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264514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25792.4

申请日:

20160304

公开号:

CN107148923A

公开日:

2017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10,A01K61/17,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1/10,A01K61/17,A01K63/04

申请人: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发明人:

徐立蒲,王静波,曹欢,潘勇,王小亮,王姝,江育林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西里甲48号楼南楼

优先权:

CN20161012579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栾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该方法从鱼卵发眼期直至孵化结束时,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方法,既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

1.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3-4天后再加入甲醛,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维酮碘在所述水中的浓度为100-200毫克/升,优选为100-120毫克/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醛在所述水中的浓度为450-550毫克/升,优选为490-510毫克/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水中设置紫外灯,将水按照0.5-1.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鱼卵孵化之前,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的步骤具体包括:向鱼卵孵化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100-150毫克/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为桶式孵化器或平列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鱼卵孵化过程中,清理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中的卵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虹鳟鱼(包括金鳟)属鲑科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涧溪流,为当今世界上养殖地区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它是一种名贵的鲑科鱼类,也是少有的高级鱼类之一,肉质鲜嫩,味美,无腥,无小骨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几乎等于零,IPA(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成为目前淡水养殖行业的重要品种之一。

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人工孵化环节。人工孵化就是将受精卵置于孵化设备中(普遍使用的是各类孵化器),并维持孵化设备中的水温、溶氧含量、水的pH值、光照、机械刺激等生态条件在适宜范围内,模拟出受精卵的孵化环境。经过人工孵化,虹鳟鱼的受精卵变成仔鱼。

虹鳟鱼的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中,最易受到水霉感染,导致受精卵无法孵化出鱼苗,从而使得虹鳟鱼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极低。并且由于鱼卵的表面经常携带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等病毒,即使鱼卵成功孵化成鱼苗,鱼苗的成活率也极低,常常不足5%。

为了保证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并提高鱼苗成活率,人们一般采用对卵消毒的办法,常常使用的是消毒剂,例如孔雀石绿、2%盐水等。但孔雀石绿有诱发鱼体畸形、产品中存在药残的问题;而2%的盐水消毒效果不理想。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消毒剂都只是针对水霉进行消毒,而无法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即使孵化出鱼苗,鱼苗的成活率也极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的方法。该方法从鱼卵发眼期直至孵化结束时,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方法,既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鱼卵进入发眼期后,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进行消毒。其中,加入的两种消毒剂共同作用,既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而且,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消毒剂均不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和鱼苗的生长,可放心使用。

优选地,所述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3-4天后再加入甲醛,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为了保证杀菌消毒效果,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相隔3-4天后再加入甲醛,这样可同时控制水霉的发生和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

而且,为了进一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本发明在加入两种消毒剂后,均保持水流静止一段时间,这样可使两种消毒剂不会流失,使其充分渗透至水中。但是,鱼卵在静止的水流中的时间不能过长,时间过长后会导致鱼卵死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综合考虑上述两种因素后,将水流静止的时间分别控制在10-15分钟和12-20分钟,既能保证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杀菌消毒效果,又不会影响鱼卵的生长。

基于同样的考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对所用的聚维酮碘和甲醛在水中的浓度进行了限定,其适宜的浓度分别为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最优选的浓度分别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将消毒剂的浓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既可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又不会影响鱼卵的生长。

在上述方法中,在水流静止一段时间后将水放出,重新加入不含有两种消毒剂的水,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两种消毒剂对鱼卵生长的影响。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不仅采用直接杀菌消毒的方法来控制水霉、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同时还通过对鱼卵孵化时的所用的水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方法,间接地起到控制水霉、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的效果。这是因为,通过对孵化所用的水进行紫外线杀菌后,可将水中的微生物杀灭,为鱼卵的成长提供一种无菌、无病毒的环境。

为了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水中设置紫外灯,将水按照0.5-1.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鱼卵孵化之前,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在鱼卵孵化之前,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进一步为鱼卵的孵化提供一种无菌、无病毒环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毒的步骤具体包括:向鱼卵孵化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100-150毫克/升。

为了保证上述的消毒效果,本发明在对鱼卵用设备进行消毒时,通过向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维持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且将所用的聚维酮碘的水溶液的适宜浓度为100-150毫克/升。

为了便于管理鱼卵的人工孵化过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为桶式孵化器或平列槽。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鱼卵孵化过程中,清理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中的卵壳。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及时清理鱼卵孵化设备中的卵壳,防止卵壳上的病毒释放进入水中,从而导致孵化后的鱼苗成活率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鱼卵进入发眼期后,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进行消毒,既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2)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对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加入方法的具体限定,既能保证其杀菌消毒效果,又不会影响鱼卵的正常生长。

