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74994.4 (22)申请日 2018.03.30 (71)申请人 福建省双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办 事处莲塘工业区 (经营场所: 泉州市南 安市溪美办事处莲塘村七中东柏崎) (72)发明人 陈维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216 代理人 许珠珍 (51)Int.Cl. A62B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
2、住宅建筑消防逃生 装置, 包括逃生窗, 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 接逃生平台板, 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 该逃生平 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 逃生口上端的逃生平台 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 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 有空腔, 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 固 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 本发明可安装在家庭 住宅的阳台上, 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 逃生平台板上设有逃生口, 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 时, 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口进入到逃生气囊内, 由于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有空气, 且逃生气 囊外侧设有微型通孔, 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 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制, 逃生人员可 通过逃生气囊安全且快速的。
3、降落到地面上, 从而 完成自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8671428 A 2018.10.19 CN 108671428 A 1.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逃生窗 (1) , 所述逃生窗 (1) 底端 通过转轴 (201) 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2) , 所述转轴 (201) 上固定设有扭簧, 所述逃生平台板 (2) 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 (202) , 所述下连杆 (202) 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 (203) , 所述上连杆 (203) 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 (1) 顶端, 该逃生平台板 (2) 上贯穿设有 逃生口 (204) ,。
4、 所述逃生口 (204) 上端的逃生平台板 (2) 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 (6) , 所述气 囊固定筒 (6) 内贯穿设有空腔, 该空腔连通逃生口 (204) , 且气囊固定筒 (6) 的侧壁上设有固 定腔 (601) , 所述固定腔 (601) 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 (7) , 所述逃生气囊 (7) 内部密封设有充 气腔 (701) , 所述充气腔 (701) 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 (602) , 所述进气口 (602) 固定安装在 气囊固定筒 (6) 上, 该进气口 (602) 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 (2) 且固定连通充气管 (3) , 所述充 气管 (3) 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 (4) , 所。
5、述逃生气囊 (7) 底端固定连接卡环 (801) , 所述卡环 (801) 固定安装在底环 (8) 的顶端, 且卡环 (801) 活动卡接在固定腔 (601) 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窗 (1) 上窗口为矩形结构, 所述逃生平台板 (2) 为矩形板, 该逃生平台板 (2) 内端的转轴 (201) 上设有扭簧, 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 (1) , 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平台 板 (2) 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 (5) , 所述卡块 (5。
6、) 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 (501) , 所述卡槽 (501) 内端为斜槽结构, 且卡槽 (501) 上活动卡接有卡扣 (9) , 所述卡扣 (9) 贯穿逃生窗 (1) 的上端 的卡块限位槽 (101) 且固定安装在逃生窗 (1) 上, 所述卡块 (5) 位于卡块限位槽 (101)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气囊 (7) 为圆环形柱状结构, 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 (701) , 该充气腔 (701) 的外壁上设有微型通 孔, 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环 (8) 。
7、的内径大于逃生口 (204) 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环 (801) 外侧的底环 (8) 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 (802) , 所述限位扣 (802) 活动卡接在限位板 (603) 上, 所述限位板 (603) 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 (6) 的两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71428 A 2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高层住宅的新建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集中展示, 在提升空间 利用率、 。
8、节约用地的同时, 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并逐渐成为被社会关注的问题。 近 年来, 频发的高层住宅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暴露出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0003 目前国内在高层建筑的紧急逃生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装置便于每个家庭进行快速 逃生, 当发生火灾或者地震等灾害时, 大多依靠消防部队进行救援, 现阶段还缺少家庭式紧 急自救装置,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9、 包 括逃生窗, 所述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 所述 逃生平台板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 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 所述上 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顶端, 该逃生平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 所述逃生口上端的 逃生平台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 所述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有空腔, 该空腔连通逃生口, 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 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 所述逃生气囊内部 密封设有充气腔, 所述充气腔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 上, 该进气口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且固定连通充气管, 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 。
