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供应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交流电源转变为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
人类最早使用的直流电源供应器是用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加上全波整流器,再连接电压调整装置而成,由于此类电源供应器重量重,体积大,而逐渐被高频式开关型电源供应器所替代,然而,高频式开关型电源稳压器虽然重量较轻,体积较小,但仍具有其高频的严重干扰及成本高的缺点,另外,目前使用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其在电路上一定设有变压器,且不论其为低频或高频的,或者有电感线圈或阻流线圈。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输出纯正的直流电源,重量轻,成本低并且有安全保证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是由交流电源,积分电路,电压比较器,可控硅整流电路,直流输出电路,正电压反馈电路,负电压反馈电路,第一软式启动器,第二软式启动器,直流电压调整电路及过电流保护电路等部份组成,其特征是:积分电路是通过处理交流电源经全波整流后的与交流电源同步的同步窄波,而得到同步三角波,此同步三角波直接耦合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用于比较由积分电路输出的三角波与从正及负电压反馈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而得到一同步方波的输出,该输出方波的宽窄随输入端的直流电压高低而变,且此输出方波与该可控硅整流电路的光电耦合器直接耦合连接的;可控硅整流电路用于使交流电源经可控硅整流电路后,应用光电耦合器与同步方波执行同步导通,而得到同步导通电压,此同步导通电压再送到直流输出电路,其连接方法采用直接耦合方式;该直流输出电路用以对来自该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同步导通电压加以滤波作用,使其变为直流电压,该直流输出电路地输出端亦设有一取样电压点,此点耦合至正电压反馈电路及负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其与正、负电压反馈电路间皆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正电压反馈电路系自该直流输出电路的取样电压点得到取样电压,而作为提高直流电压输出的根据,其输出端与该电压比较器间的连接采用光电耦合方式;负电压反馈电路系自该直流输出电路的取样电压点得到取样电压,而作为降低直流电压输出的根据,其输出端与电压比较器间的连接采用光电耦合方式;第一软式启动器用以控制当电源之开关ON上时,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呈短路,需等设定时间到后,其短路作用解除,而其电压比较器恢复正常功能,其目的在于防止本发明开机的瞬间,电压比较器动作尚未稳定,而烧毁本发明电路,其与电压比较电路的光电耦合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第二软式启动器用以控制直流输出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由零电压到设定电压所需的时间,其输入端耦合于积分电路的三角波的输出端,且其连接方式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直流电压调整电路用以保证直流输出电路的电压能达到一定的电压调整率而设,其以光电耦合方式而使本电路的三极管连到饱和状况,以求得良好的电压调整率及高效率的输出电压,与过电流保护电路系保护当负载电流超过本电路的设计容许范围内的电流时,本电路即刻将输出电压截断,以保护本发明的电路,其与直流电压调整电路间的耦合采用直接耦合方式连接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流供应装置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各点的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负电压反馈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直流电压调整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过电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源供应装置可控硅整流电路的另一实施电路图。