(3)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对所用的聚维酮碘和甲醛的适宜浓度进行限定,将其分别控制在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既可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又不会影响鱼卵的生长。而且,当其浓度依次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时,其杀菌杀病毒效果最好,鱼卵的孵化成功率高达95%,而且6个月后,鱼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

(4)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对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过程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杀菌消毒,例如,对孵化所用水进行紫外线杀菌,对孵化所用设备喷淋一定浓度的聚维酮碘水溶液进行杀菌消毒,清理孵化用设备中的卵壳,为鱼卵的人工孵化提供一种无菌、无病毒的环境,降低水霉和病毒对鱼卵的孵化的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结束。其中,在每次加入聚维酮碘或甲醛时,加入的聚维酮碘或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依次达到70毫克/升和400毫克/升。

实施例2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7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3-4天后再加入甲醛,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40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实施例3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8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3-4天后再加入甲醛,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45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实施例4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12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3-4天后再加入甲醛,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53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再将水放出,重新注入水。

此外,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具体的步骤包括:在水中设置紫外灯,将水按照1.5-2.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实施例5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90毫克/升,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490毫克/升。

此外,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具体的步骤同实施例4。

而且,在鱼卵孵化之前,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具体步骤包括:向鱼卵孵化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80毫克/升。

实施例6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鱼卵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结束;

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100毫克/升,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500毫克/升。

此外,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具体的步骤同实施例4。

而且,在鱼卵孵化之前,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具体步骤包括:向鱼卵孵化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100毫克/升。

最后,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当平列槽中出现卵壳时,及时进行清理,防止卵壳上的病毒释放进入水中,从而导致孵化后的鱼苗成活率低。

对比例1

在对比例1中,将鱼卵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甲醛,时间间隔为3-4天,直至孵化结束;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500毫克/升。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6。

对比例2

在对比例2中,将鱼卵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聚维酮碘,时间间隔为3-4天,直至孵化结束;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100毫克/升。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6。

孵化结束后,统计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鱼卵成功孵化出鱼苗的数量在孵化鱼卵中的比例以及6个月后,孵化后的鱼苗的成活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鱼卵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对比结果

成功孵化出鱼苗的鱼卵所占比例 6个月后鱼苗成活率 实施例1 90% 91% 实施例2 93% 93% 实施例3 96% 95% 实施例4 97% 97% 实施例5 98% 97% 实施例6 99% 98% 对比例1 82% 3% 对比例2 50% 85%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交替使用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当仅仅使用一种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时,有时仅能控制水霉,虽然部分鱼卵可以孵化出鱼苗,但是孵化后的鱼苗的成活率非常低,常常因为感染病毒而死亡;有时仅能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而无法控制水霉,导致大部分鱼卵无法成功孵化出鱼苗。

对比实施例1-实施例6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选择聚维酮碘和甲醛的适宜浓度以及对孵化用水进行紫外线杀菌、对孵化用设备进行聚维酮碘消毒、清理卵壳等优化后的方案的效果显著优于未优化后的。可见,在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中,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浓度、孵化用水、孵化用设备和孵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均会影响孵化成功率。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25792.4 (22)申请日 2016.03.04 (71)申请人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西 里甲48号楼南楼 (72)发明人 徐立蒲 王静波 曹欢 潘勇 王小亮 王姝 江育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栾波 (51)Int.Cl. A01K 61/10(2017.01) A01K 61/17(2017.01) A01K 63/04(2006.01) (54)发。

2、明名称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 活率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 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 束。 该方法从鱼卵发眼期直至孵化结束时, 通过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方法, 既可以 防止水霉的发生, 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 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 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7148923 A 2017.09.12 CN 107148923 A 1.提高虹鳟。

3、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 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 具体包括: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 水; 3-4天后再加入甲醛,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维酮碘在所述水中的浓度为100-200 毫克/升, 优选为100-120毫克/升。 4.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醛在所述水中的浓度为450-550毫克/ 升, 优选为490-510毫克/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 线杀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步骤具体 包括: 在水中设置紫外灯, 将水按照0.5-1.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鱼卵孵化之前, 对鱼卵 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鱼卵孵化用设 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

5、液, 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 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100- 150毫克/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为桶式孵化器或平列 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鱼卵孵化过程中, 清 理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中的卵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48923 A 2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 功率和鱼苗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虹鳟鱼(包括金鳟)属鲑科鱼类, 原产于美。

6、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涧溪流, 为当今世 界上养殖地区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 它是一种名贵的鲑科鱼类, 也是少有的高级鱼类之一, 肉质鲜嫩, 味美, 无腥, 无小骨刺,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 胆固醇几乎等于零, IPA(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 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 成为目前淡水养殖行业的 重要品种之一。 0003 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人工孵化环节。 人工孵化就是将受精 卵置于孵化设备中(普遍使用的是各类孵化器), 并维持孵化设备中的水温、 溶氧含量、 水的 pH值、 光照、 机械刺激等生态条件在适宜范围内, 模拟出受精卵的孵化环境。 经过人工孵化, 虹鳟。

