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输送系统.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5632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91400.6

申请日:

1995.11.30

公开号:

CN1139874A

公开日:

1997.01.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9/00

主分类号:

A61B19/00

申请人:

艾瑟莱泽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哈尔P·史密斯

地址:

美国佐治亚州

优先权:

1994.12.01 US 08/347,944; 1995.04.11 US 08/421,422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供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用的系统。该罐设有侧壁和顶部,后者具有一圆形开孔和圆柱形导管。所提供的盛装流体容器具有一管状延伸分配口,此口可按照当盛装流体容器放置在吸引罐上并与此吸引罐接触时可越过和抓住圆柱形导管方式来加以定径。盛装流体容器还设有一通过圆形膜片同管状延伸分配口隔开的储器,该膜片是经刻痕,因此,通过利用额定压力施加于盛装流体容器的圆柱形导管来使膜片破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供流体引入到吸引罐内部容积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具有侧壁 和顶部的吸引罐,所述顶部其中具有一些成形的口,所述成形口的第一口与管子 连接,该管子本身又与病人的内体腔连通,第二口与可在吸引罐内形成真空的真 空源连接,至少一附加的口为流体引入口,所述流体引入口包括一基本上圆形的 开孔,所述圆形开孔由从所述吸引罐顶部向外延伸的圆柱形导管所围住,所述系 统进一步包括一盛装流体的容器,该盛装流体容器具有一管状延伸的分配口,该 分配口按照在所述盛装流体容器被安置在吸引罐上并与该吸引罐接触时可越过 并紧抓住所述圆柱形导管方式来加以定径,所述盛装流体的容器还具有一流体 储器,该储器中具有一成形的孔并通过基本上圆形膜片与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 隔开,所述膜片是刻痕的,为的是在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位于所述吸引罐上方并 与所述吸引罐接触时,将额定压力施加于所述盛装流体的容器上就可通过所述 圆柱形导管使膜片破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设有一相 对小直径的喉道,以便基本上提供一与所述圆柱形导管的紧配合,以在所述流体 从所述盛装流体的容器输送到所述吸引罐的过程中使所述流体的飞溅减至最小 程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在所述膜 片和所述流体储器之间的部位设有相对大直径的截面,以在所述膜片破裂时容 纳膜片的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储器中所形成的孔 覆盖有一去除可的粘结小块,使得当所述粘结小块位于所述储器上所述孔范围 内时可防止所述流体储器内所容纳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孔中流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具有约1/8英寸的直 径。
6: 一种将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 侧壁和顶部的吸引罐,所述顶部在其中具有一些成形的口,所述成形口的第一口 与管子连接,管子本身又与病人的内体腔连通,第二口与在所述吸引罐内形成真 空的真空源连接,至少一附加口为流体引入口,所述流体引入口包括一基本上圆 形的开孔,所述圆形开孔由从所述顶部向外延伸的圆柱形导管所围住,所述方法 进一步提供一盛装流体的容器,所述盛装流体容器具有一管状延伸分配口,它按 照可越过和抓住所述圆柱形导管尺寸来定径,所述盛装流体容器还具有一流体 储器,该储器通过基本上是圆形的膜片同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隔开,所述膜片是 刻痕的,所述流体储器在其中具有成形的孔,所述孔覆盖有一这样的可去除的粘 结小块、使得当所述粘结小块位于所述流体储器上所述孔范围内时可防止所述 流体储器内所容纳的流体从所述孔中流出,所述方法又包括取下所述粘结小块、 把所述圆柱形导管插入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内并把额定压力施加在所述盛装流 体容器上,以便破裂所述圆形膜片,随后使所述流体从所述储器流到所述吸引罐 的内部容积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状延伸分配口设有一相对小 直径的喉道,以便提供一与所述圆柱形导管的紧配合,在所述流体从所述盛装流 体容器输送到所述吸引罐期间使所述流体的飞溅减至最小程度。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延伸分配口在所述膜 片和所述流体储器之间部位设有相对大直径的截面,以在所述膜片破裂时容纳 所述膜片的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器的孔是以一定尺 寸制造的,基本上可使所述流体储器内的压力与周围空气压力平衡,以有助于流 体从所述储器流到所述罐的内部容积中。

说明书


闭合输送系统

    相关的申请

    这个申请是-1994年12月1日所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号08/347,944的部分连续申请。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助于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空间)的系统和使用所述系统的方法。流体这一术语意味着包括可流动固体颗粒以及液体。固体颗粒包括流体固化粉末,这些颗粒可被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中而不会飞溅和不会由于潜在生物危害从吸引罐带入周围环境而诱发污染的危险。

