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8度库的恒温解冻工艺,属于海鲜产品解冻工艺技术领 域。
二、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一个复杂而涉及面广的体系,生产性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举 足轻重,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性更是直接影响到到食品加工量的30%以上,直接 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因此如何让生产性提升就成为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最为关注 的话题。
本发明是针对海产品加工前的(原料出库后和/或切块生产前的解冻)解 冻,目前没有在解冻工序中采用-8℃的品温调整库进行品温调整的,均采用常 温下的解冻。
常温下的解冻,会造成海产品表面与中心温度的温差过大,因为常温下, 海产品的解冻是外部先要达到常温,再继续向内部放热。这就造成了海产品的 表面已经达到了加工的解冻要求,但是其内部往往并没有达到加工的要求,只 从外观上很难区分是否可以加工,只能从手感上来确认,既浪费人工,又浪费 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出库时间:提前8-12小时出库(放料廊),中心温度:-20℃左右。
解冻量:5kg/单冻器;解冻时间:1.5小时(大约需200个单冻器周转); 人员:2人拆箱、3人化片、检验异物;解冻后片表面温度:-5℃左右;中心 温度:-7℃-10℃左右;切块生产性:8-10kg/h;产成:58-60%。
根据目前招工的严峻形势,通过机械化生产和工艺创新法,实现加工手 法简单、省力、快捷的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的损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海产品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负8 度库的恒温解冻工艺,通过在原料出库后和/或切块生产前增加一个恒温的品 温调整室(-8℃±1℃)来实现原料的缓解冻,以达到通过控制海产品的解冻 温度,稳定并提升海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性的目的。
品温调整就是调整海产品的温度和保证产品品质。品温调整库的温度控 制在-8℃左右的恒温,而冷库的温度一般在-20℃以下。车间会提前将近期加 工的海产品从冷库取出,放入品温调整库,让海产品在-8℃品温调整库中实现 自然解冻。
本发明是在现有解冻工序中,创新地采用“-8℃的品温调整库进行品温 调整”,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为在—8℃的品温调整库中,海产品的解冻是从 内部向外部的解冻,属于内部的低温(-20℃以下)要达到外部的-8℃,所以 内部会吸热向外部来解冻。这样海产品的内部和外部在同时达到—8℃的恒温 后就会停止解冻。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负8度库的恒温解冻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出库→解冻→开片、切块→称量、检验→冷冻包装,
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解冻工序为:原料提前60-70小时出库,放入-8℃±1的恒温库中品 温调整,加工时取出解冻的海产品进行切块,此时鱿鱼片的中心温度为-8℃, 符合切块温度要求,属于最佳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负8度库的恒温解冻工艺,在大批量冷冻原料加工前,通 过负8度恒温解冻库进行原料解冻,可以避免在常温解冻出现的海产品外部 表面与内部中心温度相差较大,导致海产品加工时出现切块质量不高、粘连 的情况;避免海产品表面已经达到了加工的解冻要求,而其内部往往并没有 达到加工的要求,仅从外观上很难确定加工的适宜性,只能凭借有丰富加工 经验的人员采用手感和使用中心温度计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原料温度检测 上来确认,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性,如判断错误,可造成不 合格海产品的大量产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8℃的恒温库解冻的 海产品比较适合切块要求,解决鱿鱼片解冻不均匀,工人停工断线的现象, 同时切块轻松自如,产量上升。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细节, 但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实施例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8度库的恒温解冻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出库→解冻→开片、切块→称量、检验→冷冻包装,
解冻工序为:原料出库,放入-8℃±1的恒温库中品温调整60-70小时, 加工时取出解冻的海产品进行切块,此时鱿鱼片的中心温度为-8℃,符合切块 温度要求,属于最佳状态。
例如鱿鱼切块,加工切块流程为:
鱿鱼片出库解冻→开片、切块→称量、检验→冷冻包装。如果加 工过程中切块环节存在鱼片解冻不均匀时,工人切块比较用力,手腕有酸痛的 现象。
通过长时间的试验和论证,证实:在在原料出库后增加一个恒温的品温 调整室(-8℃±1℃)来实现原料的解冻,可很好的控制海产品的解冻温度来 达到稳定并提升品质、提升生产性。
本实施例通过以下的实验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实验1、-5℃的恒温库;实 验2、-8℃的恒温库;实验3、-10℃的恒温库;三种实验与常温作对比。
实验1
提前2天出库将原料放入-5℃的恒温库中品温调整,待第三天加工时取 出,由于鱿鱼片的中心温度是-5℃,随着加工时间、外界温度,鱿鱼片的中心 温度也随着升高,导致切块化大、粘连,需增加检验4人,产成下降3%,生 产性下降5%。
-5℃品温调整后中心温度在-5℃,在经过运输、拆包装、发料、开片、 切块中心温度会逐渐升高至-3℃,导致切块化大、粘连,需增加检验4人, 产成下降3%,生产性下降5%。
实验2
提前3天出库将原料放入-8℃的恒温库中品温调整,待加工时取出,此 时鱿鱼片的中心温度为-8℃,符合切块温度要求,由于属于最佳状态,工人操 作比较省力,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即使外界温度的变化,工人也能在变化至-5℃ 时加工完毕。生产效率提高20%。
因为在—8℃的品温调整库中,海产品的解冻是从内部向外部的解冻,属 于内部的低温(-20℃以下)要达到外部的-8℃,所以内部会吸热向外部来解 冻。这样海产品的内部和外部在同时达到—8℃的恒温后后就会停止解冻。工 厂在加工时会感到海产品的软硬适中,恰到好处,既没有常温下的解冻过度, 又没有解冻不当的软硬不一。
品温调整时间:提前3天(60-70小时)放入-8℃恒温库中,加工提前1 小时出库。
解冻量:7kg/单冻器;解冻时间:10分钟(大约需80个单冻器周转); 人员:2人拆箱、1人检验异物,节省人员40%;解冻后温度:-6℃左右;切 块生产性:10-12kg/h(提高20%);产成:58-60%。
实验3
由于鱿鱼片的中心温度为-10℃,工厂还要放在单冻器重新解冻半小时, 能比自然解冻减少解冻的时间,但比-8℃恒温库,无论生产效率或是解冻的中 心温度,都不是最佳方案。-10℃品温调整后中心温度在-10℃,没有达到切块 的最佳温度,需要安排人员重复工作。
(具体见表1、2的实验数据)。
通过鱿鱼片的测试,马哈鱼和鲐鱼也是通过上序理论都达到如期的效果。
结论:-8℃恒温库是解冻鱿鱼片最佳的品温调整室。
本发明在温度为负8度时进行解冻,即可以保证不会在常温下出现的微 生物污染及营养成分、水分的大量流失,又可以保证解冻后的原料状态均一、 解冻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在保证海产品营养、品质、卫生指标的前提下,可 以用相同的时间、人员,有效提升20%以上的生产性,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低温解冻数据 (表一)
自然解冻实验 (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