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5205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530031.X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号:

CN202374811U

公开日:

2012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5/09

主分类号:

A01G25/09

申请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籍俊杰,李谦,贾秀领,梁双波,张丽华,姚艳荣,董志强,吕丽华,姚海坡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恒山街162号

优先权:

CN201120530031U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明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包括机动车、传动装置Ⅰ、传动装置Ⅱ、灌溉装置,所述机动车为与农作物顶部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的高地隙机动车;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车架后部的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卷盘、活动连接在卷盘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所述高地隙机动车车架上、卷盘一侧设置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的水泵,卷盘的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水泵连接的旋转接头,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的PE管的一端连通,PE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枪,所述喷枪设置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水量便于控制、效率高、行走过程中不会压损田间作物。

权利要求书

1.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包括机动车、传动装置Ⅰ、传动装置Ⅱ、灌溉装置,所述传动装置Ⅰ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机动车的驱动机构之间,传动装置Ⅱ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灌溉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为高于农作物顶部的、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的高地隙机动车(1);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1)车架后部的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卷盘(7)、活动连接在卷盘(7)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10),所述高地隙机动车(1)车架上、卷盘一侧设置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的水泵(4),卷盘的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水泵连接的旋转接头(9),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的PE管(8)的一端连通,PE管(8)的另一端连接喷枪(11),所述喷枪(11)设置在行走小车(10)上,行走小车(10)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地隙机动车(1)的底盘与地面的间隙为850~950mm,车轮轮距为1600~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Ⅱ包括中间传动轴(2)、卷盘变速箱(3)、水泵离合器(5),所述中间传动轴(2)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装置Ⅰ连接,中间传动轴(2)的另一端连接卷盘变速箱(3)的输入端,卷盘变速箱(3)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7)的空心轴;中间传动轴(2)还通过水泵离合器(5)与水泵(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盘变速箱(3)设置多个调速档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喷灌机械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对于农作物耕种技术非常重视。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主要采用畦灌、低压管道灌溉。然而我国的水资源非常匮乏,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仅不易控制水量、浪费水资源,同时也存在投资大、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缺点。

近年来,有人开始进行自走式喷灌车的研究。有人提出一种用拖拉机作动力的自行式喷灌机。包括作为动力源的拖拉机、设置在拖拉机的前端抽水泵、输水软管、喷灌软管、装在拖拉机后轮轴上的主动轮,还包括减速装置、钢丝绳卷筒、钢丝绳、托带轮、返向弯头、喷灌小车和喷水头。减速装置设置在拖拉机的后部,减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连接,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钢丝绳卷筒联接,钢丝绳设置在钢丝绳卷筒上,钢丝绳的端头与托带轮的拉杆连接。输水软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输水软管的另一端与返向弯头的一端连接,返向弯头的另一端与喷灌软管的一端连接,喷灌软管绕在托带轮上且其另一端与喷灌小车的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喷水头装在喷灌小车的输水管的出水口上。这种喷灌机虽然解决了传统喷灌方式不应控制水量、投资大、效率低的缺点。但是其结构尤其是驱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发生故障;拖拉机直接在田间行走,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压损田间作物,还可能因为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够,不适合作为长高了的作物的喷灌设备,限制了使用范围;其水罐等供水设备如果和拖拉机一起移动,拖拉机做功较大,如果是放在灌溉地块的一端,需要较长的输水管拖拽,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的自走式灌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包括机动车、传动装置Ⅰ、传动装置Ⅱ、灌溉装置,所述传动装置Ⅰ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机动车的驱动机构之间,传动装置Ⅱ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灌溉装置之间,所述机动车为高于农作物顶部的、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的高地隙机动车;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车架后部的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卷盘、活动连接在卷盘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所述高地隙机动车车架上、卷盘一侧设置与传动装置Ⅱ连接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的水泵,卷盘的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水泵连接的旋转接头,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的PE管的一端连通,PE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枪,所述喷枪设置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地隙机动车的底盘与地面的间隙为850~950mm,车轮轮距为1600~200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装置Ⅱ包括中间传动轴、卷盘变速箱、水泵离合器,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装置Ⅰ连接,中间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卷盘变速箱的输入端,卷盘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的空心轴;中间传动轴还通过水泵离合器与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卷盘变速箱设置多个调速档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灌溉机整机行驶至灌溉地块的一端,将行走小车从车架后部取下并固定放置在需灌溉区域。开动机动车,机动车在传动装置Ⅰ的驱动下向灌溉地块的另一端行驶。同时,卷盘变速箱挂至倒档,传动装置Ⅱ也工作,机动车的发动机经V型带将动力传至中间传动轴,卷盘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带动卷盘开始逆向转动,卷盘变速箱的速度档位根据行驶速度调整1~10档,将卷在卷盘上的PE管展开。当机动车行驶至灌溉地块的另一端,停车,卷盘变速箱挂至空挡停止转动卷盘。将灌溉地块的一端的行走小车松开,水源连接到水泵的进水口,闭合水泵离合器,水泵由发动机经传动装置Ⅱ驱动开始工作,水由旋转接头进入PE管。卷盘变速箱调整为正向速度,转速带动卷盘正向旋转,根据需水量调整1~10档,卷盘的转动带动PE管缠绕在卷盘上,行走小车从灌溉地块的一端向机动车方向移动,喷枪随行走小车移动完成整个灌溉过程,也可更换喷枪,实现喷药作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定轮距、高地隙底盘、适应配套标准的种植模式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水量便于控制、省时省力、效率高、行走过程中不会压损田间作物。