10、所 述逃生气囊底端固定连接卡环, 所述卡环固定安装在底环的顶端, 且卡环活动卡接在固定 腔的底端。 0006 优选的, 所述逃生窗上窗口为矩形结构, 所述逃生平台板为矩形板, 该逃生平台板 内端的转轴上设有扭簧, 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 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0007 优选的, 所述逃生平台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 所述卡块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 所述卡槽内端为斜槽结构, 且卡槽上活动卡接有卡扣, 所述卡扣贯穿逃生窗的上端的卡块 限位槽且固定安装在逃生窗上, 所述卡块位于卡块限位槽内。 0008 优选的, 所述逃生气囊为圆环形柱状结构, 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 该充气腔的外壁 上设。
11、有微型通孔, 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 0009 优选的, 所述底环的内径大于逃生口的直径。 0010 优选的, 所述卡环外侧的底环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 所述限位扣活动卡接在限位 板上, 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的两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 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 逃生平台板上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671428 A 3 设有逃生口, 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 人员来不及通过楼道疏散, 此时将逃生窗上的卡扣按 下, 使逃生平台板上的卡块脱离逃生窗上的卡块限位槽, 从而在转轴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将 逃生。
12、平台板向外弹出, 并且通过两组对称分布的上连杆和下连杆装置保证逃生平台板在逃 生窗外侧保持水平状态, 便于逃生人员从自家的阳台上进行逃生; 2、 该逃生平台板的下侧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 不需要使用时逃生气囊收缩折叠在气囊 固定筒的固定腔内, 使用时将固定在气囊固定筒下侧的底环向外推出, 使限位扣脱离限位 板, 从而将逃生气囊快速展开; 3、 该逃生气囊的长度保证底环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50cm, 逃生前通过充气泵向逃生 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空气, 一方面达到隔温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保证逃生气囊的内壁紧密 贴合逃生人员的身体, 避免其降落速度过快; 4、 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口进入到逃生气囊内, 由。
13、于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有空气, 且逃生气囊外侧设有微型通孔, 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 制, 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气囊安全且快速的降落到地面上, 从而完成自救; 5、 该底环的内径比逃生口的直径要大, 便于逃生人员降落后能够快速从逃生气囊内出 来, 降低对下一个逃生人员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气囊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卡块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逃生窗、 101卡块限位槽、 2逃生平台板、 201转轴、 202下连杆、 203上连杆、 204逃生口、 3充气管、 4充气泵、 5卡块、 501卡槽、 6。
14、气囊固定筒、 601固定腔、 602进气口、 603限 位板、 7逃生气囊、 701充气腔、 8底环、 801卡环、 802限位扣、 9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包括 逃生窗1, 逃生窗1底端通过转轴201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15、2, 转轴201上固定设有扭簧, 逃生 平台板2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202, 下连杆202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203, 上连 杆20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1顶端, 该逃生平台板2上贯穿设有逃生口204, 逃生口204上 端的逃生平台板2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 气囊固定筒6内贯穿设有空腔, 该空腔连通逃生 口204, 且气囊固定筒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601, 固定腔601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7, 逃生气 囊7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701, 充气腔701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602, 进气口602固定安装在 气囊固定筒6上, 该进气口602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2且固定连通充气管3, 充气管3的另。
16、一端 连通充气泵4, 逃生气囊7底端固定连接卡环801, 卡环801固定安装在底环8的顶端, 且卡环 801活动卡接在固定腔601的底端。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671428 A 4 0016 进一步的, 逃生窗1上窗口为矩形结构, 逃生平台板2为矩形板, 该逃生平台板2内 端的转轴201上设有扭簧, 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1, 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2。 0017 进一步的, 逃生平台板2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5, 卡块5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501, 卡槽501内端为斜槽结构, 且卡槽501上活动卡接有卡扣9, 卡扣9贯穿逃生窗1的上端的卡块 限位槽101且固定安装在逃生。
17、窗1上, 卡块5位于卡块限位槽101内。 0018 进一步的, 逃生气囊7为圆环形柱状结构, 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701, 该充气腔701 的外壁上设有微型通孔, 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 0019 进一步的, 底环8的内径大于逃生口204的直径。 0020 进一步的, 卡环801外侧的底环8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802, 限位扣802活动卡接在 限位板603上, 限位板603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6的两侧。 0021 工作原理: 本发明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 逃生平台板2可固定在逃生窗1上, 逃生平台板2上设有逃生口204, 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 人员来不及通过楼道疏散, 此时将 逃生窗1上的。
18、卡扣9按下, 使逃生平台板2上的卡块5脱离逃生窗1上的卡块限位槽101, 从而 在转轴201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将逃生平台板2向外弹出, 并且通过两组对称分布的上连杆 203和下连杆202装置保证逃生平台板2在逃生窗1外侧保持水平状态, 该逃生平台板2的下 侧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 不需要使用时逃生气囊7收缩折叠在气囊固定筒6的固定腔601 内, 使用时将固定在气囊固定筒6下侧的底环8向外推出, 使限位扣802脱离限位板603, 从而 将逃生气囊7快速展开, 该逃生气囊7的长度保证底环8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50cm, 逃生前 通过充气泵4向逃生气囊7的充气腔701内注入空气, 一方面达到隔温的效果。
19、, 另一方面可保 证逃生气囊7的内壁紧密贴合逃生人员的身体, 避免其降落速度过快, 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 口204进入到逃生气囊7内, 由于逃生气囊7的充气腔701内注入有空气, 且逃生气囊7外侧设 有微型通孔, 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制, 逃生人员可通 过逃生气囊7安全且快速的降落到地面上, 从而完成自救。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67142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8671428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8671428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867142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