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27120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789965.7

申请日:

20180525

公开号:

CN208493062U

公开日:

2019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27/00,A62C31/00,G01V1/00

主分类号:

A62C27/00,A62C31/00,G01V1/00

申请人:

南安墨潇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云巍

地址: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促进村东滨北区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结构包括辅助管、集水箱、液压缸、机体、散热口、履带、风口、超声波探测装置、LED灯、摄像头、喷水口,辅助管设于集水箱上端,集水箱下端与机体上端相连接,液压缸上端与集水箱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由于在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超声波探测器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如若有可通过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器响应告知搜救人员,使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辅助管(1)、集水箱(2)、液压缸(3)、机体(4)、散热口(5)、履带(6)、风口(7)、超声波探测装置(8)、LED灯(9)、摄像头(10)、喷水口(11),所述辅助管(1)设于集水箱(2)上端,所述集水箱(2)下端与机体(4)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3)上端与集水箱(2)相焊接,所述散热口(5)设于机体(4)两侧,所述履带(6)嵌入安装于机体(4)内部,所述LED灯(9)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所述摄像头(10)设于机体(4)上方,所述喷水口(11)后侧与集水箱(2)前端相连接,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包括处理器(801)、超声波探测器(802)、外壳(803)、隔板(804)、电机(805)、螺纹杆(806)、移动块(807)、半齿轮(808)、啮齿板(809)、触点(810)、导线(811)、警报器(812),所述处理器(801)设于隔板(804)上端,所述超声波探测器(802)通过导线(811)与处理器(801)电连接,所述隔板(804)设于外壳(803)内部,所述电机(805)与螺纹杆(806)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螺纹杆(806)与移动块(807)相啮合,所述移动块(807)下端与啮齿板(809)相垂直,所述半齿轮(808)下端与啮齿板(809)上端相啮合,所述触点(810)与半齿轮(808)相贴合,所述警报器(812)设于外壳(80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03)与机体(4)相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下端与机体(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7)设于机体(4)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属于火灾救援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761739.9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中: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履带;机器人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机器人主体的前端与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温差发电片,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导致遇难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导致遇难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结构包括辅助管、集水箱、液压缸、机体、散热口、履带、风口、超声波探测装置、LED灯、摄像头、喷水口,所述辅助管设于集水箱上端,所述集水箱下端与机体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上端与集水箱相焊接,所述散热口设于机体两侧,所述履带嵌入安装于机体内部,所述LED灯嵌入安装于机体前端,所述摄像头设于机体上方,所述喷水口后侧与集水箱前端相连接,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包括处理器、超声波探测器、外壳、隔板、电机、螺纹杆、移动块、半齿轮、啮齿板、触点、导线、警报器,所述处理器设于隔板上端,所述超声波探测器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隔板设于外壳内部,所述电机与螺纹杆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螺纹杆与移动块相啮合,所述移动块下端与啮齿板相垂直,所述半齿轮下端与啮齿板上端相啮合,所述触点与半齿轮相贴合,所述警报器设于外壳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机体相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下端与机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口设于机体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嵌入安装于机体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W-60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由于在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超声波探测器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如若有可通过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器响应告知搜救人员,使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测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辅助管-1、集水箱-2、液压缸-3、机体-4、散热口-5、履带-6、风口-7、超声波探测装置-8、LED灯-9、摄像头-10、喷水口-11、处理器-801、超声波探测器-802、外壳-803、隔板-804、电机-805、螺纹杆-806、移动块-807、半齿轮-808、啮齿板-809、触点-810、导线-811、警报器-8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辅助管1、集水箱2、液压缸3、机体4、散热口5、履带6、风口7、超声波探测装置8、LED灯9、摄像头10、喷水口11,所述辅助管1设于集水箱2上端,所述集水箱2下端与机体4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3上端与集水箱2相焊接,所述散热口5设于机体4两侧,所述履带6嵌入安装于机体4内部,所述LED灯9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所述摄像头10设于机体4上方,所述喷水口11后侧与集水箱2前端相连接,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包括处理器801、超声波探测器802、外壳803、隔板804、电机805、螺纹杆806、移动块807、半齿轮808、啮齿板809、触点810、导线811、警报器812,所述处理器801设于隔板804上端,所述超声波探测器802通过导线811与处理器801电连接,所述隔板804设于外壳803内部,所述电机805与螺纹杆806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螺纹杆806与移动块807相啮合,所述移动块807下端与啮齿板809相垂直,所述半齿轮808下端与啮齿板809上端相啮合,所述触点810与半齿轮808相贴合,所述警报器812设于外壳803内壁,所述外壳803与机体4相嵌合,所述液压缸3下端与机体4相连接,所述风口7设于机体4前端,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所述外壳803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电机805的型号为YW-600。

