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1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6116A21申请号201410471157222申请日20140916A01D57/0120060171申请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地址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鸡喇路16号72发明人施显优陈鹏飞赵映伟覃文龙何佑之74专利代理机构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代理人梁春芬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57摘要本发明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分禾器尖、内引禾杆、外分禾杆、内引禾支撑杆、外分禾支撑杆、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下支撑加强杆、分禾器固定板,内引。
2、禾杆、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的前端分别焊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尖下侧的收容槽内,内引禾杆前端设置在两条下支撑杆的上侧且位于两条上支撑杆的下侧,内引禾杆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后侧,外分禾杆前端与内引禾杆相焊接,外分禾杆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后侧,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上,分禾器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分禾器结构安装在收割机的分禾器联接壳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16ACN104186116。
3、A1/1页21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禾器结构包括分禾器尖(9)、内引禾杆(1)、外分禾杆(3)、内引禾支撑杆(5)、外分禾支撑杆(4)、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下支撑加强杆(8)、分禾器固定板(2);所述分禾器尖上侧外表面(12)光滑,下侧形成收容槽(11);所述内引禾杆(1)、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的前端分别焊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尖(9)下侧的收容槽(11)内;所述内引禾杆(1)前端设置在两条下支撑杆(6)的上侧且位于两条上支撑杆(7)的下侧,内引禾杆(1)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2)后侧,通过内引禾支撑杆(5)将内。
4、引禾杆(1)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分禾杆(3)前端与内引禾杆(1)相焊接在一起,外分禾杆(3)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2)后侧,通过外分禾支撑杆(4)将外分禾杆(3)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条上支撑杆(7)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端的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6)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下端的两侧;所述下支撑加强杆(8)连接在两条下支撑杆(6)之间,分禾器固定板(2)上设有安装孔(10),通过螺栓将分禾器结构安装在收割机的分禾器联接壳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尖(9)截面呈倒V形。3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禾杆(1)包括位于前端的直杆(13)及连接在直杆(13)后端并向外弯曲的导引杆(14),所述外分禾杆(3)前端与内引禾杆(1)的直杆(13)后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下支撑杆(6)的前端与地面水平,后端向上延伸后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上支撑杆(7)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端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6)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下端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6、引禾杆(1)、外分禾杆(3)、内引禾支撑杆(5)、外分禾支撑杆(4)、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下支撑加强杆(8)均为杆类零件。权利要求书CN104186116A1/3页3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割机用分禾器结构。背景技术0002收割机的分禾器是将谷物秸杆顺利导入割台的关键部件,分禾器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保证谷物秸秆不被推到或折断,分禾器上不应缠绕杂草、秸秆叶等杂物。现有收割机用的分禾器通常是由多块钣金件通过焊接形成,这种分禾器存在分禾效果不理想、强度不够、碰撞田埂易变形等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禾效。
7、果较好、强度大、整体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该分禾器结构包括分禾器尖、内引禾杆、外分禾杆、内引禾支撑杆、外分禾支撑杆、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下支撑加强杆、分禾器固定板;所述分禾器尖上侧外表面光滑,下侧形成收容槽;所述内引禾杆、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的前端分别焊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尖下侧的收容槽内;所述内引禾杆前端设置在两条下支撑杆的上侧且位于两条上支撑杆的下侧,内引禾杆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后侧,通过内引禾支撑杆将内引禾杆与分禾器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分禾杆前端与。