7、鱼的受精卵变成仔鱼。 0004 虹鳟鱼的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中, 最易受到水霉感染, 导致受精卵无法孵化出 鱼苗, 从而使得虹鳟鱼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极低。 并且由于鱼卵的表面经常携带传染性造血 器官坏死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等病毒, 即使鱼卵成功孵化成鱼苗, 鱼苗的成活率也极 低, 常常不足5。 0005 为了保证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 并提高鱼苗成活率, 人们一般采用对卵消毒 的办法, 常常使用的是消毒剂, 例如孔雀石绿、 2盐水等。 但孔雀石绿有诱发鱼体畸形、 产 品中存在药残的问题; 而2的盐水消毒效果不理想。 而且, 最为重要的是, 这些消毒剂都只 是针对水霉进行消毒, 而无法杀灭。

8、鱼卵表面的病毒, 即使孵化出鱼苗, 鱼苗的成活率也极 低。 0006 有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的方 法。 该方法从鱼卵发眼期直至孵化结束时, 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方法, 既 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 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 坏死病毒, 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0008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在鱼卵孵 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

9、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10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在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 甲醛进行消毒。 其中, 加入的两种消毒剂共同作用, 既可以防止水霉的发生, 又可以有效杀 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148923 A 3 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0011 而且,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消毒剂均不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和鱼苗的生长, 可放心 使用。 0012 优选地, 所述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3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 全部加入后。

10、保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 注入水; 0014 3-4天后再加入甲醛,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静止12-20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 水。 0015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为了保证杀菌消毒效果,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 相隔3- 4天后再加入甲醛, 这样可同时控制水霉的发生和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 0016 而且, 为了进一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 本发明在加入两种消毒剂后, 均保持水流静 止一段时间, 这样可使两种消毒剂不会流失, 使其充分渗透至水中。 但是, 鱼卵在静止的水 流中的时间不能过长, 时间过长后会导致鱼卵死亡, 因此,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综合考虑 上述两。

11、种因素后, 将水流静止的时间分别控制在10-15分钟和12-20分钟, 既能保证聚维酮 碘和甲醛的杀菌消毒效果, 又不会影响鱼卵的生长。 0017 基于同样的考虑,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对所用的聚维酮碘和甲醛在水中的浓度 进行了限定, 其适宜的浓度分别为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 最优选的浓度分别 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 将消毒剂的浓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 既可以保证杀 菌消毒效果, 又不会影响鱼卵的生长。 0018 在上述方法中, 在水流静止一段时间后将水放出, 重新加入不含有两种消毒剂的 水, 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两种消毒剂对鱼卵生长的影响。 。

12、0019 优选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0020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不仅采用直接杀菌消毒的方法来控制水霉、 杀灭鱼卵表面 的病毒, 同时还通过对鱼卵孵化时的所用的水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方法, 间接地起到控制水 霉、 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的效果。 这是因为, 通过对孵化所用的水进行紫外线杀菌后, 可将 水中的微生物杀灭, 为鱼卵的成长提供一种无菌、 无病毒的环境。 0021 为了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的 步骤具体包括: 在水中设置紫外灯, 将水按照0.5-1.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002。

13、2 优选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鱼卵孵化之前, 对鱼卵孵化用 设备进行消毒。 0023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还在鱼卵孵化之前, 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进一步 为鱼卵的孵化提供一种无菌、 无病毒环境。 0024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消毒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鱼卵孵化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 溶液, 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 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100-150毫克/升。 0025 为了保证上述的消毒效果, 本发明在对鱼卵用设备进行消毒时, 通过向设备上喷 淋聚维酮碘水溶液, 维持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 且将所用的聚维酮碘的水溶液的适宜浓 度为100-15。

14、0毫克/升。 0026 为了便于管理鱼卵的人工孵化过程,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为桶式 孵化器或平列槽。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148923 A 4 0027 进一步优选地, 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鱼卵孵化过程中, 清理所述鱼卵孵化用设备 中的卵壳。 0028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及时清理鱼卵孵化设备中的卵壳, 防 止卵壳上的病毒释放进入水中, 从而导致孵化后的鱼苗成活率低。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0 (1)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在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通过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 和甲醛进行消毒, 既可以防。

15、止水霉的发生, 又可以有效杀灭鱼卵表面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 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从而使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0031 (2)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通过对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加入方法的具体限定, 既能 保证其杀菌消毒效果, 又不会影响鱼卵的正常生长。 0032 (3)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通过对所用的聚维酮碘和甲醛的适宜浓度进行限定, 将其分别控制在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 既可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 又不会影 响鱼卵的生长。 而且, 当其浓度依次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时, 其杀菌杀病毒 效果最好, 鱼卵的孵化成功率高达9。