本专利所说的警报器812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防空警报指战争期间为了预防敌方空袭而设置的报警系统,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所述电机805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外壳803起到固定、支撑与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当救援机器人在灾难现场工作时,通过操作控制器使超声波探测装置8内部超声波检测器802开启探测工作,如若超声波检测器802检测到现场还有遇难者时,通过启动电机805使螺纹杆806旋转,让移动块807带动啮齿板809移动,使触点810可相触碰开启警报器812告知搜救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导致遇难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其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由于在火灾现场烟雾浓重,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超声波探测器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如若有可通过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器响应告知搜救人员,使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89965.7 (22)申请日 2018.05.25 (73)专利权人 南安墨潇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促进村东滨北区10号 (72)发明人 徐云巍 (51)Int.Cl. A62C 27/00(2006.01) A62C 31/00(2006.01) G01V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 器人, 其结构包括辅助管、 集水箱。

2、、 液压缸、 机体、 散热口、 履带、 风口、 超声波探测装置、 LED灯、 摄 像头、 喷水口, 辅助管设于集水箱上端, 集水箱下 端与机体上端相连接, 液压缸上端与集水箱相焊 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 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 由于在火灾现场 烟雾浓重, 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 难者, 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超声波探测器可通 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 如若有可通过 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器响应告知搜救人员, 使 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493062 U 2019.02.15 CN 20849。

3、3062 U 1.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辅助管(1)、 集水箱(2)、 液压 缸(3)、 机体(4)、 散热口(5)、 履带(6)、 风口(7)、 超声波探测装置(8)、 LED灯(9)、 摄像头 (10)、 喷水口(11), 所述辅助管(1)设于集水箱(2)上端, 所述集水箱(2)下端与机体(4)上端 相连接, 所述液压缸(3)上端与集水箱(2)相焊接, 所述散热口(5)设于机体(4)两侧, 所述履 带(6)嵌入安装于机体(4)内部, 所述LED灯(9)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 所述摄像头(10)设 于机体(4)上方, 所述喷水口(11)后侧与集水箱(2)前端。

4、相连接,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包 括处理器(801)、 超声波探测器(802)、 外壳(803)、 隔板(804)、 电机(805)、 螺纹杆(806)、 移 动块(807)、 半齿轮(808)、 啮齿板(809)、 触点(810)、 导线(811)、 警报器(812), 所述处理器 (801)设于隔板(804)上端, 所述超声波探测器(802)通过导线(811)与处理器(801)电连接, 所述隔板(804)设于外壳(803)内部, 所述电机(805)与螺纹杆(806)位于同一轴心, 所述螺 纹杆(806)与移动块(807)相啮合, 所述移动块(807)下端与啮齿板(809)相垂直, 所述。

5、半齿 轮(808)下端与啮齿板(809)上端相啮合, 所述触点(810)与半齿轮(808)相贴合, 所述警报 器(812)设于外壳(80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803)与 机体(4)相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3)下 端与机体(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口(7)设于 机体(4)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 置(8)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 权 利 要。

6、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93062 U 2 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属于火灾救援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救援机器人, 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 如地震救援机器人, 它是 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 这种机器 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 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 0003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 CN201620761739.9的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 中: 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履带; 机器人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 机器人主体 的前端与后端。

7、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温差发电片, 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 摄 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 导致遇难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 摄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 导致遇难 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火灾救 援的机器人, 其结构包括辅助管、 集水箱、 液压缸、 机体、 散热口、 履带、 风口、 超声波探测装 置、 LED灯、 摄像头、 喷水口, 所述辅助管设于集水箱上端, 。