本实用新型使用高地隙机动车,机动车底盘的高度和机车轮距加宽适应标准种植模式,可以实现田间行走。所述灌溉系统的行走小车可以在卷盘的转动下,自行向机动车方向移动,使用方便可靠,一个人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灌溉过程,降低了劳动力;一个动力源带动整个机组工作,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解决了电力紧缺地区灌溉难题。所述卷盘变速箱设置多个调速档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行走小车的速度;可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定量灌溉,起到节水节能的作用。实际使用中,更换喷头可以实现追肥、喷药作业,一机多用,降低农户支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高地隙机动车,2、中间传动轴,3、卷盘变速箱,4、水泵,5、水泵离合器,7、卷盘,8、PE管,9、旋转接头,10、行走小车,11、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动车、传动装置Ⅰ、传动装置Ⅱ、灌溉装置。所述传动装置Ⅰ用于传动发动机的动力,从而驱动灌溉机整机的前行、后退、转弯等运动。机动车的发动机通过带传动连接的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还设置有离合器,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机动车的驱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Ⅱ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灌溉装置之间,用于驱动灌溉装置运行。

所述机动车为高地隙机动车1,与拖拉机的结构类似,该机动车的底盘与地面的间隙较高,大约为850~950 mm,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车轮轮距为1600~2000mm。机动车的前轮的宽度约为140~150 mm,机动车的后轮的宽度约为240~250 mm。也就是说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即使农作物已经长高,也不会压倒农作物,并且机动车的车轮是在灌溉地块的地垄上行进,也不会压到农作物。

所述灌溉系统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1的车架上,包括卷盘7、水泵4、PE管8、旋转接头9、行走小车10、喷枪11。卷盘7与传动装置Ⅱ连接并设置在车架后部。卷盘的中心轴设置为空心轴。旋转接头9设置在空心轴的一端,水泵4设置卷盘7一侧的车架上,水泵4也通过传动装置Ⅱ受发动机的驱动工作。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水源,水泵4的出水口与旋转接头9 连接。空心轴还与PE管8的一端连通,PE管8在卷盘7的空心轴上缠绕后,PE管8的另一端与喷枪11连接。喷枪11架置在行走小车10上。行走小车10活动连接在卷盘7后方的车架上,行走小车10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也是对应的,行走小车的行走轮的宽度约为90~100mm。

所述传动装置Ⅱ包括中间传动轴2、卷盘变速箱3、水泵离合器5,所述中间传动轴2的一端通过V行带与传动装置Ⅰ的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中间传动轴2的另一端连接卷盘变速箱3的输入端,卷盘变速箱3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7的空心轴;中间传动轴2通过水泵离合器5与水泵4连接。所述卷盘变速箱3设置空挡、倒档、以及1~10档十个调速档位。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7481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15 CN 202374811 U *CN202374811U* (21)申请号 201120530031.X (22)申请日 2011.12.19 A01G 25/09(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 所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恒山街 162 号 (72)发明人 籍俊杰 李谦 贾秀领 梁双波 张丽华 姚艳荣 董志强 吕丽华 姚海坡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地。

2、隙自走式灌溉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隙自走式灌溉 机, 包括机动车、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灌溉装 置, 所述机动车为与农作物顶部保持一定距离的、 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的高地隙机动 车 ; 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车架 后部的与传动装置连接的卷盘、 活动连接在卷 盘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 所述高地隙机动车 车架上、 卷盘一侧设置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进水 口连接水源的水泵, 卷盘的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 水泵连接的旋转接头, 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 的 PE 管的一端连通, PE 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枪, 所 述喷枪设置在行走小车上, 行走小车的行走轮的 轮距与灌。