8、内引禾杆相焊接在一起,外分禾杆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后侧,通过外分禾支撑杆将外分禾杆与分禾器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条上支撑杆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上端的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下端的两侧;所述下支撑加强杆连接在两条下支撑杆之间,分禾器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分禾器结构安装在收割机的分禾器联接壳上。0005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分禾器尖截面呈倒V形;所述内引禾杆包括位于前端的直杆及连接在直杆后端并向外弯曲的导引杆,所述外分禾杆前端与内引禾杆的直杆后端连接;所述两条下支撑杆的前端与地面水平,后端向上延伸后与分禾器固定板连接;所述两条上支撑。
9、杆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上端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下端两侧;所述内引禾杆、外分禾杆、内引禾支撑杆、外分禾支撑杆、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下支撑加强杆均为杆类零件。0006本发明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内引禾杆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两条上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两条下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下支撑加强杆,分禾器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2、分禾器尖将禾往两边分开,内引禾杆将分禾器尖内侧的禾引导至切割器处,方便切割器切割;外分禾杆将分禾器尖外侧的禾往外分,避免分禾器联接壳、割台等部件将禾压倒;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不但起支撑作用也起到分禾作用,分禾器结构分禾效果很。
10、好;3、本发明分禾器结构除了分禾器尖和分禾器固定板,其它零件全部为杆类零件,说明书CN104186116A2/3页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禾器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内引禾杆、外分禾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内引禾杆,2分禾器固定板,3外分禾杆,4外分禾支撑杆,5内引禾支撑杆,6下支撑杆,7上支撑杆,8下支撑加强杆,9分禾器尖,10安装孔,11收容槽,12分禾器尖上侧外表面,13直杆,14导引杆。具体实施方式000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该分禾器结构包括分禾。
11、器尖9、内引禾杆1、外分禾杆3、内引禾支撑杆5、外分禾支撑杆4、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下支撑加强杆8、分禾器固定板2。内引禾杆1、外分禾杆3、内引禾支撑杆5、外分禾支撑杆4、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下支撑加强杆8均为杆类零件,如可以是圆钢、钢管、方钢等型材制成的杆类零件。0009所述分禾器尖9是由钣金件压弯形成,其整体类似一个箭头,前端小后端大,分禾器尖9截面呈倒V形,分禾器尖上侧外表面12光滑,下侧形成收容槽11。所述内引禾杆1、两条上支撑杆7、两条下支撑杆6的前端分别焊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尖9下侧的收容槽11内。所述内引禾杆1包括位于前端的直杆13及连接在直杆13后。
12、端并向外弯曲的导引杆14,所述内引禾杆1前端的直杆13设置在两条下支撑杆6的上侧且位于两条上支撑杆7的下侧,内引禾杆1后端的导引杆14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2后侧,通过内引禾支撑杆5将内引禾杆1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在一起,内引禾支撑杆5外侧与内引禾杆1的导引杆14内侧焊接固定,内引禾支撑杆5内侧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所述外分禾杆3前端与内引禾杆1的直杆13后端相焊接在一起,外分禾杆3后端向外弯折并向后延伸至分禾器固定板2后侧,通过外分禾支撑杆4将外分禾杆3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在一起,外分禾支撑杆4外侧与外分禾杆3的内侧焊接固定,外分禾支撑杆4内侧焊接固定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00。
13、10所述两条上支撑杆7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端的两侧,使两条上支撑杆7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上端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6的后端分别焊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下端的两侧,使两条下支撑杆6呈对称的连接在分禾器固定板2下端两侧,所述两条下支撑杆6的前端与地面水平,后端向上延伸后再与分禾器固定板2连接,使分禾器固定板2与地面有一段距离,所述下支撑加强杆8连接在两条下支撑杆6之间。分禾器固定板2上设有四个安装孔10,通过螺栓将分禾器结构安装在收割机的分禾器联接壳上。0011组装收割机时,用螺栓(图中未示出)穿过分禾器固定板2上的安装孔10将分禾器结构整体安装在收割机的分禾器联接壳(图中未示出)。
14、上,在使用时,分禾器尖9将禾往分禾器结构两边分开,内引禾杆1将分禾器尖9内侧的禾引导至切割器处,方便切割器切割,外分禾杆3将分禾器尖9外侧的禾往外分,避免分禾器联接壳、割台等部件将禾压倒,下支撑说明书CN104186116A3/3页5杆6和上支撑杆7也起到分禾作用,分禾器结构整体分禾效果很好。001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如分禾器尖9的截面也限于是倒V形,也可以是半圆形或其它曲线,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86116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6116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861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