8、所述集水箱下端与机体上端相连 接, 所述液压缸上端与集水箱相焊接, 所述散热口设于机体两侧, 所述履带嵌入安装于机体 内部, 所述LED灯嵌入安装于机体前端, 所述摄像头设于机体上方, 所述喷水口后侧与集水 箱前端相连接,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包括处理器、 超声波探测器、 外壳、 隔板、 电机、 螺纹杆、 移动块、 半齿轮、 啮齿板、 触点、 导线、 警报器, 所述处理器设于隔板上端, 所述超声波探测器 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隔板设于外壳内部, 所述电机与螺纹杆位于同一轴心, 所述 螺纹杆与移动块相啮合, 所述移动块下端与啮齿板相垂直, 所述半齿轮下端与啮齿板上端 相啮合, 所述触点与半。

9、齿轮相贴合, 所述警报器设于外壳内壁。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与机体相嵌合。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液压缸下端与机体相连接。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风口设于机体前端。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嵌入安装于机体前端。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W-600。 0012 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 由于 在火灾现场烟雾浓重, 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 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 超声波探测器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 如若有可。

10、通过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493062 U 3 器响应告知搜救人员, 使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测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辅助管-1、 集水箱-2、 液压缸-3、 机体-4、 散热口-5、 履带-6、 风口-7、 超声波 探测装置-8、 LED灯-9、 摄像头-10、 喷水口-11、 处理器-801、。

11、 超声波探测器-802、 外壳-803、 隔板-804、 电机-805、 螺纹杆-806、 移动块-807、 半齿轮-808、 啮齿板-809、 触点-810、 导线- 811、 警报器-8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 请参阅图1、 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技术方案: 其结构包 括辅助管1、 集水箱2、 液压缸3、 机体4、 散热口5、 履带6、 风口7、 超声波探测装置8、 LED灯9、 摄 像头10、 喷水口11, 所述辅助管1设于集。

12、水箱2上端, 所述集水箱2下端与机体4上端相连接, 所述液压缸3上端与集水箱2相焊接, 所述散热口5设于机体4两侧, 所述履带6嵌入安装于机 体4内部, 所述LED灯9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 所述摄像头10设于机体4上方, 所述喷水口11 后侧与集水箱2前端相连接,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包括处理器801、 超声波探测器802、 外壳 803、 隔板804、 电机805、 螺纹杆806、 移动块807、 半齿轮808、 啮齿板809、 触点810、 导线811、 警报器812, 所述处理器801设于隔板804上端, 所述超声波探测器802通过导线811与处理器 801电连接, 所述隔板804设于。

13、外壳803内部, 所述电机805与螺纹杆806位于同一轴心, 所述 螺纹杆806与移动块807相啮合, 所述移动块807下端与啮齿板809相垂直, 所述半齿轮808下 端与啮齿板809上端相啮合, 所述触点810与半齿轮808相贴合, 所述警报器812设于外壳803 内壁, 所述外壳803与机体4相嵌合, 所述液压缸3下端与机体4相连接, 所述风口7设于机体4 前端, 所述超声波探测装置8嵌入安装于机体4前端, 所述外壳803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所述 电机805的型号为YW-600。 0020 本专利所说的警报器812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 用于发放预报 警报和解除警报 的信号, 防空警报。

14、指战争期间为了预防敌方空袭而设置的报警系统, 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 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所述电机805俗称 “马 达” , 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0021 在进行使用时, 外壳803起到固定、 支撑与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 当救援机器人在 灾难现场工作时, 通过操作控制器使超声波探测装置8内部超声波检测器802开启探测工 作, 如若超声波检测器802检测到现场还有遇难者时, 通过启动电机805使螺纹杆806旋转, 让移动块807带动啮齿板809移动, 使触点810可相触碰开启警报器812告知搜救人员。 0022 本实用新。

15、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火灾现场烟雾浓重, 摄像头难以分辨现场是否还 有遇难者, 导致遇难者难以及时得到救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 本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493062 U 4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机器人, 其结构上设置了超声波探测装置, 由于在火灾现场 烟雾浓重, 摄像头难以观察火灾现场是否还有遇难者, 而超声波探测装置内的超声波探测 器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屋内是否有幸存者, 如若有可通过触点开关相连接使警报器响应告知 搜救人员, 使搜救人员可以及时对遇难者进行救援。 00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

16、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2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49306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493062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