16、5, 而且6个月后, 鱼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 0033 (4)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对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过程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杀菌 消毒, 例如, 对孵化所用水进行紫外线杀菌, 对孵化所用设备喷淋一定浓度的聚维酮碘水溶 液进行杀菌消毒, 清理孵化用设备中的卵壳, 为鱼卵的人工孵化提供一种无菌、 无病毒的环 境, 降低水霉和病毒对鱼卵的孵化的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 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试剂。

17、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5 实施例1 0036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7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结束。 其中, 在每次加入聚维酮碘或甲醛时, 加入的聚维酮碘或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依次 达到70毫克/升和400毫克/升。 0038 实施例2 0039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0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41 其中,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

18、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0042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 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7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持 水流静止10-15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43 3-4天后再加入甲醛, 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40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 静止12-20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44 实施例3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148923 A 5 0045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6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47 其中,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

19、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0048 先向水中加入聚维酮碘, 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8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持 水流静止10-15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49 3-4天后再加入甲醛, 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45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 静止12-20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50 实施例4 0051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2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53 其中,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0054 先向水中加。

20、入聚维酮碘, 使水中聚维酮碘的浓度达到12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 持水流静止10-15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55 3-4天后再加入甲醛, 确保水中甲醛的浓度达到530毫克/升, 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 静止12-20分钟, 再将水放出, 重新注入水。 0056 此外,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具体的步骤包括: 在 水中设置紫外灯, 将水按照1.5-2.0m/s的流速通过所述紫外灯的辐射区。 0057 实施例5 0058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9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

21、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60 其中,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 不同之处仅在于本 实施例中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90毫克/升, 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490毫 克/升。 0061 此外,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具体的步骤同实施 例4。 0062 而且, 在鱼卵孵化之前, 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具体步骤包括: 向鱼卵孵化 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 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 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80 毫克/升。 0063 实施例6 0064 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65 将鱼卵。

22、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0066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 直至孵化结束; 0067 其中, 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维酮碘和甲醛的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 不同之处仅在于本 实施例中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100毫克/升, 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500毫 克/升。 0068 此外,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杀菌, 具体的步骤同实施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148923 A 6 例4。 0069 而且, 在鱼卵孵化之前, 对鱼卵孵化用设备进行消毒, 具体步骤包括: 向鱼卵孵化 用设备上喷淋聚维酮碘水溶液, 10-15分钟后再冲洗干。

23、净; 所述聚维酮碘水溶液的浓度为 100毫克/升。 0070 最后,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 当平列槽中出现卵壳时, 及时进行清理, 防止卵壳上的 病毒释放进入水中, 从而导致孵化后的鱼苗成活率低。 0071 对比例1 0072 在对比例1中, 将鱼卵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0073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甲醛, 时间间隔为3-4天, 直至孵化 结束; 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浓度为500毫克/升。 0074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6。 0075 对比例2 0076 在对比例2中, 将鱼卵放入平列槽中进行人工孵化; 0077 当所述鱼卵进入发眼期后, 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聚维酮碘, 时。

24、间间隔为3-4天, 直至 孵化结束; 所加的聚维酮碘在水中的浓度为100毫克/升。 0078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6。 0079 孵化结束后, 统计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鱼卵成功孵化出鱼苗的数量在孵化鱼卵中 的比例以及6个月后, 孵化后的鱼苗的成活率, 其结果如表1所示。 0080 表1鱼卵孵化成功率和鱼苗成活率对比结果 0081 成功孵化出鱼苗的鱼卵所占比例6个月后鱼苗成活率 实施例19091 实施例29393 实施例39695 实施例49797 实施例59897 实施例69998 对比例1823 对比例25085 0082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交替使用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效果。

25、要 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 当仅仅使用一种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时, 有时仅能控制水 霉, 虽然部分鱼卵可以孵化出鱼苗, 但是孵化后的鱼苗的成活率非常低, 常常因为感染病毒 而死亡; 有时仅能杀灭鱼卵表面的病毒, 而无法控制水霉, 导致大部分鱼卵无法成功孵化出 鱼苗。 0083 对比实施例1-实施例6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 选择聚维酮碘和 甲醛的适宜浓度以及对孵化用水进行紫外线杀菌、 对孵化用设备进行聚维酮碘消毒、 清理 卵壳等优化后的方案的效果显著优于未优化后的。 可见, 在提高虹鳟鱼鱼卵人工孵化成功 率的方法中, 聚维酮碘和甲醛的浓度、 孵化用水、 孵化用设备和孵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均会 影响孵化成功率。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148923 A 7 0084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 然而应意识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 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 因此, 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14892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