    发明的背景

    在医学领域中使用吸引罐是很普通的。内科和外科吸引的方法在现代健康护理设备内的许多应用中找到。外科和妇产科、急诊室、增强护理部门、口腔外科和普通病人治疗区域日常都需要抽吸容量。临床吸气引液的有益方面包括消除负荷、主要是液体、小的固体、有害细胞组织、粘脓性物质,以及空气泡沫或口边白沫。负荷可从对病人有害的部位被移入到适宜微生物安全接纳容器,在那里负荷可在最后消毒处理之前经受检验、测定和计量。

    所有临床抽吸系统具有共同的部件。一吸引尖头,有时被称作为吸管或导管,应用于病人并经管子连接到收集容器的内侧。收集容器或吸引罐用作真空的中间源,它接收吸入物质并容许空气流出其出口孔。吸引导管或收集容器经管子连接到真空源并可使空气流过某些类型的压力调整设备。为防止流体通过排出孔被抽出而配置一流量断流阀,它是一种合乎需要的部件,可以安装该部件来减少使用者替换和因使用者错接而产品(LTS粒状吸收剂)无功能的任何可能性。

    象医学界都会意识到的那样,从人体中产生地任何物质必须被看作潜在能含有并因而能传送与人体菌丛有关联的微生物(细菌)。在诸如吸收罐那样的接收容器内,如果被允许潜伏(发展),有机体物质就可用作成长基质,从而增加容器内的细菌总数。这种生成过度的程度必然取决于排空收集器之前,它被允许放置在室温下多长时间。

    按照病理体部位,吸入负荷的细菌(微生物)内含物可以是十分高的并含有足够病原菌。一些脓肿(或溃疡)的细菌内含物包括梭状芽胞肝菌属、类杆菌和葡萄球菌属。呼吸道可含有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白氏(klebs)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各种革兰氏阴性共生细菌(生物体)。女性生殖泌尿器官通道可含有类似于肠道的多种微生物的菌丛加上泡疹病毒。按照医院联合鉴定委员会(JCAH)必须把任一血液或浆液(血清)看作可能有害的并能传播肝炎病毒。即使没有足够病毒含量,但在不适当地作处理时,从人体中吸取的物质具有明显传染性潜力。

    按照以上所述,现已有一些市场上可买到的材料,这些材料起到固化和消毒在吸引罐内所装有的吸引物质的作用。一种这样的产品由Isolyser有限公司在商标LTS粒状吸收剂下作为其液体处理系统而加以提供。

    可惜,适用颗粒固化剂引入到真空罐的内部不是没有其自身的问题。一方面,暴露在含有潜在有害流体的真空罐的自身内部的问题意味着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危害。即使没有这种危害,当根据需要放在病人附近的吸收剂容纳容器或储器到真空吸引罐和用作病人监护和控制的潜在敏感(灵敏)电子技术设备之间作传送时,各种粒状固化剂也易于溢溅出。

    这种溢出在今天的具有代表性新式健康护理装置上将是不可接受的。

    这样,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把适用的固化剂引入到真空罐的内部的装置而使任何潜在有害吸出物质不致偶然地被溅出。

    当考虑到下列的揭示内容和所附附图,以上所述目的和另外一些目的将更易于加以理解,其中: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在固化剂引入前,适用的真空罐和盛装固化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一与图1的盛装流体容器一起使用适用的闭合装置的平面视图。

    发明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用的系统和实行这种引入操作的方法。系统和方法都包括使用具有侧壁和顶部的吸引罐。吸引罐的顶部上设有若干成形口,至少这些口之一是流体引入口。

    吸引罐的流体引入口包括一由从顶部向外延伸的圆柱形导管所围住的基本上圆形开孔。此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具有管状延伸分配口的盛装流体容器。分配口按照在盛装流体容器放置在吸引罐上方并与该吸引罐接触时,可越过和抓住(盖住)圆柱形导管方式来加以定径。盛装流体容器还设有一通过基本上圆形膜片与管状延伸分配口隔开的储器,膜片是经刻痕的,以致当管状延伸分配口放置在吸引罐上并与吸引罐接触时通过利用额定压力施加于盛装流体容器的圆柱形导管使膜片破裂。

