轴163下端的孔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轴芯161动配合, 所以也进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8814340 A 9 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主切削刀具162通过刀轴163与动力装置168连接, 刀轴163上端设置有花键孔与动力装置168下端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 动。

43、力装置168下端的 花键外部设置有保护罩167, 动力装置2下端的花键通过动力装置2内部的变速机构与电动 机连接传递动力, 动力装置2还设置有启动开关、 行程开关和连杆, 启动开关和行程开关串 连, 行程开关和连杆为机械连锁关系, 只有在动力装置2和容器盖配合连接正确到位后, 推 动连杆进而推动行程开关接通, 此时按动启动开关才能开始工作, 容器160和容器盖166通 过两对凸耳169的配合定位防止相对转动,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这里不再详述; 实施例7聚能 精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本说明书0012节所述类似, 但是略有不同的是, 主切削刀具162 是通过刀轴163与上方的动力装置168连接配合。

44、传递动力, 所以容器盖166、 固定刀具164中 间部位设置一个与刀轴163为动配合的通孔, 固定刀具的固定装置165设置在固定刀具的两 端; 主切削刀具开始工作后, 被加工的物料不仅被主切削刀具162切削并且获得与主切削刀 具运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 然后以这种速度迎面撞向固定刀具164的刀刃, 实现多一次切 削, 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和切削质量。 0037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说明书举例描述了一些具体结构, 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 以利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必须明确的是, 这些描述都仅仅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定;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基本思想范围内所做。

45、的各种改 变、 替换和更改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等同物, 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8814340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2 页 11 CN 108814340 A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2 页 12 CN 108814340 A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12 页 13 CN 108814340 A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12 页 14 CN 108814340 A 14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12 页 15 CN 108814340 A 15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12 页 16 CN 108814340 A 16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7/12 页 17 CN 108814340 A 17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12 页 18 CN 108814340 A 18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9/12 页 19 CN 108814340 A 19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10/12 页 20 CN 108814340 A 20 图14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11/12 页 21 CN 108814340 A 21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 12/12 页 22 CN 108814340 A 2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