本发明所述的直流电流供应装置如图1框图所示,主要是由交流电源(100),积分和(200),电压比较器(300),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直流输出电路(500),正、负电压反馈电路(600)、(700),第一、二软式启动器(800),(900),直流电压调整电路(1000)及过电流保护电路(2000)所组成的。
由图1所示,交流电源(100)供应交流电至积分电路(200)及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然后由该积分电路(200)产生一三角波输至该电压比较器(300)上,此电压比较器(300)的另一输入端系输入一直流电源,以与该输入的三角波电压作一比较,最后输出一方波,此方波再输至该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的输入端,而得一交流电源正弦波某角度的全波输出电压,此电压接着被送到该直流输出电路(500)上,经直流输出电路(500)的滤波作用而成为一直流电压输出;为使其直流输出电压的稳定,特设有正、负电压反馈电路(600)、(700);该正、负电压反馈电路(600)、(700)的输入端皆接至直流输出电路(500)上,其两者的输出端则皆耦合于该电压比较器(300)上,以使电压比较器(300)的输出脉冲得到适当的宽窄控制;第一软式启动器(800)及第二软式启动器(900)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保证直流输出电压当每次接上交流电源(100)时,其直流电压的输出皆由低电压逐渐上升至设定电压,其中第一软式启动器(800)接至电压比较器(300)的输入端,而第二软式启动器(900)则接至电压比较器(300)上;若欲使电压调整率更加完美,则将直流输出电路(500)的直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电压调整电路(1000)的输入端上,经测试,其直流电压调整器的输出端的直流电压调整率可达到0.1%-0.01%以上,另外本发明为了保护当负载发生短路,有过电流保护装置,而设计了过电流保护电路(2000)加以保护,以避免本发明电路受损。
由图2所示,当交流电源(100)的电压经积分电路(200)的桥式整流器(201)时,其A点的输出波形如图3A所示,全波整流器(201)的输出一送至二极管(210),经降压电阻(211),稳压二极管(208)及滤波电容器(209)及三端电压调整器(212)的输入端上,其三端电压调整器(212)的输出端M为一直流电压输出,其接滤波电容器(213),并供至该积分电路的操作放大器(205)的所需及电压比较器(300),正电压反馈电路(600),负电压反馈电路(700)第一软式启动器(800)及第二软式启动器(900)的直流电源,其全流整流器(201)另一输出送至分压电阻(202),(203),可控硅整流器(401)的阳极及二极管(402)的P型端,其分压电阻(202)及(203)的中点接到操作放大器(205)之负极端,而其正极端则接在降压电阻(204)与二极管(206)串联的中点,其降压电阻(204)的另一端接到M点上,而二极管(206)的N型端接至接地端,其操作放大器(205)的正极端电压为二极管(206)的饱和电压约为0.7伏左右,当正极端电压高于负极端电压时,其操作放大器(205)的输出为一正电压,因为负极端的输入为图3A的波形,因此其操作放大器(201)的输出波形如图3B所示为一脉冲输出,其脉冲输出至限流电阻(207)到三极管(212)的基极,当其脉冲的输出为正时,其三极管(212)集射极导通,而其脉冲输出为负时,其三极管(212)的集射极开路;当M端的直流主经集极电阻(215)至三极管(216)的集极,而另一端其M端的直流以电压经二极管(213),限流电阻(214)而接到三极管(216)的基极,而三极管(216)的射极接到三极管(212)的集极上,而形成恒定电流电路,当M端的直流电压产生时,其恒定电流电路的电流即向电容器(217)充电,此时操作放大器(205)的脉冲输出为零时,若此时操作电容器(205)的脉冲输出转为正时,此时电容器(217)迅速放电,而得一三角波,其波形如图3C所示。