    本发明另外包括在流体储器中提供的一孔,该孔用来使储器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均等),促使流体从储器流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为了防止在不使用中流体从孔中溅出,在盛装流体容器的储存的过程中,孔被一粘结小块所覆盖。

    发明的详细说明

    图1表示一具有管子11的吸引罐10,管子11可与病人的内体腔直接连通,在管子12直接连接到真空源后,可以以箭头13的方向抽真空。在正常工作期间,从病人所导流出的潜在有害体液被收集在罐10的侧壁15内并作为流体14保留在罐的底部。

    在罐10因剧烈振动而离开正确位置的情况下,流体14会流出,甚至会泼溅在健康护理人员身上而构成潜在严重健康危害。因此,已经认识到这种健康危害即使不能被消除也可通过对如Isolyser有限公司的液体处理系统那样的适宜固定且多半为固化的成分(LTS粒状吸收剂)引入罐内,而得到减少。这种成分可作为颗粒固体22被装在图示的容器20内。

    在本发明以前,若要把使固化成分22引入罐10内,人们只要把流体注入真空罐的顶部内的一适宜的先存(在)小孔。不过,这时如果罐在使用中,开启一相当的输入口会明显地破坏真空,在极个别情况下,真空破坏会引起流体14的飞溅和溢出,重新导致潜在的危险状态。另外,除非总是使用一漏斗,不然一些固定流体22会溢出罐10外面而使不受欢迎的任何种类杂质进入周围环境中。

    按照本发明,流体输入口16装有管状导管17,该导管可在吸引罐的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都可加以覆盖(盖帽)(未示出)。在覆盖后,罐能继续处在真空下。

    装有流体的容器20设有伸出的凸状分配口24,该分配口以一定尺寸来制造,以便在装有流体的容器20位于吸引罐10上方并与吸引罐接触时,分配口能越过圆柱形导管17并抓住该导管。

    按照本发明,在容器20内所装的粒状固体可用基本上圆膜片18来阻止其进入管状延伸的分配口24,而此圆膜片可通过例如划出线条32(图2)制成刻痕。

    孔40是通过刺破(穿孔)侧壁及为这种用途所设计的合适工具在容器20的侧壁内形成的,较佳地可提供英寸直径的通风孔。

    在使用中,装有流体的容器20垂直地安放在吸引罐10上方,随后,使管状延伸分配口24在圆柱形导管17上滑移并抓住该导管。同时还从容器20暴露孔40中去除粘结小块41。在额定压力作用于容器20的基底上时,使管状导管17紧贴在圆形表面18可造成圆形表面沿着划出线条32而破裂。术语“额定压力”意味着包括不需要使用诸如榔头等任一特殊工具的一般人们所施加的压力。换句话说,意图是在使分配口24抓住管状导管17后,只不过用任一人手掌对着容器20的背部施加手压力就足以引起圆形表面18沿划出线条32的破裂,而容许粒状的固化流体22和罐10的内部之间的直接流体连通。随着流体通过重力和真空被吸入到吸引罐中,孔40起到使容器20内的压力与周围的压力均衡作用,有助于流体流动。

    作为一最佳实施例,应考虑到为了使在固化流体从容器20输送到吸引罐10的内部容积(空间)的过程中其泼溅减至最小,分配口24设有一相当小直径19的喉道,从而基本上可与管状导管17构成紧配合。另外,倘若人们希望在颗粒流体22的应用过程中和应用之后保持罐10内的真空,只要容器20良好地保持在适宜位置上,喉道19可有助于罐10保持真空。

    作为另一最佳实施例,一旦在容器20和罐10的内部之间已建立流体连通,就可使圆形表面18的各四分之一圆周朝容器的内部向内弯折。为了促进这种状态,分配口24设有一相当大直径31的截面,该截面可容纳破裂后的圆形表面18的部分。

    可以发现从圆形表面18破裂前的完整性来看最适宜于提供与容器20壳体可螺纹23连接的连接帽30,以有助于装填容器20内的储器(层)。

闭合输送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闭合输送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闭合输送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闭合输送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闭合输送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供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用的系统。该罐设有侧壁和顶部,后者具有一圆形开孔和圆柱形导管。所提供的盛装流体容器具有一管状延伸分配口,此口可按照当盛装流体容器放置在吸引罐上并与此吸引罐接触时可越过和抓住圆柱形导管方式来加以定径。盛装流体容器还设有一通过圆形膜片同管状延伸分配口隔开的储器,该膜片是经刻痕,因此,通过利用额定压力施加于盛装流体容器的圆柱形导管来使膜片破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