3、溉地块的垄距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 水量便于控制、 效率高、 行走过程中不会压损 田间作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包括机动车、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灌溉装置, 所述传动装 置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机动车的驱动机构之间, 传动装置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 和灌溉装置之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机动车为高于农作物顶部的、 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 距相对应的高地隙机动车 (1) ; 所述灌。

4、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 (1) 车架后部的与传 动装置连接的卷盘 (7) 、 活动连接在卷盘 (7) 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 (10) , 所述高地隙 机动车 (1) 车架上、 卷盘一侧设置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的水泵 (4) , 卷盘的 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水泵连接的旋转接头 (9) , 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的 PE 管 (8) 的一 端连通, PE 管 (8) 的另一端连接喷枪 (11) , 所述喷枪 (11) 设置在行走小车 (10) 上, 行走小 车 (10) 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高地隙机。

5、动车 (1) 的 底盘与地面的间隙为 850 950mm, 车轮轮距为 1600 20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传动装置包 括中间传动轴 (2) 、 卷盘变速箱 (3) 、 水泵离合器 (5) , 所述中间传动轴 (2) 的一端通过皮带 与传动装置连接, 中间传动轴 (2) 的另一端连接卷盘变速箱 (3) 的输入端, 卷盘变速箱 (3) 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 (7) 的空心轴 ; 中间传动轴 (2) 还通过水泵离合器 (5) 与 水泵 (4)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卷盘变。

6、速箱 (3) 设置 多个调速档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74811 U 2 1/3 页 3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喷灌机械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 国家对于农作物耕种技术非常重视。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主要 采用畦灌、 低压管道灌溉。然而我国的水资源非常匮乏, 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 水资源显得 尤为珍贵, 传统的灌溉方式, 不仅不易控制水量、 浪费水资源, 同时也存在投资大、 费时费 力、 效率较低的缺点。 0003 近年来, 有人开始进行自走式喷灌车的研究。有人提出一种用拖拉机作动力的自。

7、 行式喷灌机。 包括作为动力源的拖拉机、 设置在拖拉机的前端抽水泵、 输水软管、 喷灌软管、 装在拖拉机后轮轴上的主动轮, 还包括减速装置、 钢丝绳卷筒、 钢丝绳、 托带轮、 返向弯头、 喷灌小车和喷水头。减速装置设置在拖拉机的后部, 减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传动带与主动 轮连接, 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钢丝绳卷筒联接, 钢丝绳设置在钢丝绳卷筒上, 钢丝绳的端头 与托带轮的拉杆连接。输水软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 输水软管的另一端与返向 弯头的一端连接, 返向弯头的另一端与喷灌软管的一端连接, 喷灌软管绕在托带轮上且其 另一端与喷灌小车的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喷水头装在喷灌小车的输水管的出水口上。

8、。这 种喷灌机虽然解决了传统喷灌方式不应控制水量、 投资大、 效率低的缺点。 但是其结构尤其 是驱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 容易发生故障 ; 拖拉机直接在田间行走, 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 压损田间作物, 还可能因为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够, 不适合作为长高了的作物的喷灌设备, 限 制了使用范围 ; 其水罐等供水设备如果和拖拉机一起移动, 拖拉机做功较大, 如果是放在灌 溉地块的一端, 需要较长的输水管拖拽, 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便于维修的自走式灌溉 机。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高地隙自。

9、走式灌溉机, 包括机动车、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灌溉装置, 所述传动 装置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和机动车的驱动机构之间, 传动装置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 机和灌溉装置之间, 所述机动车为高于农作物顶部的、 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 的高地隙机动车 ; 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车架后部的与传动装置连接的 卷盘、 活动连接在卷盘后方的车架上的行走小车, 所述高地隙机动车车架上、 卷盘一侧设置 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的水泵, 卷盘的空心轴的端部设置与水泵连接的旋转 接头, 空心轴还与缠绕在卷盘上的 PE 管的一端连通, PE 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枪, 所述喷枪设 置在行走小车上, 。

10、行走小车的行走轮的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对应。 000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高地隙机动车的底盘与地面的间隙为 850 950mm, 车轮轮距为 1600 2000mm。 说 明 书 CN 202374811 U 3 2/3 页 4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 卷盘变速箱、 水 泵离合器, 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装置连接, 中间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卷盘变速箱的输入端, 卷盘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的空心轴 ; 中间传动轴还 通过水泵离合器与水泵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卷盘变速箱设置多个调。