如图2所示电压比较器(300)的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正极端与三角波输出端即C点直接耦合,而其负极端则与二分压电阻(302)及(303)的中点直接连接,其中点即为D点其波形如图3D所示,而其输出端E点的波形如图3E所示,其输出脉冲经限流电阻(305)再到光电耦合器(306)的输入端,而将脉冲信号传送至输出端,以达到控制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的目的,另外分压电阻(302)的两端并接有负电压反馈电路(700)的光电耦合器(706)的输出端;而分压电阻(303)的两端并接有正电压反馈电路(600)的光电耦合器(606)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的可控硅整流器(401)的阳极接到全波整流器(201)的正电压输出端即A点,其波形如图3A所示,其二极管(402)的P型端亦接到A点,而其N型端则接一降压电阻(403),再接至稳压二极管(404)的P型端,而其N型端则接地,因此光电耦合器(306)的输出端集极的电压即为稳压二极管(404)的P型端电压值,当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输出为正脉冲时,其光电耦合器(306)的输出端亦输出相应的正脉冲于输出端的射极,其射极输出电压经限流电阻(405)而激发可控硅整流器(401)的闸极,此时根据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同步输出脉冲宽度而决定A点的导电周期所相对应的电压输出,其出现于可控硅整流器(401)的阴极端的F点,其波形如图3F所示,而可控硅整流器(401)的闸阴极间的电压即为闸阴极间的闸极电阻(406)两端的电压。
如图2所示直流输出电路(500)的滤波电容器(501)将F点的电压予以滤波,使其负载电阻(502)的两端得到直流电压供应,其波形如图3H所示,而其二分压电阻(503)、(504)的中点则为电压取样点T点,其电压取样点的电压则分别送至正电压反馈电路(600)及负电压反馈电路(700)的输入端。
如图2所示正电压反馈电路(600)的电压比较集成电路(601)的负极端接一限流电阻(602)到T点,而正极端则接到降压电阻(603)与稳压二极管(604)的中点,其正极端的电压即为稳压二极管(604)P型端的电压,当T点的电压低于正极端的电压时,其电压比较集成电路(601)的输出端的输出为一正电压,其经限流电阻(605)而达到光电耦合器(606)的输入端,此时光电耦合器(606)的输出端导通,因此分压电阻(303)两端的等效电阻值下降,于是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负极端电压下降,而造成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加宽,而使T点的电压上升,即直流电压上升。
如图4所示负电压反馈电路(700)的电压比较集成电路(701)的正极端接一限流电阻(702)到T点,而负极端则接到降压电阻(703)与稳压二极管(704)的中点,其负极端的电压即为稳压二极管(704)P型端的电压,当T点的电压高于负极端的电压时,其电压比较集成电路(701)的输出端的输出为一正电压,其经限流电阻(705)而达到光电耦合器(706)的输入端,此时光电耦合器(706)的输出端导通,因此分压电阻(302)两端的等效电阻值下降,于是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负极端电压上升,而造成输出端输出的脉冲变窄,而使T点的电压下降,即直流电压下降;由以上正电压反馈电路(600)及负电压反馈电路(700)的动作原理可得知,本发明的直流输出电压可以达到一定的稳定度。
如图2所示第一软式启动器(800)为了预防当本发明在开机通电的瞬间,其电压比较集成电路(301)的动作发生误差,而导至直流输出电路(500)瞬间得一脉冲高电压而致损坏负载(502)而特别设计了第一软式启动器(800),当开机通电瞬间,其光电耦合器(306)的P型端被PNP型三极管(806)短路,因此开机通电瞬间光电耦合器(306)不动作,必须等到M点的电压经二分压电阻(801)及(802)的中点电压须等电容器(803)二端的电压高于稳压二极管(804)的Zener电压时,此时三极管(806)的基极得一正电压,而使三极管(806)的集射极形成开路状态,而达到安全目的,其由三极管(806)短路到开路的时间,视实际情形的需要而定,而不予限定,其三极管(806)的基集极间的电压为电阻(805)两端的电压。