11、速档位。 001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 灌溉机整机行驶至灌溉地块的一端, 将行走小车从车 架后部取下并固定放置在需灌溉区域。开动机动车, 机动车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向灌溉 地块的另一端行驶。同时, 卷盘变速箱挂至倒档, 传动装置也工作, 机动车的发动机经 V 型带将动力传至中间传动轴, 卷盘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带动卷盘开始逆向转动, 卷盘变 速箱的速度档位根据行驶速度调整110档, 将卷在卷盘上的PE管展开。 当机动车行驶至 灌溉地块的另一端, 停车, 卷盘变速箱挂至空挡停止转动卷盘。 将灌溉地块的一端的行走小 车松开,。

12、 水源连接到水泵的进水口, 闭合水泵离合器, 水泵由发动机经传动装置驱动开始 工作, 水由旋转接头进入 PE 管。卷盘变速箱调整为正向速度, 转速带动卷盘正向旋转, 根据 需水量调整 1 10 档, 卷盘的转动带动 PE 管缠绕在卷盘上, 行走小车从灌溉地块的一端向 机动车方向移动, 喷枪随行走小车移动完成整个灌溉过程, 也可更换喷枪, 实现喷药作业。 0012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定轮距、 高地隙底盘、 适应配套标准的种植模式的高地隙自走 式灌溉机, 结构简单、 便于维修、 水量便于控制、 省时省力、 效率高、 行走过程中不会压损田 间作物。 0013 本实用新型使用高地隙机动车, 机动车底盘的。

13、高度和机车轮距加宽适应标准种植 模式, 可以实现田间行走。 所述灌溉系统的行走小车可以在卷盘的转动下, 自行向机动车方 向移动, 使用方便可靠, 一个人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灌溉过程, 降低了劳动力 ; 一个动力源带 动整个机组工作, 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 解决了电力紧缺地区灌溉难题。 所述卷盘变速箱设 置多个调速档位 ; 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行走小车的速度 ; 可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定量灌 溉, 起到节水节能的作用。实际使用中, 更换喷头可以实现追肥、 喷药作业, 一机多用, 降低 农户支出。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图的俯视图。 0016 其中。

14、, 1、 高地隙机动车, 2、 中间传动轴, 3、 卷盘变速箱, 4、 水泵, 5、 水泵离合器, 7、 卷盘, 8、 PE 管, 9、 旋转接头, 10、 行走小车, 11、 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 0018 高地隙自走式灌溉机, 如图 1、 图 2 所示, 包括机动车、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灌 溉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传动发动机的动力, 从而驱动灌溉机整机的前行、 后退、 转弯 等运动。 机动车的发动机通过带传动连接的变速箱的输入轴, 变速箱还设置有离合器, 变速 箱的输出轴与机动车的驱动轮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在机动车的发动机。

15、和灌溉装置之 说 明 书 CN 202374811 U 4 3/3 页 5 间, 用于驱动灌溉装置运行。 0019 所述机动车为高地隙机动车 1, 与拖拉机的结构类似, 该机动车的底盘与地面的 间隙较高, 大约为 850 950 mm, 车轮轮距与灌溉地块的垄距相对应, 车轮轮距为 1600 2000mm。 机动车的前轮的宽度约为140150 mm, 机动车的后轮的宽度约为240250 mm。 也就是说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 即使农作物已经长高, 也不会压倒农作物, 并且机动车的车 轮是在灌溉地块的地垄上行进, 也不会压到农作物。 0020 所述灌溉系统设置在高地隙机动车 1 的车架上, 包括卷。

16、盘 7、 水泵 4、 PE 管 8、 旋转 接头 9、 行走小车 10、 喷枪 11。卷盘 7 与传动装置连接并设置在车架后部。卷盘的中心轴 设置为空心轴。旋转接头 9 设置在空心轴的一端, 水泵 4 设置卷盘 7 一侧的车架上, 水泵 4 也通过传动装置受发动机的驱动工作。水泵 4 的进水口连接水源, 水泵 4 的出水口与旋 转接头 9 连接。空心轴还与 PE 管 8 的一端连通, PE 管 8 在卷盘 7 的空心轴上缠绕后, PE 管 8 的另一端与喷枪 11 连接。喷枪 11 架置在行走小车 10 上。行走小车 10 活动连接在卷 盘 7 后方的车架上, 行走小车 10 的行走轮的轮距与。

17、灌溉地块的垄距也是对应的, 行走小车 的行走轮的宽度约为 90 100mm。 0021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 2、 卷盘变速箱 3、 水泵离合器 5, 所述中间传动轴 2的一端通过V行带与传动装置的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 中间传动轴2的另一端连接卷盘 变速箱 3 的输入端, 卷盘变速箱 3 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连接卷盘 7 的空心轴 ; 中间传动轴 2 通过水泵离合器 5 与水泵 4 连接。所述卷盘变速箱 3 设置空挡、 倒档、 以及 1 10 档十个 调速档位。 说 明 书 CN 202374811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811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