如图2所示第二软式启动器(900)为了使本发明在开机通电时其直流输出电压确保自零电压逐渐上升到预设电压值,而特别设计了第二软式启动器(900),当开机通电的瞬间,其三极管(212)的集极上的三角波电压被三极管(901)的集射极短路,其与第一软式启动器(800)动作原理相同,必须等到其M点的直流电压经二分压电阻(901)及(902)的中点电压向电容器(903)充电,其电容器(903)的充电电压经一段时间后,其电容器(903)二端的电压高于稳压二极管(903)的Zener电压时,此时电晶体(906)的基极因得一正电压,而使电晶体(906)的集射极形成开路状态,此由短路状态到开路状态所需的时间视其实际所需而定,而不予限定,其三极管(906)的基集极间的电压为电阻(905)两端的电压。
图5所示为本发明直流电压调整电路(1000)的电路图,图中的I和L点分别接到直流输出电路(500)的I及L点,其降压电阻(1001)其与稳压二极管(1002)串联连接,其由稳压二极管(1002)的N型端得一稳定的齐纳电压,此齐纳电压经限流电阻(1003)而接到电压比较集成电路(1004)的正输入端,因此电压比较集成电路(1004)的正输入端有一稳定的参考电压,而其负输入端接一限流电阻(1014)至直流输出电路的可变电阻(1010)的中点上,取其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做一比较,当正电端的电压大于负电端电压时,其电压比较集成电路(1004)的输出端有一直流电压输出,其经限流电阻(1005)到达光电耦合器(1006)的输入端,于是光电耦合器(1006)的光电二极管发亮,而其输出端的电晶体导通,于是I点的直流电压经限流电阻(1007)再经光电耦合器(1006)的输出端而到达三极管(1008)的基极端,使三极管(1008)得到饱和的输入电压,于是I点的电压减去三极管(1008)的饱和电压,若其不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将三极管(1008)改为达云顿电路亦可,而不自限,其P点的电压经分压电阻(1009),可变电阻(1010)及分压电阻(1011)接到L点,此时的取样电压可得自可变电阻(1010)的中点电压,其取样电压则决定于P点输出电压,其滤波电容器(1012)做滤波之用,其电阻(1013)作为负荷电阻之用;当I点的电压瞬间提高时,其取样电压大于参考压,于是电压比较集成电路(1004)的输出为零,也就是把P点的电压拉下,如此取样电压与参考电压二者互相比较,而得一稳定电压于P点直流输出端;为了使本发明在发生过电流时得到保护,在其L点即接地点接一电流取样电阻(1015),其负载则接到本电路的P点及及Y点上,其电流取样电阻(1015)的两端所经过电流的大小,可通过电流取样电阻(1015)两端的电压差得之知,此电流取样电阻(1015)两端的电压差为过电流保护电路(2000)所需的取样电压而设。
图6所示为本发明过电流保护电路(2000)的电路图,电压比较集成电路(2001)的正极端连接到Y点电压的二分压电阻(2004)及(2005)的中点,而负极端连接M点电压的分压电阻(2002)及(2003)的中点,当Y点的电压大而使正极端的电压大于负极端时,其电压比较集成电路(2001)的输出为一正电压,其正电压经限流电阻(2006)再到三极管(2008)的基极,此时三极管(2008)的集射极导通,因而使直流电压调整电路(1000)的光电耦合器(1006)的P型端与接地导通,因此P点及Y点即无直流电压输出,因此其外接负载的电流则被本发明电路所限制,而达到过电流保护的目的,三极管(2008)的基射极间的电压为与电阻(2007)两端的电压相同;本发明电路的三极管(2008)的集极K点,除接在光电耦合器(1006)的K点外,也可改接在C点或光电耦合器(306)的P型端上,其同样可以达到过电流保护效果,当然也可将三极管(2008)改为可控硅整流器,因其达到过电流保护效果相同,而不予限定。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可控硅整流电路(400)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A点的全波整流电压经二极管(405)的N型端,到P型端经电容器(406)滤波后成为一直流电压,此时若光电耦合器(306)的输出端导通,直通电压经限流电阻(409)再经光电耦合器(306)的输出端到达三极管(408)的基极及基极电阻(410),其三极管(408)与(407)系构成一达云顿电路,因此直流电压自达云顿电路的集极到射极,其光电耦合器(306)输入端若为脉冲输入,其三极管(407)的射极输出亦为一脉冲输出,其波形如图3G所示,其脉冲输出到直流输出电路(500),经滤波作用后而供给负载电阻(502)一直流电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供应器装置,另一特点是全电路采用一只全波整流器,所以各组成电路皆有共同接地点;若各组成电路分别使用单独全波整流器,则其共同接地消失,而各组成电路的接地必须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